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启超先生曾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观念不确定,譬诸筑室而拔其礎也。”[1]历史学家严耕望曾回忆钱穆先生史学研究时说道:“历史学有两只脚,一只脚是历史地理,一只脚就是制度。……这两门学问却是历史学的骨干,要通史学,首先要懂这两门学问,然后自己的史学才有巩固的基础。”[2]梁启超与钱穆两位史学大家都认为历史地理空间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基础。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时空观,养成从历史时空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形成、发生、发展的基本素养。
一、历史空间观念三态的划分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历史空间观念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根据以上定义,我們可以进一步将此观念由简单到复杂做出细分。
1.静态的历史空间观念
静态的历史空间观念是指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时间框架下简单识记历史地名、地理区域的能力。在历史教材中包含多种地图,这些地图所涉及的表面信息如地名、大小、方位等都需要学生进行掌握和辨识。而静态的历史空间观念,就是要培养学生在识记地名、识读地图和辨别方位等方面的基本素养,促使其形成基本的空间架构。
2.动态的历史空间观念
动态的历史空间观念是指能够从历史时序的纵向和横向变化中理解同名异实、同实异名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的素养。在历史变化中,很多地名具有古今差异,地理区域也随时间变化有扩张与收缩,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横向理解历史时空变化的能力。
3.联系的历史空间观念
联系的历史空间观念是指能够联系区域空间的动静态变化来思考多种历史事件关系的素养。空间观念的静态与动态的交替运动,不仅揭示了物理上的时空变化,更具有社会政治、人文艺术的时空变化。故在理解历史空间的变动时,不能仅着眼表面名称或地图演变,还需放眼于这些变动联系其所蕴含的物理、社会、文化的变动,从而进一步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在时空中造成的影响。
二、元朝疆域的教材描述与学习难点
在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元朝的统治》一课中,关于元朝疆域的描述比较宽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笔者欲以元朝疆域的教学为例,谈谈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
教材描述如下:“‘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3]这段描述反映了元朝疆域的广大。一方面,援引古籍来定位元朝疆域以显其广大;另一方面,则以当今熟悉的地区皆函括于元朝疆域以显其广大。然而,后者之表述,仅显其大,但未能让学生获得确定的疆域认知,“阴山”“流沙”、“辽左”、“海表”这些地理概念具体指今何处,缺少必要说明。
三、聚焦疆域地图,培养静态的时空观
静态历史空间观念下时空观的培养,可以通过历史地图、历史人文等方法来培养。
1.历史地图识读法
历史地图识读法是指通过历史地图来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方法。教材中涵盖的历史地图有疆域图、交通路线图、行政区划图、战争示意图、城市布局平面图等,学会读图、识图是理解历史事件的首要步骤。
在教材中配有《元朝疆域图(1330年)》(如图1所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观察地图,包括地图名称、时间范围、都城、疆域边界、主要河流等信息。对于初一的同学而言,培养其读地图示例,了解每个标识的含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与解读地图的信息。在元朝疆域图的左上角有都城、政权部族界、省级界、今国界的图例说明,左下角有岭北行省北部的补充图示,右下角有南海的补充图示,这些信息都有助于最大限度的提取历史地图的有效信息。
但在元朝疆域图中没有标明与教材文字描述相应的“阴山”、“流沙”、“辽左”、“海表”等区域,所以在基本识图的第一步中仍然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
2.历史人文识记法
历史人文识记法就是借助历史名人行迹以及古典诗文所涉及的区域而加深时空观念理解的方法。
历史人文识记法运用在元朝疆域的教学上,不一定要寻找元代的历史名人,而是要在学生所熟悉的历史名人中去寻找。比如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等,老师可以将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图、玄奘西行的路线图与元朝疆域图进行比较。张骞凿空西域,途径今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带,玄奘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而行,经天山南下,最后到达印度。两位历史名人的路线图与元朝西部疆域的部分重合,尤其是在塔里木盆地所谓“流沙”“天山”之区域进行重点参照,由此加深学生对于“流沙”方位的理解。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古典诗文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地名的理解。比如,对于元朝疆域描述中的“北逾阴山”之“阴山”,老师就可以联系南北朝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并结合南北朝和唐朝时期的疆域,解释阴山的方位及在多民族融合中的历程。又如,对于“东尽辽左”之“辽左”,可以讲解文天祥《正气歌》中“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结合汉末管宁避乱辽东的典故进行道德教育。
