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要依赖于它。学困生课堂积极性较低,逻辑思维能力形成难上加难。教育讲究全面性,学困生是班级内的一份子,教师有责任对其进行引导,注重施加影响确保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在方法上提供一定的帮助,要在思想上提供一定的指导,使其能够消除以往落后痕迹,以全新的状态面对数学课堂,经过帮助使其具备学习数学的关键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
前言:
班级内出现学困生的原因较为多样。这些学生或是自身学习能力差或是自制能力差,又或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不恰当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调查显示这些学生普遍都有厌学情绪。都说数学学科整体性较强,学困生由于没有投入时间和精力自然不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提高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师面对的难题,对于学困生问题教师要加以重视并设法解决,教师要从思想和行动上作出调整,通过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通过课堂进行逻辑思维锻炼,使得学生获得相应成长。
1.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学困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学困生的出现影响整个班级学习进度,对个体和班级产生了消极阻碍影响。然而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不能不加以了解就否认学生,或是主观上忽略学困生的存在。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从事情本身出发,了解根本原因。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对学困生进行归因,下面将展开具体的讨论。
1.1學生自身缺少对于学习活动的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兴趣、爱好各不同,内心有自己的小想法,这个阶段学生总是对新奇事物感兴趣,过于单调的课堂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各阶段学生有着自身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小学生不能够对学习活动的真实价值有所领悟,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听从教师和老师的引导,在他人的监督下逐渐步入了学习轨迹,也随之发现了学习乐趣,自此持续学习。但是始终有一些学生的兴趣无法放在课堂上,是不愿意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根据兴趣爱好增加或减少时间和注意力的分配,一些学生兴趣缺失投入时间减少,在仅有的知识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慢慢脱离了大部队,再也追赶不上队伍,成了我们口中的学困生。
1.2教师与家长没有落实工作
学生出现问题时细心观察是能够发现苗头的,但是教师和家长面对情况置之不理,没有坚持角色与职责的统一。在学校中教师发现了学生个体存在的厌学情绪,但是却没有及时做出适当行为,没有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兴趣。学生在家中,家长过度站在自我角度上分析,完全不顾及学生的学习感受。
1.3新型知识的加入拉大了与数学的距离
教师每节课都需要推进教学进度以此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目光转向新知识,不断加入新知识不断丰富课堂内容。班级内有很多学生,教师这时会主观忽略学困生,没有旁敲侧击地引导他们,学困生学习进度本来就缓慢,新知识的加入更使得其不知所措。前期学困生也会焦灼不安,后期逐渐心理发生变化,开始放弃自我。学困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越来越大,在学困生看来数学世界遥不可及,数学难关坚不可摧。
2.提升小学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2.1教师理解、帮助学困生
都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能力的促进者,教师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不理解、主观忽略是打击学困生自信心、抑制学困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面对学困生,教师应该进行自我反思,意识到平时与学困生缺乏情感交流而导致学生上课不积极,或者是总对学困生进行一些错误的批评。自我反省后改正自身行为。教师内心要接受学困生,充分意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存在,个体与个体之间是具有差异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打击。教师在自我关心的基础上带动其他学生对学困生给予帮助,共同助力学困生成长。
针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结合学困生实际情况一步一步分析,可以针对性地帮助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具体可以先从简单的做起,可以先让学生将问题分解成一个个有机组成部分,研究之后再进行整合,就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2充分调动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感
根据以往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可以判断出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感不强,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付出再大的努力也于事无补。教师应当在课上课下有计划地观察学困生,捕捉到学困生的某一学习需求。在课堂上就从学困生的需求方面入手,借此来吸引注意力,使其能够自觉参与其中。例如在十以上数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创设法或者问题教学法,借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以教具为依托帮助学生理解。刚开始学困生表现不够积极,教师循循善诱,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学困生通过自我调整能够以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参与到课堂中。当学困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带领全班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同学和教师的掌声对于学困生来说是有声的鼓励,日后会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紧跟教师步伐参与数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思考,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能够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建立导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导学模式是教师作为主导将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期间吸引学生注意力,继而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的思考的有益模式,这对提升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存在积极的作用。教师要看到导学模式的优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这一模式。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后教师确定问题导学和故事导学两种模式,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学模式,也可能两者同用。例如在学习体积和重量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学,导入一个经典问题,同重量棉花和石头的体积,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这是一个好的起点,能够保证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导学引出等量换算和体积等知识点,使得学生思考故事中的知识,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考中获得答案。在思考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结束语
当学生实际参与其中,能够顺应教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才会更加简单。对于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重新审视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到位,改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另外在教育教学中考虑的第一要素是符合学困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注重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困生乐于参与、乐于思考。
参考文献:
[1]蔡得霞.关于提升小学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8(24):16-17.
