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晚年代表作品之一。写作此文时,陶渊明已归隐田园多年,经历了“猛志固常在”的青壮年时代,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其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虽然陶渊明也曾作诗“心远地自偏”以自嘲,但是中国古代优秀读书人固有的“大济于苍生”之志,使他依然关心国家大事。面对刘裕废晋,陶渊明心怀不满,在这种背景下,陶渊明写下了《桃花源记》一文。此文语言质朴简洁、情节引人入胜、结构精致巧妙。蕴含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字里行间透射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控诉与反抗。
从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人物思想这几个方面进行剖析,可以再现一个暮年英雄的悲壮情怀。
一、明确——让人忽视的开头
陶渊明是一位编织故事的高手。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文章开门见山,明确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间是“晋太元中”,地点是“武陵郡”。故事的内容是一个有关捕鱼人的故事。对于这样的故事开头,一般人认为,其用仅仅是为了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实际上,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却常常被读者所忽略,最为突出的有两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要选用“晋太元中”这个时间作为故事的时间?
首先,晋太元中正是陶渊明所生活的年代,而且是陶渊明青壮年时代,也正是陶渊明立志奋发向上、创功立业的时代,寄托了作者一生中最美好的人生理想。用自己生活的年代来编故事,增强文章的可信度、亲和力。
其次,太元这个年号,在整个东晋朝的纪年中用得最长,历时21年,用跨度最长的纪年来编故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时间上相对的模糊概念,更有利于故事的编织。
问题二:为什么要用“捕鱼人”为故事的亲历者?
在汉代以前的文学作品中,渔人的形象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体现了隐逸、自然、本真的性格。《吕氏春秋》里的姜望,《庄子》、《楚辞》里的渔父,《后汉书》里的严光,而这种隐逸、避世、自然、本直的性格到魏晋时期发展为玄学,而且用“渔人”作为故事的亲历者,迎合了当时的社会风尚,抓住了读者的心理,更好地吸引了读者。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陶渊明发展了、丰满了“捕鱼人”的形象,去掉了以往文学作品中渔人身上的些许神秘,塑造了一个智慧、勇敢、仁义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二、清晰——易于入源的线路
“缘溪行……豁然开朗”这段文字,极其详尽地描绘了探寻桃花源的历程。从路线上来看,桃花源极易探寻:沿着当时捕鱼的小溪,溯流而上,走了很远一段路,有一片桃花林,这片桃花林很有特点,首先是规模大——夹岸数百步。其次是树种单一——中无杂树。再次是树木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落英缤纷(人教版八上语文教科书中对“落英”的注释是“落花”,很准确。而一说为“初开的花”,建议再版的时候去掉,因为从上文“芳草鲜美”结合自然常识完全可以推断出当时是桃花谢了的季节,且落红片片,随溪水漂荡更体现了桃花源里一派宁静的气氛,与豁然开朗后所见到的情景相呼应)。继续向前走,桃林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一座山。从山口向前走数十步便:“豁然开朗”——完全进入桃花源。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在探寻进入桃花源路线的过程中,其间虽有曲折,却极具特色,易于探寻。也正是因进入桃花源的路线简洁明了,探寻桃花源的过程充满曲折艰险,才体现出捕鱼人的“勇”,使得这位捕鱼人与以前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大不相同,丰富了渔父的形象。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时的场景:“捕鱼人”看到了好像有光的黑乎乎的山口,便敢于舍弃自己安身立命的依靠——船。这就是“大勇”的体现。通过数十步狭长的山洞后,便豁然开朗。真正是“世之绮丽鬼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迹所罕至焉。”豁然开朗的结果就是对渔人“大勇”的最好回报。
三、和谐——令人神往的情景
