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省域内城乡一体化多元模式探析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41805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宁夏北部川区、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北部川区比宁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高出很多。北部川区依托首府银川、石嘴山等发达工业城市以及小城镇建设,利用“中心城市—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将城市与乡村紧密连接起来,并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发展特色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采取的是“以城镇体系建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城乡一体化模式;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在退耕还林还草、治沙的同时,推行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牧业,采取的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城乡一体化模式。西部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但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体系的建设还必须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在生态脆弱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模式;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体系;城镇辐射作用;产业结构升级;特色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移民;农村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91.3;F127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4)01000108
  一、引言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由于失衡发展而产生隔离的工业和农业、城镇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逐步进行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从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各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和现状存在很大差异,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要根据各地区的区域特点、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典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由于工业革命极大地推进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19世纪末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本实现城市化的国家。英国为了解决因大城市过度膨胀使得城乡发展差距过大而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采用“逆城市化”模式大力发展中小城市,通过转移政府部门、完善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带动各公共事业单位、企业和人口向中小城市迁移,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英国城乡之间融合(张计成,2007)。在英国的带动下,法、德、英、美、日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法国的“分散平衡发展模式”处理了人口、资源集中和分散的关系,克服了工业、人口过度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带来的城市生活环境恶化和城乡及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白永秀 等,2013)3842;德国“小城镇模式”(白永秀 等,2013)4347和美国“郊区模式”(孔祥智,1997)都是在已有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上,以大城市为依托,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郊小城镇,使城乡迅速连为一体;同时加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保体系,建立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采用了“以工带农”的工业反哺农业模式,通过对农业发展实施金融支持,保护和扶持农业发展,组织和引导农户发展,从而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提高其消费水平(于培伟,2007)。
  郭俊华,刘奕玮:西部地区省域内城乡一体化多元模式探析
  从我国各地区的发展实践来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城乡一体化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是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商品农业,为农村转移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黄伟雄,2002);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的苏南模式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施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进而以小城镇为枢纽带动城市化发展(夏永祥,2011);上海模式以城市郊区化发展作为起点,逐步缩小工农间、城乡经济间、城乡基础设施间、城乡社会保障间的差距(安中轩,2007);青岛模式通过把城市工业向农村扩散、渗透与融合,发展新型工业并改造农村传统工业,工业支持与农业自身发展互动,大大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孙兆明 等,2012)。以上这些成功经验大都是结合某一地区的地理、历史优势或经济发展特点,通过农业与工业相结合、农村与城市相结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实现以小城镇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然而,上述研究均是针对东部发达地区的,而在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也相对滞后。虽然也有学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如张葆珺等(2010)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阻碍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从政策、制度、产业三方面提出了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但也是针对中西部相对发达的地区,缺乏专门针对西部落后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的研究。由于城乡一体化模式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西部落后地区既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地区已有的成功经验,也不能予以完全否定。同时,西部各省域内部的地区差异也十分显著,在一个省区内也不可能采取统一的城乡一体化模式,而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多元城乡一体化模式。因此,本文在吸取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宁夏全区城乡一体化的两种模式展开进一步研究,以丰富和拓展相关研究,并为西部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宁夏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表形态复杂多样,气候具有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等特点。宁夏全区现有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下设15个县、2个县级市、8个市辖区。
