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雪乌鞘岭
艳阳高照时,若不注意的话,也许随车翻越了乌鞘岭,还没有感觉到山的高峻和险要。这是因为此岭的基座本身就在海拔近3000米的山地上。如果遇上寒风飞雪,才能真正体验到这里的险峻。
原来的老路从山下是直线爬坡,坡度大,重车行驶非常吃力。由于山势高峻,五六月下雪是平常事,一旦下了雪,便险情不断,事故频发。如今的乌鞘岭盘山公路,经过10多年前的辟山绕道,虽然平缓了许多,但由于车辆的猛增和大雪封路等原因,也经常会堵车。
乌鞘岭的知名度在于它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黄土高原与河西走廊的分界线,山势峻拔,地势险要。从军事角度看,它又是通往河西走廊的门户和咽喉。乌鞘岭蒙古语叫“哈香聂阿”,是和尚岭的意思,海拔3562米。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它的南面是巍峨的马牙雪山,山头玉质银齿,山势峻奇神秘。中间隔着一条金强河,两岸是水草丰美的抓喜秀龙草原。北面一路下坡,就到了咽喉要道古浪山峡。广义的乌鞘岭,包括汇聚在它旁边的还代乾山、雷公山、毛毛山,最高的雷公山海拔4326米。
几十年里,我已经数不清翻越了多少次乌鞘岭。每当隔窗遥望巍峨峻峭的马牙雪山或漫天飞舞的片片飘雪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第一次翻越乌鞘岭的情景。那是1969年的春节,大年初一那天,我们四人从插队的祁连山里出来后,搭了一辆敞蓬大卡车,走走停停地晃荡了四天,第五天一早从武威出发。那次,我还听说天祝县城北面有一座高山,叫雷公山。解放前后各有一架飞机撞毁在雷公山上。为此,当地还按照飞机的形状修建了一所小学,以示纪念。
那时,在迎面吹来的雪花和凛冽的寒风中,我们的汽车气喘吁吁地攀上了那道被切开的山顶垭口,旁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乌鞘岭 海拔3400米”的字样。回家的迫切心情驱使我们全然不顾寒风飞雪,挺立在车顶上驶过了乌鞘岭。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条古代中西交通线上的千年官道。唐代玄奘西天取经,清代林则徐发配伊犁,近代新闻记者范长江考察西北,都曾翻越这里。《史记》把这一带称为西戎之地,“畜牧为天下饶”。班固在《汉书》说这里“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五凉志》说“番族依深山而居,不植五谷,唯事畜牧”。曾有“牛羊塞道”的记载。公元376年,前秦攻打前凉,前凉3万兵马败于乌鞘岭下,由此灭亡。
乌鞘岭常年高寒。即使在夏季,也会感觉到冷风飕飕。冬季则山风劲刮,难以久留。《行都司志》记载这里:
盛夏风起,飞雪弥漫。今山上有土屋数椽。极目群山迤逦相接,直趋关外。岭端积雪皓皓夺目,极西有大小山特起,高耸天际,疑即雪山矣。
清末官员、地理学者冯焌光在他的《西行日记》里描述当时的气候说:
八月二十一日,二十二里镇羌驿尖,忽阴云四起,飞雪数点,拥裘御酒,体犹寒悚。以经纬度测之,此处平地高与六盘山顶等。
清代诗人杨惟旭经过此岭后,十分感慨,遂写了一首《乌岭参天》的诗:
万山环绕独居崇,俯视岩岩似岱嵩。
蜀道如天应逊险,匡庐入汉未称雄。
雷霆伏地鸣幽籁,星斗悬崖御太空。
回首更疑天路近,恍然身在白云中。
