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学习的范围,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突破了学科、时空和地域限制,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实践和交流的机会无时不有。孩子们接受信息的途径更广泛、渠道更宽阔、内容更丰富。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植根现实,有效开发与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努力让语文教学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这是同仁们都在探求的重要课题。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坚持依标扣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坚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整合资源拓宽途径,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努力念好“八字经”:即识(识字)、书(写字)、读(阅读)、记(积累)、说(口语交际)、写(习作)、法(学习方法)、习(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和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中,强化语言学习,落实能力、方法、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已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此,我专门就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一些调查,通过深入学校听课、查阅学生的作业及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总的感觉是:“课堂教得多,作业留得多,测验考试多。”这“三多”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从小学语文教学看,具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一些教师在课堂上都是自己从头讲到底,学生懂的原原本本照讲,学生不懂的又不能着重地讲,下课铃一响,大量布置课外作业;
二是不少教师上课时不用教材,也不让学生打开书本,教师讲得头头是道,但是所讲的内容往往和教材的要求对不上口,学生下了课,翻开书本还是莫名其妙;
三是有些教师讲解烦琐,添油加醋,教语文大谈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甚至还谈语法、修辞,且千篇一律、面面俱到;
四是有的教师常常采用突然袭击式的测验,促使学生去读书,使学生精神负担重;还有些教师的教学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按教材规定的知识进行教学。
综上所述,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小学语文课要紧扣教材进行教学。紧扣教材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必须按照教材规定的知识进行教学。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这是起码的规矩,不依规矩,就不成方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就是教学要紧扣教材,改进教法,这样才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不是参考书,丢开教材添油加醋是不对的。在课堂教学中旁征博引、生枝长叶的作法,不会使学生掌握真正的知识,只会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把学生暂时不需要的东西硬塞给学生,结果使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和掌握不是更容易,而是变得更困难了。我们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主要是看他们能否理解和运用教材所规定的知识,教师的分析讲解,应该落实到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运用教材,这样才能使学生由不知到少知,由少知到多知,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地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领域。
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在明白了紧扣教材后最重要的还是要认真钻研教材,以便准确地清楚地把应教的知识教给学生。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之间的关系。语文课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教材的重点,教材往往是围绕重点进行叙述的,对非重点部分只进行一般叙述即可。与此同时还要掌握教材的难点,即多教学生一些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师在钻研教材时既要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又要注意教材的非重点、非难点部分,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做到既突出重点,又能兼顾一般了。第二个问题是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即事先要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讲课时要做到学生懂的不讲,易懂的少讲,难懂的多讲,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否则教学效果就不好。比如一个低年级语文教师在给学生教生字词时,不分难易,脱离学生实际,在教“木头”这个词时分开讲什么是“木”,什么是“头“,还说“头”就是头脑的“头”,结果学生把“头”念成了“脑”。还有个中年级老师在讲“温暖”一词时,问学生什么叫“温暖”?学生只好用家乡土语说“温暖就是热洞洞的意思。”其实“温暖”一词学生懂,实在是不必提问。
要搞好语文教学,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讲课时做到有讲有练,且边讲边练。作业基本上要在课堂上完成,当堂进行练习,教师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其中,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向大家讲一讲,而个别的问题则可作个别辅导。这样做,连学生做作业的习惯、姿势都能得到矫正。作业在课堂上完成了,课外学生就没有什么负担和压力,可以积极地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要提高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减轻学生的负担,而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做到:脑中有教学大纲,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负担,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然而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已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此,我专门就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一些调查,通过深入学校听课、查阅学生的作业及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总的感觉是:“课堂教得多,作业留得多,测验考试多。”这“三多”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从小学语文教学看,具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一些教师在课堂上都是自己从头讲到底,学生懂的原原本本照讲,学生不懂的又不能着重地讲,下课铃一响,大量布置课外作业;
二是不少教师上课时不用教材,也不让学生打开书本,教师讲得头头是道,但是所讲的内容往往和教材的要求对不上口,学生下了课,翻开书本还是莫名其妙;
三是有些教师讲解烦琐,添油加醋,教语文大谈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甚至还谈语法、修辞,且千篇一律、面面俱到;
四是有的教师常常采用突然袭击式的测验,促使学生去读书,使学生精神负担重;还有些教师的教学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按教材规定的知识进行教学。
综上所述,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小学语文课要紧扣教材进行教学。紧扣教材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必须按照教材规定的知识进行教学。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这是起码的规矩,不依规矩,就不成方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就是教学要紧扣教材,改进教法,这样才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不是参考书,丢开教材添油加醋是不对的。在课堂教学中旁征博引、生枝长叶的作法,不会使学生掌握真正的知识,只会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把学生暂时不需要的东西硬塞给学生,结果使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和掌握不是更容易,而是变得更困难了。我们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主要是看他们能否理解和运用教材所规定的知识,教师的分析讲解,应该落实到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运用教材,这样才能使学生由不知到少知,由少知到多知,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地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领域。
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在明白了紧扣教材后最重要的还是要认真钻研教材,以便准确地清楚地把应教的知识教给学生。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之间的关系。语文课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教材的重点,教材往往是围绕重点进行叙述的,对非重点部分只进行一般叙述即可。与此同时还要掌握教材的难点,即多教学生一些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师在钻研教材时既要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又要注意教材的非重点、非难点部分,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做到既突出重点,又能兼顾一般了。第二个问题是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即事先要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讲课时要做到学生懂的不讲,易懂的少讲,难懂的多讲,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否则教学效果就不好。比如一个低年级语文教师在给学生教生字词时,不分难易,脱离学生实际,在教“木头”这个词时分开讲什么是“木”,什么是“头“,还说“头”就是头脑的“头”,结果学生把“头”念成了“脑”。还有个中年级老师在讲“温暖”一词时,问学生什么叫“温暖”?学生只好用家乡土语说“温暖就是热洞洞的意思。”其实“温暖”一词学生懂,实在是不必提问。
要搞好语文教学,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讲课时做到有讲有练,且边讲边练。作业基本上要在课堂上完成,当堂进行练习,教师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其中,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向大家讲一讲,而个别的问题则可作个别辅导。这样做,连学生做作业的习惯、姿势都能得到矫正。作业在课堂上完成了,课外学生就没有什么负担和压力,可以积极地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要提高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减轻学生的负担,而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做到:脑中有教学大纲,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负担,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