[2]裴生莲.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探究[J].甘肃教育,2018(20):66.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
前言:
班级内出现学困生的原因较为多样。这些学生或是自身学习能力差或是自制能力差,又或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不恰当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调查显示这些学生普遍都有厌学情绪。都说数学学科整体性较强,学困生由于没有投入时间和精力自然不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提高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师面对的难题,对于学困生问题教师要加以重视并设法解决,教师要从思想和行动上作出调整,通过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通过课堂进行逻辑思维锻炼,使得学生获得相应成长。
1.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学困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学困生的出现影响整个班级学习进度,对个体和班级产生了消极阻碍影响。然而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不能不加以了解就否认学生,或是主观上忽略学困生的存在。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从事情本身出发,了解根本原因。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对学困生进行归因,下面将展开具体的讨论。
1.1學生自身缺少对于学习活动的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兴趣、爱好各不同,内心有自己的小想法,这个阶段学生总是对新奇事物感兴趣,过于单调的课堂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各阶段学生有着自身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小学生不能够对学习活动的真实价值有所领悟,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听从教师和老师的引导,在他人的监督下逐渐步入了学习轨迹,也随之发现了学习乐趣,自此持续学习。但是始终有一些学生的兴趣无法放在课堂上,是不愿意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根据兴趣爱好增加或减少时间和注意力的分配,一些学生兴趣缺失投入时间减少,在仅有的知识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慢慢脱离了大部队,再也追赶不上队伍,成了我们口中的学困生。
1.2教师与家长没有落实工作
学生出现问题时细心观察是能够发现苗头的,但是教师和家长面对情况置之不理,没有坚持角色与职责的统一。在学校中教师发现了学生个体存在的厌学情绪,但是却没有及时做出适当行为,没有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兴趣。学生在家中,家长过度站在自我角度上分析,完全不顾及学生的学习感受。
1.3新型知识的加入拉大了与数学的距离
教师每节课都需要推进教学进度以此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目光转向新知识,不断加入新知识不断丰富课堂内容。班级内有很多学生,教师这时会主观忽略学困生,没有旁敲侧击地引导他们,学困生学习进度本来就缓慢,新知识的加入更使得其不知所措。前期学困生也会焦灼不安,后期逐渐心理发生变化,开始放弃自我。学困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越来越大,在学困生看来数学世界遥不可及,数学难关坚不可摧。
2.提升小学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2.1教师理解、帮助学困生
都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能力的促进者,教师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不理解、主观忽略是打击学困生自信心、抑制学困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面对学困生,教师应该进行自我反思,意识到平时与学困生缺乏情感交流而导致学生上课不积极,或者是总对学困生进行一些错误的批评。自我反省后改正自身行为。教师内心要接受学困生,充分意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存在,个体与个体之间是具有差异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打击。教师在自我关心的基础上带动其他学生对学困生给予帮助,共同助力学困生成长。
针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结合学困生实际情况一步一步分析,可以针对性地帮助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具体可以先从简单的做起,可以先让学生将问题分解成一个个有机组成部分,研究之后再进行整合,就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2充分调动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感
根据以往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可以判断出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感不强,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付出再大的努力也于事无补。教师应当在课上课下有计划地观察学困生,捕捉到学困生的某一学习需求。在课堂上就从学困生的需求方面入手,借此来吸引注意力,使其能够自觉参与其中。例如在十以上数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创设法或者问题教学法,借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以教具为依托帮助学生理解。刚开始学困生表现不够积极,教师循循善诱,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学困生通过自我调整能够以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参与到课堂中。当学困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带领全班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同学和教师的掌声对于学困生来说是有声的鼓励,日后会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紧跟教师步伐参与数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思考,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能够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建立导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导学模式是教师作为主导将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期间吸引学生注意力,继而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的思考的有益模式,这对提升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存在积极的作用。教师要看到导学模式的优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这一模式。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后教师确定问题导学和故事导学两种模式,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学模式,也可能两者同用。例如在学习体积和重量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学,导入一个经典问题,同重量棉花和石头的体积,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这是一个好的起点,能够保证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导学引出等量换算和体积等知识点,使得学生思考故事中的知识,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考中获得答案。在思考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结束语
当学生实际参与其中,能够顺应教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才会更加简单。对于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重新审视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到位,改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另外在教育教学中考虑的第一要素是符合学困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注重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困生乐于参与、乐于思考。
参考文献:
[1]蔡得霞.关于提升小学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8(24):16-17.
[2]裴生莲.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探究[J].甘肃教育,2018(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