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民族志的剧场性与真实性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类学知识生产的重要方式,民族志实践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学家一种挥之不去的人格分裂症候,它始终困扰并深刻影响着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实践.列维-斯特劳斯认为,这种普遍的心理疾患,源自生活在异域的人类学家与自身文化长期割裂产生的漂泊感.而在微信民族志中,这种人格分裂症候仍然表现得极为真切.追根溯源,人类学家群体身上这一普遍的人格分裂症候,其实源于民族志实践中剧场性与真实性之间的深刻悖论.深入剖析这一悖论对于"人格分裂"症候的诊断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正> 据苏联《文学问题》杂志1985年第10期报道,1985年4月在联邦德国的吕贝克(德国杰出小说家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兄弟的故乡)举行了国际学术会议,会议是联邦德国亨利希·曼学会组织的.亨利希·曼(1871-1950)一生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
<正> 实践者希望了解他不懈地工作的意义,特别是由于他总是一个大忙人.当然,用我们的术语来说,他愈是一个经理,他就愈不是一个管理人员,他就愈不需要进行哲学思考.本书通篇将出现的两个词"管理"(administration)和"经营"(management)之间的差别,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相应的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组织生活中的判断与行动之间的
<正> 由设在东京的联合国大学主持的"亚洲展望规划"东亚地区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日本的海滨小城大矶举行.参加会议的除东道国日本外,还有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朝鲜的学者,以及联合国大学副校长武者小路和负责规划的官员内田孟男等二十余人.讨论会的主题为"国家和文化变革".参加讨论会的中国组由五人组成.他们是中央民族学院林耀华教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沈冰于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尧光、孙越生、魏章玲.会上宣读和讨论了9篇论文.中国组的
<正>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和革命工人运动的历史同丹尼爱尔·德·莱昂(1852~1914)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德·莱昂——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领袖、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报》的常任主编、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德国和法国社会主义者著作的英译者、精通史学、哲学、法学和经济学的行家——所有这些结合于一个人的一生.作为美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德·莱昂是无与伦比的.
不言而喻,凡是读人类学的,特别是基于中国人类学的传统或习惯,其入门的仪式过程必然会是从对某一个村落的认知开始的,即以村落为案例去细密地展开自己的田野工作,从田野发现中提出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某一论题的适切思考,由此提炼出相应的概念和理论.因此也就不会奇怪,在许多专业的中国人类学研究者那里,其最开始的研究往往便会落实在某个具体的村落上面,那个村子在那一时段的故事、事件与生活便成为写作一部村落民族志的基础,而能够在一个村落之中所展开的实地田野调查,自然也便成了中国人类学者成长历程的一种共同记忆了.
期刊
民族共同体的发展离不开认同的支撑.这一事实决定了铸牢共同体意识必须考虑到集体与个体二者.民族是由陌生人所构成的共同体,这样的聚合之所以能成为共同体是因为其成员具有一个统一的认同.这是一个从"想象"到成为现实的过程.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的时代,因而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上,除了必须考虑到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所应有的客观的,甚至可以测度的社会和文化要素之外,还应当思考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方向,这是一个如何进一步凝聚共同体内部社会团结的问题.建设道德共同体应该是一个方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正确处理民族与民族、民族与阶级、民族与国家关系三个维度逐步认识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性、民族矛盾的阶级根源、辩证看待民族主义思想,从而在革命实践中成功探索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制度路径,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人类学的抗争研究并非单纯以弱势群体作为对象,虽然他们备受关注,但其意义在于关怀这种被施以权力枷锁而生活在不幸中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抗争研究迅速发展,人类学家不仅描述抗争者的苦难,还承认他们的能动性,挖掘反抗的可能性.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研究中存在的理论问题,"抗争"曾被视为一个过时的概念.进入了21世纪之后,随着全球范围内新的社会运动涌现,人类学家续接抗争研究的路线、修正以往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概念推进抗争研究.
旨在从"南岭走廊"瑶人研究的历史场景出发,以徐益棠、杨成志、费孝通学术思想的不同面向为中心线索,将学术作品、代表性学人及其上下内外关系视为审慎的对象,由此还原某个特定时段里的学术研究本相.具言之,20世纪前期的瑶人研究曾经呈现出思想理路上的相异流脉,即推崇新兴的科学实证与延续理想主义色彩的历史想象以及两者之结合.通过比较,发现瑶族研究的理想形态,即构建一种既包容国家、社会概念又发挥文明想象,既强调理性结构亦彰显非理性要素的均衡、宽容与整体的瑶族研究体系.
中国民族地区文化景观同质化和泛化的实质在于,景观打造时起主导作用的是政治经济逻辑,而没有充分考虑地方社会的历史文化脉络.这使得文化持有者的记忆和认知未能充分表达,景观与地方、历史、人、文化相互隔离.四川松岗"天街"景观的个案表明人类学关于景观和历史的分析有助于统合景观的"生产"与"建构",从一种过程论的关系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在"多相"和"多元"之间建立关联,化解景观的"解域化"困境.在现实和历史的关联中寻找景观作为文化的本体意义,尊重多元主体的表达,能够促进民族地区文化景观的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