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空间句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尺度分析南宁市老城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与社会运动的对应关系。基于上述结论,对今后南宁市老城区的发展提出了提升功能、保护历史风貌、优化出行环境等建议。
【关键词】 空间分析;老城区改造;空间句法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城市空间拓展和功能布局调整,老城区如何在城市不断外扩的过程中保持活力与竞争力,是众多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南宁市老城区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的相关原理和轴线模型分析方法,分析老城区的空间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社会运动的对应关系,通过定量的城市空间分析,为今后老城区的更新与复兴提供建议。
1 南宁市老城区概况
南宁市老城区是南宁中心城的核心区域,总面积约5km2。区内人口和就业岗位密集,土地利用以商业、办公、居住用地为主。纵贯老城区的朝阳路沿线形成了朝阳商圈,是南宁市发展最为成熟的商业功能区。兴宁路、民生路一带是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
2 空间句法理论
空间句法是由英国伦敦大学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教授等人于1970年代创立的一种关于建筑与城市空间解析的系统理论。空间句法通过一系列形态分析变量来描述空间在不同水平上的結构特征,其中,集成度(integration)和智能度(intelligibility)是最具代表性也是应用最广的形态分析变量。
(1)集成度
集成度是反映某一空间相对于其它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根据所考虑的结点情况可分为全局集成度和局部集成度。对于某个城市空间而言,若它在全局和局部等不同尺度上,都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则意味着该空间是城市中心;若它仅在局部尺度上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则它只是局部的中心,如社区中心或街角店所在地。
(2)智能度
智能度是描述局部集成度与全局集成度二者相关水平的度量,反映了局部空间与全局空间结构的协同能力。若局部空间的智能度高,则该空间的中心性能够融入全局空间结构之中,局部与全局的协同关系较强,具有较高的活力。
3 南宁市老城区空间句法分析
3.1 宏观尺度下的城市内部中心性分析
从全市范围内的全局集成度分布情况来看,南宁市的空间网络具有较为明显的集成度结构中心(由集成度值位于第一、第二等级的道路组成,集成度值范围为1.502~1.838)。集成度中心的形态与南宁市骨架路网的格局基本对应,呈现出环形+放射状特征,这表明目前南宁市城市主体中心功能仍位于中环路围合的区域之内。
图3-1 南宁市空间网络全局集成度分布
集成度最高的轴线分别为中华路(1.838)、永和路(1.696)、朝阳路(1.683)、民族大道(1.681)和友爱路(1.672),它们构成了全市集成度中心的主干部分,众多城市中心功能空间和社会活动流依附其上。以上五条道路均位于在老城区及其周边,表明老城区是南宁市空间网络集成度中心的内核。
3.2 中观尺度下的老城区空间智能度分析
智能度是空间网络全局集成度与局部集成度的相关程度,量化表征了城市空间全局与局部的结构关系。通过对南宁市全局集成度与局部集成度的相关性分析,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623,呈中度相关性。从空间句法的解读来看,在南宁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分区局部中心性基本能够融入全局空间结构之中,分区发展与城市整体发展保持着较好的互动和协调。
表3-1 南宁市空间网络智能度
**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图3-2 南宁市空间智能度散点图
3.3 微观尺度下的老城区空间与功能叠合分析
3.3.1 老城区全局集成度與行人流量分布的相关性
有关空间句法对步行人流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系统中的行人活动与城市的空间构形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形态分析变量的量值分布能够分析和预测空间网络中的行人流量分布,全局集成度越高的城市空间趋向具有更高的人流密度。
图3-3 不同形态分析变量与行人流量的相关性比较
根据全局集成度与行人流量的相关关系可以判断,中华路和朝阳路是老城区乃至南宁市内人流最为密集的地段,旺盛的人气为该地区一带的商业和服务业发展形成了强而有力的支撑。这一分析结果与现实相一致:中华路沿东西向紧邻湘桂铁路,中段经过南宁火车站,是铁路旅客到发站时最常用的城市道路,路段人流中铁路旅客占较大比重;朝阳路沿南北向贯穿南宁市繁华商圈,道路两侧分布大型商业服务网点,吸引大量前往消费购物和娱乐休闲的人群。
3.3.2 老城区全局集成度与中心功能吸引子分布的相关性
在空间句法理论中,城市中心功能吸引子的空间分布与城市全局集成度中心区位存在着内在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南宁市老城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整理,选取区内具有全市服务功能的商贸、管理、金融、信息、宾馆饭店、商厦市场和文化服务设施作为全局吸引子,建立全局吸引子空间分布图,并与老城区全局集成度分布图叠合。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城市全局吸引子空间分布与全局集成度量值分布基本一致,全局吸引子趋向集中于中华路、朝阳路等集成能力较高的轴线。
