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德育,从狭义上理解,就是道德教育。这种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思想、道德文化,以促进受教育者的个体德性社会化。因此,道德教育不仅要研究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系结构,而且还要进一步研究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如何内化为个体德性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德育的实效性。当然,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途径也是多渠道的。笔者认为,加强耻感教育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举措。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新时期进一步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明确了任务和要求。
一、目前高校德育及大学生耻感现状
1.当前高校德育状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感到加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的德育课被列入正式课程,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安排工作时也都强调将德育放在首位,经过全社会二十余年的努力,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德育工作正如许多专家学者所言:常常是居“首”而无“位”,德育的实效性并不十分明显。在家里,家长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经验,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着他们;在学校,德育工作者所传授的内容有时同实际的社会赏罚方向并不一致,加之这些年过多地关注学校硬件建设,淡化了大学生道德教育,以致部分学生任凭自己仅有的人生积累和肤浅的生活感悟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并没有真正为受教育者所接受。
2.当前大学生耻感现状。目前,高校绝大多数学生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着远大的目标,有着良好的情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国内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些学生把社会公德远远抛在脑后,丧失了“耻感”,混淆了荣辱。比如: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挖空心思作弊;拿着父母用血汗挣来学费钱,天天进餐馆、进网吧;父母不远万里从农村来学校看子女,却被自己的孩子挡在校门之外;有的看到老师和长辈视而不见;有的同学谈恋爱,在校园内旁若无人、搂搂抱抱;有的满口脏话、满身流气等等。在商品经济大潮汹涌而至的时候,他们的价值导向已经发生了明显的错位。
二、耻感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及作用
1.中国耻感文化是高校德育重要的文化背景。中国耻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意识形态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这些文化积累,已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品质,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承袭几千年的传统耻感文化,应该成为高校德育工作重要的文化背景。当我们把传统文化内化为他们的精神素质时,便赋予了他们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性格、情感,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2.耻感教育是高校德育的起点。中国自古重道德。耻感文化既是传统道德的范畴,也是现代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在建设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如何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于道德建设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教之耻为先”,认为道德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应把培养人们的羞耻心放在第一位。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认为:“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因此说,耻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起点。高校要从耻感教育入手,让大学生知道什么是羞耻,这是“大学生之所以为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耻感意识。
3.耻感教育有助于养成大学生的良好品德。中国有句古话:知耻方能成人。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羞耻观始终是一个重要内容。知耻,是大学生为人处事的道德底线,是大学生明善恶、知是非、辨美丑的一种内心标准,可以使大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有所不为,自觉地不做各种可耻之事。只有知耻,才能雪耻,才能奋起。人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加强道德修养,完善道德人格,也才能真正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一个人有了羞耻感,就具有了趋向真善美、排拒假恶丑的强大内在力量,能够促使自己的人格经常得到净化和提升。所以大学生接受一定的耻感教育,是培养自身良好品德素质的内在机制和动力。
4.耻感教育有利于消解经济体制转轨带来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高校德育工作的大环境起了很大变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例如,广泛应用于市场经济的盈利原则有它积极的一面,但它又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容易诱发见利忘义、舍义取利的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等思想。这些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影响。而中国耻感文化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特别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一定要考虑是否符合公正、诚实等原则,这就是所谓“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其重义轻利的基本思想,与市场经济盈利原则所诱发的拜金主义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因此,如能以此对学生进行耻感教育,必将有助于消解经济体制转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途径
1.加强主流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理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最高层次。崇高理想能使人自我鞭策,激起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的精神,成为进步、自强的动力。因此,高校必须加强理想教育,运用易于学生接受的方法和形式,即德育工作要全面回归到人的价值层面,回归到抽象意义上的人自身,以开放的发展的姿态,消解传统的教化权威,唤起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尊严,关注个体的理性自觉,营造自由的交流情景,切实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上的困惑和彷徨、盲目和浮躁。
2.结合“八荣八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主流文化应有相对稳定性,社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明确的、一元的。只有这样,社会主流文化才具有方向性的示范作用,否则就会杂乱无章,使青年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无所适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地道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为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和耻感意识在全社会的复苏提出了底线要求。高校要结合“八荣八耻”对大学生进行知耻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尽快形成人人趋荣拒耻的良好氛围。
3.把耻感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思想可塑性大,如果忽视课堂这个教育阵地,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失去较大的优势。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且在形成中还会反复,因此,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德育。这样才能确保世界观的转变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4.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陶冶作用。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和阵地,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展以“耻感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通过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影视导读、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强化学生的耻感意识。系(院)、班级可以定期组织相应的交流、评价活动,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微观上的调节和控制。若行为主体长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会感悟到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进而为行为模式的形成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一、目前高校德育及大学生耻感现状
