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教育历史上,“读书有用”的信条后总伴随着“读书无用”的阴影。近几年来,新“读书无用论”新流行,其实质是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通过与教育价值选择有关的几个问题分析,发现新“读书无用论”产生的根源是教育价值的单一性,所以教育多元化发展的策略对解决这一问题大有裨益。
关键词 教育无用论教育价值选择困境
从个人到家庭到国家,“读书有用”这个命题几乎都是成立的。接受教育是个人社会化的最佳途径,是个人谋取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最优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接受教育将越来越难以在社会中生存。一个国家的发展同样是需要教育的,没有教育对人类文明的传承,社会发展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现代社会,教育的优先发展更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在一个几乎不容置疑的命题之下,却伴随着一个相反的声音:“读书无用!”它的的确确存在着,并且在特定的时期还显得相当突出,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一、新“读书无用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读书无用论”引起了两次关注。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刚刚开放,体制不完善,一大批人通过下海经商成为暴发户,出现了一些脑体倒挂的现象,“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等流行语广泛流传。
另一次就是近几年重新流行起来的新“读书无用论”。 2006年3月14日,据重庆涪陵区招办统计数据:2006年,该区参加高考报名的应届毕业生有4 296人,另有541名高三学生没有报名,占高三应届学生人数的10%以上。
与改革开放初期“读书无用论”的内涵不同,新“读书无用论”是一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以后经济收入没有太多贡献,不能帮助受教育者个人改善生活,不能实现个人向上一级阶层流动的目的而感到高等教育无用的论调和看法。
在知识经济逐渐形成,知识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的今天,追求知识,接受教育应该成为社会与个人的共识。但此时“读书无用论”却沉渍泛起,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不让我们引起重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舆论,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也不能简单地判定它是“错误的”,是“伪命题”,更不能毫不思索地指责该论点持有者“无知”、“短视”等等。我们更应该理性地面对这一论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背景,找出问题的实质,追寻其存在的理由和机制,寻其病根,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消除“读书无用论”的消极影响。
二、实质: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
“读书是否有用?”这个命题实质上是对教育价值的拷问。人们对教育的态度是建立在对教育价值的评价之上的,对教育价值的不同评价,导致人们对教育持有不同的态度。用系统论的观点看,由于主体的状态不同,需要的对象和水平一样,以及教育价值客体属性的多样性,教育价值观体系事实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张楚廷认为,在教育价值的选择上,即教育的“有用”“无用”的问题上,至少涉及以下几个问题:有用无用?何以有用?何处有用?何时有用?大用小用?对谁有用?谁知有用?在新“读书无用论”的背景下,追问这些问题使我们对新“读书无用论”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一)个人与社会的分歧:教育对谁有用。
同一教育活动同时包含着两个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同样,教育价值也包含着两个方面: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教育的个人价值。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在教育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国家是教育社会价值的典型代表。
教育的个人价值,体现着个人的生存价值,发展价值和创造、享受的价值。受教育者是教育的最终承受者和实现者,教育只有被受教育者认可才能发挥作用。教育对受教育者必须是“有价值”的。如果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生活没有改善作用,那么,他就认为教育是“没有价值”的。受教育者总是倾向于首先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教育。
長期以来,教育对社会价值的重视与对个人价值的忽视,是“读书无用论”生长的土壤。
(二)教育功利:直接有用还是间接有用。
直接有用(教育的直接价值)是指教育的价值能转化为直接改变个体生活的力量。如教育能改善个体的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间接有用(教育的间接价值)指教育通过改变个人的生活态度、思想、修养、品格、行为等方面,使个人内在素质得到提高,间接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如音乐能怡情、文学能养性、科学能益智。
新“读书无用论”者大多是农民阶层和城市低收入阶层。他们更关注教育的直接价值,他们更关注的是教育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点什么。但是,当前主流教育主要关注的是教育的间接价值。有人说:“在大学学四年不如在外面干一个月学得多。”反映的是教育中学生直接价值的缺失。
(三)教育价值的实现:何时有用。
有一种观点批评“教育无用论”,认为“教育无用论”是一种“短视”行为。论据是: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收入高于其他非大学生群体。他们认为从长期看,教育的回报是可观的。但是,他们忘了“读书无用论”者的现实处境。“读书无用论”者大多出身于低收入的家庭。在大学费用不断上涨的今天,上大学就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据调查,教育让近四成家庭背上了教育债务的包袱。38.2%的家庭每年都要产生来自教育的债务,而且债务额多为1 000元以上,其中年债务额大于5 000元的家庭占所调查家庭的20.2%。对于农村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这个比例恐怕会高得多。对家长来说,孩子毕业后马上找到工作,还清债务,补贴家用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培养一个大学生,大概要花12-15万元,按目前大学毕业生不足2 000元的工资水平计算,要收回投资至少要5-8年。一个负债累累的家庭如何承担得起这种回收期长的投资呢?
