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解决冲突是老师面临的难题。高瞻课程的冲突解决六步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处理幼儿之间的冲突,能有效地使幼儿逐渐地学会自己解决同伴冲突,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瞻课程;幼儿;冲突解决
作为广州市文溪雅荷课程实验园,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评价发现,由于幼儿园场景化课程为幼儿提供丰富且有准备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主动选择材料进行游戏,也就是说幼儿有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方式使用材料,使游戏的玩法更加多样化,在课程活动中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合作、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更加密切,而这种密切使得场景课程中幼儿冲突行为的发生频率远远多于主题课程和一日课程。面对这种现象,一方面场景化课程提供的丰富游戏资源和材料资源增进了同伴之间的感情联系,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彼此间的矛盾,导致了同伴冲突行为的发生。能否运用恰当的策略“化干戈为玉帛”,是幼儿建立与维持同伴关系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社会性成熟度的一个体现。为此,我们运用高瞻课程儿童冲突六步法,对幼儿进行干预,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幼儿园场景化课程中的幼儿冲突
幼儿园场景化课程中我们观察发现,幼儿同伴冲突起因中争取兴趣物占绝大多数,而在争抢兴趣物起因的冲突中幼儿一般采取声明策略和直接对抗策略居多,这些策略也没有取到实质性的作用。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冲突呢?什么样的处理方式能够让成人和幼儿都获得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成长呢?先看一则案例:游戏时间,安安正在在积木区搭房子,乐乐过来拿走了安安的一块红色积木,安安打了乐乐的头,乐乐顿时大哭起来。以下是传统的问题解决方式:
老师匆忙来到积木区,一把抢过红色积木。
老师:“怎么了,为什么吵架?”
安安:“乐乐抢了我的积木”
乐乐:“安安打了我”
老师:“你们不是好朋友吗?好朋友是要友好相处的!怎么能够动手抢玩具、打人呢?”“安安,以后不许打人,向乐乐说:‘对不起’。”“乐乐,我看见甜甜在艺术区画画,挺有意思,要不你也去画画吧!”
安安拿起红色的积木高兴地重新搭起了房子,乐乐不情愿地来到了艺术区画画,玩了一会儿就换到其他区角了。
分析:传统解决幼儿的冲突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权威的方式,即教师对冲突中的幼儿下命令,纠正其不良的行为,并给予谴责和惩罚;另一种是避免冲突的逃避方式,即教师会尽力避免冲突,强加给予幼儿解决的办法,以尽快结束冲突。在上述案例中,面对幼儿的冲突,教师的情绪是急躁的,如一把抢过红色积木,在整个过程中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和情感表达,以逃避的方式直接告诉幼儿该怎么解决,使幼儿失去了一个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以下运用冲突解决六步法来进行问题解决:
老师平静地来到两个幼儿中间,把红色的积木拿在手中,同时把乐乐抱在身边,另一只手握住安安,眼睛平视着两名幼儿。(第一步:冷静的介入。先制止伤害,控制着被抢的积木)
老师:“安安,不许打人,我知道你非常非常的生气,生气是可以的,但是打人是不可以的!”(第二步:认可幼儿的情绪。此时老师需要眼睛看着安安,并握着安安的手,同时乐乐倚靠在老师怀里)
当幼儿情绪稳定以后,老师可以说:“安安,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乐乐,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生气?”(第三步:收集信息。老师的问题是要了解幼儿的意图,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孩子了解别的孩子的感受,来建立对和错的价值观,构建幼儿的“直接经验”)
听完两个幼儿的叙述后,老师说:“你们的问题是:乐乐抢了安安的红色积木,安安打了乐乐”(第四步:重述问题。幼儿对于问题的表述可能会比较零散,缺乏逻辑性。老师需要帮助幼儿找到问题的细节点,让幼儿识别问题,为下一步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做准备)
老师可以说:“所以问题是,你们都想要这块红色的积木。你们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五步:支持幼儿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幼儿认清问题后,想要解决问题,老师在询问过程中可以要求幼儿对解决方案的细节进行描述,支持幼儿描述自己的方案。)
当幼儿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后,老师可以描述一遍方案,然后说:“你们一起解决了这个问题”,问题解决后,教师也要进行观察,看看幼儿选择的方案最终是否起效。(第六步:准备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幼儿提出的方案双方同意后,需要教师的认可和鼓励。教师通过重述方案和表示认可,在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分析:沖突解决六步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处理幼儿之间的冲突,是在一个支持的氛围中进行,该方法一共分为六个步骤:冷静的介入,先阻止伤害性行为;认可幼儿的情绪;收集信息;重述问题;支持幼儿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准备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营造一种冷静平和的支持氛围,以中立的角色面对幼儿,在幼儿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之后,客观地收集信息,了解事情经过,并且征求和给予幼儿自己解决冲突,从头到尾教师都让幼儿作为事情的主体参与到问题解决中,支持和帮助幼儿获得解决问题和获得因果关系的经验。