真正对乌鞘岭和抓喜秀龙草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980年。那年是天祝藏族自治县建县30周年,我作为电视记者,报道过那次盛况。当时的县城在乌鞘岭北面半山腰上的安远镇。县城很小,山坡上几条很短、坡度很大的马路组成了一个“丁”字路口。那几天除了几次大的活动在县城外,赛马、歌舞、摔跤等比赛活动则在乌鞘岭南的山下五六公里外的抓喜秀龙草原上举行。我们从山北的县城出发,沿着老公路翻越山岭,下到山南的草原,每天至少往返四次。有时为了充电或取胶片,不得不再次返回县城。我多次往返于乌鞘岭南北,在广阔丰美的草原上与淳朴的藏族同胞度过了难忘的几天。
30年后的2010年,当我从河西返回时,一场大雪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翻越此山的艰辛。在这之前的3月13日,一场大雪致使气温骤降,次日气温降到了-30℃。很多柴油车因为温度过低而油箱冻结,公路上聚满了车辆,车队长达7公里。经过350名养护工、25辆大型除雪车18个小时的昼夜奋战和交警的大力组织分流,才使路面疏通。5月17日,又是一场大雪,同样被迫封山。10月下旬,当我从武威出发,快到古浪时,发现山头上落满了大雪,山头冒着热气。前面的车流开始不畅。“有麻烦,今天的乌鞘岭可能有问题!”直觉和经验告诉我,此时不应该盲目前行。“小朱,先在路旁停下看一看。一旦堵车,夹在中间就麻烦了。”我有了绕道景泰返回兰州的念头。急忙拨通景泰电视台魏军的手机后,对方赶忙说:“千万不敢从大靖走,武威到景泰的路上已经堵了1000多辆车,整整一夜了。现在正在疏通,下午能不能通还说不上。”“实在不行就返回吧!”我甚至有了返回的想法。但前后的大型油罐车和卡车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慢,我们已经被裹挟到长龙之中。
中午时分,天气放晴。一道阳光拨开云层。“只要太阳一出,路面上的冰溜子就化了。”司机小朱说。好不容易磨蹭到了古浪收费站。忽然站外的司机们喊道;“放了!放了!” 可能是积压的车辆太多,已经关闭了一夜的乌鞘岭公路刚刚开通。在加油站,我赶忙到小卖部里买了一些食品和矿泉水,安慰自己说:“俗话说出门在外,夏天要带冬天的衣裳,一天要带三天的干粮。后面的路况究竟怎么样,谁都说不清。还是有备无患的好。”我们随着缓慢的车队驶上了还未消融的冰面,司机们都很小心,因为随时都可能车轮打滑滑出路面。高寒的山岭即使在没有冰雪的夏季,大山的阴坡处也常常有冰凌。为了省钱,重型卡车都装载得很多,下山时要不断刹车。为了防止意外,只得用细水管不断地降温,大量的水洒落到路面,一到夜晚,又形成了冰面。司机们遇到这种路都提心吊胆。当然也有乘这个机会敲竹杠挣钱的,据说有个别农民背着铁链和木杠,专门站在上坡有冰的路中央,向你招手主动提供“帮助”。正在上坡的汽车经他们一招手,不得不点刹车停下来,这一停就再也无法起步。不得不眼睁睁地接受他们的宰割。他们帮你装上防滑链,甚至帮助你推车。之后你得掏一笔辛苦费了结。 好不容易下到了乌鞘岭下,但好景不长,我们又加入了汽车长龙中,一眼望不到头。“看这个样子,要疏通,少说也得几个小时。”“唉,今晚就等着受罪吧!”司机们不满地嘟囔着。
车队缓慢地挪动。忽然,我发现金强河对岸有小车在晃动。那是一条老路,曾经是天祝经打柴沟到乌鞘岭的主干道。那条路上既然有双向的汽车在行驶,说明路是通的。“小朱,干脆掉头过河,走对岸的老路!”说时迟,那时快,小朱还没有来得及打方向盘,后面的车已经紧贴了上来,我们无可奈何。又行驶七八公里后,忽然前后拉开了一些距离,小朱抓住这个空隙迅速转弯掉头。我们摆脱了拥堵,跃过金强河大桥后驶上了对岸。回眸河北岸,雄伟的雪山一片耀眼的洁白,湛蓝的天空和一条几乎全是五颜六色大油罐、大卡车组成的车队延续了好几公里。不一会儿,就钻过一处铁路涵洞,到了天祝。这时我才明白,那么多的大车之所以不走此老路,是因为低矮的涵洞限制了它们。
