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朗读”,还语文课堂魅力容颜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永正老师曾强调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可是,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却时时看到这样的教学现状:若要求背诵时朗朗有声,不要求背诵时则声若蚊蝇;课堂上齐读尚能有声,但停顿、拖腔、唱读现象严重;个别朗读时不是结结巴巴,就是缺乏感情,索然无味;自由朗读时,又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心不在焉,乱翻书本,甚至发呆。于是很多专业人士都指出,应让语文课堂上重新响起朗朗的读书声。
  朗读为何在初中阶段遭此冷遇呢?靜心归纳,笔者认为存在这样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小学阶段,因缺少方法指导等各个方面的原因,部分学生并未真正掌握这一技能;其次,进入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很多人由原来的天真活泼大胆转为腼腆含蓄内敛,不愿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现自己不大成熟的朗读;再次,中学语文篇幅长了,内涵深了,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朗读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过渡,有些学生甚至一遍未读完教师便进入文本的分析、探讨。学生只是被动地去读,没有获得真正的美感。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书声朗朗,还语文课以“无穷的魅力”呢?
  1 授之以渔,让学生会读
  1.1 教师要有“渔”。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炼,努力提高自身的范读水平。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它消除了学生听音像材料时候的那种距离感,学生对老师的模仿是潜意识中就已经进行了的;它最容易感染学生,也最容易引发学生的朗读激情。所以,语文教师的朗读,不能仅限于语文课本上的那几篇课文,要养成朗读的习惯:①读散文、读小说、读诗歌。②同时还要听,听新闻联播、听诗歌朗诵、听一些优美的音乐散文。③也可从网络、课外书籍、报刊、杂志上收集朗读材料,建立朗读资源库等。教师朗读水平提高了,才会轻松范读。教师只有借助自身美的声音、美的表情、美的动作吸引学生,才能把课文丰富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鼓舞学生的朗读情绪。
  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在声情并茂范读课文的同时,加上自己形象的动作,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读“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时,可握起拳头并翘起“大拇指”伸到同学们面前,做出一个“你真棒”姿势。学生便无形之中领会了富阳至铜庐的景色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特点,并很容易进入课文的朗读情境。总之,要让学生做巨人,教师就不能做矮子。正如有些人所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
  1.2 授学生以“渔”。教师拥有了较高的范读水平还不够,必须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技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1.2.1 教会学生确定重音:句子中的谓语动词、用作修饰的词、对比的词、或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的一些特殊的词,要重读。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些加点的字,应该重读。
  1.2.2 教会学生掌握语速:表示欢快、激动、高兴、愤怒的词句,一般读得要稍快一些;表示悲愤、忧郁、抒情的重点句段,读的速度要慢一些。课文朗读中,要有快有慢,富于变化,听起来才会抑扬顿挫。
  1.2.3 教会学生把握语调:表示欢快的、赞美的、喜爱的、美好的情感的课文要读得高昂激动、响亮明快;表达悲壮的、凄凉的情感的课文要读得深沉舒缓。一般的文章,都以宁静、轻松、恬淡的语调为主。掌握了朗读的方法、技巧,何愁课堂声若蚊蝇呢?
