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效课堂既关注预期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又要以最优的速度、最高的效益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发展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在教学中,将“有心者”、“发明者”、“领导者”、“倾听者”、“思想者”集于教师一身,便能推动课堂走向精彩而高效。
关健词:高效课堂 学习力 教学领导力
高效课堂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不同层面的教师都会有自己的不同见解。笔者认为,高效课堂的基本点是比“有效”的更进一步追求。高效课堂不仅关注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还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最优的速度、最高的效益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发展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理想状态。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我以为,应从以下两点做起。
一.打造高效课堂,敢于删除无效教学
所谓无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无效的教学。有专家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约占50%。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多样,导致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过于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导致教学环节过于花哨、华而不实;过于追求学科的整合,导致“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出现了以下几种无效的课堂教学现象。
1.提问的无效
问得没价值。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课堂学习活动就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展开的。问题最核心的价值是促进师生思维的碰撞,让师生思维在碰撞中得到发展。但往往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师生互动”,一提问就是,“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等。这样的提问可想而知,学生的回答在“是”与“不是”之间二说一。诚然,这类无意义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问得没方向。提问,应该是引领着思考。但是,我们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因为指向性不明,空泛而没中心,导致学生不知道从什么角度思考而产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回答的困惑。
问得太琐碎。问题问得“太细”,尤其是在某些语文课上,一些叨叨唠唠的“琐问”,框住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就像把树苗放在小容器里生长,无法长成参天大树。
2.讨论的无效
在开展小组讨论学习中,先应该是学生自己思考,有了自己的初步想法后,才与人讨论。但在不少教师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一提出讨论题后就说:“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时就开始讨论,只能面面相觑,最多是极少数同学的发言。同时,给的讨论时间太短,一般不到两分钟,一句“合作学习结束”就使讨论草草收场。
3.小结的无效
由于时间紧或担心学生不会说等原因,往往课堂小结由教师代办,这样就压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多媒体运用过多的无效
在一些课堂观摩活动中,课堂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用声像来配合,连教师的板书、过程示范等,也非要用多媒体来代替。结果是教师难于主导课堂,反过来,多媒体却主宰了教师。
以上的无效教学行为,我们都应大胆地删除之。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
1.教学设计做个“有心者”
教学设计是用文本形式展示教师上课的教学蓝图,俗称教案。“有心者”的教案,应从以下几个要素来思考、编写和推敲:内容必须精雕细刻,体现教师自己的风格,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参与,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2.课堂导入做个“发明者”
“导入”得好就是成功的一半。“发明者”的导入应大胆创新,应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课型需要、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等要求。
3.课堂管理做个“领导者”
管时间。教师要拥有一个“课堂时间生物钟”,合理安排每项教与学的活动时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去表现、去创造。
管自己。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管住自己,别争主角地位,为学生提供“学习与思维的机会”:把读书与自学的机会还给学生,把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还给学生,把学生小组交流探究、发现、讨论、争辩的机会还给学生,把课堂小结还给学生。
管作业。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在布置作业时,注意作业难易程度,照顾全体学生。可开展作业“变脸”大行动,把作业分为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和个性作业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适合自己的选择。
4.总结评价做个“倾听者”
在總结评价时,放心让学生去表达,教师要学会倾听,从多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学习中不断成功”的感受和乐趣。
5.课后反思做个“思想者”
在课后反思中做个思想者。就是要求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环节进行反思,总结其得失,为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当我们在教学中,将“有心者”、“发明者”、“领导者”、“倾听者”、“思想者”集于一身,这一连串的叠加就一定能推动课堂走向精彩而高效。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关健词:高效课堂 学习力 教学领导力
高效课堂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不同层面的教师都会有自己的不同见解。笔者认为,高效课堂的基本点是比“有效”的更进一步追求。高效课堂不仅关注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还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最优的速度、最高的效益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发展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理想状态。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我以为,应从以下两点做起。
一.打造高效课堂,敢于删除无效教学
所谓无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无效的教学。有专家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约占50%。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多样,导致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过于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导致教学环节过于花哨、华而不实;过于追求学科的整合,导致“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出现了以下几种无效的课堂教学现象。
1.提问的无效
问得没价值。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课堂学习活动就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展开的。问题最核心的价值是促进师生思维的碰撞,让师生思维在碰撞中得到发展。但往往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师生互动”,一提问就是,“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等。这样的提问可想而知,学生的回答在“是”与“不是”之间二说一。诚然,这类无意义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问得没方向。提问,应该是引领着思考。但是,我们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因为指向性不明,空泛而没中心,导致学生不知道从什么角度思考而产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回答的困惑。
问得太琐碎。问题问得“太细”,尤其是在某些语文课上,一些叨叨唠唠的“琐问”,框住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就像把树苗放在小容器里生长,无法长成参天大树。
2.讨论的无效
在开展小组讨论学习中,先应该是学生自己思考,有了自己的初步想法后,才与人讨论。但在不少教师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一提出讨论题后就说:“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时就开始讨论,只能面面相觑,最多是极少数同学的发言。同时,给的讨论时间太短,一般不到两分钟,一句“合作学习结束”就使讨论草草收场。
3.小结的无效
由于时间紧或担心学生不会说等原因,往往课堂小结由教师代办,这样就压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多媒体运用过多的无效
在一些课堂观摩活动中,课堂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用声像来配合,连教师的板书、过程示范等,也非要用多媒体来代替。结果是教师难于主导课堂,反过来,多媒体却主宰了教师。
以上的无效教学行为,我们都应大胆地删除之。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
1.教学设计做个“有心者”
教学设计是用文本形式展示教师上课的教学蓝图,俗称教案。“有心者”的教案,应从以下几个要素来思考、编写和推敲:内容必须精雕细刻,体现教师自己的风格,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参与,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2.课堂导入做个“发明者”
“导入”得好就是成功的一半。“发明者”的导入应大胆创新,应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课型需要、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等要求。
3.课堂管理做个“领导者”
管时间。教师要拥有一个“课堂时间生物钟”,合理安排每项教与学的活动时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去表现、去创造。
管自己。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管住自己,别争主角地位,为学生提供“学习与思维的机会”:把读书与自学的机会还给学生,把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还给学生,把学生小组交流探究、发现、讨论、争辩的机会还给学生,把课堂小结还给学生。
管作业。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在布置作业时,注意作业难易程度,照顾全体学生。可开展作业“变脸”大行动,把作业分为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和个性作业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适合自己的选择。
4.总结评价做个“倾听者”
在總结评价时,放心让学生去表达,教师要学会倾听,从多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学习中不断成功”的感受和乐趣。
5.课后反思做个“思想者”
在课后反思中做个思想者。就是要求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环节进行反思,总结其得失,为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当我们在教学中,将“有心者”、“发明者”、“领导者”、“倾听者”、“思想者”集于一身,这一连串的叠加就一定能推动课堂走向精彩而高效。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