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走狗”本指猎犬或纵狗行猎活动,在汉代被喻为“奔走效劳者”。至明代,又出现了典型的“自称谦词”和“受人豢养的帮凶”之义,且各自在清代有所延续。至今,多视“走狗”为贬义词。就此,本文将考证“走狗”,以此明晰该词词义的历时演化过程。
【关键词】走狗;词性;演化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走狗”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多使用为贬义。但究其本义,“走狗”一开始并非具有贬义,据《汉语大词典》收录的义项显示:猎犬;或谓纵狗行猎;或比喻受人豢养的帮凶;或自称谦词。此外,在古代汉语中,还将“走狗”引申比喻为“奔走效劳者”。
“走狗”本是个短语,“走”在古时解释为“跑”,“走”则是“狗”的修饰语;那么,“走狗”即为跑得快的狗,并无贬义色彩。早在先秦“走”与“狗”就联合成了复音词,指猎犬或纵狗行猎活动。后来“走狗”的“猎犬”义项经引申比喻,于是产生了“奔走效劳者”义。这样一来,“走狗”的词性,其实是有褒义,有中性,也有贬义。就此,本文将进一步探究该词词义的历史演化过程。
(一)
“走狗”一词在《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春秋繁露》、《史记》、《水经注》、《三国志》等唐以前重要文献中仅出现了27例,表示“猎犬”义5例,其中2例引申为“形容奔走效劳者”,本文将单列;另外22例为“纵狗行猎活动”义。
1.猎犬
(1)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春秋》)
(2)王斗曰:“世无骐耳,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战国策》)
2.喻指奔走效劳者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3.谓纵狗行猎活动
(1)田猎驰骋,弋射走狗,贤者非不为也,为之而智日得焉,不肖主为之而智日惑焉。(《吕氏春秋》)
(2)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洛阳剧孟尝过袁盎,盎善待之。(《汉书》)
(3)博戏斗鸡,走狗弄马。(《春秋繁露》)
(4)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於嵩。(《三国志》)
综上,“纵狗行猎活动”义用例较多,且用例中的“走狗”通常与弋射、放鹰、弄/驰马、禽兽、宫囿、田宅等名词连用表纵狗行猎的活动。像“走狗台”、“走狗观”、“走狗塘”等专用词也频繁见于《汉书》、《三辅黄图》、《水经注》等文献;而“斗鸡走狗”是当时的一种时尚;朝廷还专门设置了“狗监”一职。这些都说明了“走狗”在当时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拥有“走狗、宫囿、田宅”也成了上流社会彰显身份的标志。这样的“走狗”显然无贬义色彩。
“猎犬”义的用例1讲到景公想礼葬自己的走狗,景公视走狗为良犬,绝非一般的狗;用例2则以“走狗”设喻来论述王如何统治天下。这使得“走狗”在具体语境下也带上了褒义。再者,晋朝傅玄的《走狗赋》正文虽未出现“走狗”,但标题“走狗”与文中“盖轻迅者莫如鹰,猛捷莫如虎,惟良犬之禀性,兼俊之劲武”中的“良犬”对应,实属褒义。而后人诗集中更有“走狗谣”歌赋“走狗”。可见,当时的“走狗”侧重“良犬”,且词性可判为中性甚至褒义,如“走狗烹”、“良弓走狗”、“走狗良弓”、“功成走狗”等短语常见于汉后的重要文献,释为“奔走效劳者”也就合情合理了。但该义仅限于以上表述,笔者并未发现其他文献存有相关用例。而“走狗”的“猎犬”义至清仍保留,如《何典》卷6用例提及“那村里众狗听得,便跑来一大群来:……走狗、新开眼大狗、大尾巴狗,都望著活死人窜上窜落乱咬将来。”还有“开门走狗先,巷白行人语”,均说明了本义并未被取代。
(二)
诚如上文提及,“走狗”的“猎犬”义在特定语境中可引申至褒义。在笔者所考证的文献范围内,“走狗”在明前并未见贬义的典型用例。相关用例多释为“猎犬”、“纵狗行猎活动”或由“猎犬”引申的“奔走效命者”,并少有变化。而“走狗” 、“受人豢养的帮凶”这一贬义用法,始见于明。当然,这一贬义并非凭空出现,且在明代有其一定的演化过程,用例如下:
故凡一切军情,悉由抚臣建白,而后折衷于兵部,取裁于庙谟,指示发踪,胜算具在,武臣犹走狗也,驱之则前耳。(《明经世文编》)
往时浙弁牛姓者,官副总兵,上揭张永嘉相公,自称“走狗”爬见。(《万历野获编》)
