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uhai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颈夹脊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介绍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的具体操作步骤,确定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对门诊103例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28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效率96.23%。对照组50例,痊愈12例,显效20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效率84%。
  结论: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性高,易于操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颈椎病 屈颈牵旋法 快针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47-02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椎体侧后方或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关节紊乱、生理曲度变直、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导致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颈项部及肩臂酸胀疼痛,并伴有上肢酸麻胀痛,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症的综合征。多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提高且趋于年轻化。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60%-70%[1],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
  目前治疗神经根型病主要采用非手术疗法,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现有临床研究多采用单一疗法作为干预措施,对于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特点和不同体质患者,无论从显效时间还是临床治愈率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综合疗法治疗此病的文献报道较少。我们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改进了治疗方法,以临床疗效最快速、肯定的按摩推拿手法治疗结合针刺治疗,总结出了这一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特色疗法,此法安全、易于操作、效果显著,现即将其具体操作、应用报道如下。
  1 诊断依据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有关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或感受风寒,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②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长期伏案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③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仰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生理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④颈部活动受限,臂丛牵拉试验、压颈试验阳性。⑤正位X线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X线摄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X线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检查示椎体后赘生物、颈椎间盘突出及神经根变窄。CT、MRI检查对定位、定性诊断有意义。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述诊断标准的非急性期(疼痛严重)患者,排除颈部外伤、结核、肿瘤、肌筋膜炎、其他类型颈椎病、风湿病、胸廓出口综合征、锁骨上肿物、进行性肌萎缩、颈椎病合并肩周炎等相关疾病,及合并有内脏器官急重症患者,孕妇等。
  3 一般资料
  依据上述诊断标准统计了自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以此方法治疗的门诊患者103例,其中治疗组53例,男25例,女28例,其中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治疗组采用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颈夹脊在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屈颈牵旋法结合按摩方法,不扎针灸治疗。两组在年龄、疗程、性别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4 治疗方法
  4.1 徒手触诊法:患者坐于长方凳上,放松颈肩部肌肉。医生站在患者后方,先嘱患者最大幅度前屈、后伸、侧屈、侧旋颈部以诊查其活动范围;再一手托住患者下颌固定头部,另一手拇指指腹沿颈后三条线:颈正中线(项韧带)、左右颈旁线(颈正中线旁开约4cm,两侧小关节突位置)自上而下轻按,沿正中线轻按检查各棘突位置和软组织情况,并向左右2cm小范围按压触诊;而后将拇、中指置于两侧椎板部,将头部稍向两侧转动80°、后伸45°、前屈45°,检查各颈椎的活动情况,并有无疼痛、上肢麻木、眩晕,两侧对比,同时检查两侧椎板的倾斜度及局部软组织张力是否对称;最后,将拇指向对离棘突约4cm处向前触诊一侧的关节突关节是否平坦、关节囊等软组织有无肿胀、肥厚、条索样组织及压痛等病理改变,同样检查另一侧的关节突关节,注意其位置是否在同一直线上,确定出病变的位置。
  4.2 理筋放松法:①用滚、拿、一指禅推法等手法放松颈肩部,肩背部肌肉,力量连绵不断,用劲柔和,有渗透力,时间5分钟。②重点以拇指或肘部点揉、弹拨肩胛骨上缘及内侧压痛点,或可触及结节条索处,结合肩背部腧穴的点揉,如:天宗、肩井等穴,时间3-5分钟。③用双手拇指指腹交替在两侧颈部颈旁肌、胸锁乳突肌,及颈后正中项韧带处做自上而下回旋点揉,重点点揉上述触诊检查出的患部,这些部位点揉时往往患者疼痛感非常明显。注意力量要持久均匀,作用在肌肉层。一般反复做2-3遍,时间5-8分钟。④用一指禅推法沿颈后三条线做由上而下推法,用拿法拿捏颈项部肌肉,时间3分钟。通过以上四步手法治疗,使颈肩及背部肌肉充分放松,粘连组织松解。