1.当前高校德育状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感到加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的德育课被列入正式课程,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安排工作时也都强调将德育放在首位,经过全社会二十余年的努力,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德育工作正如许多专家学者所言:常常是居“首”而无“位”,德育的实效性并不十分明显。在家里,家长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经验,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着他们;在学校,德育工作者所传授的内容有时同实际的社会赏罚方向并不一致,加之这些年过多地关注学校硬件建设,淡化了大学生道德教育,以致部分学生任凭自己仅有的人生积累和肤浅的生活感悟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并没有真正为受教育者所接受。
2.当前大学生耻感现状。目前,高校绝大多数学生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着远大的目标,有着良好的情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国内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些学生把社会公德远远抛在脑后,丧失了“耻感”,混淆了荣辱。比如: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挖空心思作弊;拿着父母用血汗挣来学费钱,天天进餐馆、进网吧;父母不远万里从农村来学校看子女,却被自己的孩子挡在校门之外;有的看到老师和长辈视而不见;有的同学谈恋爱,在校园内旁若无人、搂搂抱抱;有的满口脏话、满身流气等等。在商品经济大潮汹涌而至的时候,他们的价值导向已经发生了明显的错位。
二、耻感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及作用
1.中国耻感文化是高校德育重要的文化背景。中国耻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意识形态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这些文化积累,已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品质,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承袭几千年的传统耻感文化,应该成为高校德育工作重要的文化背景。当我们把传统文化内化为他们的精神素质时,便赋予了他们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性格、情感,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2.耻感教育是高校德育的起点。中国自古重道德。耻感文化既是传统道德的范畴,也是现代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在建设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如何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于道德建设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教之耻为先”,认为道德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应把培养人们的羞耻心放在第一位。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认为:“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因此说,耻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起点。高校要从耻感教育入手,让大学生知道什么是羞耻,这是“大学生之所以为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耻感意识。
3.耻感教育有助于养成大学生的良好品德。中国有句古话:知耻方能成人。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羞耻观始终是一个重要内容。知耻,是大学生为人处事的道德底线,是大学生明善恶、知是非、辨美丑的一种内心标准,可以使大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有所不为,自觉地不做各种可耻之事。只有知耻,才能雪耻,才能奋起。人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加强道德修养,完善道德人格,也才能真正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一个人有了羞耻感,就具有了趋向真善美、排拒假恶丑的强大内在力量,能够促使自己的人格经常得到净化和提升。所以大学生接受一定的耻感教育,是培养自身良好品德素质的内在机制和动力。
4.耻感教育有利于消解经济体制转轨带来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高校德育工作的大环境起了很大变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例如,广泛应用于市场经济的盈利原则有它积极的一面,但它又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容易诱发见利忘义、舍义取利的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等思想。这些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影响。而中国耻感文化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特别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一定要考虑是否符合公正、诚实等原则,这就是所谓“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其重义轻利的基本思想,与市场经济盈利原则所诱发的拜金主义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因此,如能以此对学生进行耻感教育,必将有助于消解经济体制转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途径
1.加强主流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理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最高层次。崇高理想能使人自我鞭策,激起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的精神,成为进步、自强的动力。因此,高校必须加强理想教育,运用易于学生接受的方法和形式,即德育工作要全面回归到人的价值层面,回归到抽象意义上的人自身,以开放的发展的姿态,消解传统的教化权威,唤起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尊严,关注个体的理性自觉,营造自由的交流情景,切实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上的困惑和彷徨、盲目和浮躁。
2.结合“八荣八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主流文化应有相对稳定性,社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明确的、一元的。只有这样,社会主流文化才具有方向性的示范作用,否则就会杂乱无章,使青年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无所适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地道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为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和耻感意识在全社会的复苏提出了底线要求。高校要结合“八荣八耻”对大学生进行知耻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尽快形成人人趋荣拒耻的良好氛围。
3.把耻感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思想可塑性大,如果忽视课堂这个教育阵地,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失去较大的优势。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且在形成中还会反复,因此,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德育。这样才能确保世界观的转变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4.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陶冶作用。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和阵地,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展以“耻感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通过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影视导读、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强化学生的耻感意识。系(院)、班级可以定期组织相应的交流、评价活动,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微观上的调节和控制。若行为主体长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会感悟到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进而为行为模式的形成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