二、幼儿园场景化课程中幼儿冲突时刻的师幼互动策略
在幼儿园场景化课程中,面对幼儿的冲突时刻,相比传统的问题解决法,冲突解决六步法最突出的特点是:教师由权威者、指令者转变为中立的支持者和疏导者。如有效的提问,问“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问“为什么”。因为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阶段,“为什么”的问题会让他们糊涂;同时,“为什么”的问题也带有责问的语气,我们需要冷静,中立的态度去支持幼儿解决问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提出了:“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目标——“当与同伴发生矛盾冲突时,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这要求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有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并掌握相应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并给予大量时间、情感和方法上的支持。 1.支持情感
幼儿发生冲突,往往是其需要和情感没有得到满足,此时教师应该用一个中立、冷静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情绪发泄和需要表达。在孩子有强烈情绪的时候,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首先冷静地接近发生冲突的幼儿,立即控制争夺物、伤害物,阻止任何伤害性的言行。其次,安抚认可幼儿的情绪,与幼儿平视,抚摸幼儿。给孩子安全平和的氛围和环境,同时老师可以说:“我知道你生气了,难过了。”最后,教师要真正读懂幼儿的情绪,给幼儿充分宣泄情绪的空间。教师应该避免用:“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要友好相處。”或者“这样做是不对的”之类的模糊和笼统的语言干涉幼儿情绪的发泄。
2.支持幼儿进行问题解决
在帮助幼儿进行冲突解决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愿意花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去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因此,有效的提问至关重要,它能引发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1)收集信息时的有效提问
冲突解决过程中,教师收集信息是为了了解冲突的起因、过程。老师的问题是要了解幼儿的意图,帮助孩子建立对和错的价值观,构建幼儿的解决问题的意识。
——问“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问“为什么”。因为幼儿思维能力的特点,“为什么”的问题会让他们表述不清。
——重复孩子说的话,幼儿可能来回说好几次“我先拿到的”,你可以重复孩子说的话:“你说是你先拿到的。”幼儿重复的意图:让你听到这句话;因此你简单的重复话术表面你理解幼儿的意思。
——重构孩子说的话。幼儿可能会说“我讨厌他。”你可以说:“你很生气,因为他打你了。”幼儿的意图:在表达他的情绪,而教师需要继续认可和接纳情绪:有可能收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老师重复第二步认可幼儿情绪的步骤。
——如果幼儿不说话,老师可以尝试继续认可幼儿的情绪;帮助幼儿回顾发生了什么事情。
(2)重述问题时的有效提问
——老师可以说:“所以问题是……”教师的这句话是在帮助幼儿表达意图(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幼儿),老师需要促进幼儿问题解决的能力。
——老师可以说:“现在让我看看,我是不是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对于问题的表述可能会比较零散,缺乏逻辑性。教师的重述可以帮助幼儿找到问题的细节点,让幼儿发现问题所在。
(3)支持幼儿提出解决冲突方法时的有效提问
——老师可以说:“所以问题时,你们都想要这块积木。你们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幼儿认清问题后,想要解决问题。
——因为幼儿年龄小或者并不适应新的解决方式,可能一开始不知道说什么或者怎么做,老师可以询问幼儿:“我提一个方法可以吗?”获得幼儿的允许后提出方案。老师提出的方案要中立,不能有立场;在孩子还无法提出解决方案的时候,通过这个方式做输入。不过一定要让孩子参与选择的过程,孩子不参与选择。这个输入在孩子的脑子里面印象就不深,输入的效果就不好。
——老师可以说:“你们都同意这个方案吗?”幼儿同意的方案就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是在示范提出方案后,幼儿可以如何与同伴做沟通。教师询问幼儿对于这个方案的看法,而不做这个方案是好是坏的评判。
——对于不同意方案的幼儿可以采用下面的五步法:
①向不同意方案的幼儿询问解决方法:你想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②向其他幼儿询问解决方案:我们这有一个问题(做一个大概的解释)。你有什么想法让他们能够解决问题吗?
