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力学和电化学原理厘清反应的竞争问题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_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银离子与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化银沉淀是中学化学中的基本反应。从化学热力学和电化学原理的视角,对银离子能否氧化碘离子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银离子和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并进行了实验设计和实验验证。
  关键词:化学热力学;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分析 ;实验验证
  文章编号:1005–6629(2017)12–008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卤素离子的检验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知识点。在水溶液中,Cl-、Br-、I-都能分别与Ag 反应,生成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AgCl、淡黄色AgBr和黄色AgI沉淀。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Cl-、Br-和I-[1]。在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中也提到,“在AgNO3溶液中加入卤化物(除氟化物外)生成AgCl、AgBr和AgI沉淀”[2]。绝大多数化学教师都将该知识点定位于教学目标分类中的识记层次,在教学中往往轻描淡写,从未对此产生过怀疑,更别提深入研究了。
  3 实验设计和验证
  3.1 实验设计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发现,Ag 和I-由于沉淀反应的发生,阻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那么如果我们能够设法阻止Ag 和I-的沉淀反应的发生,那么Ag 和I-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否能够实现呢?
  该实验设计的关键就是设法阻断Ag 和I-的直接接触,我们不妨把硝酸银溶液和碘化钾溶液分别盛装于两个不同的烧杯中,这样可确保Ag 和I-不直接接触。但是我们还要设法实现Ag 和I-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双液原电池装置应该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它可以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原电池的两极发生,同时又确保两极的电解质溶液不直接接触。我们用灵敏电流计来检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流,在电路中接上一个滑动变阻器调节电阻,以确保实验安全。基于上述思考,设计实验装置,如图1:
  4 結语
  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教师的职业行为首先要以专业知识和理论为依据。教师对于学科知识的完整把握和不断更新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尽管大多中学化学教师是从化学教育专业毕业的,在大学时期学习了比较系统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理论。然而在踏上教师岗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教师生涯以后,仍然需要不断地将学科知识回炉,以更精湛娴熟的学科知识和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驾驭中学化学教学,不偏听、不盲从。此外,我们还要不断地追踪化学科学的发展,了解化学发展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就,以便我们建立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形成开放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胜任中学化学教学,不懈怠、不落伍。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47.
  [2][3][7]北京师范大学等.无机化学(下册)(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14,705,796.
  [4][5][6]北京师范大学等.无机化学(上册)(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21.
  [8]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编.物理化学(下册)(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01.
其他文献
摘要: 反思日记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重要形式,记录着教师自我成长的轨迹。结合笔者书写化学教学反思日记的案例,介绍反思日记的特征、作用、形式、内容类型以及书写策略的心得体会,同时发现长期书写教学反思日记对个人的专业发展、对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教学反思; 反思日记; 个案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9001105 中图分类号: G63
鄭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曾任山东潍县的知县。  郑板桥任知县时,潍县发生了一桩案子。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出了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科学探究教学,这给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及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崭新课题。本文介绍了RIP和4-H两种美国常用的科学探究模型,希望能给我国科学探究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RIP;4-H;科学探究;模型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11-0049-03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当前世界各国都
1. 小春假到了,孩子们报名了度假营,跟着带队老师来到了西安,参观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呢!”舒阳激动地说,“秦始皇真厉害,造了这么多兵马殉葬品。”  “殉葬品?”江川诧异地张大嘴巴。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俑’指的是墓葬中的陶塑、石雕和人像,本意就是殉葬品。”舒阳细细地解释道。  2.老师领着孩子们进入馆内,介绍道:“秦始皇陵最为知名的就是一、二、三号兵马俑陪葬坑。其
摘要: 围绕M制锰企业是否应该扩建一座硫酸厂的议题,展开论证活动,学生基于科技资料,依据社会效益最大化问题展开分角色论辩。在专家团队科学信息引导帮助下辩论双方逐渐形成论证体系,在论证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化学原理,深刻体验并领会科学与社会协同作用的重要性,有效提升了审辩式思维能力。   关键词: 图尔敏论证模型; 社会性科学议题; 角色论辩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5-0065-0
[摘 要] 文章试从创造力教育中的一个独特视角——创造力心理教育切入,呈现波兰华沙特殊教育学院创造力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在该学会,创造力心理教育是作为其教育学最主要的一个下位学科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作者旨在评析该学会的这一专业及其课程,同时总结出该专业课程的几个特点:多视角性、其内容的综合性、参与性与体验性及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关键词] 波兰 创造力教师教育 创造力心理教育专业  
摘要:以“自然界的水”为例运用项目式学习设计单元复习。通过设计便携式净水器、改进便携式净水器和海水中水的利用探究等3个学习任务,将与水有关的知识结构化,在真实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复习课功能。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21)05-0046-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项目式学习通过真实的和具有挑战性
摘要: 九年级是化学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讲故事——讲与化学相关的故事——已成为化学课堂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水的净化”教学以故事为线索,着重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建构真实课堂。在教学片段点评的基础上,就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设计教学境脉、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微视频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反思。  关键词: 故事教学; 初中化学; 反思; 水的净化  
摘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问题的提出并引导学生分析确定探究课题,让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自己设计鉴别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直至得出结论,最后评价别人的探究方案,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形成科学素养和实验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复习;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7)9–0036–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通常认为,复习课是教师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