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里的一块“硬骨头”,一个“老大难”,我们倡导要让学生写出有思想、有个性的作文。但如果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写出很有思想、很有个性的作文,我认为这并不客观。我看过一篇文章,谈到教作文的难点,说作文有可教的地方:语法、修辞、逻辑,是可教的;还有半可教的:观察、想象、思考;还有不可教的,是什么呢?是才气、灵气、情感、思想等。而半可教和不可教的,又恰恰是写好作文应具备的素质。特别是情感和思想,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讲,能写出结构较合理,语言稍通顺、内容较完整、详略较分明的文章也就不错了。但如果要在一个班中突现作文尖子生,我想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能够写出有思想、有自己个性的作文。为了让学生能写出有思想、有个性的作文,我力求去尝试如下两种做法:
1.让写作成为学生心理释放的一种需要
《心理学》一书中是这样给心理下定义的。心理:在人的现实生活中,除了客观物质现象外,还有一种存在于个人身上的主观精神现象,这就是心理现象,也就是在我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看见、听到、个体对外界的感受、爱好、性格等,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让写作成为学生心理释放的一种需要,就是让学生在文章中说真话,讲真事,吐真情。就像你心里有了什么事,必须有一个人来听你诉说一样。当有了这种需要的时候,孩子们就能把自己内心的所想、所思毫无保留地写下来。我喜欢教语文,就是因为我喜欢看学生的作文,我喜欢倾听那些来自心底的最幼稚无邪的声音。为了能够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我通常搭建这样的平台让学生敢于说真话、敢于表真情。
1.1 评奖日记、作文着重推出敢说真话,以真实的生活为材料的作文
批阅学生的作文,根据学生已有的写作水平,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学生的作文是自己写的还是抄来的。评奖作文的时候,我着重推出敢说真话,选取生活中大家都熟知的材料来构思的作文进行讲评,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文风也和他的性格一样,总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要么调皮,要么稳重,要么恬淡,要么自信。调皮学生的文章,就如他一样调皮而自信;稳重学生的文章,也应该如他一样稳重且有思想深度;幼稚懵懂学生的文章,也如他一样幼稚懵懂,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写得率真。
1.2 尽量让学生写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
我们批阅作文,特别是期末检测的作文,有时会觉得作文内容千篇一律,都写些假话、空话,连平时你认为写作水平不错的学生也只会说那几句。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凡是作文题目出问题了。作文题目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写作虽然可以虚构,可以超越生活,但它毕竟源于生活。如果你给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你不愁他没话可说。甚至有时连最差的学生也能让你刮目相看,而且你可以百分百肯定不是从哪里抄来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让学生情动于点滴,作文选材于细微处
作文是一项需要激情,并创造激情的思维活动。我们必然会被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感动,这样,才会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哪怕没有华丽的辞藻,但也能够在朴素中见真情。大家熟悉的婉约派南宋诗人李清照就是因为身遭坎坷,用诗来悲叹自己的身世,抒发伤感的情调。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很多诗是写给他生命中的至爱林徽音的。他曾这样说:我的诗情真有些像是山洪爆发不分方向的乱冲,最早写诗的半年,生命受到了一种伟大力量的感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他说这话时正是和林徽音热恋的时期,曾有人这样说过:三个女性成就了诗人徐志摩。再看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到日本留学,和中国留学生看电影,看到日军砍中国人的头,中国人留学生却麻木地笑着拍手,对鲁迅刺激极大。所以决定弃医从文,拯救国民,重铸民族灵魂。 由此可见,文人情商大多很高,他们的诗文都是情动于衷而成于言的,都是披情入文,都是浸透着浓厚的思想感情。就我本人而言,常常会被生活中的一点点细节所感动。比如,看见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从我身边牵手走过,我觉得他们牵手的镜头很美,远比那些穿着亮丽时装牵手走过的美丽少男少女洒脱得多。因为,老人的牵手有着这更深的内涵,几十年后,两双手还能牵在一起,那是经过了平凡生活的洗礼。所以,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多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并由这些细节引发一种感动,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素材,处处有感动。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呢?教师首先得做有心人。