③告诉幼儿你有一个想法,问他们是否想听:“我有一个想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想听听吗?”
④给出有限的选择:“我们的区角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需要从我们讨论的想法中选出一个,或者作出其他的选择。”
⑤告诉幼儿你将决定结果:“如果你们不做选择,我将为你们选择。
3.问题解决后仍需教师的后续支持
当问题解决后,教师要通过陈述整个冲突事件,帮助幼儿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过程;通过描述解决方案,认可和鼓励幼儿,强化幼儿解决问题的角色和自信心。问题解决后,教师也要进行观察,看看幼儿在实施解决方案的时候也许会遇到其他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幼儿需要的时候介入其中,支持幼儿解决新的问题。问题解决能力中要求幼儿能够预测到不同的解决方式可能会产生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后续支持能够增强幼儿对于问题预测的能力,促进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艳,张夏青.高宽课程儿童冲突解决“六步法”探析[J].教育与管理,2014(11):101.
[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8-79.
[3]崔丽玲.尊重儿童,稳住脚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J].教育科学,2013(19).
【关键词】高瞻课程;幼儿;冲突解决
作为广州市文溪雅荷课程实验园,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评价发现,由于幼儿园场景化课程为幼儿提供丰富且有准备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主动选择材料进行游戏,也就是说幼儿有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方式使用材料,使游戏的玩法更加多样化,在课程活动中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合作、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更加密切,而这种密切使得场景课程中幼儿冲突行为的发生频率远远多于主题课程和一日课程。面对这种现象,一方面场景化课程提供的丰富游戏资源和材料资源增进了同伴之间的感情联系,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彼此间的矛盾,导致了同伴冲突行为的发生。能否运用恰当的策略“化干戈为玉帛”,是幼儿建立与维持同伴关系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社会性成熟度的一个体现。为此,我们运用高瞻课程儿童冲突六步法,对幼儿进行干预,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幼儿园场景化课程中的幼儿冲突
幼儿园场景化课程中我们观察发现,幼儿同伴冲突起因中争取兴趣物占绝大多数,而在争抢兴趣物起因的冲突中幼儿一般采取声明策略和直接对抗策略居多,这些策略也没有取到实质性的作用。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冲突呢?什么样的处理方式能够让成人和幼儿都获得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成长呢?先看一则案例:游戏时间,安安正在在积木区搭房子,乐乐过来拿走了安安的一块红色积木,安安打了乐乐的头,乐乐顿时大哭起来。以下是传统的问题解决方式:
老师匆忙来到积木区,一把抢过红色积木。
老师:“怎么了,为什么吵架?”
安安:“乐乐抢了我的积木”
乐乐:“安安打了我”
老师:“你们不是好朋友吗?好朋友是要友好相处的!怎么能够动手抢玩具、打人呢?”“安安,以后不许打人,向乐乐说:‘对不起’。”“乐乐,我看见甜甜在艺术区画画,挺有意思,要不你也去画画吧!”