  4.3 快针加强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体位。针灸取穴:颈1-颈7夹脊穴(结合患者病变颈椎位置选用)。项背板滞者加肩外俞、秉风、天宗,头晕者加百会、四神聪,偏头痛者加头维、太阳、合谷,手麻者加肩贞、曲池、外关、八邪。刺法:使用粗细为0.25~0.30mm不锈钢针,在各穴位均快速进针,夹脊穴针尖略向内刺,余穴直刺,进针0.5~1寸,稍作捻转,得气后留针1~2分钟即起针,起针前再稍作捻转。
  4.4 屈颈牵旋法:以右旋为例,医生以屈曲的右肘部托住患者下颌部,左手拇、食指分开托住患者枕部。根据触诊检查手法及X线所见,确定颈椎病变位置分为:上段(C1、C2),中段(C3、C4),下段(C5、C6、C7)。上段病变,将患者头颈屈曲5-15°;中段病变,将患者头颈屈曲20-30°;下段病变,将患者头颈屈曲30-45°。此为最大应力位置。在此位置上轻缓向上提起头部,靠患者自身重力作持续牵引数秒钟,这可使病变椎间隙充分张开。在保持牵引力的情况下使患者头部转向右侧,旋转至极限角度(约80°),达到有固定感,同时迅速准确的作同向用巧力旋转,操作成功可听到一声或多声清脆的弹响声,并且患者自觉颈部轻松感。左右各操作一次。   4.5 擦叩通经法:治疗最后,以掌擦法将颈肩部擦至透热为度,再叩击拍打背部数次以结束治疗。
  上述治疗每日一次,12次为一疗程。
  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定,痊愈为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工作和生活恢复正常;显效为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有效为症状和体征有改善,但病情不稳定,易复发;无效为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反而加重。
  6 结果
  治疗组53例患者平均治疗2疗程,痊愈:15例(28.3%),显效28例(52.83%),好转8例(15.1%)无效2例(3.77%),总有效率96.23%。
  对照组50例患者平均治疗2疗程,痊愈12例(24.0%),显效20例(40.0%),好转10例(20.0%),无效8例(16.0%),总效率84%。
  7 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肝肾亏虚、劳损、外伤、受风寒湿邪袭等因素,导致气血阻滞,经脉痹阻,搏结于颈项筋骨,日久气虚,痰瘀互结,痹阻脉络,不通则痛,发为本病。针灸、推拿疗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而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便是将上述两种疗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推拿与针灸的相互配合,起到了很好的协同作用。这一综合疗法,可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靶点调治颈椎病,克服了以往单一疗法的局限性,提高了有效率和治愈率。
  其中,屈颈牵旋法是我们在传统按摩手法的基础上,根据颈椎病的病理和力学特点总结出的治疗手法。在触诊检查基础上,以传统按摩手法充分放松颈肩部,舒筋通络,缓解痉挛疼痛,也为关键的牵旋手法做准备。牵旋手法治疗时,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屈颈角度,使病变节段处于旋转中心,使之受到最大的作用力,而无关部位尽量远离了旋转中心,减少了对力量的缓冲。这既考虑到了颈椎的曲度,注重术前头部的摆放姿势,又考虑到了用力方向与受力部位的关系,使需要治疗的部位受到相对最大的作用力。在此基础上的牵提,靠患者重力使病变椎间隙充分张开,且此时颈部软组织处于紧张状态,利于自身保护机能,增加了颈椎的稳定性。而最终牵引状态下的颈椎旋转手法,用力灵活轻巧,避免过力而出现意外,安全有效。而针刺颈夹脊穴及上述相关配穴,是临床中长期优选出的有效穴位,针刺可改善局部血流速度,止痛、解痉,促进微循环等[4],配合按摩活血通脉,更增加行气活血的功效,以达到放松颈肌,疏通经脉的效果。且运用快针刺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更易接受,在临床上被较多用于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因此,两法结合,对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是:①松解劳损、紧张甚至痉挛的颈肌;②促进软组织损伤炎症的消除;③降低椎间盘的负荷;④改善颈椎管内的高应力状态和神经根张力;⑤调整小关节紊乱,增加椎体的稳定性;⑥减轻或消除对神经和血管的机械性压迫和刺激,恢复颈椎的动静力平衡。
  综上所述说明,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是将针刺与推拿巧妙结合起来的综合治疗方法,且有快刺和改良的旋转复位手法——屈颈牵旋法两大特色核心,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更科学的改进技术,其安全性高,易于操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8 问题与展望
  目前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尚不完善、严谨,没有统一标准,疗效评定亦不细致。筛选的病例,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将直接影响最后的疗效,所以治疗颈椎病不能单单看有效率的高低,而应综合评定,并且应跟踪治疗的远期疗效。因此,今后需要解决的是如何统一这些标准,探求一种能使各种疗法的疗效更具可比性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施杞.要重视对颈椎病的研究[J].中国中医骨科杂志,1999,7(1):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39.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386—387
  [4] 黄聪阳,苏稼夫,周文强,等.针剌颈夹脊穴调节颈椎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即刻与近期效应[J].中国针灸,2002,22(5):325—32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比较针刺联合超短波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和对照组34例(单纯针刺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评定。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1.2%,对照组治愈率为73.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愈者平均疗程数统计,观察组为1.78个,对照组为2.44个,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摘要:选择2012年3月到2012年8月的入住我院肾内科的紫癜性肾炎的患儿100例作为本次样本,再按照住院号随机抽取50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另外5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即纯西医治疗组。