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实不是具有绝对确定性的“真理”,这种真理是不存在的,而它的虚幻替身却给人类带来一个又一个灾难
真实(truth)是一件好事,这似乎人人皆知,不用多说大家就能明白。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真实之善是一个自明之理(truism)。然而,也正因如此,主张真实的种种说法——“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讲真话”“实话实说”“事实胜于雄辩”——很容易成为空洞的套话和陈词滥调,也经常是言不由心的口惠和虚伪说辞。
今天,主张真实依然重要,但必须从思考有关真实的自明之理开始。美国康乃狄克州立大学哲学教授迈克·林奇(Michael Lynch)在《真实对待生活:真实为何重要》(True to Life: Why Truth Matters)一书中讨论了四种有关真实的自明之理,分别是,一、真实有客观性;二、真实是好的认知规范;三、真实是值得探索的目标;四、真实本身值得我们在意(care)。从这些思考中我们可以大致知道什么是对我们今天依然重要的真实。
在这四种自明之理中,最重要的是,真实本身为什么值得我们爱护。我们不可能脱离为什么要爱护真实(真实本身的价值),而单单去讨论什么是真实。真实拥有的不是像黄金或珠宝的那种价值,而是像自由、尊严和正义那样的价值。也就是说,真实只对那些爱护它的人才有价值。
许多对真实的怀疑、否定和虚无主义态度都是因为把真实误解为某种并不是真实的东西。例如,真实有客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真实具有“真理”的那种确定性。真实具有的是低程度的客观性,它只需要我们在可以合理论证(justifiable)的信念与无法合理论证的信念之间做一个区分。在公共说理中,我们提出的观点必须是经过合理论证的,但不需要是真理,也无须具有最终的确定性。那些自称是“唯一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恰恰都是不能合理论证的。而且,真实的客观性并不要求我们否定一切形式的“相对论”(这是一个颇有歧义的概念),因为有的相对论比别的相对论要更为合理(较能合理论证)。
“相信真实”是好的,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好。世界上很少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好的好事。美国科幻电影《黑客帝国》(The Matrix)中的主角可以在两粒药丸中选择一粒。如果他选择服下第一粒,他一生都能生活在美妙的幻觉中,甚至都不会记得这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一切都会如此自然。如果他选择服下第二粒,他就会体验到生活的烦恼,人生的喜怒哀乐和生老病死。他选择了第二粒药丸,观众对之并不觉得意外,他们本能地认同了这位虚构人物的选择。林奇的结论是,人的本能反应所提示的是,人对真实所作的“基本选择”说明这个选择对人是重要的。这种选择之所以“基本”,是因为“我选择真实,并不只是选择,如选择巧克力冰激凌。它要深刻得多……还表明,我不愿意做一個不选择真实的人——一个生活在幻觉中的人。我不仅有对真实有愿望,而且还有对真实的愿望的愿望……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这个愿望深嵌在对我重要的东西之中。也就是说,我不仅选择真实,我还在意(爱护)真实”。
从这四个关于真实的自明之理中,我们可以得出对真实是什么的大致回答。真实不是具有绝对确定性的“真理”,这种真理是不存在的,而它的虚幻替身却给人类带来一个又一个灾难。自以为掌握了这种“真理”的个人或群体总是会对怀疑或不赞同者施行压制或残害。真实也不是经验常识所能把握的那种客观性,常识客观性虽然有时可以用来抗衡抽象的真理,但经常并不可靠。真实更不是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眼里的那种“透过现象看本质”或“更高真实”。真实不过是在探索过程中一个暂时画上的停止点,一种经过合理性检验、还没有被其他合理看法证明为不合理的、因此被视为可靠的知识。在有更恰当的看法之前,至少可以这么认为。
真实(truth)是一件好事,这似乎人人皆知,不用多说大家就能明白。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真实之善是一个自明之理(truism)。然而,也正因如此,主张真实的种种说法——“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讲真话”“实话实说”“事实胜于雄辩”——很容易成为空洞的套话和陈词滥调,也经常是言不由心的口惠和虚伪说辞。
今天,主张真实依然重要,但必须从思考有关真实的自明之理开始。美国康乃狄克州立大学哲学教授迈克·林奇(Michael Lynch)在《真实对待生活:真实为何重要》(True to Life: Why Truth Matters)一书中讨论了四种有关真实的自明之理,分别是,一、真实有客观性;二、真实是好的认知规范;三、真实是值得探索的目标;四、真实本身值得我们在意(care)。从这些思考中我们可以大致知道什么是对我们今天依然重要的真实。
在这四种自明之理中,最重要的是,真实本身为什么值得我们爱护。我们不可能脱离为什么要爱护真实(真实本身的价值),而单单去讨论什么是真实。真实拥有的不是像黄金或珠宝的那种价值,而是像自由、尊严和正义那样的价值。也就是说,真实只对那些爱护它的人才有价值。
许多对真实的怀疑、否定和虚无主义态度都是因为把真实误解为某种并不是真实的东西。例如,真实有客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真实具有“真理”的那种确定性。真实具有的是低程度的客观性,它只需要我们在可以合理论证(justifiable)的信念与无法合理论证的信念之间做一个区分。在公共说理中,我们提出的观点必须是经过合理论证的,但不需要是真理,也无须具有最终的确定性。那些自称是“唯一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恰恰都是不能合理论证的。而且,真实的客观性并不要求我们否定一切形式的“相对论”(这是一个颇有歧义的概念),因为有的相对论比别的相对论要更为合理(较能合理论证)。
“相信真实”是好的,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好。世界上很少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好的好事。美国科幻电影《黑客帝国》(The Matrix)中的主角可以在两粒药丸中选择一粒。如果他选择服下第一粒,他一生都能生活在美妙的幻觉中,甚至都不会记得这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一切都会如此自然。如果他选择服下第二粒,他就会体验到生活的烦恼,人生的喜怒哀乐和生老病死。他选择了第二粒药丸,观众对之并不觉得意外,他们本能地认同了这位虚构人物的选择。林奇的结论是,人的本能反应所提示的是,人对真实所作的“基本选择”说明这个选择对人是重要的。这种选择之所以“基本”,是因为“我选择真实,并不只是选择,如选择巧克力冰激凌。它要深刻得多……还表明,我不愿意做一個不选择真实的人——一个生活在幻觉中的人。我不仅有对真实有愿望,而且还有对真实的愿望的愿望……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这个愿望深嵌在对我重要的东西之中。也就是说,我不仅选择真实,我还在意(爱护)真实”。
从这四个关于真实的自明之理中,我们可以得出对真实是什么的大致回答。真实不是具有绝对确定性的“真理”,这种真理是不存在的,而它的虚幻替身却给人类带来一个又一个灾难。自以为掌握了这种“真理”的个人或群体总是会对怀疑或不赞同者施行压制或残害。真实也不是经验常识所能把握的那种客观性,常识客观性虽然有时可以用来抗衡抽象的真理,但经常并不可靠。真实更不是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眼里的那种“透过现象看本质”或“更高真实”。真实不过是在探索过程中一个暂时画上的停止点,一种经过合理性检验、还没有被其他合理看法证明为不合理的、因此被视为可靠的知识。在有更恰当的看法之前,至少可以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