青嘴喇嘛湾
一次,在与武威电视台徐永盛等人观看、商讨六集纪录片《大漠·长河》时,一组镜头深深地吸引了我:九块字迹清晰完整的珍贵墓志铭,清楚地记载了唐代为了边境安定,将宗室之女弘化公主嫁于西南强盛部落吐谷浑首领的一段动人的真实历史事件,而且她死后就葬在了武威南山。
徐永盛等陪同我踏上了去南山的路程。从武威南门出发,沿着312公路一直向东,七八公里后,从高坝镇镇政府向右拐,向南穿过高速公路后进入乡间公路。汽车沿着路西笔直的水渠同行。两旁是大面积的玉米田。过同心村后逐渐上坡。尽管这里早已没有了“平沙牛过旋成路,乱石泉行不辨桥”的景象,但和312公路相比,这里的一切显得粗放原始,坟堆多了起来,垃圾也多了起来。
我们径直奔向南山,再过“建设”、“石岭”、“二坝”后,出现了荒碛石滩。这里地势渐高,季节推迟,属于冷凉灌区。已经是9月底,居然还有零星的油菜花正在盛开。公路和水渠慢慢向东南转弯,东边出现了小山,绿洲开始稀疏,接着消失。
“崇山叠抱众山朝,风卷黄尘万里遥。”水渠又向南扭转。距山脚几公里的地方,又出现一片绿洲。水渠上依次建起了梯级小水电站,每个电站发电320千瓦,八个电站一直延续到南营水库的大坝前。
水库的大坝边,一片静静的碧波。这是拦截南营河后形成的一处库区。它的上游是冰沟河、金塔河和细水河,南营水库蓄水不到1亿立方,是浇灌武威主要的农业用水的水源。同行者说:“今年的雨水不错,水库的蓄水也是历年最好的。”
“到了,这一带山湾就是青嘴喇嘛湾。那面山头上就是弘化公主的墓。”此时已到了库区的末端,距离武威城18公里。我登上小山包时,经他们的介绍,彻底看清了全貌,才明白了青嘴喇嘛湾的来历。公路到达这里时分岔,呈现出“Y”字形。一路径直向前,经过的是喇嘛湾,前往天祝县的旦马乡。一条路向东拐入另一个山湾,叫青嘴湾,前往天祝县的祁连乡。人们为了方便起见,就把这里统称为青嘴喇嘛湾。
“弘化公主的墓在哪里呢?”凉州区文化馆的同志指着库区西边的一些山头比划着说:“弘化公主的墓就在那个山头的下方。你看,半山腰的那一处白色的地方,就是墓区。那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看上去,我们和那处墓葬区的绝对距离大约有1公里。要想过去,必须先绕到库区的末端再倒行到那里才行,三四公里路程。“没有路可以过去,关键是那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
唐代时,朝廷也遇到了和汉代一样的边境安定问题。汉代面临强大的匈奴骑兵,为了稳定边患,无奈之下采取了和亲的政策。一时间,先后有多位公主出嫁北方草原,维持了多年的和平环境。隋唐时,西南出现了强盛的吐谷浑和吐蕃骑兵部落,时常侵犯中原大地,阻隔丝绸之路。隋唐朝廷为了改善双方的关系,先后将宗室公主远嫁异族。著名的文成公主就是于贞观十五年(640)离开长安,来到雪域高原,维系了汉藏间的和睦团结。而作为唐朝宗室公主18岁的弘化公主却比文成公主早一年远嫁青海的吐谷浑,成为吐谷浑的王后。
吐谷浑这个部族原来是慕容鲜卑的一支。吐谷浑是一个人,他出生于辽东慕容鲜卑,是西晋鲜卑族首领慕容涉归的儿子、前燕政权开创者慕容廆的庶长兄。由于和慕容廆的争斗,公元283~289年间,吐谷浑率部西迁到内蒙古河套北部的阴山一带,后来又西迁到甘肃临夏,最后在甘、川、青海交界的羌、氐故土一带游牧。最终与当地的羌、氐和后来征服的大夏人、其他鲜卑部族及突厥人、西域胡人、汉人等融合成为新的民族。吐谷浑部族的名字就是以最初的创始人吐谷浑的名字命名的。
