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之一。教育部门承担着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任务,更要重视弘扬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中加强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关键词:节日文化 青少年 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079-02
具有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生存发展的支撑、身份归属的标志,是维系民族共同生命的最根本力量。也是每个国民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和性格凝聚在一起,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而每一个传统节日则是纽带上的刻度,是我们民族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具体表现,它蕴涵着民族气息,体现着传统的社会导向和价值取向,它具有超越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阻隔的巨大感召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当前,在青少年学生中加强传统节日教育,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
一、教育部门要站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加强在青少年中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度重视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并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提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缺失、精神家园的荒芜给我们的社会和谐带来的障碍。自鸦片战争后这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一直没有机会获得系统的、有意识的现代清理,没有形成一个民众可以共同接受的文化典范,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自信,中国文化共同体面临着现实危机,造成人们精神上的空虚与迷惘。再加上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强势文化的输入强烈冲击着各个领域,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为一代青少年的文化理想就是一个民族未来文化的容颜。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目光远大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才有希望。任何一个社会,总是利用教育来向年青一代传授、灌输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从而试图让他们成人之后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之中,完成社会的延续、进步和超越。只有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才能使所要灌输的价值理念内化在青少年的认知和意识里,才能外显于他们的操行方式上,教育才收到应有的效果。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和特有的民族性格,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记忆,无疑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共有家园。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它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为生活在中国文化形态中的每一位中国人,提供了对中华民族文化形成过程、风格特色和发展趋向的了解、认同、自信与自觉提供了平台。那么,如何使青少年体味到传统节日浓郁的文化气息,留下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美好记忆,焕发对自已母体文化的油然亲情呢?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进步和良性运行。对教育部门而言,这是一项重大、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二、从青少年的特点出发弘扬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的个体处于生理发展、个性发展、认识发展极其迅速、可塑性很强的时期。这一阶段,人的认知、情感、能力、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特殊变化,并由此出现特殊心理行为反应。比如他们喜欢求新、求奇、求异。因为阅历少,需要全方位地了解生活,所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热衷于追逐新鲜事物。由于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多元化社会当中,身边的环境相比较他们的父辈而言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他们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活跃,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感觉非常敏感,适应性也很强,也敢于打破规范的约束。一方面有执着的热情,敢想敢做,勇于实践,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和探索,对未来生活有美好向往并渴望成功,另一方面判断力和理性思考相对欠缺;行为的个性化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并存。这些都构成了现阶段青少年复合性的特征。因此教育部门必须准确把握不同青少年群体的成长阶段和个性发展的特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用青少年理解熟悉的语言,讲青少年关心关注的话题,谈青少年所思所见的现象,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情有理地传播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纵观我们的传统节日的历史,其实没有一个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在进行着发展和演变。除了时间上的变化,还有空间上的变动。端午节发端在中国,传到韩国后他们进行了民族化改造,所以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韩国“端午祭”,与我们的有了很大的不同。到了今天,我们更加需要重视创新地继承传统。创新,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之关键、之生命力所在。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与当下青少年鲜活的生活节拍与韵律相协调。所有的传统节日的未来,都是年轻人的。传统节日也只有在与自然、现实、社会的互动中,才能不断变化;只有在不断变化中,才能实现她生命的延续。
(一)营造节日文化氛围,感受节日文化熏陶
文化的流传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当代青少年对节日的喜好其实并没有特定的指向,他们更多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当前商业化炒作、人为“造节”等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突出。目前热衷于过洋节的一部分青少年,其实对洋节的内涵也并不真正了解,吸引他们的无非是新奇和娱乐因素,契合了青少年的年龄及心理特征,符合人们在快节奏现代生活中的放松愿望。冯骥才就说过:“洋节不可怕,可怕的是遗忘自己。”如果青少年没有机会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内涵,没有机会去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美,他们与传统节日文化的陌生感、疏离感就会越来越强烈。所以,要弘扬节日文化,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与节日相关的神话、民俗、文学、诗歌、食物、服饰都可以纳入其中,营造一个传统节日文化的良好氛围,积累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然后才可能有理念和精神的树立,以此来唤醒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二)增强节日内容的时代性,拓展其内在价值