安安拿起红色的积木高兴地重新搭起了房子,乐乐不情愿地来到了艺术区画画,玩了一会儿就换到其他区角了。
分析:传统解决幼儿的冲突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权威的方式,即教师对冲突中的幼儿下命令,纠正其不良的行为,并给予谴责和惩罚;另一种是避免冲突的逃避方式,即教师会尽力避免冲突,强加给予幼儿解决的办法,以尽快结束冲突。在上述案例中,面对幼儿的冲突,教师的情绪是急躁的,如一把抢过红色积木,在整个过程中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和情感表达,以逃避的方式直接告诉幼儿该怎么解决,使幼儿失去了一个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以下运用冲突解决六步法来进行问题解决:
老师平静地来到两个幼儿中间,把红色的积木拿在手中,同时把乐乐抱在身边,另一只手握住安安,眼睛平视着两名幼儿。(第一步:冷静的介入。先制止伤害,控制着被抢的积木)
老师:“安安,不许打人,我知道你非常非常的生气,生气是可以的,但是打人是不可以的!”(第二步:认可幼儿的情绪。此时老师需要眼睛看着安安,并握着安安的手,同时乐乐倚靠在老师怀里)
当幼儿情绪稳定以后,老师可以说:“安安,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乐乐,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生气?”(第三步:收集信息。老师的问题是要了解幼儿的意图,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孩子了解别的孩子的感受,来建立对和错的价值观,构建幼儿的“直接经验”)
听完两个幼儿的叙述后,老师说:“你们的问题是:乐乐抢了安安的红色积木,安安打了乐乐”(第四步:重述问题。幼儿对于问题的表述可能会比较零散,缺乏逻辑性。老师需要帮助幼儿找到问题的细节点,让幼儿识别问题,为下一步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做准备)
老师可以说:“所以问题是,你们都想要这块红色的积木。你们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五步:支持幼儿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幼儿认清问题后,想要解决问题,老师在询问过程中可以要求幼儿对解决方案的细节进行描述,支持幼儿描述自己的方案。)
当幼儿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后,老师可以描述一遍方案,然后说:“你们一起解决了这个问题”,问题解决后,教师也要进行观察,看看幼儿选择的方案最终是否起效。(第六步:准备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幼儿提出的方案双方同意后,需要教师的认可和鼓励。教师通过重述方案和表示认可,在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分析:沖突解决六步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处理幼儿之间的冲突,是在一个支持的氛围中进行,该方法一共分为六个步骤:冷静的介入,先阻止伤害性行为;认可幼儿的情绪;收集信息;重述问题;支持幼儿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准备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营造一种冷静平和的支持氛围,以中立的角色面对幼儿,在幼儿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之后,客观地收集信息,了解事情经过,并且征求和给予幼儿自己解决冲突,从头到尾教师都让幼儿作为事情的主体参与到问题解决中,支持和帮助幼儿获得解决问题和获得因果关系的经验。
二、幼儿园场景化课程中幼儿冲突时刻的师幼互动策略
在幼儿园场景化课程中,面对幼儿的冲突时刻,相比传统的问题解决法,冲突解决六步法最突出的特点是:教师由权威者、指令者转变为中立的支持者和疏导者。如有效的提问,问“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问“为什么”。因为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阶段,“为什么”的问题会让他们糊涂;同时,“为什么”的问题也带有责问的语气,我们需要冷静,中立的态度去支持幼儿解决问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提出了:“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目标——“当与同伴发生矛盾冲突时,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这要求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有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并掌握相应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并给予大量时间、情感和方法上的支持。 1.支持情感