图3-4 老城区全局集成度与中心功能吸引子分布
全局集成度最高的中华路是南宁火车站铁路旅客的主要集散地,道路沿线的全局吸引子以宾馆饭店、商贸和商厦市场类为主。位于朝阳商圈的朝阳路、兴宁路和民生路则与商厦市场类全局吸引子的联系十分紧密。
4 结论与建议
采用空间句法分析技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尺度对南宁市老城区空间形态构成特征及其与社会运动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⑴南宁市老城区目前在城市总体布局中仍然是一个很强的功能中心,空间集成度高,空间发展动力强。⑵老城区空间智能度较高,分区局部中心性能够较好地融入城市全局空间结构之中,老城区发展与城市整体发展能够相互协调与促进。⑶老城区内的中华路和朝阳路是南宁市人流最为密集的地段,旺盛的人气为该地区商业和服务业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受到道路机动车流的影响较大。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结合今后一段时期的城市发展,对南宁市老城区的更新改造提出几点建议:
⑴发挥空间优势,通过更新改造优化功能,进一步提升活力和竞争力。⑵分离快慢交通,考虑将朝阳商圈部分路段改造成慢行优先区。⑶保护兴宁路、民生路历史传统街区的街巷格局和肌理,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
参考文献
[1] 杨滔.从空间句法角度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J].北京规划建设,2008,(4):93-100.
[2] R Porras,et al.A Study on the Pedestrian Space Applying Space Syntax and the Segment Unit[J].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Science,2002,1:197-203.
[3] J Peponis,et al.The Structure of Urban Space,Movement and Co-presence:The Case of Atlanta[J].Geoforum,1997,28:341-358.
[4] B Hillier,et al.Natural Movement:or,Configuration and Attraction in Urban Pedestrian Movement[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and Design,1993,20(1):29-66.
[5] 朱东风.城市空间发展的拓扑分析——以苏州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曾栋鸿,男,1985年生,广东佛山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交通规划
【关键词】 空间分析;老城区改造;空间句法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城市空间拓展和功能布局调整,老城区如何在城市不断外扩的过程中保持活力与竞争力,是众多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南宁市老城区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的相关原理和轴线模型分析方法,分析老城区的空间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社会运动的对应关系,通过定量的城市空间分析,为今后老城区的更新与复兴提供建议。
1 南宁市老城区概况
南宁市老城区是南宁中心城的核心区域,总面积约5km2。区内人口和就业岗位密集,土地利用以商业、办公、居住用地为主。纵贯老城区的朝阳路沿线形成了朝阳商圈,是南宁市发展最为成熟的商业功能区。兴宁路、民生路一带是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
2 空间句法理论
空间句法是由英国伦敦大学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教授等人于1970年代创立的一种关于建筑与城市空间解析的系统理论。空间句法通过一系列形态分析变量来描述空间在不同水平上的結构特征,其中,集成度(integration)和智能度(intelligibility)是最具代表性也是应用最广的形态分析变量。
(1)集成度
集成度是反映某一空间相对于其它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根据所考虑的结点情况可分为全局集成度和局部集成度。对于某个城市空间而言,若它在全局和局部等不同尺度上,都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则意味着该空间是城市中心;若它仅在局部尺度上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则它只是局部的中心,如社区中心或街角店所在地。
(2)智能度
智能度是描述局部集成度与全局集成度二者相关水平的度量,反映了局部空间与全局空间结构的协同能力。若局部空间的智能度高,则该空间的中心性能够融入全局空间结构之中,局部与全局的协同关系较强,具有较高的活力。
3 南宁市老城区空间句法分析
3.1 宏观尺度下的城市内部中心性分析
从全市范围内的全局集成度分布情况来看,南宁市的空间网络具有较为明显的集成度结构中心(由集成度值位于第一、第二等级的道路组成,集成度值范围为1.502~1.838)。集成度中心的形态与南宁市骨架路网的格局基本对应,呈现出环形+放射状特征,这表明目前南宁市城市主体中心功能仍位于中环路围合的区域之内。
图3-1 南宁市空间网络全局集成度分布