在和同学相处时,和他们的磕磕碰碰自然也不少,但更多时候我被他们深深地感动着。当那些感动到来的时候,我就常常随即作文,告诉他们,这就是作文。有这样一幕感动着我:一次,班上有一个经常不交作业的调皮大王没吃早点。早读下课,那天还下着大雨,他妈用用方便袋提着早点来给他吃,并告诉我,她最近身体不是太好。看到他的母亲在大雨中消失的瘦弱的背影,当时我心里就有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慨,眼角也不觉有酸涩的感觉。多伟大的母爱呀!可她是否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学校里是多么有愧于她的这份母爱。我当即在黑板上写下了“母爱”一词,要求大家对这一命题作文进行选材。我告诉大家,我今天早上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母爱,母爱没有规定说一定是你输液醒来时妈妈在床头睡着了;你不做作业,妈妈又怎样的批评你……你和妈妈在一起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无不浸透着浓浓的母爱。就像今天早上普易成生病的妈妈冒雨送早点来一样。像这样的生活小细节大家可以说上三天三夜。于是,有同学说到自己晕车时母亲怎样照顾自己;有同学说上幼儿园时妈妈把自己冻冰的小手放在她的心窝里暖热;还有的说妈妈如何把最好吃的留给自己。生活中,有多少我们看不见的小细节,往往这些小细节又是最能打动人的。这样,孩子们就不会把母爱局限于下雨送把伞来,发烧时守在病床前睡着了。我看到过这么一句名言:最后的成功往往属于关注细节的人。这句话不一定准确,但写出来的文章要感人,我觉得还真的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中国写作学会顾问、北师大大学教授刘锡庆说过:能教的,多用不上;半能教的,重要但得之很难;不能教的,又恰恰非常要紧,这真是有点无奈。故此,要靠一节生动的作文课就让学生写出令人心动的作文,这未免有些太不切实际。一篇好文章的生成,决不是一时的偶然,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它需要长期的积淀。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从每一个细节给学生与文学的熏陶,给学生创造说真话的机会,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有思想、有真情、有个性的文章就会日趋形成。
1.让写作成为学生心理释放的一种需要
《心理学》一书中是这样给心理下定义的。心理:在人的现实生活中,除了客观物质现象外,还有一种存在于个人身上的主观精神现象,这就是心理现象,也就是在我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看见、听到、个体对外界的感受、爱好、性格等,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让写作成为学生心理释放的一种需要,就是让学生在文章中说真话,讲真事,吐真情。就像你心里有了什么事,必须有一个人来听你诉说一样。当有了这种需要的时候,孩子们就能把自己内心的所想、所思毫无保留地写下来。我喜欢教语文,就是因为我喜欢看学生的作文,我喜欢倾听那些来自心底的最幼稚无邪的声音。为了能够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我通常搭建这样的平台让学生敢于说真话、敢于表真情。
1.1 评奖日记、作文着重推出敢说真话,以真实的生活为材料的作文
批阅学生的作文,根据学生已有的写作水平,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学生的作文是自己写的还是抄来的。评奖作文的时候,我着重推出敢说真话,选取生活中大家都熟知的材料来构思的作文进行讲评,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文风也和他的性格一样,总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要么调皮,要么稳重,要么恬淡,要么自信。调皮学生的文章,就如他一样调皮而自信;稳重学生的文章,也应该如他一样稳重且有思想深度;幼稚懵懂学生的文章,也如他一样幼稚懵懂,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写得率真。
1.2 尽量让学生写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