幼儿发生冲突,往往是其需要和情感没有得到满足,此时教师应该用一个中立、冷静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情绪发泄和需要表达。在孩子有强烈情绪的时候,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首先冷静地接近发生冲突的幼儿,立即控制争夺物、伤害物,阻止任何伤害性的言行。其次,安抚认可幼儿的情绪,与幼儿平视,抚摸幼儿。给孩子安全平和的氛围和环境,同时老师可以说:“我知道你生气了,难过了。”最后,教师要真正读懂幼儿的情绪,给幼儿充分宣泄情绪的空间。教师应该避免用:“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要友好相處。”或者“这样做是不对的”之类的模糊和笼统的语言干涉幼儿情绪的发泄。
2.支持幼儿进行问题解决
在帮助幼儿进行冲突解决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愿意花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去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因此,有效的提问至关重要,它能引发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1)收集信息时的有效提问
冲突解决过程中,教师收集信息是为了了解冲突的起因、过程。老师的问题是要了解幼儿的意图,帮助孩子建立对和错的价值观,构建幼儿的解决问题的意识。
——问“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问“为什么”。因为幼儿思维能力的特点,“为什么”的问题会让他们表述不清。
——重复孩子说的话,幼儿可能来回说好几次“我先拿到的”,你可以重复孩子说的话:“你说是你先拿到的。”幼儿重复的意图:让你听到这句话;因此你简单的重复话术表面你理解幼儿的意思。
——重构孩子说的话。幼儿可能会说“我讨厌他。”你可以说:“你很生气,因为他打你了。”幼儿的意图:在表达他的情绪,而教师需要继续认可和接纳情绪:有可能收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老师重复第二步认可幼儿情绪的步骤。
——如果幼儿不说话,老师可以尝试继续认可幼儿的情绪;帮助幼儿回顾发生了什么事情。
(2)重述问题时的有效提问
——老师可以说:“所以问题是……”教师的这句话是在帮助幼儿表达意图(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幼儿),老师需要促进幼儿问题解决的能力。
——老师可以说:“现在让我看看,我是不是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对于问题的表述可能会比较零散,缺乏逻辑性。教师的重述可以帮助幼儿找到问题的细节点,让幼儿发现问题所在。
(3)支持幼儿提出解决冲突方法时的有效提问
——老师可以说:“所以问题时,你们都想要这块积木。你们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幼儿认清问题后,想要解决问题。
——因为幼儿年龄小或者并不适应新的解决方式,可能一开始不知道说什么或者怎么做,老师可以询问幼儿:“我提一个方法可以吗?”获得幼儿的允许后提出方案。老师提出的方案要中立,不能有立场;在孩子还无法提出解决方案的时候,通过这个方式做输入。不过一定要让孩子参与选择的过程,孩子不参与选择。这个输入在孩子的脑子里面印象就不深,输入的效果就不好。
——老师可以说:“你们都同意这个方案吗?”幼儿同意的方案就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是在示范提出方案后,幼儿可以如何与同伴做沟通。教师询问幼儿对于这个方案的看法,而不做这个方案是好是坏的评判。
——对于不同意方案的幼儿可以采用下面的五步法:
①向不同意方案的幼儿询问解决方法:你想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②向其他幼儿询问解决方案:我们这有一个问题(做一个大概的解释)。你有什么想法让他们能够解决问题吗?
③告诉幼儿你有一个想法,问他们是否想听:“我有一个想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想听听吗?”
④给出有限的选择:“我们的区角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需要从我们讨论的想法中选出一个,或者作出其他的选择。”
⑤告诉幼儿你将决定结果:“如果你们不做选择,我将为你们选择。
3.问题解决后仍需教师的后续支持
当问题解决后,教师要通过陈述整个冲突事件,帮助幼儿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过程;通过描述解决方案,认可和鼓励幼儿,强化幼儿解决问题的角色和自信心。问题解决后,教师也要进行观察,看看幼儿在实施解决方案的时候也许会遇到其他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幼儿需要的时候介入其中,支持幼儿解决新的问题。问题解决能力中要求幼儿能够预测到不同的解决方式可能会产生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后续支持能够增强幼儿对于问题预测的能力,促进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艳,张夏青.高宽课程儿童冲突解决“六步法”探析[J].教育与管理,2014(11):101.
[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8-79.
[3]崔丽玲.尊重儿童,稳住脚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J].教育科学,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