“土地平旷……不足为外人道也”,所见之景,所悟之情,无不充满和谐。平整广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良田美池桑竹等等,充分体现了可以自给自足。桃花源内的鸡犬相闻与桃花源外的“虽鸡狗不得宁焉”是多么强烈的对比。老人与孩子的怡然自乐,不能不令人想起“老有所养”的大同社会。其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既是陈述,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因为里和外本来就是相对的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捕鱼人看桃花源内的人是“外人”,桃花源内的人见渔人也是外人,是不速之客,所以他们大惊,出于自然而然的排斥心理,要问所从来。对于渔人的回答,他们深信不疑,热情邀请到家中,“设酒杀鸡”,用对待故友贵宾的方式来接待渔人。村内其他人也都来致以亲切的问候,并准备酒食,接待渔人,足见和谐氛围之浓郁。
从桃花源中人的自我介绍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强大的汉朝一无所知,更不要说魏晋了,这使骨子里有些许避世、崇尚自然本性的渔人感慨万千,还是桃花源中的人远离世俗纷争,和谐、无欲、顺应自然,尊重人的本性,而所有这些,不就是道家的最高境界吗?与桃花源外的世俗人相比,他们才真正称得上“仙人”,他们所居之地才真正称得上仙境,他们的生活才真正称得上逍遥。
从桃花源中人宴请渔人的内容,可见这个村落户口少,规模小。他们临行时告诉渔人,其中的事情不值得与外人说,这正是老子所描述所推崇的“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方式。
四、迷茫——使人费解的结局
“既出,得其船”一句,充分说明这个地方很少有人光顾,因为船在南方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时间过去数日,仍在原地找到自己的船,此地真正是人迹罕至。在回去的路上,处处设标志,许多读者读到这里都对渔人的人格打了个问号,说渔人是小人,渔人辜负了桃花源中的人的热情款待,违背了“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嘱托。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在乱世之中,有这样一个和谐相处的村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而渔人亲历了这件事,是一个真实的奇迹。这种好的生活方式不应该向世人推广吗?虽然推广起来有难度,但也要推广。这正是儒家的救世精神,是“大仁”的集中体现。对于渔人“大仁”的解读,下文还有论述,此处只是伏笔。另外,有人认为,“处处志之”的“志”是心中记住的意思,依据是渔人在溪水中留标志有难度,不符合生活常识。志虽有记的成份,但是联系下文,在此处最主要的是、更多的是做标志。首先,渔人都有野外生存的技能、方向感。寻出路都有超出常人的水平。不可能记不得回来的路。其次,通过我上文的描述,去桃花源的路线很有特点,虽然曲折,却很容易探寻。再者,渔人也是一位智者,不能愚蠢到在水面上留标志吧?所以这标志要醒目,因为这个标志是渔人和桃花源中人心灵相通的焦点。综上所述,处处志之的“志”,应当是做标记,而且是做最醒目的标志。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一句含义最深刻,信息也最丰富,所以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渔人到了武陵郡,见到太守,把自己几天的经过汇报给太守,这可能吗?东晋偏安江南,国土面积不大,所以郡不是太多,且郡的太守是高官,东晋时门第观念已经蔚然成风,整个社会非常重视等级制度,一个打渔人想拜见郡守就能拜见到郡守,且拜见太守时汇报的是他的治下有一个世外桃源这样一个疑似神话的故事。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这个太守太无能了吧!日后他的管理权威还在吗?他不成了渔人的笑柄了吗?如果这个故事是假的,那最后虽然杀掉渔人,而自己却被他人愚弄了,这会有损颜面,所有这些太不合情理了,而这位太守恰恰信了,实在令人费解。
太守相信的结果是“遣人随其往”。其中的“人”即心腹之人,太守本人不便前去,毕竟渔人所述是件捕风捉影的一件事,派人前去,不代表官方,派心腹之人代替前往,实际效果等同亲身而往。然而,去的过程却出人意外。首先是“寻向所志”,即寻找先前所做的标志,最终迷路了,言外之意是找不到原来所做的标志了,或者所找到原来所做的标志,然而这个标志不在正确的位置上了,所以才会迷路并找不到去桃花源的路。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也让我们出于意料之外,很不符合中国人讲故事的习惯,中国古代传统的故事结局都很圆满。陶渊明文法高超,正高在故事的结局出乎读者的意料。
读到这里,我们的疑问又出现了,疑问一是标志怎么没有了或是变动了?从渔人在桃花源内度过数日,出来后仍在原地找到自己的船,说明这个地方人迹罕至。在很少有人到的地方有人移动标志,一般的人即使到得了这里也不会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但是这样的事情却有人去做了,可以说去标志这样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一定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肯定的讲,一定是桃花源中的人移动了渔人所做的标志,而桃花源中的人移动标志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愿意与外界往来,我们不是沽名钓誉,实实在在的“不足为外人道也。”请尊重我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渔人也是个智者,对于他所做的标志被移动,完全洞察了对方的心思。
