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事还是多一事?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等着人人为我,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
  
  一位老人挤公交无座,而他身边却坐着一位若无其事的年轻男士,旁边一位小姐实在看不下去便旁敲侧击地说了几句,不想立即招致男士的攻击,双方争执不下,该男士竟然卷起袖子同那位小姐发生了肢体接触。而周围乘客却无一人有所表示,至多不过摇摇头:“姑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头绪来,多一事还是少一事?是啊,时时处处,我们都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醒世恒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事真的不如少一事吗?未必。秉承此理的人在生活中多持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人处世之哲学,以为如此便能和谐相处相容共生,然而实际上,这仅仅只是对问题的刻意回避而已,却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真正避开这些问题,该面对的必须面对。
  常言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积累使然!君不见那些夫妻恋人、亲朋好友、同事邻居之间,哪一位在初初相见之时不是相敬如宾分外亲热?可到头来却形同陌路甚至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原因就在于人们之间在一些小事上一味迁就忍耐,然而又有谁的忍耐可以永无止境?于是终有一天,积累的所有怨气在沉默中爆发出来。如果从一开始就能坦诚相待,婉转指正,何至于此?相反,正是因为有着王海那样的多事者,才使得商人更加恪守诚信、社会树立起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先进观念。也正是因为有着许许多多的“一元钱官司”,才使得各行各业的一些陋习得以扭转,社会风气得以纯净。比如“开瓶费”“消费歧视”,等等。
  其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更是造成人们之间冷漠隔阂的根源。
  永远忘不了那个故事:一辆公交车运行到僻静路段时,车上两位歹徒挟持女司机下车,对其进行强暴侮辱,而满车乘客竟无一人伸出援手或者报警,更有甚者在一旁幸灾乐祸。仅有一位年轻书生奋不顾身,却无奈力量单薄被歹徒打得鼻青脸肿浑身是伤。等歹徒逃走,女司机回身上车冲着年轻书生大喝:“滚!下车!”年轻书生极度不解,却被众乘客推搡下车。几分钟过后,当公交车行进至一处悬崖路边时,女司机毅然决然地扭转方向盘,冲向万丈深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是一种责任意识的严重缺失。正是因为一些黑心企业家、无良矿主贪图省事,才最终酿成“三聚氰胺”和那么多的矿难,可叹那些因此遭殃的无数的或年轻或健壮的鲜活生命!再看看那些无视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分子们,正是由于他们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使得多少应该及时解决的问题永远悬在那里,才使得多少遭受屈辱冤枉的老百姓苦苦奔波于上访之路,只为了讨一个说法!
  回转身,再来体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成功的事例仅仅是“多想一点点、多做一点点”?
  用经济学的话语来说,“少一事”其实就是社会成员都想尽量降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成本。但是我想,少一事,是刻意回避,表面上,个人的成本降低了,但社会作为一种关系的集合体其效率却降低了,最终无法实现帕累托改进。而多一事,才是坦率真诚,才能和睦共生,提升社会效率的同时亦增进社会正义。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下雨天,坐在車里,仍然觉得到处湿漉漉脏兮兮的,没有打伞的行人飞奔着到廊檐下避雨,飞驰而过的車轮溅起泥点和水花。天空阴沉沉的,我皱着眉头看着灰蒙蒙的車窗外。  一对情侣顺着电車道一边走一边说话,共撑一把伞,不疾不徐,有雨顺着伞骨滴滴答答滴到男孩的肩上,男孩好像不曾发觉,他附在女孩的耳边,不知说了句什么话,女孩偏着头看着她笑。  我怔怔地看着,这情景,久违了,让我想起当年的校园生活。不是生活中看不到这