传统节日是一种活态文化,它就像一条河流,是不断地在流淌着,流过每一个时代的时候都带着每一个时代的印迹。当传统节日赖以生长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之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创造和更新。我国的节日都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问题。所以,今天我们也应该在传统节日中间注入我们时代的精神风貌,我们要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使传统节日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既遵循文化记忆的逻辑性又符合文化美学和社会教育学的原则,让传统节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并且要把传统节日中所包含的精神实质传递给青少年。如除夕的祝福演绎了举国同庆、万民同乐的社会和谐,清明的祭扫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体验,端午的龙舟抒发了平民百姓的豪情壮志,中秋的圆月见证了千家万户的浓郁亲情……
(三)创新节日形式,注重情感体验
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过程中往往单纯地采用讲授方法,使传统文化教育陷入“我讲你记,我说你听,我考你背”的纯粹认知教学之中,作为教育主体的青少年既没有情感上的体验,又缺乏理性的思考,这种死记硬背的、灌输式的、单调的教育手段,收获的只能是 “厌学”。反之,如果我们寻找与当代青少年接受心理相适配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增强节日教育形式的娱乐性、新颖性、时尚性,既加强节日文化知识的认知教育,更要重视以感悟和体验节日文化为目的的情感教育,那么,青少年可能不仅会知晓、喜爱、欣然接受,并且会充满期待,最终我们正面的、传统的、一些非常经典的价值理念就会内化为行动。那么,每过一次传统节日,我们的民族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就增强一些。例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在中秋来临之际开展“圆圆月饼找一找、青青毛豆剥一剥、壮壮鸭子买一买、香香芋泥做一做、欢乐习俗说一说”这一系列形式新颖、充满童趣的活动,激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小百家讲坛也推出了半小时的特别节目,由学生社团“才富小考场”的小部长通过学校电视直播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习俗,在节目现场还加入了很多和同学们互动的环节。这种过程的体验是他们从未有过的,而这种体验也是最快乐的,最让人难忘的。体现了教育有情,德育无痕。
另外也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游戏、电视卡通等,把与传统节日有关的素材创作成为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节日文化产品,增强传统节日对青少年的感染力。也满足青少年通过外在活动表现自我的需求。
如果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够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发展眼光、以现实需要为基础,以长远的战略目标出发去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我们的教育方法,寻找最生动、最有效的载体,不断探索传统节日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新途径,就一定可以将传统节日文化的种子撒进孩子们的心田。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蒋斌,周薇.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光明日报,2007-12-4.
[2]李大明.恢复与弘扬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J].赤峰学院学报,2009,(2).
[3]翁敏华.重新梳理传统节日文化脉络[N].文汇报,2008-4-8.
[4]张晓华.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与精神家园建设[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
[5]孟慧英.从多元文化视角看民族传统节日[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1-27.
[6]费孝通,德里达,等.中国文化和全球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节日文化 青少年 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079-02
具有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生存发展的支撑、身份归属的标志,是维系民族共同生命的最根本力量。也是每个国民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和性格凝聚在一起,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而每一个传统节日则是纽带上的刻度,是我们民族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具体表现,它蕴涵着民族气息,体现着传统的社会导向和价值取向,它具有超越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阻隔的巨大感召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当前,在青少年学生中加强传统节日教育,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
一、教育部门要站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加强在青少年中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度重视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并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提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缺失、精神家园的荒芜给我们的社会和谐带来的障碍。自鸦片战争后这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一直没有机会获得系统的、有意识的现代清理,没有形成一个民众可以共同接受的文化典范,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自信,中国文化共同体面临着现实危机,造成人们精神上的空虚与迷惘。再加上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强势文化的输入强烈冲击着各个领域,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为一代青少年的文化理想就是一个民族未来文化的容颜。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目光远大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才有希望。任何一个社会,总是利用教育来向年青一代传授、灌输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从而试图让他们成人之后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之中,完成社会的延续、进步和超越。只有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才能使所要灌输的价值理念内化在青少年的认知和意识里,才能外显于他们的操行方式上,教育才收到应有的效果。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和特有的民族性格,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记忆,无疑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共有家园。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它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为生活在中国文化形态中的每一位中国人,提供了对中华民族文化形成过程、风格特色和发展趋向的了解、认同、自信与自觉提供了平台。那么,如何使青少年体味到传统节日浓郁的文化气息,留下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美好记忆,焕发对自已母体文化的油然亲情呢?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进步和良性运行。