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05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本文从“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全方位渗透德育教育;结合课外活动多形式强化德育教育;结合社会实践多角度强化德育教育。”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从而达到德育教育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语文教学 德育 感恩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7(c)-0165-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智育与德育统一。德育渗透艺术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又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全方位渗透德育教育
  许多课文的字里行间,对人物和食物的描写,无不反映出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倾向性。利用中学语文教材引导学生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利用五千年灿烂中华文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利用民族英雄和革命事迹,培养学生的斗争精神;利用祖国建设成就,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如在教学都德《最后一课》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不愿作忘国奴,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自己祖国无比热爱的气氛中,再联系到我国人民遭受侵略,任人宰割的历史,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更加坚定了不忘过去,珍惜今天,为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体验,得到发展。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孝道是古人应具有的最重要的德行,也是现代人必备的品德。做人首先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只有懂得孝道的人,才会做人,才有良好的品德。在《散步》教学中,我让学生理解:“我决定委屈儿子,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通过讨论:学生懂得尊老爱幼的骨肉亲情。“我”的“走大路”的原因表现了“我”对老人的孝敬,即“敬老”;母亲的改变主意,顺从孙子,则是对孙子的怜爱,即“爱幼”。教学《木兰诗》,我让学生总结木兰形象。他们认为:木兰既是一个孝女,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身为人子,连最起码的孝道都没有做到,我觉得自己很自私,觉得自己连羊、鸦都不如。只要人人都有尊老爱幼之心,我们的家庭就会更加和睦,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团结友爱,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等内容的文章,都是培养学生优良道德的好教材。公民道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是社会安定的因素,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课文内在的思想性,用课文里的语言文字,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来自于各方面的恩惠。父母有恩于我们,师长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国家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感恩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方法。作为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从小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我生命;感恩老师,因为他们教会我成长;感恩帮助自己的人,因为他们使自己感受善良;甚至要感恩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让自己学会坚强。只有感恩的世界才让世界变得和谐、更美丽。
  2 结合课外活动多形式强化德育教育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走出教材,还有一个更加广阔的育人天地。在课堂之外,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将德育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从而收到“导其行”的效果。如开展“情系汶川”书信活动、“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活动等等。结合“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努力挖掘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师要发挥校园内的文化育人功能,通过雕像育人、标语育人、名言育人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鼓励学生读《孝经》、《忠经》、《二十四孝》等,引导学生学习经典,从阅读中懂得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诚实守信、清正廉洁,并获得美感,产生愉悦之情,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挖掘当地德育教育资源,如名人、名胜等作为校本德育教材,从而培养起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同时,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的书籍,通过与大师、与名人、与哲人对话,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让学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
  3 结合社会实践多角度强化德育教育
  现在已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时代了,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时代,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学生,要积极关注如“民主与法制”、“节约能源”、“环保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课外知识。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引向家庭、社区、社会,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中活学语文,活用语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历史名胜、文化传统、风俗民情等,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走向语文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提升荣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组织收看北京“奥运会”、“神七”发射,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师要“立身行道”,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汇苑》云:“师,法也,人之模范,所以传道授业者曰师。”《韩诗外传》说:“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学校是实施德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学生,严于律已,严谨治学,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以德育人,以情育爱。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的效果。
  4 结语
  总之,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作为施教者的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要“育人”,要充分挖掘经典中的德育素材,结合语文学科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点来塑造人和培养人,使学生成为真正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采新型可循环LWK调理剂的用量及粒径对污泥堆肥速率和氮素损失的影响,以城市污泥与新型LWK调理剂为原料进行为期25 d的堆肥试验,分析了堆肥过程中的物料二氧化碳产生速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一些学者近期有关森林立地分类和评价方面学术争论的要点,然后提出我国立地分类和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并着重论述在一个局部地区应如何抓住地形和土壤
<正>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是毛竹林的主要害虫,我国南方毛竹产区常遭大面积危害,严重影响毛竹的生产。过去对此虫的生物学、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曾有人作了不少
<正> 植物遗传转化时,选用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用来分析已转化植株的基因整合及表达。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eo)是在遗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标记基因,它对卡那霉素具有很高
<正> 杨树人工林密度是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初植密度不同,对林分未来产量和效益影响很大。根据营林目的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和轮伐期是杨树集约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和基本
农桐间作条件下的能量平衡及水分利用状况都发生了变化。与对照相比,间作第7年林下的净辐射及其各分量均有降低,而显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重(H/R_n)减小,潜热通量(LE)和土壤热
摘 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广大语文教师也对此已有重视,但是现在作文教学依然是个薄弱环节,好多教师教学方法依然落后,训练形式依然单一,作文现状仍然堪忧。再说学生平时生活贫乏,缺乏写作素材,一提作文就皱眉头,一副苦相,怎么能提高作文水平呢?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灵感积累钥匙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
研究了Ⅰ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针对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生理特点,将热传导偏微分方程应用到血糖控制系统中,从定向控制的角度研究控制输入和控制目标输出的关系
阅读是一种读者与环境融合旅程的互动,文章通过对图书布局的布置和利用,阐述了阅读空间与读者的关系,展示了图书馆设计在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中有着很重要的沟通桥梁,同时说明
本章简要回顾了由“漠河红松”误称导致认为在大兴安岭“缸松已经引种成功”,“已经安家落户”,酝酿生产性全面推广的历史。说明误称纠正后,有对此进行重新认识的必要。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