疑问二是渔人作何选择。标志被移动,透露了桃花源中人的思想,渔人会怎么做呢?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保护自己,背信弃义,凭借自己的记忆,进入桃花源的路线可以说烂熟于心,找到入源的山口,即便记不住准确的路线,同行还有许多人,多费点周折,也是可以找到的。带着太守的心腹,进入桃花源考察,学习桃花源的经验,而后汇报给太守,在全郡范围内推广,而自己也可以谋得利禄。这是一条看似光明的前途,但是要付出出卖灵魂的代价。另一种选择是装糊涂,跟着移动过的错误路标,东寻西找,装作迷路,不进入桃花源,满足桃花源中人过安定生活的这一愿望。这样虽能成他人之美,然而自己却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可以想象一下,兴师动众,没有任何结果,而此前自己把桃花源描述为仙山境界,这不是愚弄长官吗?愚弄官长,最轻是遭遇牢狱之灾,弄不好还会有性命之虞。除了这两种选择之外,再无中间路线可走。当然,留给渔人思考的时间是不多的。最终,渔人选择了后者,决定成人之美,舍身取义,杀身成仁。这时,我们还觉得渔人是小人吗?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大智大勇、大仁大义。
南阳刘子骥,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迹列入《晋书·隐逸传》。据记载,他“好游山泽,志存遁逸”,“虽冠冕之族,信义著于群小”,“仁爱隐侧。”凡录入《晋书·隐逸传》的人,其品德在当时社会都是被人称道的。且按入传者的生卒依次入传。因而可以推断,刘子骥和陶渊明大致属于同时代的人,且刘子骥年长于陶渊明,两人可能是忘年交。
在大仁大义、大智大勇的渔人探源失败后,陶渊明马上想到自己的好友——刘子骥,他喜好探游山水,乐于隐遁,桃花源正是理想乐土。刘子骥听到这个故事后,非常高兴地计划前去。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没能实现,不久就去世了。这与《晋书》记载探寻深涧中两石门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我认为,两次的经历确有不同。深涧中两石门只是一个处所,没有人居住,但桃花源故事中有一群淳朴善良幸福和谐的人居住。对于他这样一位“信义著于群小,”且具有仁爱隐逸之心的高尚之士,怎么可能去打乱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呢?这正是欣然前往而未果的真正原因。否则无论如何也要去试着探寻一番。其结果是“寻病终”,好心终有好报,也印证了道家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去探寻桃花源了。这种意犹未尽的结尾,更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桃花源记》正是通过清晰明了、有根有据的开头,给人一种真人真事的感觉。在进入桃花源的路线上,虽有艰险,虽有曲折,但仍能找到仙境般的桃花源,这种写作手法,最大限度地激起读者的欲望,而桃花源中醉人的美景,让人迷恋的桃花源中的人情,催人奋进,鼓起探寻桃花源的斗志。而渔人的最终迷路,刘子骥的未果而终,让人感到桃花源神龙见首不见尾,平添亦真亦幻之感。这种结果是最好的结果,这种结果也是最可悲的结果。对于渔人来说,他是大仁大义、大智大勇的代表,他是儒家的代表,是陶渊明的影子,治国平天下是其人生的最高理想。但在当时的社会,政权被门阀士族所垄断,所有这些都成了一纸空谈,许多人受尽打击,意志消沉。很少一部分人归隐田园,不与社会同流合污,但是内心仍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历时多年,当这种期待不可能实现时,在他们的心中就会出现温暖的桃花源幻想,这是对那个时代的抗争和控诉。桃花源这棵温室中的幼苗,经不得任何风霜,需要倍受呵护,所以渔人为此会义无反顾地献身,而信义著于群小,有仁爱恻隐之心的高尚之士誓死也要捍卫心中仅存的些许幻想。这不仅是仁人志士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千百年来,正是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呵护之下,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之下,才有了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港上中心中学(221300)
从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人物思想这几个方面进行剖析,可以再现一个暮年英雄的悲壮情怀。
一、明确——让人忽视的开头
陶渊明是一位编织故事的高手。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文章开门见山,明确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间是“晋太元中”,地点是“武陵郡”。故事的内容是一个有关捕鱼人的故事。对于这样的故事开头,一般人认为,其用仅仅是为了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实际上,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却常常被读者所忽略,最为突出的有两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要选用“晋太元中”这个时间作为故事的时间?
