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v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那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丰富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呢?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小学数学知识整体,从平时的教学细节入手。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估算意识
  数学虽然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小学生每天都接触到数学,但由于受以往数学精确性、严谨性的影响,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极为薄弱。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经常创设一些学习情境,让他们知道15比19少一些,比10大一些;知道29在20与30之间,但更接近30等等。训练他们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如春游时,同学们想坐游船玩,每条游船限乘5人,12人需要租几条船?每条船要租金20元,带50元够不够?像这样,从低年级开始,不失良机地让学生估算,学生自然而然会领悟到估算在生活中随处都有,随时要用,让学生从精确计算中“走”出来,做估算的有心人。
  二、结合教学,渗透估算的方法
  估算虽然是一种大致的估计,但并不是凭空猜想的,那种没有根据的臆想乱猜往往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那么如何进行估算才更具有合理性和准确性呢?小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关系十分密切,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做好估算方法的示范。而教师的估算方法又着重体现在对各册教材中估算题材的挖掘和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上,这种渗透则需要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估算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具体就是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将一些估计的思想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给学生。
  常见的估算方法有:
  (1)化整估算法。在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时,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加数、被减数、减数、因数、被除数、除数保留到整数,然后计算出大概是多少。如5.62×8.35,学生就可以根据5×8=40从而估算出它们的积大概是40左右,进而算出准确结果。
  (2)数位估算法。计算整数的多位数乘、除法时,根据因数、被除数、除数的位数,估算积或商是几位数。积的位数等于两因数位数之和或比这个和少1,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减去除数的位数所得的差或比这个差多1。如782×58,学生可以根据这一经验推出它的积是四位或五位数。
  (3)循规估算法。根据教学中的有关规律进行估算。如计算小数乘、除法时,可根据一个因数(零除外)小于1,积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大于1,积大于另一个因数。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的规律进行估算。
  (4)联系实际估算法。比如动物的只数、树的棵数、租船的数量一定是整数;飞机飞行的速度比人行走要快得多;发芽率、出勤率不可能超过100%……
  (5)以小估大法或以大估小法。在估算时,如果遇到数过大或过小,难以估算,就先估计单位数量,再根据单位数量估算过大(或过小)的数,即整体数。例如,估计一颗花生的重量,我们可以先估计100颗花生重多少,再除以一个100,就能估算出一颗花生的重量了。
  三、因势利导,培养估算能力
  课本中估算教学内容,是编者精心选编的,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因素,具有发展智力和激活思维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把学生估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估算能力的提高,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体现在日常教学中。例如,学过长度、重量单位后,可要求学生通过估算来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粉笔长8(),教学楼高18(),鸡蛋重50(),西瓜重4()等等。课堂气氛一下子变活了,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想,我们看到的是在浓厚的兴趣中学生思维火花的绽放。教学经常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又提高了计算的正确性,同时还增强了例题的功能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是一举数得。课本中的估算题材是很丰富的,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发掘。
  同时,教师要精心设计估算练习,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各种估算方法,以便更好地开阔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变通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估算内容,便于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估算能力的培养。
  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潜移默化地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学生有了一定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后,教师还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渗透和训练,合理利用,让学生灵活运用,养成估算的习惯,并能带着这个习惯应用到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才能真正提高。
  【作者单位:金湖县城南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与诊断要点.
【关键词】转型;高校;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8-0044-01  2014年可以说是中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元年,有两个标志性的举措:一是国家决定将应用技术类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端,二是国家决定“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这两个举措分开来看都没有问题,嫁接到一起来,不同角度的
有一本书值得向对三农问题感兴趣的朋友推荐——法国人孟德拉斯在1964年所写的《农民的终结》。孟德拉斯在书中以法国为例雄辩地说明传统意义上的自给自足的农民已经不存在了,现在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在农村地区从事家庭经营,参与市场交易,这个过程在本质上与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毫无二致,所以农民已经转变为“农业劳动者”。这本书在20年后的1984年再版,作者写下了这样几句话:“这本书是一个文明的死亡证明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亦为老年人主要死因之一,临床上尚无特殊疗法.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探讨,介绍如下:
“优才计划”可在一定范围内尝试,但不宜全面推广。
想对案例提个问题:以核心论文和发明专利来评价我们的职校生优秀与否,来评价职校的教学成功与否真的合适吗?
<正> 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为进一步探讨老年人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CT所见,我们收集了经CT证实的脑出血病人120例,其中60岁以上的71例,现报道如下: 资料 一、
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阅读经典名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言谈举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名著,能够在小学生的成长阶段促进其健康发展。基于此,现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名著的渗透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学校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文化、有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有效回报社会。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时,不仅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并且对社会、国家、全人类的
《小学科学》杂志关注一线教育中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着重反映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改革过程中总结的新理论、新观点、新体会和新经验;探索现代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中的新思路、新特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