上举用例,“犹走狗”、“自称走狗”均为身份地位卑微低贱者对上级的一种顺服和等级心理展现,尚无显著的贬义色彩。正如《玉篇·犬部》提及:“狗,家畜也,以吠守。”“狗”作为被人类驯化的一种家畜,有其较强的顺服、依恋、等级心理。可见,这仅是特征的延伸表现。
在此基础上,“走狗”义便展开分支。其中一支逐渐稳定为“自称谦词”义,而历史上一些甘为“走狗”的名人便是最好的佐证。如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记载的郑板桥,其卷6有云:“郑板桥爱徐青藤诗,尝刻一印云:‘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 。’”国画大师齐白石亦以“走狗”自居,称自己为徐渭、朱耷、吴昌硕三位中国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画家的“走狗”,并作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而另外一支则是对等级极端顺服的扭曲与丑化,以“狗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类比于“那些阿谀奉承的人讨好、巴结上司的谄媚之人”,引申为“那些受人豢养的帮凶”,明代用例如下:
其伯父周应秋、周维持皆为魏忠贤走狗,本犯复为闯贼之臣,枭狡萃于一门,宜加赤族。(《甲申纪事》)
刘泽清请诛吕大器,指其起用王重掌选;又指其比雷演祚,谓“演祚为吴甡走狗,杀周延儒以媚东林”。(《明季甲乙汇编》)
桐江左佥院,远志包寰区,稂莠愁难尽,萑苻惊华逋,不虞驱走狗,翻令脱精鼩。(《高阳诗文集》) 你却叫我投降,甘为走狗,摇尾乞怜,受那文官的鸟气!(《金云翘传》)
你元来掉转脸皮,与封其部那厮做走狗了,这样小人!(《牟尼合记贞窜》)
由于“走狗”不断受到贬义的语境的渗透,于是其贬义用法逐渐稳固下来,感情色彩随之变化,意义随之偏移,不再强调“猎犬”、“纵狗行猎或奔走效劳的人”这些中性义或褒义,逐渐地将中性义、贬义凝固成较为纯粹的贬义,即“受人豢养的帮凶”。确实,若一个词一旦“沾”上了贬义,即使是在非贬义的语境中,人们也会逐渐地排斥使用它,以此避免产生不好的联想或影响。也正因为此,逐渐“走狗”的贬义便占优势。至清,“走狗”的贬义用法趋向成熟,且沿用至今。如下:
常熟地方的一班绅士,除掉了祁观察手下的那几个走狗以外,都一个个嗟讶不已。(《九尾龟》)
呀呀,坏了,坏了。原来这班人正是老道所言赵公子和他身边的一群走狗。(《八仙得道》)
房主人姓罗名龙文,现做内阁中书,系中堂严嵩门下最能办事的一个走狗,凡严嵩家父子的赃银过付,大半皆出其手,每每仗势作威福害人。(《绿野仙踪》)
安禄山,你做张守珪的走狗,犯死刑,姑饶下这驴头。(《隋唐演义》)
正排着低品走狗奴才队,都做了高节清风大英雄!(《桃花扇·听稗》)
操杖隶皆绅家走狗。(《聊斋志异·田七郎》)
说明:A表示“走狗”(A1表示“猎犬”义,A2表示“纵狗行猎的活动”义,A3表示“奔走效劳者”义,A4表示“受人豢养的帮凶”义,A5表示“自称谦词”义。)
综上,结合“走狗”的历史变化,该词在明清时期被广泛地使用,其贬义渐渐排斥了中性、褒义,最终贬义跃居为核心义项。至于为何“走狗”会演化为贬义,很大程度是与“狗”字的演化相关。《汉语大词典》收录了一条用例,即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嘲事之失度、人之失意也曰狗”。也就是说,做事卑劣或身份低贱者会被人视之为“狗”,显然为贬义。然而,该义的用例在南北朝的《北史·韩凤传》便有“朝士咨事,莫敢仰视,动致呵叱,辄詈云:‘狗汉大不可耐,唯须杀却!’”可见“狗”的贬用慢慢感染“走狗”义。不容忽视的是“狗”义的发展又离不开“狗”与“犬”的汉语竞争史。据相关学者考证,“狗”词晚出,又受到汉以后民众文化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狗”便在宋俗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地“俗”用。于是“犬”与“狗”便呈现了文、白歧异的局面,并各自在书面语和口语里占据一席之地,朝着“犬”雅“狗”俗的方向发展。因民众受其语用的排斥心理影响,“走狗”的贬义便也逐渐稳定下来。
当然,除“走狗”外,还有“鹰犬”、“爪牙”、“羽翼”等名词也有类似的演化过程,且大多在明代有显著的变化。针对这一现象,或许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探究。
附: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
[3]黄灵庚. 训诂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江源. 闲话“走狗”[J].咬文嚼字,2000(2).