吐谷浑建立政权大约是在吐谷浑的儿子吐延继位的公元329年。在之后的200多年里,吐谷浑与中原汉族政权不断有摩擦。公元595年,隋文帝以宗室女光化公主嫁给吐谷浑王。后因吐谷浑阻隔丝路交通,阻碍西域各国归附隋朝,才有了隋炀帝公元609年亲自统帅大军西征吐谷浑的那段历史。到唐太宗年间,通过战争,吐谷浑成为唐朝的藩属,真心归顺了唐朝。于是,唐太宗封诺曷钵为河源郡王、吐谷浑可汗,诺曷钵亲自到长安觐见、请婚。公元639年,唐太宗把弘化公主嫁给诺曷钵。公元640年,将文成公主远嫁给吐蕃王。652年,又把金城公主嫁给诺曷钵的长子慕容忠。九年后的公元663年,渐渐强大的吐蕃灭了吐谷浑,诺曷钵与弘化公主等数千帐人马逃往凉州。为了帮助吐谷浑复国,唐朝于公元666年封诺曷钵为青海国王、乌地也拔勒豆可汗。但最终因实力悬殊,被吐蕃击败,吐谷浑随之亡国。
据史料记载,弘化公主这位“诞灵帝女,秀奇质于莲波;托体王姬,湛清仪于桂魄。公宫秉训,沐胎教之宸猷;姒帏承规,挺璇闱之睿敏”。她随着青海王诺曷钵在青海高原上度过了58个春秋,于76岁时死于今天宁夏的宁武县。不知为什么,至少有四代国王和家眷,包括弘化公主均迁葬于1000多里外的武威,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那弘化公主的墓又是怎样被发现的呢?纪录片《大漠·长河》告诉我们:弘化公主墓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是在清朝同治年间,当地的百姓为了避难,纷纷来到这里,在山上挖窑洞。有一个姓梁的人意外地掘到了弘化公主的墓葬。后来,标志着吐谷浑王族显赫历史的多方墓志铭陆续被发现。这些墓志铭除了弘化公主的儿子青海国王慕容忠和王后金城公主外,还有其他儿子政乐王慕容宣昌、辅乐王慕荣彻、代乐王慕容明、燕王慕容曦皓及其家眷。
第二次是到了民国四年(1915)。有人从弘化公主墓里发现了证明弘化公主身份的墓志铭,这个重大的发现很快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我曾赶到武威市博物馆,仔细观看并拍摄了这块珍贵的文物。墓志铭约有40厘米见方,呈梯形状,四周雕饰着花纹,正面刻着“大唐故西平公主墓志”九个遒劲独特的大字。因为弘化公主在武则天时改为西平大长公主,所以与墓志铭上是一致的。
1980年,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弘化公主的墓葬及其附近的四座慕容氏残墓进行了细致的发掘。从清理出来的文物看,数量众多的彩绘木俑和各种丝织品残片尤为引人注目。木俑造型优美,生动逼真,镂刻细致,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对研究唐代雕塑艺术、服饰与吐谷浑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资料。纱、罗、绢等丝织品色泽艳丽,纹饰细腻,薄而透明,质地牢固,反映了唐代精湛的丝织水平。
青青的喇嘛湾,雄伟的王陵群,给南营河增添了几分厚重的历史感和神秘的色彩。在这里静静躺了1300多年的弘化公主也没有得以安宁,最终被后人挖得面目全非。弘化公主,一位值得后人崇敬的女人。为了中原与周边和睦共处,她深明大义,远嫁异域,曾经以自己的青春换来过短暂的和平和安定。
