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

来源 :教育界·综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影响下,如何进一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成为现阶段教学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实践分析发现,建设班级文化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立足于新课程理念角度,分析了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研究了班级文化建设方法,希望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主体参与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教育方法已经出现了很多弊端,学生不再是考试的“机器”,教育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班级文化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说是行为指导,是所有学生的共同目标,但是当下很多初中班级都忽略了该方面的建设,达不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实践与研究十分必要。
  一、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
  现阶段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情况并不乐观,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级管理方法老套
  产生此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受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班级管理往往会成为教师的“独角戏”,长此以往对于班级文化的建立十分不利。
  (二)学生参与性不强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并不重要,并不能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且建立之后还需要受到条条框框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并不感兴趣。
  (三)存在认识误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家长往往存在着认识误区,他们大多以考试成绩来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骤增,学习动力也只是为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在此形势下,班级文化建设自然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认为其是浪费时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想也会受到影响,对班级文化建设产生抵触心理在所难免。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
  (一)激发主体意识,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的管理制度可以说是学生生活行为以及学习行为的基本规范,该方面内容的确定应该结合学校相关制度以及班级实际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从班级制度文化角度来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尺度,促使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利于提升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符合新课程理念。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公约。之所以让学生自己建立班级公约,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参与到文化建设过程中,并且此种背景下的公约内容其实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对于制度的理解会更加深刻[1]。班级公约中应该明确包含学习行为规范、日常生活规范、日常行为准则、奖惩制度等内容。班级公约建立在一个公平、民主的基础之上,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
  2.增设班级岗位,归还学生主体地位。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应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习各种社会本领,这也是學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因此,可以在班级中增设多种岗位,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建设活动中。岗位的建立不能仅仅停留在“班级委员”层面,还可以适当增加“财政组长”“班主任助理”等职位,让班级中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有“服务”与“被服务”的机会。
  岗位建立完成之后,需要建立合理的轮换制度:(1)岗位轮换比例应该保持在1/3~2/3之间;(2)岗位轮换时间不能过快,岗位人员交替过程中需要做好工作交接;(3)采用竞争上岗制度。
  (二)丰富评价机制,把评价责任还给学生
  1.加强“一事一评”。在日常评价过程中应该采取“一事一评”的评价方法,然后在班级中选举“班级之星”,要求所有评价内容都需要采取阶段性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可以从体育、日常行为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长此以往,可以形成班级内部积极向上的局面。学生在接受表扬的过程中收获了肯定,从而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对于没有受到表扬的学生而言,可以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发现别人的优点,还可以形成自我激励。
  2.加强岗位评价。对于班级内部诸多岗位的参与者需要进行定期评价,评价期限可以选择为一周一次或者“换岗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评价方式以及评价内容。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自评 他评”,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评价过程的全面性与合理性;评价内容应该贯穿岗位者全部管理周期,具体有岗位执行力度、岗位参与效果、岗位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除此之外,在岗位轮换过程中,竞争者需要说明竞争原因以及自身优势,进一步锻炼学生自主选择能力,让学生在合理的班级制度下完成对班级文化的建设与认知。
  3.建立每日一评制度。在每日一评制度中,“班主任助理”或者“代理班主任”需要发挥统筹规划的作用,评价时可以采用班级日记形式进行记录,评价内容有上课情况、各个岗位个工作情况、班级管理人员管理情况等,然后将记录内容递交给教师进行评价和审核。一个良好的班级日记可以描述班级一天之中的整体情况,对于教师指导班级学习活动以及班级文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三)主导班风,引导开放的班级文化
  1.确立优良班风的标准。班风是班级文化的主要体现,因此建立何种形式的班风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考虑。在班风建设过程中,不能根据教师或者学生某一个人的意见进行设定,应该结合班级成员日常生活内容以及具体喜好进行分析,在一个公平、民主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群策群力。根据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和教学情况,优良班风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1)建立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促使班级成员团结互助,齐心协力;(2)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力,刻苦学习,坚持不懈;(3)建立班级竞争氛围,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2.班旗、班歌、班徽。班旗、班歌、班徽存在的作用等同于国旗、国歌、国徽,对内是凝聚学生班级向心力不可多得的元素[2];对外可以代表班级整体面貌、班级形象以及班级文化内涵。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可以参与其中,综合学生意见进行筛选,还可以征求美术教师以及学校领导的意见,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合理性。此环节,学生得以参与班级“重大事件”,从中获得认同感,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并且设计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考虑。在良性竞争之下学生会收获一种自豪感,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
  3.班训。班训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形成班训,学生才能按照班训内容规范行为。班训主要作用在学生的思想层面,可以有效地转变学生“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班训与班旗、班歌、班徽建立方法相同,需要建立在多方共同意见之上。
  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教学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层面不断进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初中教育更加契合学生学习特点。班级文化建设便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需要从教育观念、管理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建设,才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达到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兰英,刘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基于河北大学省级优秀班集体的分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1(01):108-112.
  [2]张星.从行动学习的开展看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兼谈行动学习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9(06):68-69.
其他文献
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大多惯用任务驱动的模式,通过“新授知识-教师演示-学生实训-教师总结”几大环节开展教学工作。而中职学生个体差异大,自律性差,导致教师在课堂纪律的把控、
<正> 在英语句子中,所谓头重脚轻,是指主语较长而谓语部分较短,其中“头”指主语,“脚”指谓语部分。若无特殊原因,头重脚轻应该避免,而应头轻脚重,即句子结构的谓语部分应比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高档数控制齿机床工程研究中心市级创新平台建设。 Chongqing Municip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p
<正>~~
<正> 1620年,一艘名叫“五月花号”(Mayflower)载有102个英国人的轮船来到现在马萨诸塞州的岩石岸边。船上的乘客是清教徒 (Puritans)。他们当时在英国因想改革宗教而被视为
<正> 说到职务,一般有正副之分。英语里可以表示“副职”之意的词有好些个,最常见的是vice,deputy,associate,assistant以及前缀sub-。比如“副主席”就可以用vice-chairman,
针对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技术问题展开思考,总结、归纳了当前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中的典型问题与现象,提出了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技术体系的7层架构模型,研究了实施效果评
<正> 电视上看到一则某种牌子的电器之广告,内中有audio和video两个字,借贵刊一角谈一谈。不用说,这两个字都是和电器有关的。audio与“音”有关系,video则和“影”有关。 au
<正> RainR is the roaring thunder.A is the amazing lightning.I is an incredible downpour.N is nothing to do. --by Linda Hart Rainy DaysThunder and lightening as
【摘要】小学课堂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频发,并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现实课堂管理中,很多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认识不够,管理方式不当,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管理低效。文章针对课堂问题行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具体原因,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经验,探讨了优化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课堂问题行为管理;问题;对策  课堂问题行为指的是与教学要求及课堂行为规范不一致,对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