[5]游庆学. 走狗?牛马走?先马走?[J].汉字文化,2003(3).
[6]徐志林. “犬/狗”的历时嬗变[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6).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走狗;词性;演化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走狗”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多使用为贬义。但究其本义,“走狗”一开始并非具有贬义,据《汉语大词典》收录的义项显示:猎犬;或谓纵狗行猎;或比喻受人豢养的帮凶;或自称谦词。此外,在古代汉语中,还将“走狗”引申比喻为“奔走效劳者”。
“走狗”本是个短语,“走”在古时解释为“跑”,“走”则是“狗”的修饰语;那么,“走狗”即为跑得快的狗,并无贬义色彩。早在先秦“走”与“狗”就联合成了复音词,指猎犬或纵狗行猎活动。后来“走狗”的“猎犬”义项经引申比喻,于是产生了“奔走效劳者”义。这样一来,“走狗”的词性,其实是有褒义,有中性,也有贬义。就此,本文将进一步探究该词词义的历史演化过程。
(一)
“走狗”一词在《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春秋繁露》、《史记》、《水经注》、《三国志》等唐以前重要文献中仅出现了27例,表示“猎犬”义5例,其中2例引申为“形容奔走效劳者”,本文将单列;另外22例为“纵狗行猎活动”义。
1.猎犬
(1)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春秋》)
(2)王斗曰:“世无骐耳,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战国策》)
2.喻指奔走效劳者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3.谓纵狗行猎活动
(1)田猎驰骋,弋射走狗,贤者非不为也,为之而智日得焉,不肖主为之而智日惑焉。(《吕氏春秋》)
(2)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洛阳剧孟尝过袁盎,盎善待之。(《汉书》)
(3)博戏斗鸡,走狗弄马。(《春秋繁露》)
(4)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於嵩。(《三国志》)
综上,“纵狗行猎活动”义用例较多,且用例中的“走狗”通常与弋射、放鹰、弄/驰马、禽兽、宫囿、田宅等名词连用表纵狗行猎的活动。像“走狗台”、“走狗观”、“走狗塘”等专用词也频繁见于《汉书》、《三辅黄图》、《水经注》等文献;而“斗鸡走狗”是当时的一种时尚;朝廷还专门设置了“狗监”一职。这些都说明了“走狗”在当时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拥有“走狗、宫囿、田宅”也成了上流社会彰显身份的标志。这样的“走狗”显然无贬义色彩。
“猎犬”义的用例1讲到景公想礼葬自己的走狗,景公视走狗为良犬,绝非一般的狗;用例2则以“走狗”设喻来论述王如何统治天下。这使得“走狗”在具体语境下也带上了褒义。再者,晋朝傅玄的《走狗赋》正文虽未出现“走狗”,但标题“走狗”与文中“盖轻迅者莫如鹰,猛捷莫如虎,惟良犬之禀性,兼俊之劲武”中的“良犬”对应,实属褒义。而后人诗集中更有“走狗谣”歌赋“走狗”。可见,当时的“走狗”侧重“良犬”,且词性可判为中性甚至褒义,如“走狗烹”、“良弓走狗”、“走狗良弓”、“功成走狗”等短语常见于汉后的重要文献,释为“奔走效劳者”也就合情合理了。但该义仅限于以上表述,笔者并未发现其他文献存有相关用例。而“走狗”的“猎犬”义至清仍保留,如《何典》卷6用例提及“那村里众狗听得,便跑来一大群来:……走狗、新开眼大狗、大尾巴狗,都望著活死人窜上窜落乱咬将来。”还有“开门走狗先,巷白行人语”,均说明了本义并未被取代。
(二)
诚如上文提及,“走狗”的“猎犬”义在特定语境中可引申至褒义。在笔者所考证的文献范围内,“走狗”在明前并未见贬义的典型用例。相关用例多释为“猎犬”、“纵狗行猎活动”或由“猎犬”引申的“奔走效命者”,并少有变化。而“走狗” 、“受人豢养的帮凶”这一贬义用法,始见于明。当然,这一贬义并非凭空出现,且在明代有其一定的演化过程,用例如下:
故凡一切军情,悉由抚臣建白,而后折衷于兵部,取裁于庙谟,指示发踪,胜算具在,武臣犹走狗也,驱之则前耳。(《明经世文编》)
往时浙弁牛姓者,官副总兵,上揭张永嘉相公,自称“走狗”爬见。(《万历野获编》)
上举用例,“犹走狗”、“自称走狗”均为身份地位卑微低贱者对上级的一种顺服和等级心理展现,尚无显著的贬义色彩。正如《玉篇·犬部》提及:“狗,家畜也,以吠守。”“狗”作为被人类驯化的一种家畜,有其较强的顺服、依恋、等级心理。可见,这仅是特征的延伸表现。