艳阳高照时,若不注意的话,也许随车翻越了乌鞘岭,还没有感觉到山的高峻和险要。这是因为此岭的基座本身就在海拔近3000米的山地上。如果遇上寒风飞雪,才能真正体验到这里的险峻。
原来的老路从山下是直线爬坡,坡度大,重车行驶非常吃力。由于山势高峻,五六月下雪是平常事,一旦下了雪,便险情不断,事故频发。如今的乌鞘岭盘山公路,经过10多年前的辟山绕道,虽然平缓了许多,但由于车辆的猛增和大雪封路等原因,也经常会堵车。
乌鞘岭的知名度在于它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黄土高原与河西走廊的分界线,山势峻拔,地势险要。从军事角度看,它又是通往河西走廊的门户和咽喉。乌鞘岭蒙古语叫“哈香聂阿”,是和尚岭的意思,海拔3562米。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它的南面是巍峨的马牙雪山,山头玉质银齿,山势峻奇神秘。中间隔着一条金强河,两岸是水草丰美的抓喜秀龙草原。北面一路下坡,就到了咽喉要道古浪山峡。广义的乌鞘岭,包括汇聚在它旁边的还代乾山、雷公山、毛毛山,最高的雷公山海拔4326米。
几十年里,我已经数不清翻越了多少次乌鞘岭。每当隔窗遥望巍峨峻峭的马牙雪山或漫天飞舞的片片飘雪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第一次翻越乌鞘岭的情景。那是1969年的春节,大年初一那天,我们四人从插队的祁连山里出来后,搭了一辆敞蓬大卡车,走走停停地晃荡了四天,第五天一早从武威出发。那次,我还听说天祝县城北面有一座高山,叫雷公山。解放前后各有一架飞机撞毁在雷公山上。为此,当地还按照飞机的形状修建了一所小学,以示纪念。
那时,在迎面吹来的雪花和凛冽的寒风中,我们的汽车气喘吁吁地攀上了那道被切开的山顶垭口,旁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乌鞘岭 海拔3400米”的字样。回家的迫切心情驱使我们全然不顾寒风飞雪,挺立在车顶上驶过了乌鞘岭。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条古代中西交通线上的千年官道。唐代玄奘西天取经,清代林则徐发配伊犁,近代新闻记者范长江考察西北,都曾翻越这里。《史记》把这一带称为西戎之地,“畜牧为天下饶”。班固在《汉书》说这里“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五凉志》说“番族依深山而居,不植五谷,唯事畜牧”。曾有“牛羊塞道”的记载。公元376年,前秦攻打前凉,前凉3万兵马败于乌鞘岭下,由此灭亡。
乌鞘岭常年高寒。即使在夏季,也会感觉到冷风飕飕。冬季则山风劲刮,难以久留。《行都司志》记载这里:
盛夏风起,飞雪弥漫。今山上有土屋数椽。极目群山迤逦相接,直趋关外。岭端积雪皓皓夺目,极西有大小山特起,高耸天际,疑即雪山矣。
清末官员、地理学者冯焌光在他的《西行日记》里描述当时的气候说:
八月二十一日,二十二里镇羌驿尖,忽阴云四起,飞雪数点,拥裘御酒,体犹寒悚。以经纬度测之,此处平地高与六盘山顶等。
清代诗人杨惟旭经过此岭后,十分感慨,遂写了一首《乌岭参天》的诗:
万山环绕独居崇,俯视岩岩似岱嵩。
蜀道如天应逊险,匡庐入汉未称雄。
雷霆伏地鸣幽籁,星斗悬崖御太空。
回首更疑天路近,恍然身在白云中。
