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个国家教师队伍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的兴衰,而教育的核心力量在教师。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工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教师的质量。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培养卓越教师已成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但是,当前其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 卓越教师;培养过程;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卓越教师”中的“卓越”就是优秀超越的意思,其有两层涵义:一层涵义是超越他人,比他人优秀;一层涵义是超越自身,也就是说创新实践能力较强,发展潜力大【1】。韩山师范学院的卓越教师培养班是以培养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出众的引领示范型教师为目标,旨在将那些具有教师潜质、乐于从教、适合从教的学生选拔出来,采用小班教学、双导师制及UGS协同模式专门培养。
英美等西方教育发达国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教师发展及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藉此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国教育部在2010年出台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纲要,并在2014年8月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文件,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2】,有关卓越教师的专业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卓越教师的评价更有待全面深入探究【3】。通过对该领域开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实践中实施的具体环节分析,当前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不同理解
“卓越”教师培养目标有两次含义,在意识层面上是指为广大师范生(教师)的专业发展树立更高的目标,引领他们逐步走上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自我专业发展道路,并最终成为教育界的精英、专家、教育家,为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实践层面上的含义是指为广大师范生(教师)实现“卓越目标”需要的理论、实践、智慧等方面的坚实基础而采取的具体准备性行动。
“卓越教师职前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改革政策的制定、目标的确立、措施的选择、保障机制的建立、经费的投入等各方面工作均需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与深化。其中,“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制定是整个改革工作的动力引擎。各试点高校在具体的实践中对“卓越教师培养目标”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各有侧重。
(二)对不确定性未知结果的怀疑
卓越是一层更高的发展目标,现实实践中总有其难以实现的困难与担忧。我国在“卓越教师计划”实施之初,部分教师、学者,甚至专家对此提法便持有怀疑态度;其中探讨争论的焦点是:“卓越教师计划”是否违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规律?教师的展业发展若是存在捷径,可否通过“拔苗助长”的方式使其快速成长,最终是否能出现是我们所期望的结果?
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有对当前“卓越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方法、措施及政策、机制保障实效性的担忧;亦有在保守思想意识架构内对不确定性未知结果的怀疑,这为我国当前“卓越教师职前教育改革”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产生了一定的阻力。
(三)“卓越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思想决定行为,传统的教师观以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中心,同时也是教学的中心。【4】而实践教学能力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卓越教师”培养的首要目标。但是,大多数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仍然强调的是课堂理论教学,把师范生主要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相应的课程实现,以课程教学代替技能训练。如:以教材教法课程代替教学的训练,用口语课程培养言语表达能力,用写作课程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等等。
这些课程往往概念、术语充实,但缺乏“实战经验”。这种模式导致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缺失,无法适应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和实践的联系,尽可能以实践为导向组织这类课程,并对实践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考核和评价。
(三)转变思想观念,建设长期稳定实习基地
许多高等师范院校没有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也没有与中小学建立稳定的关系,学生实习困难重重。有些高校甚至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基地,这种“放羊式”的实习,基本上都是形式上的实习,沒能达到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目的【5】。
参考文献:
【1】李玲.高师院校项岗实习双向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0.
【2】王颖华,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92-99.
【3】周先进,卓越教师:内涵、素质及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15,(8):31-35.
【4】龙亚君.新课程与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5).
【5】王静.高校师范教育实习模式探索[J].山西: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6):24.
【关键词】 卓越教师;培养过程;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卓越教师”中的“卓越”就是优秀超越的意思,其有两层涵义:一层涵义是超越他人,比他人优秀;一层涵义是超越自身,也就是说创新实践能力较强,发展潜力大【1】。韩山师范学院的卓越教师培养班是以培养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出众的引领示范型教师为目标,旨在将那些具有教师潜质、乐于从教、适合从教的学生选拔出来,采用小班教学、双导师制及UGS协同模式专门培养。
英美等西方教育发达国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教师发展及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藉此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国教育部在2010年出台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纲要,并在2014年8月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文件,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2】,有关卓越教师的专业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卓越教师的评价更有待全面深入探究【3】。通过对该领域开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实践中实施的具体环节分析,当前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不同理解
“卓越”教师培养目标有两次含义,在意识层面上是指为广大师范生(教师)的专业发展树立更高的目标,引领他们逐步走上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自我专业发展道路,并最终成为教育界的精英、专家、教育家,为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实践层面上的含义是指为广大师范生(教师)实现“卓越目标”需要的理论、实践、智慧等方面的坚实基础而采取的具体准备性行动。
“卓越教师职前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改革政策的制定、目标的确立、措施的选择、保障机制的建立、经费的投入等各方面工作均需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与深化。其中,“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制定是整个改革工作的动力引擎。各试点高校在具体的实践中对“卓越教师培养目标”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各有侧重。
(二)对不确定性未知结果的怀疑
卓越是一层更高的发展目标,现实实践中总有其难以实现的困难与担忧。我国在“卓越教师计划”实施之初,部分教师、学者,甚至专家对此提法便持有怀疑态度;其中探讨争论的焦点是:“卓越教师计划”是否违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规律?教师的展业发展若是存在捷径,可否通过“拔苗助长”的方式使其快速成长,最终是否能出现是我们所期望的结果?
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有对当前“卓越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方法、措施及政策、机制保障实效性的担忧;亦有在保守思想意识架构内对不确定性未知结果的怀疑,这为我国当前“卓越教师职前教育改革”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产生了一定的阻力。
(三)“卓越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思想决定行为,传统的教师观以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中心,同时也是教学的中心。【4】而实践教学能力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卓越教师”培养的首要目标。但是,大多数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仍然强调的是课堂理论教学,把师范生主要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相应的课程实现,以课程教学代替技能训练。如:以教材教法课程代替教学的训练,用口语课程培养言语表达能力,用写作课程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等等。
这些课程往往概念、术语充实,但缺乏“实战经验”。这种模式导致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缺失,无法适应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和实践的联系,尽可能以实践为导向组织这类课程,并对实践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考核和评价。
(三)转变思想观念,建设长期稳定实习基地
许多高等师范院校没有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也没有与中小学建立稳定的关系,学生实习困难重重。有些高校甚至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基地,这种“放羊式”的实习,基本上都是形式上的实习,沒能达到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目的【5】。
参考文献:
【1】李玲.高师院校项岗实习双向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0.
【2】王颖华,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92-99.
【3】周先进,卓越教师:内涵、素质及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15,(8):31-35.
【4】龙亚君.新课程与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5).
【5】王静.高校师范教育实习模式探索[J].山西: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