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植樹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笔者教学“植树问题”后,发现学生在解答该内容时速度较慢且错误多,与同年级组教师交流时发现也存在类似问题。教师教学的困惑在哪里?学生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进行高效教学呢?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和自身对于课标、教参的一些理解,谈一谈自己在实践中的思考。具体来说,从认识误区、策略误区、教法误区三方面进行教学误区分析。
关键词:数学教学;植树问题;教学误区
一、认知误区——“负面迁移”导致认知错误
笔者抽取了作业本中较为典型的三道题目对本校学生进行了“植树问题”的学习后测,测试题目和结果如下图。
为何错误率居高不下呢?访谈后获知,植树问题的第一课时是学习两端都种的情况,很多学生形成这样的误区:植树问题肯定要先分段,分段后把树植在段上,也就是段数和棵数是相等的。这样的数据对于“只种一端”是相吻合的,但会对其他两种情形的学习产生负迁移。
二、策略误区——“低效画图”导致对应不清
本课教学设计思路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画图”。那么教师是如何教学生画图的呢?笔者截取了教参中的一段教学过程,如下图。
教师先采用“化大为小”,使数据简单化,后让学生自主画图探究,在学生的画图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教师针对出现的情况进行讲解,得出棵数与间隔数,从而总结:两端都种的棵数=间隔数 1。
看似数形结合非常紧密,实则学生并没有充分理解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更加不能理解点与段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说是灌输式教学。所以笔者把这种画图归结为“低效画图”。
三、教法误区——“万能公式”导致囫囵吞枣
(一)学生层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选取了本校五年级两个班的78位学生进行了前测,整理后当即对其中的25位学生进行了追踪式访谈,结果如下图。
其中五(3)班的许同学的回答很有代表性。
师:(指着种一边的 1)这里为什么要加1?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以前在一个奥数班学过,老师说要先求出有几段,然后加就好了。
师:老师有具体讲为什么要加吗?
生:记不起来了。
同日,我们对本校六年级已经学过该知识一年的两个班82位学生进行了后测,整理后当即对其中的25位学生进行了追踪式访谈,结果如下图。
对其中一位正确的学生——六(3)班杨同学进行的访谈如下。
师:刚才我们做了一道关于植树问题的题目,你能说一说你的理解吗?
生:上课时老师说过任何的植物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公式求得。
师:那你是怎么求的呢?
生:老师说过,我们要先求得间隔数,然后看到底是哪种情况,两端都种的话棵树等于间隔数加1,只种一端棵树等于间隔数,两端都不种棵树等于间隔数减1。这道题目是两端都种,所以我只要先求出有40个间隔,然后加1就可以了。
由此可知,在教学中,学生能熟记公式并正确判断是植树问题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但对于什么相当于“点”、什么相当于“段”混淆不清,在应用公式过程中错误频出。
(二)教师层面——只教其然,简教其所以然
“植树问题”安排在“数学广角”中,其用意是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部分教师的做法是直接告知学生只要看清题意中的“两端都种”=间隔数 1、“只种一端”=间隔数、“两端都不种”=间隔数-1,如果要求两边棵数,那就再乘2。
另一部分年轻教师接受的是新教学思想,紧跟时代潮流,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全班交流。结果教师发现,在课堂反馈交流中往往被卷入学生“观点纷争”的漩涡中,教学费时间,学生抓不住植树问题的本质,最后教师只好“亡羊补牢”,但学生还是没有真正掌握植树问题的内涵。下图是笔者对本校王老师和李老师访谈的内容。
显然,对于第一种公式记忆和第二种“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的题目中出现了高正确率的假象,对于一些变式题及生活实际问题的解题,正确率呈跳崖式降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章宏俊.从“段数”入手探究植树问题[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Z1).
[3]程月明.植树问题教材解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8).
关键词:数学教学;植树问题;教学误区
一、认知误区——“负面迁移”导致认知错误
笔者抽取了作业本中较为典型的三道题目对本校学生进行了“植树问题”的学习后测,测试题目和结果如下图。
为何错误率居高不下呢?访谈后获知,植树问题的第一课时是学习两端都种的情况,很多学生形成这样的误区:植树问题肯定要先分段,分段后把树植在段上,也就是段数和棵数是相等的。这样的数据对于“只种一端”是相吻合的,但会对其他两种情形的学习产生负迁移。
二、策略误区——“低效画图”导致对应不清
本课教学设计思路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画图”。那么教师是如何教学生画图的呢?笔者截取了教参中的一段教学过程,如下图。
教师先采用“化大为小”,使数据简单化,后让学生自主画图探究,在学生的画图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教师针对出现的情况进行讲解,得出棵数与间隔数,从而总结:两端都种的棵数=间隔数 1。
看似数形结合非常紧密,实则学生并没有充分理解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更加不能理解点与段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说是灌输式教学。所以笔者把这种画图归结为“低效画图”。
三、教法误区——“万能公式”导致囫囵吞枣
(一)学生层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选取了本校五年级两个班的78位学生进行了前测,整理后当即对其中的25位学生进行了追踪式访谈,结果如下图。
其中五(3)班的许同学的回答很有代表性。
师:(指着种一边的 1)这里为什么要加1?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以前在一个奥数班学过,老师说要先求出有几段,然后加就好了。
师:老师有具体讲为什么要加吗?
生:记不起来了。
同日,我们对本校六年级已经学过该知识一年的两个班82位学生进行了后测,整理后当即对其中的25位学生进行了追踪式访谈,结果如下图。
对其中一位正确的学生——六(3)班杨同学进行的访谈如下。
师:刚才我们做了一道关于植树问题的题目,你能说一说你的理解吗?
生:上课时老师说过任何的植物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公式求得。
师:那你是怎么求的呢?
生:老师说过,我们要先求得间隔数,然后看到底是哪种情况,两端都种的话棵树等于间隔数加1,只种一端棵树等于间隔数,两端都不种棵树等于间隔数减1。这道题目是两端都种,所以我只要先求出有40个间隔,然后加1就可以了。
由此可知,在教学中,学生能熟记公式并正确判断是植树问题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但对于什么相当于“点”、什么相当于“段”混淆不清,在应用公式过程中错误频出。
(二)教师层面——只教其然,简教其所以然
“植树问题”安排在“数学广角”中,其用意是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部分教师的做法是直接告知学生只要看清题意中的“两端都种”=间隔数 1、“只种一端”=间隔数、“两端都不种”=间隔数-1,如果要求两边棵数,那就再乘2。
另一部分年轻教师接受的是新教学思想,紧跟时代潮流,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全班交流。结果教师发现,在课堂反馈交流中往往被卷入学生“观点纷争”的漩涡中,教学费时间,学生抓不住植树问题的本质,最后教师只好“亡羊补牢”,但学生还是没有真正掌握植树问题的内涵。下图是笔者对本校王老师和李老师访谈的内容。
显然,对于第一种公式记忆和第二种“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的题目中出现了高正确率的假象,对于一些变式题及生活实际问题的解题,正确率呈跳崖式降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章宏俊.从“段数”入手探究植树问题[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Z1).
[3]程月明.植树问题教材解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