坚持,是成功的基石    湖南卫视当家小生、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汪涵,在一次采访中调侃地说:“我以前在电视台整天抬柱子,不仅抬柱子,还抬桌子。”一句幽默的笑语,引来全场笑声。殊不知,汪涵初来湖南电视台时,还真是个打杂的,专干抬柱子这等杂事。  湖南广播电视学校播音班毕业的汪涵,先在湖南卫视《男孩女孩》剧组工作。他从最底层的场工做起,杂务、灯光、音控、现场导演样样涉足,每一样工作在他眼里,都是好玩且有意
安妮塔今年十一岁。有一天,她向妈妈抱怨说:“妈妈,我没有朋友,她们都躲着我,不愿和我玩,因为我嫉妒心太强了。”  妈妈此刻正照看刚出生不久的小鸡,于是安妮塔随手抓起一只小鸡。被她弄疼的小鸡试图逃脱,安妮塔为了不让小鸡从手里溜走,抓得更紧了。她越用力,小鸡扑腾地越厉害。  妈妈见状对她说:“你不要太用力,轻轻地抓着它就可以了。”  安妮塔听了妈妈的话,稍微松开手,小鸡果然安静了。她温柔地抚摸小鸡,不
一颗清醒的心,懂得去驾驭生活,而不是被生活驾驭  橡皮漂在北京有些年了。  刚到北京的时候,他说。每天早上,当看到地铁里密密麻麻的人,各自埋着头,没有一点声响,自己挤在其中,几乎不用走,就会被簇拥着,哗啦上了车,哗啦下了车。当时,一个念头,在心里翻江倒海:回去,这破北京没法待,杀回老家去!  橡皮说,是的,看着那些乌泱乌泱的人,就总有一种想突围的感觉。仿佛心里的空间被挤压得没有了空隙,或者,被踩得
  
先改变思维,再改    美国哈佛大学人才学家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要摆脱拖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过,我们可以尝试先改变思维,再改变行动。关键是让自己觉得这种改变不别扭,心理压力与行动阻力会比较小,那最终的结果必定是令人满意的。  首先,告诉自己我想做这件事情。遇到问题就要告诉自己,不是必须去做,而是你想去做。面对重大难题的时候,人的第
母亲重病住院,我在病房看护。不曾这么长时间地端详过母亲:整整一夜,让我好好看看你。紧皱的眉头,在跟病痛较劲。昏睡的面庞老了多少岁?蓬乱的头发,白的多,黑的少——夜色中布满刺眼的闪电。也许应该感谢这场病,是它提醒了我,并且给我提供了一个整夜凝视你的机会。我要把欠你的关注全部偿还。  很多年了,母亲像吃饭一样吃药。一日三次,大把大把地吃各种各样的药片,开水冲服,对付身上各种各样的病。她的生命完全靠药物
她自幼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常州。20岁时,她在网吧做收银员,结识了一个比她大两岁的男孩儿。他在常州的建筑工地上打工,每天下班后,常来网吧。很快,两个经历相似、出身相同的年轻人相识相恋了。  这是她第一次与爱情邂逅,那样美妙甜蜜。仅仅几个月,他们就同居了。不久,她怀孕了。这是一个女人最需要关爱和呵护的时候,她心安理得地辞去工作,静静等候做妈妈。  突然之间,他被不容商量地推入了养家糊口的位置,新的角色让
结婚21年后,我发现了一个可以保持爱之火花常在的新方法。不久前,我开始和另一个女人外出约会,其实那是我老婆的主意。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我知道,你爱她。”妻子吓了我一跳。  妻子让我去拜访的那个人是我的母亲,她已守寡19年。由于我工作繁忙,且还有三个孩子需要我在身边照顾,所以我只能偶尔去看望她一下。   那天晚上我打电话给母亲,邀请她与我共进晚餐,然后一起去看电影。  “怎么了?你没事吧?”她问
他是戏曲学院最耀眼的“武生”,饰演《男杀四门》中的秦怀玉,演至高潮处,台下大胆的女孩子常会高声尖叫起来。  而同是学院台柱子的她,在现实中,却永远无法接近高傲的他。他对她,也是语言简洁到节省。她只希望能有一次机会,饰演他的妻子。不管这个角色里,她是丑陋还是凶悍,她都会喜欢。  这个机会,终于幸运地降临。是一出叫《对花枪》的折子戏,剧中的男子罗艺,因一场战争,丢下妻儿在外地生根;40年后,其妻姜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