真正对乌鞘岭和抓喜秀龙草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980年。那年是天祝藏族自治县建县30周年,我作为电视记者,报道过那次盛况。当时的县城在乌鞘岭北面半山腰上的安远镇。县城很小,山坡上几条很短、坡度很大的马路组成了一个“丁”字路口。那几天除了几次大的活动在县城外,赛马、歌舞、摔跤等比赛活动则在乌鞘岭南的山下五六公里外的抓喜秀龙草原上举行。我们从山北的县城出发,沿着老公路翻越山岭,下到山南的草原,每天至少往返四次。有时为了充电或取胶片,不得不再次返回县城。我多次往返于乌鞘岭南北,在广阔丰美的草原上与淳朴的藏族同胞度过了难忘的几天。
30年后的2010年,当我从河西返回时,一场大雪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翻越此山的艰辛。在这之前的3月13日,一场大雪致使气温骤降,次日气温降到了-30℃。很多柴油车因为温度过低而油箱冻结,公路上聚满了车辆,车队长达7公里。经过350名养护工、25辆大型除雪车18个小时的昼夜奋战和交警的大力组织分流,才使路面疏通。5月17日,又是一场大雪,同样被迫封山。10月下旬,当我从武威出发,快到古浪时,发现山头上落满了大雪,山头冒着热气。前面的车流开始不畅。“有麻烦,今天的乌鞘岭可能有问题!”直觉和经验告诉我,此时不应该盲目前行。“小朱,先在路旁停下看一看。一旦堵车,夹在中间就麻烦了。”我有了绕道景泰返回兰州的念头。急忙拨通景泰电视台魏军的手机后,对方赶忙说:“千万不敢从大靖走,武威到景泰的路上已经堵了1000多辆车,整整一夜了。现在正在疏通,下午能不能通还说不上。”“实在不行就返回吧!”我甚至有了返回的想法。但前后的大型油罐车和卡车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慢,我们已经被裹挟到长龙之中。
中午时分,天气放晴。一道阳光拨开云层。“只要太阳一出,路面上的冰溜子就化了。”司机小朱说。好不容易磨蹭到了古浪收费站。忽然站外的司机们喊道;“放了!放了!” 可能是积压的车辆太多,已经关闭了一夜的乌鞘岭公路刚刚开通。在加油站,我赶忙到小卖部里买了一些食品和矿泉水,安慰自己说:“俗话说出门在外,夏天要带冬天的衣裳,一天要带三天的干粮。后面的路况究竟怎么样,谁都说不清。还是有备无患的好。”我们随着缓慢的车队驶上了还未消融的冰面,司机们都很小心,因为随时都可能车轮打滑滑出路面。高寒的山岭即使在没有冰雪的夏季,大山的阴坡处也常常有冰凌。为了省钱,重型卡车都装载得很多,下山时要不断刹车。为了防止意外,只得用细水管不断地降温,大量的水洒落到路面,一到夜晚,又形成了冰面。司机们遇到这种路都提心吊胆。当然也有乘这个机会敲竹杠挣钱的,据说有个别农民背着铁链和木杠,专门站在上坡有冰的路中央,向你招手主动提供“帮助”。正在上坡的汽车经他们一招手,不得不点刹车停下来,这一停就再也无法起步。不得不眼睁睁地接受他们的宰割。他们帮你装上防滑链,甚至帮助你推车。之后你得掏一笔辛苦费了结。 好不容易下到了乌鞘岭下,但好景不长,我们又加入了汽车长龙中,一眼望不到头。“看这个样子,要疏通,少说也得几个小时。”“唉,今晚就等着受罪吧!”司机们不满地嘟囔着。
车队缓慢地挪动。忽然,我发现金强河对岸有小车在晃动。那是一条老路,曾经是天祝经打柴沟到乌鞘岭的主干道。那条路上既然有双向的汽车在行驶,说明路是通的。“小朱,干脆掉头过河,走对岸的老路!”说时迟,那时快,小朱还没有来得及打方向盘,后面的车已经紧贴了上来,我们无可奈何。又行驶七八公里后,忽然前后拉开了一些距离,小朱抓住这个空隙迅速转弯掉头。我们摆脱了拥堵,跃过金强河大桥后驶上了对岸。回眸河北岸,雄伟的雪山一片耀眼的洁白,湛蓝的天空和一条几乎全是五颜六色大油罐、大卡车组成的车队延续了好几公里。不一会儿,就钻过一处铁路涵洞,到了天祝。这时我才明白,那么多的大车之所以不走此老路,是因为低矮的涵洞限制了它们。