集成度最高的轴线分别为中华路(1.838)、永和路(1.696)、朝阳路(1.683)、民族大道(1.681)和友爱路(1.672),它们构成了全市集成度中心的主干部分,众多城市中心功能空间和社会活动流依附其上。以上五条道路均位于在老城区及其周边,表明老城区是南宁市空间网络集成度中心的内核。
3.2 中观尺度下的老城区空间智能度分析
智能度是空间网络全局集成度与局部集成度的相关程度,量化表征了城市空间全局与局部的结构关系。通过对南宁市全局集成度与局部集成度的相关性分析,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623,呈中度相关性。从空间句法的解读来看,在南宁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分区局部中心性基本能够融入全局空间结构之中,分区发展与城市整体发展保持着较好的互动和协调。
表3-1 南宁市空间网络智能度
**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图3-2 南宁市空间智能度散点图
3.3 微观尺度下的老城区空间与功能叠合分析
3.3.1 老城区全局集成度與行人流量分布的相关性
有关空间句法对步行人流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系统中的行人活动与城市的空间构形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形态分析变量的量值分布能够分析和预测空间网络中的行人流量分布,全局集成度越高的城市空间趋向具有更高的人流密度。
图3-3 不同形态分析变量与行人流量的相关性比较
根据全局集成度与行人流量的相关关系可以判断,中华路和朝阳路是老城区乃至南宁市内人流最为密集的地段,旺盛的人气为该地区一带的商业和服务业发展形成了强而有力的支撑。这一分析结果与现实相一致:中华路沿东西向紧邻湘桂铁路,中段经过南宁火车站,是铁路旅客到发站时最常用的城市道路,路段人流中铁路旅客占较大比重;朝阳路沿南北向贯穿南宁市繁华商圈,道路两侧分布大型商业服务网点,吸引大量前往消费购物和娱乐休闲的人群。
3.3.2 老城区全局集成度与中心功能吸引子分布的相关性
在空间句法理论中,城市中心功能吸引子的空间分布与城市全局集成度中心区位存在着内在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南宁市老城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整理,选取区内具有全市服务功能的商贸、管理、金融、信息、宾馆饭店、商厦市场和文化服务设施作为全局吸引子,建立全局吸引子空间分布图,并与老城区全局集成度分布图叠合。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城市全局吸引子空间分布与全局集成度量值分布基本一致,全局吸引子趋向集中于中华路、朝阳路等集成能力较高的轴线。
图3-4 老城区全局集成度与中心功能吸引子分布
全局集成度最高的中华路是南宁火车站铁路旅客的主要集散地,道路沿线的全局吸引子以宾馆饭店、商贸和商厦市场类为主。位于朝阳商圈的朝阳路、兴宁路和民生路则与商厦市场类全局吸引子的联系十分紧密。
4 结论与建议
采用空间句法分析技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尺度对南宁市老城区空间形态构成特征及其与社会运动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⑴南宁市老城区目前在城市总体布局中仍然是一个很强的功能中心,空间集成度高,空间发展动力强。⑵老城区空间智能度较高,分区局部中心性能够较好地融入城市全局空间结构之中,老城区发展与城市整体发展能够相互协调与促进。⑶老城区内的中华路和朝阳路是南宁市人流最为密集的地段,旺盛的人气为该地区商业和服务业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受到道路机动车流的影响较大。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结合今后一段时期的城市发展,对南宁市老城区的更新改造提出几点建议:
⑴发挥空间优势,通过更新改造优化功能,进一步提升活力和竞争力。⑵分离快慢交通,考虑将朝阳商圈部分路段改造成慢行优先区。⑶保护兴宁路、民生路历史传统街区的街巷格局和肌理,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
参考文献
[1] 杨滔.从空间句法角度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J].北京规划建设,2008,(4):93-100.
[2] R Porras,et al.A Study on the Pedestrian Space Applying Space Syntax and the Segment Unit[J].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Science,2002,1:197-203.
[3] J Peponis,et al.The Structure of Urban Space,Movement and Co-presence:The Case of Atlanta[J].Geoforum,1997,28:341-358.
[4] B Hillier,et al.Natural Movement:or,Configuration and Attraction in Urban Pedestrian Movement[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and Design,1993,20(1):29-66.
[5] 朱东风.城市空间发展的拓扑分析——以苏州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曾栋鸿,男,1985年生,广东佛山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交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