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人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深刻地感受到新课改下活跃的生物课堂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交流、能力的培养、还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一现,这些灵感对于更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碰撞、提高教学效益将大有帮助。本文整理了本人在教学工作中关于:“心脏结构”、“QQ”糖的妙用、同一体态语言表达两个内容、四手联合,表示“关节”、巧用身边材料,制作简易教具等内容的灵感一现过程及感想,与广大生物教师分享。
【关键词】中学 生物教学 灵感
新课改下的中学生物教学既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又让广大教师拓宽了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给我们活跃的生物课堂增添无限情趣,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本人在生物教学中深刻地感受到活跃的生物课堂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交流、能力的培养、还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一现,这些灵感对于更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碰撞、提高教学效益将大有帮助。由于本校地处城区的边缘地带,在校生大多以农民工子弟为主,再加上本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无法实现多媒体教学,教具模型等相对缺乏,虽给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有了更多需要师生发挥的空间,就有了很多课堂灵感的出现。现将这几年来在初级中学人教版《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得来的一些灵感进行汇总,愿与生物教师一起分享。
1、关于“心脏结构”一节课上的灵感
七年级下册中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这学期比较重要的内容,而关于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则是难点内容,学生必须在对心脏结构及联通血管做深入了解之后才能整理出血液循环的途径。对于心脏结构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多种,如实物展示、甚至采用游戏的方式,但对于一部分空间思维能力较弱的同学在采取了很多方法之后发现还会在练习中分不清心脏四个腔的位置及联通关系,正当着急之时突然想起人们居住的房屋和地下室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类似的关系,虽然不是完全相同,但却是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接触过的,于是为了学生,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同学们,我们都很熟悉自己的家,现在大多都住楼房,旁边还有邻居,下面都有地下室,能不能做个联想,把自己家、邻居家、以及两家的地下室和我们的心脏四腔结构联系起来,学生很兴奋地开始讨论,过了一会就有同学激动地举起手,全班立刻安静下来,听到那位同学说:我们组讨论认为,心脏的四腔中心房位于上方,而且左右不通,我们自己家和邻居家房屋也是有墙相隔,左右不通,那么就把自家和邻居家的房屋当做左右心房(背对房屋门口时看谁家在左谁家在右来分)。而每家的地下室位于房屋下,并且自家人进自己的地下室,那么两家地下室就和左右心室对应起来,还可以很好地让大家联系“上房下室,左右不通上下通”的口诀,另外我们还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全班同学都极力鼓励他说,我点头后他接着说道:与心脏四腔连通的一些血管名称有同学总是分不清楚,我们认为可以这样联想,就是自家房屋一般都收拾得比较干净(与静脉的静同音),而地下室则是相对卫生条件差点,时不时会有老鼠光顾,就有动来动去的声音(动和动脉的动是同一个字)。那刚好对应了心房连接的血管是静脉,心室连接的血管是动脉,话音刚落,就听到教室一片掌声,可见他们有创意的讨论结果赢得了同学的一致认可,我也为此很激动。在后来的练习中明显发现这个班的同学对相应内容的解答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开始根本无法分清心脏四腔的那些同学,格外地激动。我把这样的联想思路在其他班级试用之后效果都非常好。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就由这一次突发灵感轻松解决,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收获的喜悦,还将是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思路和视野的开阔,也更进一步促进教师本人做出更多更好的大胆尝试,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也就有了以后的许多灵感的再现。
2.“QQ”糖的妙用