  1.城乡差距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多样性,习惯将宁夏分为三个区域类型:川区(即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包括海原、同心、盐池)和山区(即宁南山区)。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2010年川区、中部干旱带、山区的人均GDP分别为36 781.12元、8 379.53元、8 187.07元。   目前宁夏的总体经济发展态势较好,有一定的城镇化基础,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和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但是从已有的经验来看宁夏城镇化发展仍存在不足:城镇拉动能力不足,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局限于传统农业和工业发展,产业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城乡经济发展并不十分均衡,存在较大差距。
  宁夏全区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人均创造的GDP差距较大,并表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见图1)。宁夏全区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也十分显著,并不断拉大,在20年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了9.35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了8.25倍,到2010年城镇消费水平已是农村消费水平的2.82倍(见图2)。按照恩格尔系数的国际标准,宁夏城镇居民在1995年时就已进入了小康社会,而农村居民在2000年时才勉强进入小康社会(见图3)。
  2.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
  为了对宁夏全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做出准确评价,本文将宁夏分为三个区域(川区、中部干旱区和山区),选取相关的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价。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为了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价,选取的指标应包括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结合宁夏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九项反映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GDP、非农业产值比重、非农业就业比重、城镇化率、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比、城镇与农村恩格尔系数比、农村与城镇每百户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比(选取洗衣机、冰箱、彩电数量之和)、农村与城镇卫生技术员人数比、新农合参合率。以上指标的数值越大说明城乡差距越小,城乡一体化水平越高。根据表1数据,采用SPSS 16.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宁夏川区、中部干旱区、山区三个区域城乡一体发展化水平最终分值分别为3.53、1.36和1.43。
  表1 宁夏城乡一体化分区域指标值
  三、宁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两个模式
  为了实现城镇建设与农业、农村协调统一发展,自2001年以来,宁夏先后提出“大银川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沿黄城市带和黄河金岸建设”“宁夏沿黄经济区战略”“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及大县城建设战略”以及“把宁夏作为一个大城市规划”等发展思路(杨巧红 等,2012)。但是,宁夏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川区比山区和中部干旱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高出很多。川区经济发展相对发达,且自然环境占优势,城乡一体化水平最高;山区和中部干旱区由于生态环境发展受局限,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特定的区位和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宁夏不可能采取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应根据不同区域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由于中部干旱区和山区的气候地理环境相似,社会经济不发达,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都远远落后于北部川区,因此,本文结合已有的成功经验,总结出宁夏城乡一体化发展两个相应的模式。
  1.北部川区模式:以城镇体系建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宁夏北部川区即引黄灌区,是我国古老的四大灌区之一,让宁夏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天下黄河富宁夏”说的正是靠近引黄灌区的川区农业经济发展很好,坚实良好的农业基础同时也为该区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大银川”战略的推行,一方面,以银川为中心利用本区的农业、农村优势,依托大城市发展农产品市场,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销售网络。另一方面,对于城镇建设,银川市提出打造“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旅游观光城市发展目标;同时以以石嘴山为代表的工业城市及周边小城镇为点,连点成线,利用“中心城市—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将城市与乡村紧密连接起来。这种“中心城市—小城镇”带动模式使宁夏川区逐渐形成一批工业拉动型、农产品贸易型和特色旅游带动型城镇,从而有助于城乡间商品、劳动力、信息等资源流动,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也发展了特色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1)以首府城市为依托,以小城镇为带动,发展城乡经济。银川市地处黄河沿岸,有包兰铁路的便利,既是华北与河西走廊的商贸要道,又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作为引领宁夏经济发展的首府城市,银川是培育和提升全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竞争力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突破口。不但要发挥银川中心城市城区100~300公里内的“内经济圈”以及周边的“外经济圈”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作用,带动全区社会经济以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繁荣,发挥“大银川”的城市综合优势;还要努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构建符合宁夏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结构体系,形成重点产业的合理布局与超前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应以首府城市作为依托调整城市规划,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逐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宁夏川区的农村大部分远离大中城市,因此要将传统的城市与农村分割规划管理变为把城市与近郊农村相结合,设立一个城乡并存的区域;对于离城市较远的农村,则充分发挥农业、工业发展已相对成熟的小城镇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建立优势产业体系以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强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的组织协调,使得城镇和农村进行良性互动,金融、科技、信息、劳动力等资源双向交流,带动城乡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川区是宁夏的绿洲农区,农业优势明显,但是传统的农业结构和耕种方式已经阻碍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宁夏对农业种植结构做出调整,适当压缩传统粮食作物在农业种植中所占的比重,加大经济作物、节水型作物、耐旱抗旱型作物和人工饲料的种植面积;在保证粮食作物充足的前提下延长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农促牧、以牧养农,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缓解了粮食与饲料间的矛盾,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由于川区的地理和经济优势,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广建农业科技园区,集中现代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率;发展节水农业,农田普及滴灌器械。