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巧用生活事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教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活事例;数学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3801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研究和传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应勇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事例解决数学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其本意主张生活化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生活事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1.善于观察身边的数学
世间万物存在一定的规律,但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生活中的规律视作一种生活现象。如苹果落地,人们将其看作一种现象,认为苹果熟了或是风刮断了树枝,而牛顿却研究出了苹果落地的原因,进而探究出万有引力,这说明我们在生活中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时要善于思考,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会数学分享
在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而将其应用在数学分享中,是否也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呢?答案是肯定的,并有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多样化的分析,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运用生活事例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结合生活事例展开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作用和价值。当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后,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自主探索知识。但是怎样通过生活事例解决数学问题,成为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1.生活情境化教学
据调查显示,当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后,就会主动投入到研究中,积极地展开知识的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展开知识的探索。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首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人民币?”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将教室模拟为超市,并提出问题:“假如同学们有100元钱,你们会在超市里买些什么呢?”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同时,新课标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创新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创设情境:“周末清晨,小明打电话给小华,两人约好到公园见面。8点两人同时出发,小明家在世纪花园小区的东面,小华家在世界花园的西面。小明每分钟行60米,小华每分钟行50米,15分钟后,两人碰面。问:小明和小华家相距多少米?”这样教学,能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2.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数学,所以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生活融入数学学习中,使学生更易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在超市购物中看见大块巧克力售价为5元、小块巧克力售价为3元,巧克力是学生较为喜爱的食物之一,将其融入数学教学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比一比”一课时,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变为真实的生活事例;另一方面,由于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所以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一举两得。
3.生活化教学设计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生数学意识形成的过程。例如,教学“轴对称”一课后,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轴对称图形,发现轴对称图形的规律。这样进行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學生真正掌握轴对称概念。学生在找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后就会产生成功感,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努力进行表扬、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发现更多生活中存在的轴对称现象。
总之,巧用生活事例,灵活解决生活问题,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教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特约编辑木清)
[关键词]生活事例;数学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3801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研究和传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应勇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事例解决数学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其本意主张生活化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生活事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1.善于观察身边的数学
世间万物存在一定的规律,但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生活中的规律视作一种生活现象。如苹果落地,人们将其看作一种现象,认为苹果熟了或是风刮断了树枝,而牛顿却研究出了苹果落地的原因,进而探究出万有引力,这说明我们在生活中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时要善于思考,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会数学分享
在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而将其应用在数学分享中,是否也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呢?答案是肯定的,并有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多样化的分析,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运用生活事例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结合生活事例展开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作用和价值。当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后,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自主探索知识。但是怎样通过生活事例解决数学问题,成为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1.生活情境化教学
据调查显示,当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后,就会主动投入到研究中,积极地展开知识的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展开知识的探索。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首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人民币?”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将教室模拟为超市,并提出问题:“假如同学们有100元钱,你们会在超市里买些什么呢?”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同时,新课标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创新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创设情境:“周末清晨,小明打电话给小华,两人约好到公园见面。8点两人同时出发,小明家在世纪花园小区的东面,小华家在世界花园的西面。小明每分钟行60米,小华每分钟行50米,15分钟后,两人碰面。问:小明和小华家相距多少米?”这样教学,能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2.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数学,所以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生活融入数学学习中,使学生更易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在超市购物中看见大块巧克力售价为5元、小块巧克力售价为3元,巧克力是学生较为喜爱的食物之一,将其融入数学教学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比一比”一课时,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变为真实的生活事例;另一方面,由于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所以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一举两得。
3.生活化教学设计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生数学意识形成的过程。例如,教学“轴对称”一课后,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轴对称图形,发现轴对称图形的规律。这样进行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學生真正掌握轴对称概念。学生在找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后就会产生成功感,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努力进行表扬、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发现更多生活中存在的轴对称现象。
总之,巧用生活事例,灵活解决生活问题,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教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特约编辑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