我们批阅作文,特别是期末检测的作文,有时会觉得作文内容千篇一律,都写些假话、空话,连平时你认为写作水平不错的学生也只会说那几句。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凡是作文题目出问题了。作文题目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写作虽然可以虚构,可以超越生活,但它毕竟源于生活。如果你给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你不愁他没话可说。甚至有时连最差的学生也能让你刮目相看,而且你可以百分百肯定不是从哪里抄来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让学生情动于点滴,作文选材于细微处
作文是一项需要激情,并创造激情的思维活动。我们必然会被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感动,这样,才会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哪怕没有华丽的辞藻,但也能够在朴素中见真情。大家熟悉的婉约派南宋诗人李清照就是因为身遭坎坷,用诗来悲叹自己的身世,抒发伤感的情调。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很多诗是写给他生命中的至爱林徽音的。他曾这样说:我的诗情真有些像是山洪爆发不分方向的乱冲,最早写诗的半年,生命受到了一种伟大力量的感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他说这话时正是和林徽音热恋的时期,曾有人这样说过:三个女性成就了诗人徐志摩。再看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到日本留学,和中国留学生看电影,看到日军砍中国人的头,中国人留学生却麻木地笑着拍手,对鲁迅刺激极大。所以决定弃医从文,拯救国民,重铸民族灵魂。 由此可见,文人情商大多很高,他们的诗文都是情动于衷而成于言的,都是披情入文,都是浸透着浓厚的思想感情。就我本人而言,常常会被生活中的一点点细节所感动。比如,看见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从我身边牵手走过,我觉得他们牵手的镜头很美,远比那些穿着亮丽时装牵手走过的美丽少男少女洒脱得多。因为,老人的牵手有着这更深的内涵,几十年后,两双手还能牵在一起,那是经过了平凡生活的洗礼。所以,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多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并由这些细节引发一种感动,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素材,处处有感动。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呢?教师首先得做有心人。
在和同学相处时,和他们的磕磕碰碰自然也不少,但更多时候我被他们深深地感动着。当那些感动到来的时候,我就常常随即作文,告诉他们,这就是作文。有这样一幕感动着我:一次,班上有一个经常不交作业的调皮大王没吃早点。早读下课,那天还下着大雨,他妈用用方便袋提着早点来给他吃,并告诉我,她最近身体不是太好。看到他的母亲在大雨中消失的瘦弱的背影,当时我心里就有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慨,眼角也不觉有酸涩的感觉。多伟大的母爱呀!可她是否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学校里是多么有愧于她的这份母爱。我当即在黑板上写下了“母爱”一词,要求大家对这一命题作文进行选材。我告诉大家,我今天早上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母爱,母爱没有规定说一定是你输液醒来时妈妈在床头睡着了;你不做作业,妈妈又怎样的批评你……你和妈妈在一起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无不浸透着浓浓的母爱。就像今天早上普易成生病的妈妈冒雨送早点来一样。像这样的生活小细节大家可以说上三天三夜。于是,有同学说到自己晕车时母亲怎样照顾自己;有同学说上幼儿园时妈妈把自己冻冰的小手放在她的心窝里暖热;还有的说妈妈如何把最好吃的留给自己。生活中,有多少我们看不见的小细节,往往这些小细节又是最能打动人的。这样,孩子们就不会把母爱局限于下雨送把伞来,发烧时守在病床前睡着了。我看到过这么一句名言:最后的成功往往属于关注细节的人。这句话不一定准确,但写出来的文章要感人,我觉得还真的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中国写作学会顾问、北师大大学教授刘锡庆说过:能教的,多用不上;半能教的,重要但得之很难;不能教的,又恰恰非常要紧,这真是有点无奈。故此,要靠一节生动的作文课就让学生写出令人心动的作文,这未免有些太不切实际。一篇好文章的生成,决不是一时的偶然,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它需要长期的积淀。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从每一个细节给学生与文学的熏陶,给学生创造说真话的机会,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有思想、有真情、有个性的文章就会日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