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如何依托高校品牌有力打造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从而为推动高校品牌效应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指出,高校品牌促进和助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为:以高校建设为核心,加大高校之间体育交流;以高校建设为基础,引领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的完善;依靠品牌的影响力,推动体育文化生活化以及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主要影响因素为:国家政策的干预、文化的发展和历史传承、领导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高校品牌 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9(c)-0177-02
1 高校品牌促进和助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1.1 以高校建设为核心,加大高校之间体育交流
在以高校建设为核心的发展过程中,高校体育文化是其中的受益者,也是文化传承的传播和接受者。例如清华大学的跳水项目和赛艇队、上海交通大学的乒乓球发展和北京理工大学的足球队都是高校品牌有效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
近些年欣起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龙舟赛,与其说两校间的龙舟赛是效仿牛津和剑桥赛艇的传统,不如说是两所高校之间通过促进交流藉此为名片挤入世界知名高校的有效途径。两校的龙舟赛并非竞技中的最高水准,其只是两校交流和发展的桥梁和推动力,通过两校的品牌建设来打造和发挥体育文化作用,提高高校对外交流的平台,拓宽交流的通道,使高校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和发展的先导。
1.2 以高校建设为基础,引领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的完善
为保证高校体育文化有序、可持续的顺利健康地开展,必须具备合理的学校管理体制和科学规范的体育规章制度,这充分体现了品牌實行的制度化。高校体育体制一般是指国家在大方向上所制定的办学目标和宗旨和学校根据自身特点颁布和实施的涉及涵盖体育相关事项,如教学管理、社团管理、运动竞赛、课余体育锻炼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
一定事物的发展和演化是以制度作为出发点,依靠制度来制约和完善。在建立学校体育管理制度要主要结合高校品牌建设的方向、领导机构的体系中存在的短板以及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特点,使全校在各个职能部门上相互提供协助和平衡。中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国家的法律高于一切。正是由于事物的发展需要一定约束力,所以高校在以建设为基础上,要不断地完善和强化体育制度文化。从已有的实践来看在高校中建立体育俱乐部将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校园体育的发展,也是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以及对新课标的要求。
1.3 依靠品牌的影响力,推动体育文化生活化以及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多样性、广泛适应性的特点。从教育角度看,校园体育文化对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观念、健康的道德作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不断完善学生心理素质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发展角度看,它具有锻炼身体各部位的机能、提高身体总体素质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智力等一系列特殊功能。大学生体育俱乐部是校园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其促进了校园的精神文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大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需求,有力地推动了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体育观的转变,对引导大学生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大学生集体意识、互爱的良好品德起到了积极作用。霍英东先生出资捐建的中山大学体育运动中心,为大学生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经验。也正是为了创建完善的基础设施来吸引了推动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高校校园氛围。
2 影响高校品牌在促进和助长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
2.1 国家政策的干预
高校品牌的建设与体育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国家政策的制约和影响。国家政策顾名思义是指国家在一定的方针和政策上帮组或利用法律条文来制约事物的发展。中国是一个一切事物的诞生和发展均以法律为基准和先决条件的国家,那就意味着高校在发展的时候,如果得不到国家政策的支持,那就可能预示着得不到群众的认可,事物就难以在市场中运行。一度在高校乃至全国都风靡一时的清华跳水队,曾以专业的教练员和优秀的运动员在国内的各大比赛中摘得桂冠。就在清华跳水对还处于为世人瞩目的时候,国家体育局却颁布了“撤销双注册制”,政策一出台,一系列的问题随即而来,运动员的出走、运动员被告到最后的清华跳水队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人才的流失,成为清华跳水队难以愈合的伤口,也暴露出教育与体育发展两大体系在问题上的纠葛与矛盾,也侧面的反应了国家政策对高校体育建设支持的重要性。
2.2 文化的发展和历史传承