(四)教育价值的实现程度:大用还是小用。
“教育有多大用处?”这个问题同样是教育价值选择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读书无用论”者之所以认为“读书无用”,某种程度上是指“读书没有大用”。当他们发现花费了十几年心血和钱培养的大学生,薪酬竟与没有接受多少教育的普通工人一样,甚至更低时;当他们发现所学知识在谋生中几乎无用时;当他们发现十几年的教育投资连投资都难以收回时,他们自然感到读书没有多大用处了,不如不读成了他们的选择。教育是累加的人力资源投资,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年限越长,收入应该越高,这是人们选择教育的直接原因。然而,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紧张,使情况发生了显著改变。2006年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的月工资平均预期已达1 100多元,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预期已降至1 000元左右。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成为“读书无用论”最有力的论据。
通过几个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读书无用论”的兴起具有现实的原因:当前的教育价值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在种种困境之下,他们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读书无用论”。放弃成为他们“无奈而理性”的选择。
三、根源:教育价值的单一性
通过对与教育价值选择有关的几个问题的追问,我们可以发现,“读书无用论”者之所以选择放弃接受教育,是因为当前教育无法满足他们的教育诉求。所有这些问题,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当前的教育具有单一性。教育的单一性使其无法满足某些群体的教育需求,教育的单一性是“读书无用论”产生的根源。
(一)教育目的的单一性:以培养社会人才为目的,忽视个人教育价值。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目的都具有深厚的社会本位色彩,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厘定教育目的,忽视个人受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取向。而教育目的统摄整个教育实践。教育目的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评价的取向,人才培养的模式等。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使我国教育带上深厚的社会功利色彩,个人教育价值被排斥,故在当前教育环境中较难实现教育的个人价值。
(二)教育内容的单一性:以理论知识为主导。
从中小学到大学,理论性知识在全部教育内容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学习几乎等于背公式、背定理、背观点。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学生甚至不知道社会到底需要一些什么知识。学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不少用人单位抱怨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充分暴露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的弱点,反映了教育内容不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这一现象与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教育内容单一不无关系。
(三)教育培养方式的单一性: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扩招简单化。
当前大学培养模式仍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然而扩招之后,由于毕业生数量剧增,学术研究岗位容量不大,事实上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层次下移,多数毕业生从事的是实践型工作。这些工作不需要过多的理论,甚至与学校培养的方式大相径庭。扩招之后,各高校没有根据新的形势调整培养方式,旧瓶装新酒,使得学生处于学非所用、所用的又没学到的尴尬局面。
(四)评价方式的单一性。
当前教育评价方式以学科评价为主,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考试的盛行。这种评价方式将学生禁锢于学科的学习中,脱离社会,失去社会实践的机会。至今仍有不少教师认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反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极力反对学生创业。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培养社会生存技能,容易培养出所谓的“书呆子”。
教育价值的单一性使“读书无用论”者失去了选择教育價值的余地。对他们来说,不选择教育意味着失去很重要的改变生活和命运的机会,但选择并不适合他们的教育,不但成本巨大,更因为低回报和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使生活面临更大的挑战。教育对他们来说,已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四、对策: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教育价值选择的前提是有可选择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日益复杂,我国社会发展已呈多元化的态势。解决“读书无用论”问题,应使教育实现多元化发展,创造多元价值,以满足不同群体对教育的需求。
(一)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教育内容不应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应该关注实践,适应多元化社会的发展需求,设置灵活的课程体系,建立有利于持续更新的课程开发和管理体系,使课程及时反映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教育的内容也不应只反映社会价值的追求,要满足个人教育价值追求。设置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活的课程,有利于直接改善学生生活的课程,更多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二)培养方式和途径的多元化。
设置多种形式的教育以满足不同阶层的教育需求。除全日制、函授、自考等正式学制教育之外,应开设更多适合不同群体的非正式学习形式,培植以受教育者需求为导向的,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以提高他们急需的知识技能为目标的临时培训体系。
加大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寓教育于社会之中,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供学习者选择,使人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接受到他们想要的教育。
(三)教育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不再单纯以学历和文凭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或作为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了,而是趋向于多元化评价。以此适应,教育评价也不应再以单纯的学业评价来判定学生的成功,应发展多元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评价应关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教育多元化的实质是使教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使每个阶层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不同取向的教育价值都能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平衡发展,既有社会价值又有个人价值,即有长远价值又有短期效益,促进社会的合理流动,激发所有人追求教育的热情,摆脱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清除新“读书无用论”存在的根源,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安邦.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与对策——解读新"读书无用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
[2]李先军.科顿姆对教育无用论的批判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09,(1).