治疗满3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记录,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输入数据库,进行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  结果:经过卡方均衡性检验,X2值为62.1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观察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及护理。  方法:收集从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小重量组、中重量组、大重量组,各40例。患者每日行穴位注射治疗后,行牵引治疗法,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20天为一疗程。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最后观察三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大重量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小重量组,对比差异显著,具
期刊
摘要:更年期是机体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特别是性腺功能衰退,从而引起机体内一系列平衡失调,是精神系统功能及活动稳定减弱,适应环境应急能力下降,在精神因素的诱发下引起的一系列临床体征。一般认为男性50至60岁,女性45至55岁为更年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年期有延后的倾向。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关键词:中医药分型 更年期综合症
期刊
摘要:总结56例慢性胃炎患者从饮食、心理、服药、生活起居和个人生活习惯有针对性的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帮助患者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复发。  关键词:慢性胃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58-02  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及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胃黏膜上皮受损后,黏膜发生改建导致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牵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制。  方法:收集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49膝)和对照组(36例,47膝),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膝套皮牵引治疗,治疗组在牵引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熏洗。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1.0%,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治愈率为34.0%,总有效率为8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艾灸、拔罐和推拿进行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临床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0例,综合治疗组采用在近远端取穴进行针灸的基础上配合艾灸、推拿、拔罐的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近远端选穴针灸疗法,然后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综合治疗组治愈36例,治愈率7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4例,治愈率48%,总有效率88%。  结论:针灸结合艾灸、推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患者围术期的整体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本院产科收治的2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01例给予围术期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经分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5例,术后感染率为4.9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为(93.21±3.12)分;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4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异病同治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及9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均给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疗效为3个月。  结果:原发性痛经组和单纯性肥胖组患者在体重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单纯性肥胖患者排除其他并发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则是发生肥胖在先,肝郁脾虚型肥胖症在后出现痛经候症,经过
期刊
摘要:桃仁是古今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现代中医学认为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消痈排脓、止咳平喘的功效,而在漫长的古代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对桃仁功用主治的认识历代都有变化。本文沿着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影响力较大的著名医学和本草著作为线索,详细考察桃仁在历代文献中的记载,在古人对桃仁认识的变与不变中理顺桃仁在中药理论与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史,从中发现认识上存在的若干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桃仁本身的,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