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新形势的经济发展情况已然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电力企业的事故防范水平,促进电力企业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做出更卓越的贡献,值得相关的管理人员进一步深思。本文基于此,首先论述了电气调试的内容及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电气调試事故的成因,最后给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望对相关的电气调试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电气调试;事故成因;防范措施
1.电气调试的内容及重要性简述
电气调试是电力企业在相关电力设备安装完成后,对电气设备进行调整和试验的关键工序。具体而言,调试的电气设备包括高压配电柜与高压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电压泵、接地装置等等。整个调试工作包括三个阶段,其一是调试工作的技术准备阶段,具体的准备包括对调试所用的图纸和资料进行学习和审查,编制并完善具体的调试方案、准备相关的调试仪器仪表等。其二是具体的调试阶段,内容根据调试的电气设备存在些许差异,一般包括绝缘实验、耐压试验、精度测试、温度测试等等。其三是调试结束阶段,相关的电气调试人员需要做好各项调试参数和调试过程的记录,以便给后续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同时确保调试工作能够达到必要效果。在当前电力改革的新时期下,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电力企业自身的效益和生存发展,所以对于电气调试这一电气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相关的事故防范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电力企业需要进一步重视电气调试事故的防范工作,电力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体方针,将安全管理和相关的事故防范作为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前提和核心工作加以完善。
2.电气调试的事故成因分析
2.1领导层人员和调试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安全意识
现阶段我国已经有很多电力企业进一步明确了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职责,对于调试工作也制定了包括《调试工作安全准则》在内的多项规章制度。但就其具体的实行情况而言,领导层人员和调试工作人员还表现出安全意识的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部分电力企业的领导层人员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不够重视,在电气调试事故发生以后,仅仅对事故本身建立了专门的整改办法,对事故的起因和解决办法没有进行全面通报,或者是对待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没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深入分析,更没有提出相应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导致日后类似的调试事故仍然时有发生。部分调试工作人员则认为调试工作相较于电力系统的其它工作环节危险性较低,在调试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侥幸心理,出于方便等目的不严格落实《调试工作安全准则》,例如电机空转前不进行手动盘车工作、通电试车时不进行人员确认等等,最终导致造成电气调试事故的产生。
2.2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整个企业对于电气调试阶段的管理工作也大多流入形式,体现出了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大部分电力企业对于事故控制工作多采用事后补偿机制,工作重点在于对引起安全事故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从而将企业在事故中遭受的损失降至最低,但实际的执行情况却表明这种机制对改善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并无太大的益处,电气调试阶段所产生的事故仍然屡见不鲜,事故中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更是居高不下。又以调试器具的管理工作为例、电压电流表、动力线等调试器具作为电气调试工作中的必备工具,对于完成调试工作有着不可或缺重要意义。但很多电力企业并未制定出有效的调试器具的相关管理措施,大部分调试器具仍存在着随意摆放,随意使用等情况,造成电气调试阶段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3.电气调试事故的具体防范措施
3.1以坚持人本管理作为防范事故的重要核心
新的安全形势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安全理念已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相关的电力企业需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以人本管理工作作为防范电气调试事故的重要核心。对于电气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安全、放松管理的错误管理理念,可考虑借助电气调试安全知识讲座,调试安全知识模拟考核等工作进行改观,从而有效提升领导层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电气调试人员中安全管理知识的水平还有待提升及安全意识缺乏的现状,电力企业可考虑进一步加强在职电气调试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得其能够对电力系统工程相关专业知识有更为完善的了解,当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必要的事故处理措施以降低损失。也可考虑引入电气调试的专业人才,借助优秀人才的事故处理经验来提升整个电力企业调试工作的事故防范水平,保证各项供电工作的顺利开展。
3.2以完善规章制度作为防范事故的基本手段
电力调试中的安全事故虽然是突发的事件,但事物的质变是由量变而引起的,在日常的工作时,电力企业需要见微知著,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建立并完善电气调试的相关规章制度,可以对电力安全生产中的事故进行有效防范。电力企业可考虑实行电力安全检查人员,对于重要的电力设备采取日常巡查、年度详查、特种检查等,不同的巡查工作可交与不同的电力运行单位完成,使得安全检查工作在为电气调试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时,进一步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可考虑进一步落实具体的调试人员安全准则,对于调试工作中进一步的事故防范工作予以落实,例如电压调试需要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进行,同时穿戴绝缘靴子、绝缘手套;可使用专用验电器时不得私自采用绝缘棒;调试工作进行时需要在现场树立警示牌等等。
3.3以电网发展建设作为防范事故的后续保障
电网的发展永远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立足之根,坚强的电网同样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因此,电气调试事故的具体防范亦可从电网发展建设入手。电力企业可考虑利用科学技术全面提升电力调试的工作水平,包括采用实时监测,数据分析,数据采集等电力自动化技术,有效保障调试工作进行时调试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工作,采用印发电力调试事故防范措施宣传单、建立调试安全准则宣传网站等方式,有效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第一”电力文化的形成,从根本上做到电气调试事故的预防。
4.结束语
安全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但安全管理工作却是一项极其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重要工作,这一现象在电气调试阶段体现的更为明显。电气调试工作作为电力生产中的核心环节,如果相关人员未能做好优秀的事故防范措施,势必会给企业乃至于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电力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整个电气调试事故防范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不断地对电气调试事故防范工作的规律和内涵予以探索,在理论中不断对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予以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鑫.电气调试事故应急处理预案[J].河北电力.2013,11(20):50-51.
[2]刘亚.浅析电气调试事故成因及其防范[J].电气管理技术理论探究.2014,9(11):67-68.