四、参照其他地图,培养动态的时空观
动态历史空间观念下时空观的培养,可以通过古今地名、历代疆域参照等方法来培养。
1.古今地名参照法
随着历史的演变,不同朝代其地名和对应的地理位置也不尽相同,教材关于元朝疆域的表述之所以让学生感到困惑,更多是源于学生对古地名的陌生。因此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对这些古地名进行适当的今译,并与现代地理位置进行大致的对照,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历史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时空观。
“北逾阴山”,指元朝北方边境越过阴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授时历》中记载北海天文观测点,测得夏至晷影长度六尺七寸八分,据计算约为北纬64度4分,而北极圈的纬度是66度34分。通过北极圈和大概纬度范围作为参照,学生更容易得出元朝北至范围较远的结论。 “西极流沙”,指元朝西方边境有大量沙漠。据元代文学家许有壬在《至正集》里的描述:“东极三韩,南尽交趾,药贡不虚岁,西逾于阗,北逾阴山。”[4]于阗即今新疆和田,此处有塔克拉玛干沙漠。
“东尽辽左”,指元朝东方边境遍布辽河以东地区。古人坐北朝南,左东右西,故地理上所谓“左”即指代“东”。“南越海表”,是指元朝东南边境已经越过海岸线,包含了台湾以及南海诸岛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作为教学辅助,帮助学生依照翻译后的元朝边疆描述进行对照学习,增进历史理解。
2.历代疆域比较法
历代疆域比较法是通过纵向比较其他朝代疆域变化,增强学生时空观的方法。中学中国古代史部分共出现了秦朝、唐朝前期、元朝和清朝四副疆域图,我们可以利用好这几幅疆域图来做好时空观培养的教学工作。
首先考察四个朝代疆域的描述,比如秦朝疆域是“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唐朝前期疆域在教材中没有论述,但我们可以利用识图法直观识别出唐与元的区别,即西南和东北一带的不同。而清朝疆域则是“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但是,这样的描述还略感粗疏,故需要进一步依靠历史地图的对照来进行辅助教学。
其次老师可以将四张历史地图重新制作成半透明的、同一比例的塑料纸上(或者用电脑技术处理成半透明图片也可以),进行叠加后,即可以參照出秦朝、唐朝、元朝、清朝四个朝代疆域的变动。如此,则给学生以疆域变动的直观印象,并在参照中加深对历史空间的理解。
五、贯穿历史事件,培养联系的时空观
联系的历史空间观念下时空观的培养,可以结合元朝行政区划、交通路线等进行横向联系。
1.行政区划关联法
行政区划关联法是指通过元朝采取的行政区划帮助学生理解元朝疆域空间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的制度空间的方法。
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残部,完成了旷古未有的大一统。蒙古人的视野从大兴安岭扩大到了他们祖先无法想象的极大空间。地域空间的转变,使得忽必烈开始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统治。学生在识读元朝疆域图时,可以看到“XX行省”,行省制度是元朝统治者对其地域空间进行的创设性的划分制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岭北、辽阳、河南、甘肃、陕西、四川、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等10个行省,加上中书省和西南宣政院辖地。另外元朝即使小省也有数十万平方公里,且长官权力较大,为防止分裂割据的发生,元朝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有意打破与划界关系密切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如秦岭、淮河、太行山等,使得没有一个省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地理形胜区域”[5]。这样元朝疆域被划分成多个空间,从面到点,又从点到面,教师结合地图和史实对行省制度进行深度剖析,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元朝疆域的深层认识。
2.交通路线串联法
交通路线串联法是指通过了解元朝行政区划基础上所建立的交通路线,来理解元朝疆域的方法。
在教材中有对“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这段文字的“材料研读”。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研读这段史料,教师可以结合元朝疆域图和元朝交通路线图(如图2)进行拓展。通过识图,学生可以看到以大都为中心,元朝陆上交通网发达,东连高丽,北到今俄罗斯境内,南通今缅甸、越南,西达波斯、阿拉伯等国家。教师据材料设问,对元朝的陆上交通起重大作用的是什么?从而对元朝驿传制度进行补充,据载元朝驿站多达1500多处。除了陆上交通,元朝海上交通范围也有拓展,中国商船从东南沿海出发,经南海、印度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若说元朝交通路线图是一个历史表象,那么表象背后就是元朝统一与辽阔的疆域空间,及以行省为单位的制度空间。因此结合元朝交通路线,学生可以与元朝疆域更好地关联起来,利于横向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六、总结
历史空间是个多元因素组成的空间,既有就特定时间框架下地图本身而言的静态空间,亦有在历史时序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中所形成的动态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相应的时空观念素养,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注释】
[1]苏甲荣:《中国地理沿革图·序》,上海:日新舆地学社,1936年,第5页。