宁夏川区依托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已涌现出一系列的精品农业品牌,如枸杞、葡萄、西瓜、红枣、清真牛羊肉羊绒制品、乳制品、中药材等特色产品,同时也培育出一批技术装备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形成12个具有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的产业集群,成为带动宁夏农业经济发展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特色农业占宁夏农业总产值的80%,农业家庭经济收入有一半来自特色农业。在发展农业本身的同时,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王瑜,2005),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振兴”工程,按照“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产业”的模式,依靠龙头企业发展优势农产品、优势产区,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品牌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积极发展特色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近年来,宁夏大力发展能源、煤炭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宁夏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迅速形成了以煤炭、电力为基础,石化、机械、冶金、轻纺、医药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本着“重点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地区资源和环境条件确立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其中以银川市、石嘴山市为中心的工业园区所占比重较高。宁夏共有21工业园区,其中国务院批准的1个,自治区政府批准的9个,各市县区政府批准的11个。2012年工业园入园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分别比5年前的2007年增长3.2倍和4.1倍。宁夏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优势独特,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据2012年数据显示,宁夏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 3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6%;旅游总收入10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8%。近年来,宁夏立足当地实情,不断挖掘黄河文化、回乡文化、西夏文化等历史底蕴,加快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开展有宁夏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如阳光沙辽、葡萄酒庄体验、穆斯林社区参观体验等,让西北广袤土地的辽阔、壮美、深邃与厚重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2.宁南山区模式: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从广义上看,宁夏中部干旱区和山区都属于南部山区,与北部川区相对应。该地区包括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西吉县、彭阳县,吴忠市的盐池县、同心县和中卫市的海原县7县1区,自然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经济发展滞后,科技文化落后,人们生活贫困,均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对于该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应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结合退耕还林还草推动扶贫开发,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从而推进市场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
  对于宁夏中南部远离中心城市、地理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自治区政府实施了“扬黄灌溉”扶贫工程,使昔日贫瘠干旱、人烟稀少的中南部地区逐渐出现绿洲和一座座小城镇。以红寺堡发展为例,1998年扬黄灌溉工程按照“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脱贫、五年致富”的目标在红寺堡开始试点工作,通过水利、供电、通信、农田开放和生态移民,建成两镇两乡42个行政村,形成了2.4万平方公里的城市规模(强毅,2008)。“红寺堡”模式是传统移民模式与城市建设新机制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恶劣的人类生存条件,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逐年提高,促进了贫困地区城镇化发展。
  (1)因地制宜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宁南山区地形复杂,土壤贫瘠、保水能力差,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民生活困难,大量开垦荒地。由于长期无节制、大规模、掠夺性的开发利用,使其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土壤侵蚀面积达29 575 km2,年均土壤侵蚀模数1 000~10 000 T/km2。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土壤贫瘠,土地荒漠化,农业生产率低,农民生活贫困。1999年宁夏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工程,逐渐抑制生态系统的不断恶化,以最终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施生态移民,转移出大量的宁南山区剩余劳动力(王婷,2007);同时,调整农业结构,重点发展马铃薯产业、草畜产业、劳务产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劳务输转,通过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过分依赖耕地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又复耕”的恶性循环。
  (2)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宁夏三面毗邻沙漠,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需要实施“封山禁牧”“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宁南山区荒漠化严重,于是将“治沙”做成特色产业,实现“人进沙退”。宁南山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为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附加值,必须发展适应当地特点的特色农业。宁南山区属于黄土高原春作小杂粮区,小杂粮具有抗旱、耐贫瘠、稳产特点,发展优质小杂粮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从气候条件看,则适宜种植亚麻,当地农民采取广种薄收、不施化肥的纯绿色种植方式,对亚麻油的压榨提纯也确保营养物质不流失,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保障了产品的原生态价值。亚麻的种植和开发充分体现了宁南山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发展原则。宁南山区还建立了“盐池—同心—灵武”等代表宁夏清真品牌的牛羊肉产业带,以西吉为核心的400万亩马铃薯产业带,“同心—灵武”绒毛产业带,“灵武—同心—中宁—海原”45万亩红枣产业带,以及利用天然优势在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北部部分地区形成的35万亩农作物制种、600万亩优质牧草产业带等。总之,“沙区产业”促进了宁南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其生态效益也明显改善了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