在学习完“动植物细胞”知识后,通过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立体感是很有必要的,而在“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实验中同样都要用到的材料之一就是琼脂,琼脂虽是实验室必备材料,但每次用量大,若不能及时配备就会影响正常教学,更何况本校的配备本身就不充足。在一次遇到取材困难的课堂上,我大胆尝试,让学生回家利用生活材料完成“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是否可行呢?在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结果的几天时间里,意外出现了,一个学生带着装了类似凝胶物质的瓶子让我来看是否有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出现,问完了他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之后,我已按耐不住地激动了,他的确是把实验室的所有装置都换成了家里的器具,并且最让我激动不已的是琼脂被他用可以随处买到的零食“QQ”糖来代替:在容器中放一些“QQ”糖,放入蒸锅中高温加热, “QQ”糖就会融化,待冷却后就成了类似琼脂冷却后的凝胶状。更令人兴奋不已的是,这位同学的装有“QQ”糖的瓶子在我的办公室放了几天之后竟然长出了几个青绿色的菌落。这种意外得来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很快与所有学生分享了这一快乐。也在以后用到琼脂的实验和探究中用每个学生都容易找到和乐意去做的"QQ"糖来代替琼脂。这次学生的灵感带给了我更多的思考(已在《不能忽视学生的潜能》一文中描述)。
3、同一体态语言表达两个内容
学到“植物的蒸腾作用”就必然联系叶片的结构,气孔的张开闭合是动态的过程,可用到的教具有限,可否不用到任何教具和模型,用方便易行的体态语言就可清晰展示给学生呢?我伸出双手五指并拢,掌心相对,略向手背方向弯曲,我惊喜地发现这样的双手就是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中间的缝隙表示气孔,双手掌心慢慢靠近同时双手掌拉直表示气孔闭合,而当反方向活动双手时表示气孔张开,既形象又直观。
在“眼的结构及视力形成过程中”晶状体的凸度变化同样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在上次用双手表示保卫细胞的灵感的带动下,我还用到双手,同样是伸出双手五指并拢,掌心相对,略向手背方向弯曲,此时提示学生要观察的重点是手背向外歪曲的程度表示晶状体的凸度大小变化。 同一个体态语言,观察的角度不同,表达的含义也不同,却能轻松解决两节课堂问题。归功于灵感带给我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4、四手联合,表示“关节”
讲到“哺乳动物的运动”时,关节的构成是重点内容,本人在灵感的带动下尝试同桌合作用四只手来表示:一名同学的一只手握拳,弯曲后突出的五指表面表示关节头,另一只手掌呈弧状抱住前一只手,表示关节窝,另一名同学用双手抱住第一位同学的两只手,表示关节囊,如果在四只手的接触面上都涂抹润手油,则可以进一步表示滑液。既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于无形之中圆满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
5.巧用身边材料,制作简易教具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用到的教具很多,而有时头脑中灵感一现,就近利用身边随手可取的材料制作一些简易教具也不失为一种良策,可大大节约制作复杂教具的时间和精力,也带给学生意外的收获和惊喜。
还记得几年前在上“神经系统的组成”时,对“神经元(神经细胞)的构成”多采用的是观察法,既对照挂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找到神经元的构成-细胞体内的细胞核、细胞膜,再找到细胞体周围的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接着指明神经纤维、神经末梢、以及神经的构成情况,从一个班大部分学生的表情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些结构理解上难度不大但却是非常繁杂的。有无更好的办法让他们学得快乐,老师又讲得轻松呢?正当回到办公室一筹莫展的时候,看到了前几天学生送来的几束假花,从造型上看还非常像神经元,我灵机一动,拿来试试看效果如何?于是我经过了一定的加工:把每一支假花的主要花枝(表示长的轴突)上用透明胶带(表示鞘)缠绕一圈,二者构成神经纤维,再把其末端的透明胶带用剪刀剪出许多分叉(表示神经末梢)。再用这样的几支花扎成一束,外面用纸包住(表示——条神经)。还能把单独的两支首尾相连表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而每一枝假花的主要部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和周围包着的塑料以及一端向外伸出的短的几个细丝刚好直观地分别表示细胞核和外面的细胞膜(二者可以构成细胞体)以及细胞体周围短的树突。当把准备好的这个简单模型带到所教其余班级使用之后发现学生个个聚精会神,眼神中充满的不仅是好奇,还有更多的喜悦和对下次意外收获的期待。当然这节课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很多课堂灵感的出现,也许是在师生都不经意之间发生的,可以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但不是每次师生的灵感一现都非常有利于我们的课堂,这就需要生物教师及时捕捉并针对本班情况做出鉴别和判断,把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灵感带到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大大提高教学效益,给师生带来无限活力和激情。