[2]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37—238页。
[3]教育部:《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52页。
[4](元)许有壬:《至正集》卷三一《大元本草序》。
[5]李晓杰:《疆域与政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64页。
一、历史空间观念三态的划分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历史空间观念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根据以上定义,我們可以进一步将此观念由简单到复杂做出细分。
1.静态的历史空间观念
静态的历史空间观念是指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时间框架下简单识记历史地名、地理区域的能力。在历史教材中包含多种地图,这些地图所涉及的表面信息如地名、大小、方位等都需要学生进行掌握和辨识。而静态的历史空间观念,就是要培养学生在识记地名、识读地图和辨别方位等方面的基本素养,促使其形成基本的空间架构。
2.动态的历史空间观念
动态的历史空间观念是指能够从历史时序的纵向和横向变化中理解同名异实、同实异名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的素养。在历史变化中,很多地名具有古今差异,地理区域也随时间变化有扩张与收缩,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横向理解历史时空变化的能力。
3.联系的历史空间观念
联系的历史空间观念是指能够联系区域空间的动静态变化来思考多种历史事件关系的素养。空间观念的静态与动态的交替运动,不仅揭示了物理上的时空变化,更具有社会政治、人文艺术的时空变化。故在理解历史空间的变动时,不能仅着眼表面名称或地图演变,还需放眼于这些变动联系其所蕴含的物理、社会、文化的变动,从而进一步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在时空中造成的影响。
二、元朝疆域的教材描述与学习难点
在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元朝的统治》一课中,关于元朝疆域的描述比较宽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笔者欲以元朝疆域的教学为例,谈谈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
教材描述如下:“‘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3]这段描述反映了元朝疆域的广大。一方面,援引古籍来定位元朝疆域以显其广大;另一方面,则以当今熟悉的地区皆函括于元朝疆域以显其广大。然而,后者之表述,仅显其大,但未能让学生获得确定的疆域认知,“阴山”“流沙”、“辽左”、“海表”这些地理概念具体指今何处,缺少必要说明。
三、聚焦疆域地图,培养静态的时空观
静态历史空间观念下时空观的培养,可以通过历史地图、历史人文等方法来培养。
1.历史地图识读法
历史地图识读法是指通过历史地图来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方法。教材中涵盖的历史地图有疆域图、交通路线图、行政区划图、战争示意图、城市布局平面图等,学会读图、识图是理解历史事件的首要步骤。
在教材中配有《元朝疆域图(1330年)》(如图1所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观察地图,包括地图名称、时间范围、都城、疆域边界、主要河流等信息。对于初一的同学而言,培养其读地图示例,了解每个标识的含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与解读地图的信息。在元朝疆域图的左上角有都城、政权部族界、省级界、今国界的图例说明,左下角有岭北行省北部的补充图示,右下角有南海的补充图示,这些信息都有助于最大限度的提取历史地图的有效信息。
但在元朝疆域图中没有标明与教材文字描述相应的“阴山”、“流沙”、“辽左”、“海表”等区域,所以在基本识图的第一步中仍然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
2.历史人文识记法
历史人文识记法就是借助历史名人行迹以及古典诗文所涉及的区域而加深时空观念理解的方法。
历史人文识记法运用在元朝疆域的教学上,不一定要寻找元代的历史名人,而是要在学生所熟悉的历史名人中去寻找。比如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等,老师可以将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图、玄奘西行的路线图与元朝疆域图进行比较。张骞凿空西域,途径今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带,玄奘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而行,经天山南下,最后到达印度。两位历史名人的路线图与元朝西部疆域的部分重合,尤其是在塔里木盆地所谓“流沙”“天山”之区域进行重点参照,由此加深学生对于“流沙”方位的理解。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古典诗文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地名的理解。比如,对于元朝疆域描述中的“北逾阴山”之“阴山”,老师就可以联系南北朝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并结合南北朝和唐朝时期的疆域,解释阴山的方位及在多民族融合中的历程。又如,对于“东尽辽左”之“辽左”,可以讲解文天祥《正气歌》中“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结合汉末管宁避乱辽东的典故进行道德教育。
四、参照其他地图,培养动态的时空观
动态历史空间观念下时空观的培养,可以通过古今地名、历代疆域参照等方法来培养。
1.古今地名参照法