  四、对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宁夏川区和山区两个区域的差异明显:川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是宁夏农业的精华地段;而山区地处干旱地带,土地贫瘠,连年干旱,生态环境恶劣,农民收入低。川区依托首府银川、石嘴山等发达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同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交通便利,科技信息较为发达;而山区远离川区工业区,工业发展薄弱,交通条件差、信息相对闭塞(马步虎,2011)。因此,北部川区模式利用了该区的政治、农业、工业、生态环境优势,以合理的大、中、小城镇体系建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并进一步开发其内在潜力促进城乡发展融合;南部山区模式则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在退耕还林还草、治沙的同时,推行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牧业,从根本上改变山区的贫困局面。
  目前,宁夏城乡一体化水平仍然较低,处于城乡统筹的初级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宁夏的“北部川区模式”和“南部山区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为目的。按照以上经验,对于西部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启示:
  1.充分发挥大城市在城乡一体化中的先锋作用   一线城市作为发展的龙头,生产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达,应利用大城市的区位优势、城市经济、科技要素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充分发挥大城市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宁夏正是通过首府银川市和石嘴山市、吴忠市等次级城市的拉动作用,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优先在城市聚集资源,推动核心城市的经济迅速发展,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优先发展大城市的主导产业和大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中心城市因而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极”。当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到达一定的程度以后,由于环境和成本等问题加剧,经济增长的外部负效应开始显现,这时候就可以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资金、劳动力等发展经济所必需的各种要素向周边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反向转移,促进农村和小城镇的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水平随之提高。
  2.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小城镇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等二、三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理想场所。从传统农村向现代化城镇过渡的过程中小城镇应运而生,并且呈现出发展迅速的态势,对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在小城镇带动下,宁夏的城镇总体规模逐步扩大,城镇人口增多,加快了周边农村居民城镇化的速度。截至2011年底,宁夏全区共有建制镇101个,占乡镇总数的52.3%,同时小城镇作为城乡经济的结合点和新的增长点,为城乡经济更顺畅地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3.城镇体系建设必须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建设合理的大、中、小城镇体系,并不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而应着眼于产业结构升级。如果不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不到提高;如果不进行工业和服务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那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就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民居住环境就得不到改善,城市建设得再好,也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只有以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为纽带,城镇体系建设才能彻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才能实现真正的农民市民化,才能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宁夏北部川区在以首府城市为依托,以小城镇为带动,发展城乡经济中,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特色化,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4.在生态脆弱地区,城乡一体化应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普遍存在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严重问题,并且自我调节恢复能力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其发展的关键和切入点,使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都得以实现才能达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地区,要防止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城市建设再次造成的生态破坏或生态灾害。对于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化、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应鼓励生态移民,以降低生态环境的人口压力,减缓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使原本脆弱并已失衡的生态系统逐步得以恢复与重建。宁夏政府通过扬黄灌溉工程、生态移民、绿化治沙对山区地区进行治理,许多小城镇在昔日的荒漠拔地而起。2011年,宁夏实施中南部生态移民,投资26.7亿多元,3万多移民入住新家,调整开发土地8.9万亩,实现移民劳务就业6 500人。使贫困农民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迁往生存条件较好的地区,从农牧业转向加工、销售等二、三产业,从而促进小城镇的发展,这是生态脆弱地区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当然,这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合作,通过农牧民自发移民、企业参与移民、政府资助移民等多种模式和途径,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人口向城镇的有序流动与合理布局。
  参考文献:
  安中轩.2007.城乡一体化典型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12):8285.
  白永秀,王颂吉,鲁能.2013.国际视野下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黄伟雄.2002.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格局的探讨[J].经济地理(3):335338.
  孔祥智.1999.美国农村小城镇的发展[J].中国改革(7):6263.
  马步虎.2011.宁夏川区、山区农民收入差异分析[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011.
  强毅.2008.西部贫困地区小城镇发展模式探析——以宁夏红寺堡扶贫扬黄生态移民开发为例[J].前沿(1):6267.
  孙兆明,王宝海.2012.青岛市小城镇建设与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1):3135.