  2 注重方法,让学生想读
  2.1 创设朗读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在新视听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对图像、图片、音乐有一种格外的亲近。我们可以在朗读教学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就能快速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例如:教《醉翁亭记》这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四时之景”这几句话时,可采用“美景配美文”的方法,用图片出示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同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的朗读欲望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与其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指导朗读《海燕》一文时,课前通过电脑录下了海水拍打礁岸的海浪声,海燕在海面上高傲的叫喊声。课堂上音乐一起就使人置身于浩瀚无边的海边,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朗读“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时会读得又重又慢,就会很容易把海燕英勇无畏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
  2.2 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对“对比”有较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特点,在学生精读理解时可运用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
  2.2.1 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例如教《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段。为了让学生理解本段语言的形象生动,可让学生把“翩然归来”换成“飞回来了”、“回来了”等词进行比较朗读,学生便会兴趣盎然。这样,学生不但在朗读时注意了这几个词的语气重音,体会到作者遣词的精炼,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朗读兴趣。
  2.2.2 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对课文中一些类型比较特别的句子,如感叹句、反问句等,可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既能使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特点,又有助于他们领悟到作者的情感。例如教《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其结尾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可让学生把它改成陈述句来读。学生通过比较朗读,从感叹的话语里感悟出前一句更能表达鲁迅对阿长深切的缅怀和思念,读起来非常投入。当然,常用的朗读形式还有很多,如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可根据文章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
  3 尊重个体,让学生乐读
  3.1 关注多数学生的个体体验。学生的朗读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有没有从朗读训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没有从朗读中获得美感。所以在训练中,给学生以成功感、美感是最重要的。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扩大朗读训练面,注重激励性评价,教师不能只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让大多学生在课堂上充当听众与陪读生的角色,要想办法让多数学生参与朗读,给他们展示的空间、时间和舞台。对朗读水平低且又胆小的学生,可在课堂外,提前指导他们练习朗读,课堂上有意识地请他们在同学们面前展示,并及时鼓励表扬。这么一来,学生从朗读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怎么会不喜欢朗读呢。有人说,学习的老师是兴趣,其实兴趣的源头是成功。
  3.2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选择。教学时教师要静心备课,合理安排朗读环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由学生自己选择朗读内容。《语文课程新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传统的朗读教学中,一节课重点朗读哪几个句子,往往都是由教师所定。不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何把“要我读”转变成“我要读”呢?应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读。然后让学生利用一些时间找出自己最想读的部分来练习,最后读给大家听,由其他学生一起来评评,再比比谁能读得更好。学生们通过自选、自练、自读、自悟,寓教于乐,融会贯通,才会读得轻松愉快,才会读得酣畅淋漓,才会获得美感,才会乐读,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总之,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压抑的。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朗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有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朗读
  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推进新课程的大好时光中,让我们一起努力,还语文课以无穷魅力,让汉语丰厚优美的语言之花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在学生的心田上绚烂开放。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写字教学也经历了一个重視——探索——改观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写好字不但已成为师生、家长及社会的共同愿望,而且在付诸于行动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写字的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进而体会汉字的优美和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1 领悟写字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期刊
【摘 要】 错误是中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作者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经验,归纳总结了概念理解不到位、计算能力不过关、方法选择不习惯三种常见的错误根源,并针对错误根源给出了教学策略:重视概念教学、培养计算能力、培养选择方法的意识、从错误中寻找资源。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错误类型成因 教学策略    什么是错误?传统观念认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同于“标准观念”或“标准答案”的想法
期刊
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理论,简单而言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从而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其核心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充当的是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来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这个问题作浅要的论述。  确立“为理解而学习”的教学目标。学
期刊
强调句型是高中英语中一个重要的语法点,是高考重要考点之一。我们先来看几个高考试题:  ①It is not who is right but what is right is of importance.(2007高考 重庆27)  A. whichB. itC. thatD. this   ②Itwe had stayed together for a couple of weeks  I fo
期刊
我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曾发现过不少差生,这些差生是教学过程中呈现的偏态学生,亦称“困难生”。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差生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但长期成绩不佳,会使学生产生一些不利学习的心理特征,甚至畸形变化,从而可能厌弃学习,不思进取,荒芜学业,恶性循环。  教育上出现的暂时差生,实际上是一种失误,会给教育带来很大的浪费,我们的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减少这种失误和浪费,因此,这就必须认真研究差生的成因,分
期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些名言道出了读书对人们的重要性有多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肩负的责任就更大了。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阅读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期刊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曾十分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社会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可以说这个目标的提出既向教师和学生发出新的挑战,又适应了时代发展
期刊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青年教师决定着未来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命运,赢得青年教师就是赢得教育的未来。近年来,学校建设和发展步入快车道,各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创造了诸多辉煌,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教书育人,勇挑重担的青年才俊,并使其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鲜活力量和主力军。新时期,新形势,又面临新要求,新任务。为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秀群体,
期刊
【摘 要】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关键词】 幼儿 挫折 教育    片段一:今天俊杰的数学操作没有完成,放学时他爷爷来接,俊杰见到爷爷马上哭了,爷爷问
期刊
【摘 要】 因式分解是中学数学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步,学好这一节,才能更好的理解有关一元二次方程求根的问题。如何将因式分解的应用更好地推广是极其重要的,在本文章中,着重介绍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  【关键词】 因式分解 教法    学习目标:学生要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和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同学们既快速又准确的得出结果。  教学方法:通过前面所学习的乘法公式,反向演绎因式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