【关键词】中学 生物教学 灵感
新课改下的中学生物教学既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又让广大教师拓宽了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给我们活跃的生物课堂增添无限情趣,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本人在生物教学中深刻地感受到活跃的生物课堂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交流、能力的培养、还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一现,这些灵感对于更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碰撞、提高教学效益将大有帮助。由于本校地处城区的边缘地带,在校生大多以农民工子弟为主,再加上本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无法实现多媒体教学,教具模型等相对缺乏,虽给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有了更多需要师生发挥的空间,就有了很多课堂灵感的出现。现将这几年来在初级中学人教版《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得来的一些灵感进行汇总,愿与生物教师一起分享。
1、关于“心脏结构”一节课上的灵感
七年级下册中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这学期比较重要的内容,而关于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则是难点内容,学生必须在对心脏结构及联通血管做深入了解之后才能整理出血液循环的途径。对于心脏结构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多种,如实物展示、甚至采用游戏的方式,但对于一部分空间思维能力较弱的同学在采取了很多方法之后发现还会在练习中分不清心脏四个腔的位置及联通关系,正当着急之时突然想起人们居住的房屋和地下室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类似的关系,虽然不是完全相同,但却是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接触过的,于是为了学生,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同学们,我们都很熟悉自己的家,现在大多都住楼房,旁边还有邻居,下面都有地下室,能不能做个联想,把自己家、邻居家、以及两家的地下室和我们的心脏四腔结构联系起来,学生很兴奋地开始讨论,过了一会就有同学激动地举起手,全班立刻安静下来,听到那位同学说:我们组讨论认为,心脏的四腔中心房位于上方,而且左右不通,我们自己家和邻居家房屋也是有墙相隔,左右不通,那么就把自家和邻居家的房屋当做左右心房(背对房屋门口时看谁家在左谁家在右来分)。而每家的地下室位于房屋下,并且自家人进自己的地下室,那么两家地下室就和左右心室对应起来,还可以很好地让大家联系“上房下室,左右不通上下通”的口诀,另外我们还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全班同学都极力鼓励他说,我点头后他接着说道:与心脏四腔连通的一些血管名称有同学总是分不清楚,我们认为可以这样联想,就是自家房屋一般都收拾得比较干净(与静脉的静同音),而地下室则是相对卫生条件差点,时不时会有老鼠光顾,就有动来动去的声音(动和动脉的动是同一个字)。那刚好对应了心房连接的血管是静脉,心室连接的血管是动脉,话音刚落,就听到教室一片掌声,可见他们有创意的讨论结果赢得了同学的一致认可,我也为此很激动。在后来的练习中明显发现这个班的同学对相应内容的解答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开始根本无法分清心脏四腔的那些同学,格外地激动。我把这样的联想思路在其他班级试用之后效果都非常好。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就由这一次突发灵感轻松解决,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收获的喜悦,还将是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思路和视野的开阔,也更进一步促进教师本人做出更多更好的大胆尝试,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也就有了以后的许多灵感的再现。
2.“QQ”糖的妙用