在此基础上,“走狗”义便展开分支。其中一支逐渐稳定为“自称谦词”义,而历史上一些甘为“走狗”的名人便是最好的佐证。如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记载的郑板桥,其卷6有云:“郑板桥爱徐青藤诗,尝刻一印云:‘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 。’”国画大师齐白石亦以“走狗”自居,称自己为徐渭、朱耷、吴昌硕三位中国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画家的“走狗”,并作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而另外一支则是对等级极端顺服的扭曲与丑化,以“狗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类比于“那些阿谀奉承的人讨好、巴结上司的谄媚之人”,引申为“那些受人豢养的帮凶”,明代用例如下:
其伯父周应秋、周维持皆为魏忠贤走狗,本犯复为闯贼之臣,枭狡萃于一门,宜加赤族。(《甲申纪事》)
刘泽清请诛吕大器,指其起用王重掌选;又指其比雷演祚,谓“演祚为吴甡走狗,杀周延儒以媚东林”。(《明季甲乙汇编》)
桐江左佥院,远志包寰区,稂莠愁难尽,萑苻惊华逋,不虞驱走狗,翻令脱精鼩。(《高阳诗文集》) 你却叫我投降,甘为走狗,摇尾乞怜,受那文官的鸟气!(《金云翘传》)
你元来掉转脸皮,与封其部那厮做走狗了,这样小人!(《牟尼合记贞窜》)
由于“走狗”不断受到贬义的语境的渗透,于是其贬义用法逐渐稳固下来,感情色彩随之变化,意义随之偏移,不再强调“猎犬”、“纵狗行猎或奔走效劳的人”这些中性义或褒义,逐渐地将中性义、贬义凝固成较为纯粹的贬义,即“受人豢养的帮凶”。确实,若一个词一旦“沾”上了贬义,即使是在非贬义的语境中,人们也会逐渐地排斥使用它,以此避免产生不好的联想或影响。也正因为此,逐渐“走狗”的贬义便占优势。至清,“走狗”的贬义用法趋向成熟,且沿用至今。如下:
常熟地方的一班绅士,除掉了祁观察手下的那几个走狗以外,都一个个嗟讶不已。(《九尾龟》)
呀呀,坏了,坏了。原来这班人正是老道所言赵公子和他身边的一群走狗。(《八仙得道》)
房主人姓罗名龙文,现做内阁中书,系中堂严嵩门下最能办事的一个走狗,凡严嵩家父子的赃银过付,大半皆出其手,每每仗势作威福害人。(《绿野仙踪》)
安禄山,你做张守珪的走狗,犯死刑,姑饶下这驴头。(《隋唐演义》)
正排着低品走狗奴才队,都做了高节清风大英雄!(《桃花扇·听稗》)
操杖隶皆绅家走狗。(《聊斋志异·田七郎》)
说明:A表示“走狗”(A1表示“猎犬”义,A2表示“纵狗行猎的活动”义,A3表示“奔走效劳者”义,A4表示“受人豢养的帮凶”义,A5表示“自称谦词”义。)
综上,结合“走狗”的历史变化,该词在明清时期被广泛地使用,其贬义渐渐排斥了中性、褒义,最终贬义跃居为核心义项。至于为何“走狗”会演化为贬义,很大程度是与“狗”字的演化相关。《汉语大词典》收录了一条用例,即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嘲事之失度、人之失意也曰狗”。也就是说,做事卑劣或身份低贱者会被人视之为“狗”,显然为贬义。然而,该义的用例在南北朝的《北史·韩凤传》便有“朝士咨事,莫敢仰视,动致呵叱,辄詈云:‘狗汉大不可耐,唯须杀却!’”可见“狗”的贬用慢慢感染“走狗”义。不容忽视的是“狗”义的发展又离不开“狗”与“犬”的汉语竞争史。据相关学者考证,“狗”词晚出,又受到汉以后民众文化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狗”便在宋俗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地“俗”用。于是“犬”与“狗”便呈现了文、白歧异的局面,并各自在书面语和口语里占据一席之地,朝着“犬”雅“狗”俗的方向发展。因民众受其语用的排斥心理影响,“走狗”的贬义便也逐渐稳定下来。
当然,除“走狗”外,还有“鹰犬”、“爪牙”、“羽翼”等名词也有类似的演化过程,且大多在明代有显著的变化。针对这一现象,或许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探究。
附: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
[3]黄灵庚. 训诂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江源. 闲话“走狗”[J].咬文嚼字,2000(2).
[5]游庆学. 走狗?牛马走?先马走?[J].汉字文化,2003(3).
[6]徐志林. “犬/狗”的历时嬗变[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6).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