青嘴喇嘛湾
一次,在与武威电视台徐永盛等人观看、商讨六集纪录片《大漠·长河》时,一组镜头深深地吸引了我:九块字迹清晰完整的珍贵墓志铭,清楚地记载了唐代为了边境安定,将宗室之女弘化公主嫁于西南强盛部落吐谷浑首领的一段动人的真实历史事件,而且她死后就葬在了武威南山。
徐永盛等陪同我踏上了去南山的路程。从武威南门出发,沿着312公路一直向东,七八公里后,从高坝镇镇政府向右拐,向南穿过高速公路后进入乡间公路。汽车沿着路西笔直的水渠同行。两旁是大面积的玉米田。过同心村后逐渐上坡。尽管这里早已没有了“平沙牛过旋成路,乱石泉行不辨桥”的景象,但和312公路相比,这里的一切显得粗放原始,坟堆多了起来,垃圾也多了起来。
我们径直奔向南山,再过“建设”、“石岭”、“二坝”后,出现了荒碛石滩。这里地势渐高,季节推迟,属于冷凉灌区。已经是9月底,居然还有零星的油菜花正在盛开。公路和水渠慢慢向东南转弯,东边出现了小山,绿洲开始稀疏,接着消失。
“崇山叠抱众山朝,风卷黄尘万里遥。”水渠又向南扭转。距山脚几公里的地方,又出现一片绿洲。水渠上依次建起了梯级小水电站,每个电站发电320千瓦,八个电站一直延续到南营水库的大坝前。
水库的大坝边,一片静静的碧波。这是拦截南营河后形成的一处库区。它的上游是冰沟河、金塔河和细水河,南营水库蓄水不到1亿立方,是浇灌武威主要的农业用水的水源。同行者说:“今年的雨水不错,水库的蓄水也是历年最好的。”
“到了,这一带山湾就是青嘴喇嘛湾。那面山头上就是弘化公主的墓。”此时已到了库区的末端,距离武威城18公里。我登上小山包时,经他们的介绍,彻底看清了全貌,才明白了青嘴喇嘛湾的来历。公路到达这里时分岔,呈现出“Y”字形。一路径直向前,经过的是喇嘛湾,前往天祝县的旦马乡。一条路向东拐入另一个山湾,叫青嘴湾,前往天祝县的祁连乡。人们为了方便起见,就把这里统称为青嘴喇嘛湾。
“弘化公主的墓在哪里呢?”凉州区文化馆的同志指着库区西边的一些山头比划着说:“弘化公主的墓就在那个山头的下方。你看,半山腰的那一处白色的地方,就是墓区。那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看上去,我们和那处墓葬区的绝对距离大约有1公里。要想过去,必须先绕到库区的末端再倒行到那里才行,三四公里路程。“没有路可以过去,关键是那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
唐代时,朝廷也遇到了和汉代一样的边境安定问题。汉代面临强大的匈奴骑兵,为了稳定边患,无奈之下采取了和亲的政策。一时间,先后有多位公主出嫁北方草原,维持了多年的和平环境。隋唐时,西南出现了强盛的吐谷浑和吐蕃骑兵部落,时常侵犯中原大地,阻隔丝绸之路。隋唐朝廷为了改善双方的关系,先后将宗室公主远嫁异族。著名的文成公主就是于贞观十五年(640)离开长安,来到雪域高原,维系了汉藏间的和睦团结。而作为唐朝宗室公主18岁的弘化公主却比文成公主早一年远嫁青海的吐谷浑,成为吐谷浑的王后。
吐谷浑这个部族原来是慕容鲜卑的一支。吐谷浑是一个人,他出生于辽东慕容鲜卑,是西晋鲜卑族首领慕容涉归的儿子、前燕政权开创者慕容廆的庶长兄。由于和慕容廆的争斗,公元283~289年间,吐谷浑率部西迁到内蒙古河套北部的阴山一带,后来又西迁到甘肃临夏,最后在甘、川、青海交界的羌、氐故土一带游牧。最终与当地的羌、氐和后来征服的大夏人、其他鲜卑部族及突厥人、西域胡人、汉人等融合成为新的民族。吐谷浑部族的名字就是以最初的创始人吐谷浑的名字命名的。