在学习完“动植物细胞”知识后,通过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立体感是很有必要的,而在“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实验中同样都要用到的材料之一就是琼脂,琼脂虽是实验室必备材料,但每次用量大,若不能及时配备就会影响正常教学,更何况本校的配备本身就不充足。在一次遇到取材困难的课堂上,我大胆尝试,让学生回家利用生活材料完成“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是否可行呢?在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结果的几天时间里,意外出现了,一个学生带着装了类似凝胶物质的瓶子让我来看是否有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出现,问完了他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之后,我已按耐不住地激动了,他的确是把实验室的所有装置都换成了家里的器具,并且最让我激动不已的是琼脂被他用可以随处买到的零食“QQ”糖来代替:在容器中放一些“QQ”糖,放入蒸锅中高温加热, “QQ”糖就会融化,待冷却后就成了类似琼脂冷却后的凝胶状。更令人兴奋不已的是,这位同学的装有“QQ”糖的瓶子在我的办公室放了几天之后竟然长出了几个青绿色的菌落。这种意外得来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很快与所有学生分享了这一快乐。也在以后用到琼脂的实验和探究中用每个学生都容易找到和乐意去做的"QQ"糖来代替琼脂。这次学生的灵感带给了我更多的思考(已在《不能忽视学生的潜能》一文中描述)。
3、同一体态语言表达两个内容
学到“植物的蒸腾作用”就必然联系叶片的结构,气孔的张开闭合是动态的过程,可用到的教具有限,可否不用到任何教具和模型,用方便易行的体态语言就可清晰展示给学生呢?我伸出双手五指并拢,掌心相对,略向手背方向弯曲,我惊喜地发现这样的双手就是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中间的缝隙表示气孔,双手掌心慢慢靠近同时双手掌拉直表示气孔闭合,而当反方向活动双手时表示气孔张开,既形象又直观。
在“眼的结构及视力形成过程中”晶状体的凸度变化同样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在上次用双手表示保卫细胞的灵感的带动下,我还用到双手,同样是伸出双手五指并拢,掌心相对,略向手背方向弯曲,此时提示学生要观察的重点是手背向外歪曲的程度表示晶状体的凸度大小变化。 同一个体态语言,观察的角度不同,表达的含义也不同,却能轻松解决两节课堂问题。归功于灵感带给我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4、四手联合,表示“关节”
讲到“哺乳动物的运动”时,关节的构成是重点内容,本人在灵感的带动下尝试同桌合作用四只手来表示:一名同学的一只手握拳,弯曲后突出的五指表面表示关节头,另一只手掌呈弧状抱住前一只手,表示关节窝,另一名同学用双手抱住第一位同学的两只手,表示关节囊,如果在四只手的接触面上都涂抹润手油,则可以进一步表示滑液。既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于无形之中圆满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
5.巧用身边材料,制作简易教具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用到的教具很多,而有时头脑中灵感一现,就近利用身边随手可取的材料制作一些简易教具也不失为一种良策,可大大节约制作复杂教具的时间和精力,也带给学生意外的收获和惊喜。
还记得几年前在上“神经系统的组成”时,对“神经元(神经细胞)的构成”多采用的是观察法,既对照挂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找到神经元的构成-细胞体内的细胞核、细胞膜,再找到细胞体周围的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接着指明神经纤维、神经末梢、以及神经的构成情况,从一个班大部分学生的表情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些结构理解上难度不大但却是非常繁杂的。有无更好的办法让他们学得快乐,老师又讲得轻松呢?正当回到办公室一筹莫展的时候,看到了前几天学生送来的几束假花,从造型上看还非常像神经元,我灵机一动,拿来试试看效果如何?于是我经过了一定的加工:把每一支假花的主要花枝(表示长的轴突)上用透明胶带(表示鞘)缠绕一圈,二者构成神经纤维,再把其末端的透明胶带用剪刀剪出许多分叉(表示神经末梢)。再用这样的几支花扎成一束,外面用纸包住(表示——条神经)。还能把单独的两支首尾相连表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而每一枝假花的主要部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和周围包着的塑料以及一端向外伸出的短的几个细丝刚好直观地分别表示细胞核和外面的细胞膜(二者可以构成细胞体)以及细胞体周围短的树突。当把准备好的这个简单模型带到所教其余班级使用之后发现学生个个聚精会神,眼神中充满的不仅是好奇,还有更多的喜悦和对下次意外收获的期待。当然这节课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很多课堂灵感的出现,也许是在师生都不经意之间发生的,可以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但不是每次师生的灵感一现都非常有利于我们的课堂,这就需要生物教师及时捕捉并针对本班情况做出鉴别和判断,把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灵感带到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大大提高教学效益,给师生带来无限活力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