对教育部门而言,这是一项重大、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二、从青少年的特点出发弘扬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的个体处于生理发展、个性发展、认识发展极其迅速、可塑性很强的时期。这一阶段,人的认知、情感、能力、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特殊变化,并由此出现特殊心理行为反应。比如他们喜欢求新、求奇、求异。因为阅历少,需要全方位地了解生活,所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热衷于追逐新鲜事物。由于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多元化社会当中,身边的环境相比较他们的父辈而言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他们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活跃,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感觉非常敏感,适应性也很强,也敢于打破规范的约束。一方面有执着的热情,敢想敢做,勇于实践,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和探索,对未来生活有美好向往并渴望成功,另一方面判断力和理性思考相对欠缺;行为的个性化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并存。这些都构成了现阶段青少年复合性的特征。因此教育部门必须准确把握不同青少年群体的成长阶段和个性发展的特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用青少年理解熟悉的语言,讲青少年关心关注的话题,谈青少年所思所见的现象,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情有理地传播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纵观我们的传统节日的历史,其实没有一个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在进行着发展和演变。除了时间上的变化,还有空间上的变动。端午节发端在中国,传到韩国后他们进行了民族化改造,所以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韩国“端午祭”,与我们的有了很大的不同。到了今天,我们更加需要重视创新地继承传统。创新,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之关键、之生命力所在。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与当下青少年鲜活的生活节拍与韵律相协调。所有的传统节日的未来,都是年轻人的。传统节日也只有在与自然、现实、社会的互动中,才能不断变化;只有在不断变化中,才能实现她生命的延续。
(一)营造节日文化氛围,感受节日文化熏陶
文化的流传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当代青少年对节日的喜好其实并没有特定的指向,他们更多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当前商业化炒作、人为“造节”等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突出。目前热衷于过洋节的一部分青少年,其实对洋节的内涵也并不真正了解,吸引他们的无非是新奇和娱乐因素,契合了青少年的年龄及心理特征,符合人们在快节奏现代生活中的放松愿望。冯骥才就说过:“洋节不可怕,可怕的是遗忘自己。”如果青少年没有机会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内涵,没有机会去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美,他们与传统节日文化的陌生感、疏离感就会越来越强烈。所以,要弘扬节日文化,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与节日相关的神话、民俗、文学、诗歌、食物、服饰都可以纳入其中,营造一个传统节日文化的良好氛围,积累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然后才可能有理念和精神的树立,以此来唤醒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二)增强节日内容的时代性,拓展其内在价值
传统节日是一种活态文化,它就像一条河流,是不断地在流淌着,流过每一个时代的时候都带着每一个时代的印迹。当传统节日赖以生长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之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创造和更新。我国的节日都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问题。所以,今天我们也应该在传统节日中间注入我们时代的精神风貌,我们要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使传统节日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既遵循文化记忆的逻辑性又符合文化美学和社会教育学的原则,让传统节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并且要把传统节日中所包含的精神实质传递给青少年。如除夕的祝福演绎了举国同庆、万民同乐的社会和谐,清明的祭扫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体验,端午的龙舟抒发了平民百姓的豪情壮志,中秋的圆月见证了千家万户的浓郁亲情……
(三)创新节日形式,注重情感体验
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过程中往往单纯地采用讲授方法,使传统文化教育陷入“我讲你记,我说你听,我考你背”的纯粹认知教学之中,作为教育主体的青少年既没有情感上的体验,又缺乏理性的思考,这种死记硬背的、灌输式的、单调的教育手段,收获的只能是 “厌学”。反之,如果我们寻找与当代青少年接受心理相适配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增强节日教育形式的娱乐性、新颖性、时尚性,既加强节日文化知识的认知教育,更要重视以感悟和体验节日文化为目的的情感教育,那么,青少年可能不仅会知晓、喜爱、欣然接受,并且会充满期待,最终我们正面的、传统的、一些非常经典的价值理念就会内化为行动。那么,每过一次传统节日,我们的民族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就增强一些。例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在中秋来临之际开展“圆圆月饼找一找、青青毛豆剥一剥、壮壮鸭子买一买、香香芋泥做一做、欢乐习俗说一说”这一系列形式新颖、充满童趣的活动,激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小百家讲坛也推出了半小时的特别节目,由学生社团“才富小考场”的小部长通过学校电视直播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习俗,在节目现场还加入了很多和同学们互动的环节。这种过程的体验是他们从未有过的,而这种体验也是最快乐的,最让人难忘的。体现了教育有情,德育无痕。
另外也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游戏、电视卡通等,把与传统节日有关的素材创作成为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节日文化产品,增强传统节日对青少年的感染力。也满足青少年通过外在活动表现自我的需求。
如果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够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发展眼光、以现实需要为基础,以长远的战略目标出发去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我们的教育方法,寻找最生动、最有效的载体,不断探索传统节日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新途径,就一定可以将传统节日文化的种子撒进孩子们的心田。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蒋斌,周薇.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光明日报,2007-12-4.
[2]李大明.恢复与弘扬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J].赤峰学院学报,2009,(2).
[3]翁敏华.重新梳理传统节日文化脉络[N].文汇报,2008-4-8.
[4]张晓华.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与精神家园建设[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
[5]孟慧英.从多元文化视角看民族传统节日[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1-27.
[6]费孝通,德里达,等.中国文化和全球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