  王瑜.2005.宁夏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D].西宁:宁夏大学:1825.
  王婷.2007.贫困山区劳务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S1):170175.
  夏永祥.2011.“苏南模式”的演进轨迹与城乡关系转型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4):169172.
  杨巧红,王林伶.2012.城乡统筹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以宁夏为例[J].开发研究(4):1922.
  于培伟.2007.日本的城乡统筹共同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9):7274.
  张葆珺,朱玲琳.2010.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J].长江论坛(4):1923.
  张计成.2007.英国城乡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城市问题(1):9799.
  (编辑:夏 冬)
其他文献
摘要:围绕对《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对地方性法规的行政许可设定权宽严不等的两种解读。严格论者主张缩小地方设定权,而宽泛论者则认为应当作适度的扩大。两种解读都面临一些诘难。一种可能的策略是适度宽泛地理解地方性法规的行政许可设定权,并以“不抵触”原则和《行政许可法》有关条款精神予以必要的约束。  关键词:地方性法规;行政许可;设定权;不抵触  中图分类号:D912.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竞业禁止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中一种保护商业秘密和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其自身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而每个公民都享有劳动的自由和择业的自由,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因此,在我国竞业禁止制度完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与劳动者择业自由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平衡二者的利益,以实现竞业禁止制度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竞业禁止;商业秘密权;劳动权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已进入实施阶段,这不仅是对全球范围内金融监管准则的新发展,更是对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2006年,新协议将风险控制确立为银行经营的核心内容,而操作风险控制正变为国际银行业风险控制的首要目标。在新巴塞尔协议风险计量规则与风险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科学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测度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绩效。
期刊
摘要:为及时掌握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状况、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确保区域循环经济系统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研究区域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与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设计区域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组合权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构建基于位分值法和线性加权和法的区域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以重庆市为例,采集重庆市1997~2005年历年纵截面数据,对重庆市
期刊
摘 要:追求跨越式发展态势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目标之一。但是,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非由主观预期决定,而是取决于跨越式发展的机制形成。跨越发展态势来源跨越式发展机制,跨越发展机制的构建前提是破解跨越式发展机理。迄今为止,研究跨越式发展机理的成果较少。文章根据重庆市长寿区2002年以来的实际经验说明,跨越式发展机理是由发展战略思路、发展平台、创新中形成的可持续发展体制三个方面的合力构成
期刊
摘要:  考察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的话语呈现,是全面深入开展民国知识分子研究的重要维度。论文以陶希圣为例,分析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在国家、阶级与启蒙等场域的互动与交融。在这场民族救亡中,知识分子的专业训练和知识素养显然已褪去了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而走向注重外在形式的显现。知识以一种似是而非的形态,包裹着权力和意识形态,成为被压抑的知识,异化为工具理性的知识。知识分子游离于权力,被权力挤压和形塑,造成身份
期刊
摘要:  以685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孤独感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二者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⑴大学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孤独感变量之间两两相关且均达到显著水平;⑵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作用;⑶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中,孤独感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且占据优势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在哲学社会科学场域中,纯科学资本与制度化科学资本是两种性质对立的科学资本。由于制度化科学资本在科学场域中处于有利位置,因而制约了科学场域的自主性。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知识权力化和权力知识化现象,都是由于纯科学资本向制度化科学资本转化而造成的。科学技术专制降低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实践中的地位。  关键词:行动者;哲学社会科学场域;纯科学资本;制度化科学资本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要:教学和科研的冲突是目前高校最难以解决的矛盾。能否有效地化解这一冲突,关系到高校和谐管理的建立。文章借鉴平衡记分卡的设计思路,在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和高技战略描述的基础上,提出有效解决这一冲突的方法和途径,以期对中国的高校改革提供建议。  关键词:高校;战略;平衡记分卡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7)06-0054-05    一、BS
期刊
摘 要:文章在对中国股票市场2005年6月—2008年8月发生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从噪音交易对股票市场行为影响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股票市场“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在2005年6月—2008年8月期间发生的“异常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占主导地位的噪音交易者在股票市场上涨时期的过度乐观和股票市场下跌时期的过度悲观情绪造成的。  关键词:噪音交易;中国股票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