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我是在1940年高中毕业后,由于父母双亡,无力升学,也因为自己爱好戏剧,所以考入上海剧艺社。当时剧社里人材济济,编导有于伶、朱端钧、李健吾、陈西禾、吴琛、吴仞之等,演员有夏霞、蓝兰、严俊、韩非等。我在这许多老前辈的指导培养下,演了不少戏,工作得很愉快,我总觉得“上剧”不象一般的职业剧团,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