首先,晋太元中正是陶渊明所生活的年代,而且是陶渊明青壮年时代,也正是陶渊明立志奋发向上、创功立业的时代,寄托了作者一生中最美好的人生理想。用自己生活的年代来编故事,增强文章的可信度、亲和力。
其次,太元这个年号,在整个东晋朝的纪年中用得最长,历时21年,用跨度最长的纪年来编故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时间上相对的模糊概念,更有利于故事的编织。
问题二:为什么要用“捕鱼人”为故事的亲历者?
在汉代以前的文学作品中,渔人的形象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体现了隐逸、自然、本真的性格。《吕氏春秋》里的姜望,《庄子》、《楚辞》里的渔父,《后汉书》里的严光,而这种隐逸、避世、自然、本直的性格到魏晋时期发展为玄学,而且用“渔人”作为故事的亲历者,迎合了当时的社会风尚,抓住了读者的心理,更好地吸引了读者。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陶渊明发展了、丰满了“捕鱼人”的形象,去掉了以往文学作品中渔人身上的些许神秘,塑造了一个智慧、勇敢、仁义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二、清晰——易于入源的线路
“缘溪行……豁然开朗”这段文字,极其详尽地描绘了探寻桃花源的历程。从路线上来看,桃花源极易探寻:沿着当时捕鱼的小溪,溯流而上,走了很远一段路,有一片桃花林,这片桃花林很有特点,首先是规模大——夹岸数百步。其次是树种单一——中无杂树。再次是树木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落英缤纷(人教版八上语文教科书中对“落英”的注释是“落花”,很准确。而一说为“初开的花”,建议再版的时候去掉,因为从上文“芳草鲜美”结合自然常识完全可以推断出当时是桃花谢了的季节,且落红片片,随溪水漂荡更体现了桃花源里一派宁静的气氛,与豁然开朗后所见到的情景相呼应)。继续向前走,桃林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一座山。从山口向前走数十步便:“豁然开朗”——完全进入桃花源。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在探寻进入桃花源路线的过程中,其间虽有曲折,却极具特色,易于探寻。也正是因进入桃花源的路线简洁明了,探寻桃花源的过程充满曲折艰险,才体现出捕鱼人的“勇”,使得这位捕鱼人与以前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大不相同,丰富了渔父的形象。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时的场景:“捕鱼人”看到了好像有光的黑乎乎的山口,便敢于舍弃自己安身立命的依靠——船。这就是“大勇”的体现。通过数十步狭长的山洞后,便豁然开朗。真正是“世之绮丽鬼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迹所罕至焉。”豁然开朗的结果就是对渔人“大勇”的最好回报。
三、和谐——令人神往的情景
“土地平旷……不足为外人道也”,所见之景,所悟之情,无不充满和谐。平整广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良田美池桑竹等等,充分体现了可以自给自足。桃花源内的鸡犬相闻与桃花源外的“虽鸡狗不得宁焉”是多么强烈的对比。老人与孩子的怡然自乐,不能不令人想起“老有所养”的大同社会。其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既是陈述,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因为里和外本来就是相对的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捕鱼人看桃花源内的人是“外人”,桃花源内的人见渔人也是外人,是不速之客,所以他们大惊,出于自然而然的排斥心理,要问所从来。对于渔人的回答,他们深信不疑,热情邀请到家中,“设酒杀鸡”,用对待故友贵宾的方式来接待渔人。村内其他人也都来致以亲切的问候,并准备酒食,接待渔人,足见和谐氛围之浓郁。
从桃花源中人的自我介绍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强大的汉朝一无所知,更不要说魏晋了,这使骨子里有些许避世、崇尚自然本性的渔人感慨万千,还是桃花源中的人远离世俗纷争,和谐、无欲、顺应自然,尊重人的本性,而所有这些,不就是道家的最高境界吗?与桃花源外的世俗人相比,他们才真正称得上“仙人”,他们所居之地才真正称得上仙境,他们的生活才真正称得上逍遥。
