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经管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创业者核心素质模型中各指标的定量分析,得到了创业者核心素质的重要性排序。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初步探索出了高职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核心素质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 素质 培养路径
一、引言
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从2000年的107万人增长到 了2017年的795万人。然而,用人单位的就业岗位却没有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而增加,反而是严把人力资源质量关,对应聘者优中取优。这使得缺乏职场实战经验的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日趋严峻。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二、创业者必备的核心素质
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者核心素质与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不同时代的共计18位典型创业者的实际案例,归纳整理出了具有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创业者核心素质模型草案。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与优化,优化后得到了具有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的创业者核心素质模型,如图1所示。
将上述模型中的各级指标量化处理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其权重。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对每个层次的指标进行同级之间的两两比较后分别得到判断矩阵。
2.运用MATLAB软件计算每个层次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3.对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并确定最终的权重。计算结果(由于计算过程较为繁琐,此处将其省略)如表1所示。
三、高职经管类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质的培养路径
从上述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相比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创业者的心理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素质对其创业活动的成功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新观点的能力。
1.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高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例如,可以邀请企业家向学生讲述其奋斗史,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参加企业论坛等专题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2.通过创新创业项目体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与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有着创新创业的先天优势。高职经管类专业在培养学生时要时刻把握市场的脉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创业设计大赛、创业项目体验、消费者市场调查等活动。通过上述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锻炼学生持之以恒、用于面对挑战、乐观自信的心理素质,以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转变教育理念,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教學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从理论教学到实践环节循序渐进向前推进,努力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4.建立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统一。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学文化氛围的同时,还要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传统的专业课程中去,是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相融合。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从通识课到提高课分阶段开设,并通过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从每一门专业课程中挖掘创新创业的元素,使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贯穿课程体系的始终。
参考文献:
[1]李明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人格特征及其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4(8).
[2]戴仁卿,张晓蕾.高校创新创业者人格素养提升困境及培养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6(15).
[3]王石薇.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成人教育转型发展的新路径[J].成人教育,2016( 10).
作者简介:王鸣华(1981—)女。天津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研究。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6年度课题 重点课题 “高职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研究”(ⅩⅥ127);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课题 重点课题 “高职经管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研究”(dzxxky2017-23).
关键词:创新创业 素质 培养路径
一、引言
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从2000年的107万人增长到 了2017年的795万人。然而,用人单位的就业岗位却没有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而增加,反而是严把人力资源质量关,对应聘者优中取优。这使得缺乏职场实战经验的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日趋严峻。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二、创业者必备的核心素质
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者核心素质与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不同时代的共计18位典型创业者的实际案例,归纳整理出了具有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创业者核心素质模型草案。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与优化,优化后得到了具有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的创业者核心素质模型,如图1所示。
将上述模型中的各级指标量化处理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其权重。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对每个层次的指标进行同级之间的两两比较后分别得到判断矩阵。
2.运用MATLAB软件计算每个层次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3.对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并确定最终的权重。计算结果(由于计算过程较为繁琐,此处将其省略)如表1所示。
三、高职经管类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质的培养路径
从上述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相比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创业者的心理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素质对其创业活动的成功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新观点的能力。
1.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高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例如,可以邀请企业家向学生讲述其奋斗史,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参加企业论坛等专题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2.通过创新创业项目体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与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有着创新创业的先天优势。高职经管类专业在培养学生时要时刻把握市场的脉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创业设计大赛、创业项目体验、消费者市场调查等活动。通过上述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锻炼学生持之以恒、用于面对挑战、乐观自信的心理素质,以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转变教育理念,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教學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从理论教学到实践环节循序渐进向前推进,努力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4.建立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统一。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学文化氛围的同时,还要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传统的专业课程中去,是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相融合。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从通识课到提高课分阶段开设,并通过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从每一门专业课程中挖掘创新创业的元素,使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贯穿课程体系的始终。
参考文献:
[1]李明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人格特征及其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4(8).
[2]戴仁卿,张晓蕾.高校创新创业者人格素养提升困境及培养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6(15).
[3]王石薇.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成人教育转型发展的新路径[J].成人教育,2016( 10).
作者简介:王鸣华(1981—)女。天津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研究。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6年度课题 重点课题 “高职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研究”(ⅩⅥ127);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课题 重点课题 “高职经管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研究”(dzxxky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