[3]谯欣怡,沈有禄.试论"新读书无用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4]王文龙.读书无用论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J].学术论坛,2010,(5). (编辑郑云东)
关键词 教育无用论教育价值选择困境
从个人到家庭到国家,“读书有用”这个命题几乎都是成立的。接受教育是个人社会化的最佳途径,是个人谋取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最优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接受教育将越来越难以在社会中生存。一个国家的发展同样是需要教育的,没有教育对人类文明的传承,社会发展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现代社会,教育的优先发展更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在一个几乎不容置疑的命题之下,却伴随着一个相反的声音:“读书无用!”它的的确确存在着,并且在特定的时期还显得相当突出,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一、新“读书无用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读书无用论”引起了两次关注。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刚刚开放,体制不完善,一大批人通过下海经商成为暴发户,出现了一些脑体倒挂的现象,“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等流行语广泛流传。
另一次就是近几年重新流行起来的新“读书无用论”。 2006年3月14日,据重庆涪陵区招办统计数据:2006年,该区参加高考报名的应届毕业生有4 296人,另有541名高三学生没有报名,占高三应届学生人数的10%以上。
与改革开放初期“读书无用论”的内涵不同,新“读书无用论”是一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以后经济收入没有太多贡献,不能帮助受教育者个人改善生活,不能实现个人向上一级阶层流动的目的而感到高等教育无用的论调和看法。
在知识经济逐渐形成,知识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的今天,追求知识,接受教育应该成为社会与个人的共识。但此时“读书无用论”却沉渍泛起,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不让我们引起重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舆论,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也不能简单地判定它是“错误的”,是“伪命题”,更不能毫不思索地指责该论点持有者“无知”、“短视”等等。我们更应该理性地面对这一论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背景,找出问题的实质,追寻其存在的理由和机制,寻其病根,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消除“读书无用论”的消极影响。
二、实质: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
“读书是否有用?”这个命题实质上是对教育价值的拷问。人们对教育的态度是建立在对教育价值的评价之上的,对教育价值的不同评价,导致人们对教育持有不同的态度。用系统论的观点看,由于主体的状态不同,需要的对象和水平一样,以及教育价值客体属性的多样性,教育价值观体系事实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张楚廷认为,在教育价值的选择上,即教育的“有用”“无用”的问题上,至少涉及以下几个问题:有用无用?何以有用?何处有用?何时有用?大用小用?对谁有用?谁知有用?在新“读书无用论”的背景下,追问这些问题使我们对新“读书无用论”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一)个人与社会的分歧:教育对谁有用。
同一教育活动同时包含着两个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同样,教育价值也包含着两个方面: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教育的个人价值。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在教育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国家是教育社会价值的典型代表。
教育的个人价值,体现着个人的生存价值,发展价值和创造、享受的价值。受教育者是教育的最终承受者和实现者,教育只有被受教育者认可才能发挥作用。教育对受教育者必须是“有价值”的。如果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生活没有改善作用,那么,他就认为教育是“没有价值”的。受教育者总是倾向于首先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教育。
長期以来,教育对社会价值的重视与对个人价值的忽视,是“读书无用论”生长的土壤。
(二)教育功利:直接有用还是间接有用。
直接有用(教育的直接价值)是指教育的价值能转化为直接改变个体生活的力量。如教育能改善个体的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间接有用(教育的间接价值)指教育通过改变个人的生活态度、思想、修养、品格、行为等方面,使个人内在素质得到提高,间接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如音乐能怡情、文学能养性、科学能益智。
新“读书无用论”者大多是农民阶层和城市低收入阶层。他们更关注教育的直接价值,他们更关注的是教育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点什么。但是,当前主流教育主要关注的是教育的间接价值。有人说:“在大学学四年不如在外面干一个月学得多。”反映的是教育中学生直接价值的缺失。
(三)教育价值的实现:何时有用。
有一种观点批评“教育无用论”,认为“教育无用论”是一种“短视”行为。论据是: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收入高于其他非大学生群体。他们认为从长期看,教育的回报是可观的。但是,他们忘了“读书无用论”者的现实处境。“读书无用论”者大多出身于低收入的家庭。在大学费用不断上涨的今天,上大学就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据调查,教育让近四成家庭背上了教育债务的包袱。38.2%的家庭每年都要产生来自教育的债务,而且债务额多为1 000元以上,其中年债务额大于5 000元的家庭占所调查家庭的20.2%。对于农村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这个比例恐怕会高得多。对家长来说,孩子毕业后马上找到工作,还清债务,补贴家用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培养一个大学生,大概要花12-15万元,按目前大学毕业生不足2 000元的工资水平计算,要收回投资至少要5-8年。一个负债累累的家庭如何承担得起这种回收期长的投资呢?