从桃花源中人宴请渔人的内容,可见这个村落户口少,规模小。他们临行时告诉渔人,其中的事情不值得与外人说,这正是老子所描述所推崇的“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方式。
四、迷茫——使人费解的结局
“既出,得其船”一句,充分说明这个地方很少有人光顾,因为船在南方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时间过去数日,仍在原地找到自己的船,此地真正是人迹罕至。在回去的路上,处处设标志,许多读者读到这里都对渔人的人格打了个问号,说渔人是小人,渔人辜负了桃花源中的人的热情款待,违背了“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嘱托。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在乱世之中,有这样一个和谐相处的村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而渔人亲历了这件事,是一个真实的奇迹。这种好的生活方式不应该向世人推广吗?虽然推广起来有难度,但也要推广。这正是儒家的救世精神,是“大仁”的集中体现。对于渔人“大仁”的解读,下文还有论述,此处只是伏笔。另外,有人认为,“处处志之”的“志”是心中记住的意思,依据是渔人在溪水中留标志有难度,不符合生活常识。志虽有记的成份,但是联系下文,在此处最主要的是、更多的是做标志。首先,渔人都有野外生存的技能、方向感。寻出路都有超出常人的水平。不可能记不得回来的路。其次,通过我上文的描述,去桃花源的路线很有特点,虽然曲折,却很容易探寻。再者,渔人也是一位智者,不能愚蠢到在水面上留标志吧?所以这标志要醒目,因为这个标志是渔人和桃花源中人心灵相通的焦点。综上所述,处处志之的“志”,应当是做标记,而且是做最醒目的标志。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一句含义最深刻,信息也最丰富,所以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渔人到了武陵郡,见到太守,把自己几天的经过汇报给太守,这可能吗?东晋偏安江南,国土面积不大,所以郡不是太多,且郡的太守是高官,东晋时门第观念已经蔚然成风,整个社会非常重视等级制度,一个打渔人想拜见郡守就能拜见到郡守,且拜见太守时汇报的是他的治下有一个世外桃源这样一个疑似神话的故事。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这个太守太无能了吧!日后他的管理权威还在吗?他不成了渔人的笑柄了吗?如果这个故事是假的,那最后虽然杀掉渔人,而自己却被他人愚弄了,这会有损颜面,所有这些太不合情理了,而这位太守恰恰信了,实在令人费解。
太守相信的结果是“遣人随其往”。其中的“人”即心腹之人,太守本人不便前去,毕竟渔人所述是件捕风捉影的一件事,派人前去,不代表官方,派心腹之人代替前往,实际效果等同亲身而往。然而,去的过程却出人意外。首先是“寻向所志”,即寻找先前所做的标志,最终迷路了,言外之意是找不到原来所做的标志了,或者所找到原来所做的标志,然而这个标志不在正确的位置上了,所以才会迷路并找不到去桃花源的路。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也让我们出于意料之外,很不符合中国人讲故事的习惯,中国古代传统的故事结局都很圆满。陶渊明文法高超,正高在故事的结局出乎读者的意料。
读到这里,我们的疑问又出现了,疑问一是标志怎么没有了或是变动了?从渔人在桃花源内度过数日,出来后仍在原地找到自己的船,说明这个地方人迹罕至。在很少有人到的地方有人移动标志,一般的人即使到得了这里也不会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但是这样的事情却有人去做了,可以说去标志这样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一定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肯定的讲,一定是桃花源中的人移动了渔人所做的标志,而桃花源中的人移动标志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愿意与外界往来,我们不是沽名钓誉,实实在在的“不足为外人道也。”请尊重我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渔人也是个智者,对于他所做的标志被移动,完全洞察了对方的心思。