在追溯文化发展长河中品牌与体育文化的发展历史下,不难发现其实二者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有所发展,只是形式较为单一和片面。西方国家在对于新事物的发展和立柱中,早就侧向的强调了独特的产品观也就是现今来说的品牌创造。体育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用来打开国门,同外界交流的重点手段。与美国的交流正是因为一次历史性的体育文化上的交流,“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也在那次体育交流上促进了中美两国的相互交流,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在甄磊的“华侨大学CUBA三冠王”报道中,讲述了华侨大学怎样通过完善各各环节来篮球运动成为品牌效应的;西北工业大学一直默默无闻,而当他们在CUBA中打入八强后,也开始被人所关注;位于天津的中国民航学院,在第六届CUBA比赛中进入八强后,也使部分高中毕业生为之争相抢占。当CUBA逐渐成了一块金字招牌以后,所要求参与的学校就越来越多,投入的力量也越来越大,而体育文化产业也随即发展。
2.3 领导的重视程度
领导的重视是体育文化的直接推手,自习近平主席主持工作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5》等围绕足球发展的多个文件,校园足球随之开展得如火如荼,截止2016年12月为止,全国设有4754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31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全国完成了20项校园足球高中和高校联赛,约750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参与其中。
在高校,校长负责制的高校管理模式中的校领导班子是高校重大事件的决策者,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南开大学第一任校长张伯苓曾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不懂体育者,不可以当校长”,文章中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体育对于身体、对于教育以及国际交流和学生的未来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从某种角度而言,南开大学校长的头衔成就了“不懂体育者,不可以当校长”这句彰显体育精神的名言。
3 结语
高校品牌建设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逻辑上分析,处理好应是一种共赢局面,然而现实中,高校不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没有很好地促进高校品牌的提升等诸如此类问题比比皆是,令人惋惜。今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品牌效应,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努力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对高校品牌提升的助推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玉清.体育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思路[J].体育人文社会学,2013(3):8-15.
[2] 甄磊.华侨大学CUBA三冠王[J].华侨大学学报,2012(7):6-7.
[3] 张燚,张锐,刘进平.品牌生态理论与管理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4] 罗赟星.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和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 2017(9):11-13.
关键词:高校品牌 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9(c)-0177-02
1 高校品牌促进和助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1.1 以高校建设为核心,加大高校之间体育交流
在以高校建设为核心的发展过程中,高校体育文化是其中的受益者,也是文化传承的传播和接受者。例如清华大学的跳水项目和赛艇队、上海交通大学的乒乓球发展和北京理工大学的足球队都是高校品牌有效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
近些年欣起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龙舟赛,与其说两校间的龙舟赛是效仿牛津和剑桥赛艇的传统,不如说是两所高校之间通过促进交流藉此为名片挤入世界知名高校的有效途径。两校的龙舟赛并非竞技中的最高水准,其只是两校交流和发展的桥梁和推动力,通过两校的品牌建设来打造和发挥体育文化作用,提高高校对外交流的平台,拓宽交流的通道,使高校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和发展的先导。
1.2 以高校建设为基础,引领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的完善
为保证高校体育文化有序、可持续的顺利健康地开展,必须具备合理的学校管理体制和科学规范的体育规章制度,这充分体现了品牌實行的制度化。高校体育体制一般是指国家在大方向上所制定的办学目标和宗旨和学校根据自身特点颁布和实施的涉及涵盖体育相关事项,如教学管理、社团管理、运动竞赛、课余体育锻炼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
一定事物的发展和演化是以制度作为出发点,依靠制度来制约和完善。在建立学校体育管理制度要主要结合高校品牌建设的方向、领导机构的体系中存在的短板以及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特点,使全校在各个职能部门上相互提供协助和平衡。中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国家的法律高于一切。正是由于事物的发展需要一定约束力,所以高校在以建设为基础上,要不断地完善和强化体育制度文化。从已有的实践来看在高校中建立体育俱乐部将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校园体育的发展,也是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以及对新课标的要求。