(四)教育价值的实现程度:大用还是小用。
“教育有多大用处?”这个问题同样是教育价值选择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读书无用论”者之所以认为“读书无用”,某种程度上是指“读书没有大用”。当他们发现花费了十几年心血和钱培养的大学生,薪酬竟与没有接受多少教育的普通工人一样,甚至更低时;当他们发现所学知识在谋生中几乎无用时;当他们发现十几年的教育投资连投资都难以收回时,他们自然感到读书没有多大用处了,不如不读成了他们的选择。教育是累加的人力资源投资,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年限越长,收入应该越高,这是人们选择教育的直接原因。然而,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紧张,使情况发生了显著改变。2006年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的月工资平均预期已达1 100多元,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预期已降至1 000元左右。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成为“读书无用论”最有力的论据。
通过几个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读书无用论”的兴起具有现实的原因:当前的教育价值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在种种困境之下,他们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读书无用论”。放弃成为他们“无奈而理性”的选择。
三、根源:教育价值的单一性
通过对与教育价值选择有关的几个问题的追问,我们可以发现,“读书无用论”者之所以选择放弃接受教育,是因为当前教育无法满足他们的教育诉求。所有这些问题,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当前的教育具有单一性。教育的单一性使其无法满足某些群体的教育需求,教育的单一性是“读书无用论”产生的根源。
(一)教育目的的单一性:以培养社会人才为目的,忽视个人教育价值。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目的都具有深厚的社会本位色彩,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厘定教育目的,忽视个人受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取向。而教育目的统摄整个教育实践。教育目的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评价的取向,人才培养的模式等。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使我国教育带上深厚的社会功利色彩,个人教育价值被排斥,故在当前教育环境中较难实现教育的个人价值。
(二)教育内容的单一性:以理论知识为主导。
从中小学到大学,理论性知识在全部教育内容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学习几乎等于背公式、背定理、背观点。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学生甚至不知道社会到底需要一些什么知识。学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不少用人单位抱怨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充分暴露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的弱点,反映了教育内容不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这一现象与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教育内容单一不无关系。
(三)教育培养方式的单一性: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扩招简单化。
当前大学培养模式仍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然而扩招之后,由于毕业生数量剧增,学术研究岗位容量不大,事实上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层次下移,多数毕业生从事的是实践型工作。这些工作不需要过多的理论,甚至与学校培养的方式大相径庭。扩招之后,各高校没有根据新的形势调整培养方式,旧瓶装新酒,使得学生处于学非所用、所用的又没学到的尴尬局面。
(四)评价方式的单一性。
当前教育评价方式以学科评价为主,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考试的盛行。这种评价方式将学生禁锢于学科的学习中,脱离社会,失去社会实践的机会。至今仍有不少教师认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反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极力反对学生创业。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培养社会生存技能,容易培养出所谓的“书呆子”。
教育价值的单一性使“读书无用论”者失去了选择教育價值的余地。对他们来说,不选择教育意味着失去很重要的改变生活和命运的机会,但选择并不适合他们的教育,不但成本巨大,更因为低回报和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使生活面临更大的挑战。教育对他们来说,已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四、对策: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教育价值选择的前提是有可选择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日益复杂,我国社会发展已呈多元化的态势。解决“读书无用论”问题,应使教育实现多元化发展,创造多元价值,以满足不同群体对教育的需求。
(一)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教育内容不应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应该关注实践,适应多元化社会的发展需求,设置灵活的课程体系,建立有利于持续更新的课程开发和管理体系,使课程及时反映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教育的内容也不应只反映社会价值的追求,要满足个人教育价值追求。设置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活的课程,有利于直接改善学生生活的课程,更多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二)培养方式和途径的多元化。
设置多种形式的教育以满足不同阶层的教育需求。除全日制、函授、自考等正式学制教育之外,应开设更多适合不同群体的非正式学习形式,培植以受教育者需求为导向的,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以提高他们急需的知识技能为目标的临时培训体系。
加大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寓教育于社会之中,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供学习者选择,使人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接受到他们想要的教育。
(三)教育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不再单纯以学历和文凭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或作为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了,而是趋向于多元化评价。以此适应,教育评价也不应再以单纯的学业评价来判定学生的成功,应发展多元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评价应关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教育多元化的实质是使教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使每个阶层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不同取向的教育价值都能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平衡发展,既有社会价值又有个人价值,即有长远价值又有短期效益,促进社会的合理流动,激发所有人追求教育的热情,摆脱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清除新“读书无用论”存在的根源,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安邦.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与对策——解读新"读书无用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
[2]李先军.科顿姆对教育无用论的批判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09,(1).
[3]谯欣怡,沈有禄.试论"新读书无用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4]王文龙.读书无用论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J].学术论坛,2010,(5). (编辑郑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