疑问二是渔人作何选择。标志被移动,透露了桃花源中人的思想,渔人会怎么做呢?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保护自己,背信弃义,凭借自己的记忆,进入桃花源的路线可以说烂熟于心,找到入源的山口,即便记不住准确的路线,同行还有许多人,多费点周折,也是可以找到的。带着太守的心腹,进入桃花源考察,学习桃花源的经验,而后汇报给太守,在全郡范围内推广,而自己也可以谋得利禄。这是一条看似光明的前途,但是要付出出卖灵魂的代价。另一种选择是装糊涂,跟着移动过的错误路标,东寻西找,装作迷路,不进入桃花源,满足桃花源中人过安定生活的这一愿望。这样虽能成他人之美,然而自己却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可以想象一下,兴师动众,没有任何结果,而此前自己把桃花源描述为仙山境界,这不是愚弄长官吗?愚弄官长,最轻是遭遇牢狱之灾,弄不好还会有性命之虞。除了这两种选择之外,再无中间路线可走。当然,留给渔人思考的时间是不多的。最终,渔人选择了后者,决定成人之美,舍身取义,杀身成仁。这时,我们还觉得渔人是小人吗?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大智大勇、大仁大义。
南阳刘子骥,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迹列入《晋书·隐逸传》。据记载,他“好游山泽,志存遁逸”,“虽冠冕之族,信义著于群小”,“仁爱隐侧。”凡录入《晋书·隐逸传》的人,其品德在当时社会都是被人称道的。且按入传者的生卒依次入传。因而可以推断,刘子骥和陶渊明大致属于同时代的人,且刘子骥年长于陶渊明,两人可能是忘年交。
在大仁大义、大智大勇的渔人探源失败后,陶渊明马上想到自己的好友——刘子骥,他喜好探游山水,乐于隐遁,桃花源正是理想乐土。刘子骥听到这个故事后,非常高兴地计划前去。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没能实现,不久就去世了。这与《晋书》记载探寻深涧中两石门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我认为,两次的经历确有不同。深涧中两石门只是一个处所,没有人居住,但桃花源故事中有一群淳朴善良幸福和谐的人居住。对于他这样一位“信义著于群小,”且具有仁爱隐逸之心的高尚之士,怎么可能去打乱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呢?这正是欣然前往而未果的真正原因。否则无论如何也要去试着探寻一番。其结果是“寻病终”,好心终有好报,也印证了道家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去探寻桃花源了。这种意犹未尽的结尾,更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桃花源记》正是通过清晰明了、有根有据的开头,给人一种真人真事的感觉。在进入桃花源的路线上,虽有艰险,虽有曲折,但仍能找到仙境般的桃花源,这种写作手法,最大限度地激起读者的欲望,而桃花源中醉人的美景,让人迷恋的桃花源中的人情,催人奋进,鼓起探寻桃花源的斗志。而渔人的最终迷路,刘子骥的未果而终,让人感到桃花源神龙见首不见尾,平添亦真亦幻之感。这种结果是最好的结果,这种结果也是最可悲的结果。对于渔人来说,他是大仁大义、大智大勇的代表,他是儒家的代表,是陶渊明的影子,治国平天下是其人生的最高理想。但在当时的社会,政权被门阀士族所垄断,所有这些都成了一纸空谈,许多人受尽打击,意志消沉。很少一部分人归隐田园,不与社会同流合污,但是内心仍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历时多年,当这种期待不可能实现时,在他们的心中就会出现温暖的桃花源幻想,这是对那个时代的抗争和控诉。桃花源这棵温室中的幼苗,经不得任何风霜,需要倍受呵护,所以渔人为此会义无反顾地献身,而信义著于群小,有仁爱恻隐之心的高尚之士誓死也要捍卫心中仅存的些许幻想。这不仅是仁人志士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千百年来,正是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呵护之下,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之下,才有了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港上中心中学(2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