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全憑听觉捕捉到球在哪儿,需要训练一个月以上,之后,我们就可以追随它,自如奔跑。”说这话的时候,16岁的盲孩子李玉脸上洋溢着天真的欢乐。
教练老吴是这支足球队的灵魂,他放弃了在俱乐部当教练的薪水,决定来带这支新成立的盲人足球队。原因就是一开始,他的朋友,也是球队的创建者老姜带他去火车站接孩子们来暑期夏训。他看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盲孩子走下车时,像有一种无声的默契,所有人的右手都放在前一个孩子的双肩背包上,他们用这种方式感知行走的方向,同时连接成一条互相扶持的长龙,犹如彼此之间有血脉相连。走在最前面的,是他们仅存微弱视力的守门员大哥。这些14岁到18岁的孩子,走得如此默契、恭顺和缓慢,对前面的伙伴怀有近乎虔诚的信任,把快50岁的老吴看得鼻腔酸涩。
老姜告诉他,这些孩子多数在两三岁时就失明了。但这份残缺并没有让他们停下来,怨天尤人。生存是第一位的,绝大多数孩子都在学习推拿,但他们的生活就注定要框在狭小的按摩理疗室里吗?他们连奔跑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吗?男孩子的天性,不就是要在蓝天白云下,撒开脚丫放纵地跑跳吗?
盲人足球与普通足球不一样,足球里装有两块铁皮,铁皮中间的孔隙里装着钢珠,球滚动时钢珠与铁皮碰撞,能发出铃声,队员一直追到铃声特别清脆时,伸出脚就有可能够到球。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难,一旦得球,就得紧跟着它,用脚踝、脚后跟和脚弓去小心翼翼地带动它,不能让它停下来,否则球稍一溜远,就听不到它的声音了。
一开始,队员跑动别扭,失去了视力在感觉系统中的对焦作用,孩子们跑着跑着就会往一边跌倒,球场上没有任何磕绊时,也是这样。再带上一个球,身体不平衡的感觉更甚,带球稍快,球就会溜走。所有的感觉系统一片空白,队员伫立在骄阳下的茫然,让教练都觉得心疼。
老吴不得不在训练时不停地大声吼叫,用力击掌,来指引球的方向,帮助小球员们带球过人。一天下来,老吴的声音全哑了。按他自己的话说:“嗓子眼里全是毛刺,喝胖大海都不管用。”
最困难的是射门。训练那天,老吴早早就找来了大块海绵,把两侧门柱都用海绵严实地包起来,预防队员射门时撞到门柱。然后,老吴给队员示范射门的动作。最简单的一个动作,他要示范几十遍,让小队员逐一蹲下来,用手触摸他的脚和小腿肚,感受发力前一瞬间,肌肉关节如何变化。
射门的动作熟练后,他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踢都踢不进球门,哪怕面对的是一个空门。最后,还是守门员提议教练带着他们去抚摸球门,感知球门的高度和宽度。他们专门挑了一个刮小风的周末,静下心来,去捕捉球场上的风涌进球门时,球门在听觉上展示的吸纳力。他们终于培养出不可思议的感觉,射门的命中率提高了许多。
参加足球队,出门去打比赛,给盲孩子的生活增加了别样色彩。队伍刚成立的时候,很多队员性格上还很敏感焦躁,沟通不顺畅的时候,就会伴以激烈的手势。很多次,说着说着,手势就差点儿打在对方脸上。而学会打配合之后,他们的手势幅度明显变小,嘶吼的频率也下降了。不小心将对方球员绊倒,自己也摔了一跤后,他们会摸索着搀扶对方,并心平气和地鞠躬道歉。
去年4月底,在疫情初步安定后,教练老吴打算召集蛰伏了三个多月的盲孩子们训练。他们几乎是体育场第一支申请恢复训练的业余球队。体育场的看门大爷将大门打开时,老吴失望地发现,足球场上的草已经长得很高了,因为缺乏踩踏与修剪,导致闭眼走在上面有凹凸不平之感。老吴向门卫大爷反映了此事,大爷说:“您后天只管带孩子们来,那个时候,保管你的队员不会被绊倒。”
果然,两天后,老吴带着一脸兴奋的盲孩子们走上场地时,草地已经被整整齐齐修剪过了,那是春天毛茸茸的青草地,每一根草的高度只有4厘米。门卫大爷说,他与体育场所有的工作人员连夜修剪草坪,特意提醒大家:盲孩子脚下容易磕绊,所以,常规意义上五六厘米高的草,要略微再修短些。
老吴没有忙着吹哨子让大家训练,他让孩子们躺下来,伸展成一个个“大”字,感受这春阳、这草坪的温柔抚触,感受能身处大自然气息包容中的幸福。
(李红军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