随着历史的演变,不同朝代其地名和对应的地理位置也不尽相同,教材关于元朝疆域的表述之所以让学生感到困惑,更多是源于学生对古地名的陌生。因此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对这些古地名进行适当的今译,并与现代地理位置进行大致的对照,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历史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时空观。
“北逾阴山”,指元朝北方边境越过阴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授时历》中记载北海天文观测点,测得夏至晷影长度六尺七寸八分,据计算约为北纬64度4分,而北极圈的纬度是66度34分。通过北极圈和大概纬度范围作为参照,学生更容易得出元朝北至范围较远的结论。 “西极流沙”,指元朝西方边境有大量沙漠。据元代文学家许有壬在《至正集》里的描述:“东极三韩,南尽交趾,药贡不虚岁,西逾于阗,北逾阴山。”[4]于阗即今新疆和田,此处有塔克拉玛干沙漠。
“东尽辽左”,指元朝东方边境遍布辽河以东地区。古人坐北朝南,左东右西,故地理上所谓“左”即指代“东”。“南越海表”,是指元朝东南边境已经越过海岸线,包含了台湾以及南海诸岛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作为教学辅助,帮助学生依照翻译后的元朝边疆描述进行对照学习,增进历史理解。
2.历代疆域比较法
历代疆域比较法是通过纵向比较其他朝代疆域变化,增强学生时空观的方法。中学中国古代史部分共出现了秦朝、唐朝前期、元朝和清朝四副疆域图,我们可以利用好这几幅疆域图来做好时空观培养的教学工作。
首先考察四个朝代疆域的描述,比如秦朝疆域是“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唐朝前期疆域在教材中没有论述,但我们可以利用识图法直观识别出唐与元的区别,即西南和东北一带的不同。而清朝疆域则是“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但是,这样的描述还略感粗疏,故需要进一步依靠历史地图的对照来进行辅助教学。
其次老师可以将四张历史地图重新制作成半透明的、同一比例的塑料纸上(或者用电脑技术处理成半透明图片也可以),进行叠加后,即可以參照出秦朝、唐朝、元朝、清朝四个朝代疆域的变动。如此,则给学生以疆域变动的直观印象,并在参照中加深对历史空间的理解。
五、贯穿历史事件,培养联系的时空观
联系的历史空间观念下时空观的培养,可以结合元朝行政区划、交通路线等进行横向联系。
1.行政区划关联法
行政区划关联法是指通过元朝采取的行政区划帮助学生理解元朝疆域空间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的制度空间的方法。
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残部,完成了旷古未有的大一统。蒙古人的视野从大兴安岭扩大到了他们祖先无法想象的极大空间。地域空间的转变,使得忽必烈开始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统治。学生在识读元朝疆域图时,可以看到“XX行省”,行省制度是元朝统治者对其地域空间进行的创设性的划分制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岭北、辽阳、河南、甘肃、陕西、四川、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等10个行省,加上中书省和西南宣政院辖地。另外元朝即使小省也有数十万平方公里,且长官权力较大,为防止分裂割据的发生,元朝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有意打破与划界关系密切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如秦岭、淮河、太行山等,使得没有一个省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地理形胜区域”[5]。这样元朝疆域被划分成多个空间,从面到点,又从点到面,教师结合地图和史实对行省制度进行深度剖析,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元朝疆域的深层认识。
2.交通路线串联法
交通路线串联法是指通过了解元朝行政区划基础上所建立的交通路线,来理解元朝疆域的方法。
在教材中有对“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这段文字的“材料研读”。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研读这段史料,教师可以结合元朝疆域图和元朝交通路线图(如图2)进行拓展。通过识图,学生可以看到以大都为中心,元朝陆上交通网发达,东连高丽,北到今俄罗斯境内,南通今缅甸、越南,西达波斯、阿拉伯等国家。教师据材料设问,对元朝的陆上交通起重大作用的是什么?从而对元朝驿传制度进行补充,据载元朝驿站多达1500多处。除了陆上交通,元朝海上交通范围也有拓展,中国商船从东南沿海出发,经南海、印度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若说元朝交通路线图是一个历史表象,那么表象背后就是元朝统一与辽阔的疆域空间,及以行省为单位的制度空间。因此结合元朝交通路线,学生可以与元朝疆域更好地关联起来,利于横向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六、总结
历史空间是个多元因素组成的空间,既有就特定时间框架下地图本身而言的静态空间,亦有在历史时序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中所形成的动态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相应的时空观念素养,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注释】
[1]苏甲荣:《中国地理沿革图·序》,上海:日新舆地学社,1936年,第5页。
[2]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37—238页。
[3]教育部:《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52页。
[4](元)许有壬:《至正集》卷三一《大元本草序》。
[5]李晓杰:《疆域与政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