吐谷浑建立政权大约是在吐谷浑的儿子吐延继位的公元329年。在之后的200多年里,吐谷浑与中原汉族政权不断有摩擦。公元595年,隋文帝以宗室女光化公主嫁给吐谷浑王。后因吐谷浑阻隔丝路交通,阻碍西域各国归附隋朝,才有了隋炀帝公元609年亲自统帅大军西征吐谷浑的那段历史。到唐太宗年间,通过战争,吐谷浑成为唐朝的藩属,真心归顺了唐朝。于是,唐太宗封诺曷钵为河源郡王、吐谷浑可汗,诺曷钵亲自到长安觐见、请婚。公元639年,唐太宗把弘化公主嫁给诺曷钵。公元640年,将文成公主远嫁给吐蕃王。652年,又把金城公主嫁给诺曷钵的长子慕容忠。九年后的公元663年,渐渐强大的吐蕃灭了吐谷浑,诺曷钵与弘化公主等数千帐人马逃往凉州。为了帮助吐谷浑复国,唐朝于公元666年封诺曷钵为青海国王、乌地也拔勒豆可汗。但最终因实力悬殊,被吐蕃击败,吐谷浑随之亡国。
据史料记载,弘化公主这位“诞灵帝女,秀奇质于莲波;托体王姬,湛清仪于桂魄。公宫秉训,沐胎教之宸猷;姒帏承规,挺璇闱之睿敏”。她随着青海王诺曷钵在青海高原上度过了58个春秋,于76岁时死于今天宁夏的宁武县。不知为什么,至少有四代国王和家眷,包括弘化公主均迁葬于1000多里外的武威,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那弘化公主的墓又是怎样被发现的呢?纪录片《大漠·长河》告诉我们:弘化公主墓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是在清朝同治年间,当地的百姓为了避难,纷纷来到这里,在山上挖窑洞。有一个姓梁的人意外地掘到了弘化公主的墓葬。后来,标志着吐谷浑王族显赫历史的多方墓志铭陆续被发现。这些墓志铭除了弘化公主的儿子青海国王慕容忠和王后金城公主外,还有其他儿子政乐王慕容宣昌、辅乐王慕荣彻、代乐王慕容明、燕王慕容曦皓及其家眷。
第二次是到了民国四年(1915)。有人从弘化公主墓里发现了证明弘化公主身份的墓志铭,这个重大的发现很快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我曾赶到武威市博物馆,仔细观看并拍摄了这块珍贵的文物。墓志铭约有40厘米见方,呈梯形状,四周雕饰着花纹,正面刻着“大唐故西平公主墓志”九个遒劲独特的大字。因为弘化公主在武则天时改为西平大长公主,所以与墓志铭上是一致的。
1980年,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弘化公主的墓葬及其附近的四座慕容氏残墓进行了细致的发掘。从清理出来的文物看,数量众多的彩绘木俑和各种丝织品残片尤为引人注目。木俑造型优美,生动逼真,镂刻细致,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对研究唐代雕塑艺术、服饰与吐谷浑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资料。纱、罗、绢等丝织品色泽艳丽,纹饰细腻,薄而透明,质地牢固,反映了唐代精湛的丝织水平。
青青的喇嘛湾,雄伟的王陵群,给南营河增添了几分厚重的历史感和神秘的色彩。在这里静静躺了1300多年的弘化公主也没有得以安宁,最终被后人挖得面目全非。弘化公主,一位值得后人崇敬的女人。为了中原与周边和睦共处,她深明大义,远嫁异域,曾经以自己的青春换来过短暂的和平和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