1.3 依靠品牌的影响力,推动体育文化生活化以及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多样性、广泛适应性的特点。从教育角度看,校园体育文化对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观念、健康的道德作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不断完善学生心理素质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发展角度看,它具有锻炼身体各部位的机能、提高身体总体素质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智力等一系列特殊功能。大学生体育俱乐部是校园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其促进了校园的精神文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大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需求,有力地推动了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体育观的转变,对引导大学生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大学生集体意识、互爱的良好品德起到了积极作用。霍英东先生出资捐建的中山大学体育运动中心,为大学生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经验。也正是为了创建完善的基础设施来吸引了推动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高校校园氛围。
2 影响高校品牌在促进和助长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
2.1 国家政策的干预
高校品牌的建设与体育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国家政策的制约和影响。国家政策顾名思义是指国家在一定的方针和政策上帮组或利用法律条文来制约事物的发展。中国是一个一切事物的诞生和发展均以法律为基准和先决条件的国家,那就意味着高校在发展的时候,如果得不到国家政策的支持,那就可能预示着得不到群众的认可,事物就难以在市场中运行。一度在高校乃至全国都风靡一时的清华跳水队,曾以专业的教练员和优秀的运动员在国内的各大比赛中摘得桂冠。就在清华跳水对还处于为世人瞩目的时候,国家体育局却颁布了“撤销双注册制”,政策一出台,一系列的问题随即而来,运动员的出走、运动员被告到最后的清华跳水队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人才的流失,成为清华跳水队难以愈合的伤口,也暴露出教育与体育发展两大体系在问题上的纠葛与矛盾,也侧面的反应了国家政策对高校体育建设支持的重要性。
2.2 文化的发展和历史传承
在追溯文化发展长河中品牌与体育文化的发展历史下,不难发现其实二者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有所发展,只是形式较为单一和片面。西方国家在对于新事物的发展和立柱中,早就侧向的强调了独特的产品观也就是现今来说的品牌创造。体育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用来打开国门,同外界交流的重点手段。与美国的交流正是因为一次历史性的体育文化上的交流,“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也在那次体育交流上促进了中美两国的相互交流,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在甄磊的“华侨大学CUBA三冠王”报道中,讲述了华侨大学怎样通过完善各各环节来篮球运动成为品牌效应的;西北工业大学一直默默无闻,而当他们在CUBA中打入八强后,也开始被人所关注;位于天津的中国民航学院,在第六届CUBA比赛中进入八强后,也使部分高中毕业生为之争相抢占。当CUBA逐渐成了一块金字招牌以后,所要求参与的学校就越来越多,投入的力量也越来越大,而体育文化产业也随即发展。
2.3 领导的重视程度
领导的重视是体育文化的直接推手,自习近平主席主持工作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5》等围绕足球发展的多个文件,校园足球随之开展得如火如荼,截止2016年12月为止,全国设有4754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31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全国完成了20项校园足球高中和高校联赛,约750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参与其中。
在高校,校长负责制的高校管理模式中的校领导班子是高校重大事件的决策者,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南开大学第一任校长张伯苓曾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不懂体育者,不可以当校长”,文章中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体育对于身体、对于教育以及国际交流和学生的未来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从某种角度而言,南开大学校长的头衔成就了“不懂体育者,不可以当校长”这句彰显体育精神的名言。
3 结语
高校品牌建设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逻辑上分析,处理好应是一种共赢局面,然而现实中,高校不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没有很好地促进高校品牌的提升等诸如此类问题比比皆是,令人惋惜。今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品牌效应,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努力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对高校品牌提升的助推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玉清.体育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思路[J].体育人文社会学,2013(3):8-15.
[2] 甄磊.华侨大学CUBA三冠王[J].华侨大学学报,2012(7):6-7.
[3] 张燚,张锐,刘进平.品牌生态理论与管理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4] 罗赟星.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和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 2017(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