[3]徐梦晨.浅谈电力安全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电力杂谈.2012,4(20):190-191.
【关键词】电气调试;事故成因;防范措施
1.电气调试的内容及重要性简述
电气调试是电力企业在相关电力设备安装完成后,对电气设备进行调整和试验的关键工序。具体而言,调试的电气设备包括高压配电柜与高压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电压泵、接地装置等等。整个调试工作包括三个阶段,其一是调试工作的技术准备阶段,具体的准备包括对调试所用的图纸和资料进行学习和审查,编制并完善具体的调试方案、准备相关的调试仪器仪表等。其二是具体的调试阶段,内容根据调试的电气设备存在些许差异,一般包括绝缘实验、耐压试验、精度测试、温度测试等等。其三是调试结束阶段,相关的电气调试人员需要做好各项调试参数和调试过程的记录,以便给后续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同时确保调试工作能够达到必要效果。在当前电力改革的新时期下,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电力企业自身的效益和生存发展,所以对于电气调试这一电气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相关的事故防范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电力企业需要进一步重视电气调试事故的防范工作,电力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体方针,将安全管理和相关的事故防范作为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前提和核心工作加以完善。
2.电气调试的事故成因分析
2.1领导层人员和调试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安全意识
现阶段我国已经有很多电力企业进一步明确了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职责,对于调试工作也制定了包括《调试工作安全准则》在内的多项规章制度。但就其具体的实行情况而言,领导层人员和调试工作人员还表现出安全意识的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部分电力企业的领导层人员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不够重视,在电气调试事故发生以后,仅仅对事故本身建立了专门的整改办法,对事故的起因和解决办法没有进行全面通报,或者是对待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没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深入分析,更没有提出相应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导致日后类似的调试事故仍然时有发生。部分调试工作人员则认为调试工作相较于电力系统的其它工作环节危险性较低,在调试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侥幸心理,出于方便等目的不严格落实《调试工作安全准则》,例如电机空转前不进行手动盘车工作、通电试车时不进行人员确认等等,最终导致造成电气调试事故的产生。
2.2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整个企业对于电气调试阶段的管理工作也大多流入形式,体现出了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大部分电力企业对于事故控制工作多采用事后补偿机制,工作重点在于对引起安全事故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从而将企业在事故中遭受的损失降至最低,但实际的执行情况却表明这种机制对改善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并无太大的益处,电气调试阶段所产生的事故仍然屡见不鲜,事故中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更是居高不下。又以调试器具的管理工作为例、电压电流表、动力线等调试器具作为电气调试工作中的必备工具,对于完成调试工作有着不可或缺重要意义。但很多电力企业并未制定出有效的调试器具的相关管理措施,大部分调试器具仍存在着随意摆放,随意使用等情况,造成电气调试阶段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3.电气调试事故的具体防范措施
3.1以坚持人本管理作为防范事故的重要核心
新的安全形势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安全理念已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相关的电力企业需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以人本管理工作作为防范电气调试事故的重要核心。对于电气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安全、放松管理的错误管理理念,可考虑借助电气调试安全知识讲座,调试安全知识模拟考核等工作进行改观,从而有效提升领导层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电气调试人员中安全管理知识的水平还有待提升及安全意识缺乏的现状,电力企业可考虑进一步加强在职电气调试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得其能够对电力系统工程相关专业知识有更为完善的了解,当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必要的事故处理措施以降低损失。也可考虑引入电气调试的专业人才,借助优秀人才的事故处理经验来提升整个电力企业调试工作的事故防范水平,保证各项供电工作的顺利开展。
3.2以完善规章制度作为防范事故的基本手段
电力调试中的安全事故虽然是突发的事件,但事物的质变是由量变而引起的,在日常的工作时,电力企业需要见微知著,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建立并完善电气调试的相关规章制度,可以对电力安全生产中的事故进行有效防范。电力企业可考虑实行电力安全检查人员,对于重要的电力设备采取日常巡查、年度详查、特种检查等,不同的巡查工作可交与不同的电力运行单位完成,使得安全检查工作在为电气调试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时,进一步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可考虑进一步落实具体的调试人员安全准则,对于调试工作中进一步的事故防范工作予以落实,例如电压调试需要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进行,同时穿戴绝缘靴子、绝缘手套;可使用专用验电器时不得私自采用绝缘棒;调试工作进行时需要在现场树立警示牌等等。
3.3以电网发展建设作为防范事故的后续保障
电网的发展永远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立足之根,坚强的电网同样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因此,电气调试事故的具体防范亦可从电网发展建设入手。电力企业可考虑利用科学技术全面提升电力调试的工作水平,包括采用实时监测,数据分析,数据采集等电力自动化技术,有效保障调试工作进行时调试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工作,采用印发电力调试事故防范措施宣传单、建立调试安全准则宣传网站等方式,有效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第一”电力文化的形成,从根本上做到电气调试事故的预防。
4.结束语
安全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但安全管理工作却是一项极其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重要工作,这一现象在电气调试阶段体现的更为明显。电气调试工作作为电力生产中的核心环节,如果相关人员未能做好优秀的事故防范措施,势必会给企业乃至于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电力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整个电气调试事故防范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不断地对电气调试事故防范工作的规律和内涵予以探索,在理论中不断对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予以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鑫.电气调试事故应急处理预案[J].河北电力.2013,11(20):50-51.
[2]刘亚.浅析电气调试事故成因及其防范[J].电气管理技术理论探究.2014,9(11):67-68.
[3]徐梦晨.浅谈电力安全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电力杂谈.2012,4(20):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