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诗歌的人民性及其审美呈现r——以《海天集》为例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an2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诗歌是德育和美育的重要资源.新时代诗歌的人民性及其审美呈现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代诗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新时代诗歌重建主体性的过程就是重建人民性的过程.李少君诗歌参与建构新时代诗歌创作的主体性,同时也就是参与重建新时代诗歌的人民性.以人民性的观点来看,李少君的《海天集》中很多作品扎根现实生活,从人们日常性的生活情境中生发诗情诗意,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抒写,赋予自然万物以主体性,开启人与自然的沟通和对话,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发现诗歌赋予社会生活的美学形式.
其他文献
载瓦语的构形形态有语音屈折、附加词缀、语音屈折与附加词缀并用、重叠4种.构形形态的句法功能表现为谓语动词与主语人称和数的一致关系、动词与形容词的使动态、代词的数与格、重叠式的量级等.构形形态的发展趋势表明载瓦语的分析性特征进一步增强.探讨构形形态时需要注意形态成分的语流音变、语音演变等复杂因素,并从分析性强弱的视角考察构形形态的演变.
莽语短语并列结构包括体词性及谓词性并列短语,并列标记为Zuα21或tok55,这两个标记在语义、句法位置和否定并列结构表达上的使用有差异.并列标记的隐与现受到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表达功能分化的影响.莽语双数复指性成分兼表并列的语法化路径为:双数复指性成分>并列标记.
本文对中国境内105种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的指示词进行统计,探讨其指示距离、语义类型、构成方式和句法功能.从指示距离来看,指示系统层级有一分、二分、三分、四分及多分5种类型.从语义类型来看,指示词有个体、处所、方位、时间、方式、性状、程度、量等8种类型.从基本指示词的句法功能来看,限定功能是主要功能,论元功能是次要功能,其单向蕴涵关系为:能充当论元的基本指示词,也具有限定功能;但是具有限定功能的基本指示词,不一定能充当论元.
东方朔是汉代文学史的重要作家,从作家作品研究到文学史书写均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既需要梳理它的研究史,也客观要求转换视角,延伸东方朔研究的视界.借鉴西方书籍史研究的理念,釐分为作者即史传与作品,制作者即作品集的编撰与流传,读者即作品集的阅读理解这样三个层面,勾勒东方朔集的文献史.但这并不等同于传统的文献研究范畴,而是基于作者、制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互动的文学交流和对话,本质上是在书写广义范畴的东方朔的文学史.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实现了他们从“人本主义”转向“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其著作中所阐释的“现实的人、社会分工、市民社会、共产主义”构成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体思想,是学界长期关注和广泛研讨的理论焦点.梳理学界有关《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是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及其社会发展思想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也是研究者们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逻辑基点.
关于“善何以可能”的问题,孟子从人人皆有“不忍之心”切入,将心与道德之性相等同,采取了“以心善言性善”的方式进行论述;荀子则将心从消极的人性中剥离开,以“性恶”支撑圣王礼治教化之正当性,而在回答“善何以可能”时,视“心”为价值根源,走向了“伪而成善”的思想理路.孟荀虽对人性的理解迥异,然都视“心”为内在价值根源,可谓殊途而同归.
曾子是儒家学派早期的杰出代表,他在《论语·学而》“三省吾身”章中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反省式人生哲学.作为孔孟之间的传承人物,曾子在孔子修身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修心的观点,对孟荀及后世“心性论”产生了一定影响.曾子的人生理想是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并向往圣人的境界.曾子的自省与修心哲学对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共收集到18个常用的拉祜熙话语气词,对它们的句法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后,认为拉祜熙话语气词是独立的虚词,用以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的真实性、强制性、确切性、可靠性以及可能存在性等一些细致的语法意义.
杨万里的《野菊》一诗,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意蕴,是杨氏理趣诗中的佳品.《野菊》推崇个性,对个体独立精神作了深刻的探求与高度的赞扬;肯定和推崇个体的目的价值,忽视甚至拒绝个体的工具价值;合乎自然之道,诗中对“师法自然”的创作路径已经有了初步的意识.
“痴人”或呆傻,或癫狂,或执迷.张岱主观摒弃“痴”的贬义,由衷地欣赏众多耽于所爱、精于所爱的“痴人”.《陶庵梦忆》中的诸多“痴人”皆是晚明时期真实存在的人物,张岱不仅仅从回忆中撷取他们的典型事件进行描述,而且下笔言不避俗,语多谐趣,着重还原、突出人物的“深情”与“真气”.“痴人”形象的塑造遵循了张岱一贯的创作习惯,同时也体现其“张子自为张子”的创作主张.张岱自身“痴”于修史,即使易代之后生活艰难,仍将余生之心血皆付之于修撰史书上.正因如此,他才能将目光及文笔聚焦于“痴人”身上,理解“痴人”所痴所爱,由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