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语文古文教学不只是中文学科知识的简单汇聚,它应该形成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从机械填鸭式教学方式向以自学为主的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方式转变,从重复中学语文的单纯研究篇、章、字、词、句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操作。“母语的自觉是终生的追求。如何从根本上培育学生自觉的民族语文观念,即母语意识,光有基础阶段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给予学生知识与方法的同时,更以一种文化的姿态改变大学生的思考品质,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学有个概貌的了解,并教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欣赏角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如何整合古代文章中的语言、文学、文化、历史的关系,怎么引导学生提高品位,有兴趣研读古文,以感知岁月的凝重和世事的沉重,参悟历史的真谛,达到传达中国文化意韵高度的艺术境界?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历史文化因子,引导学生在历史风云变幻中求真、求善、求美、求智慧,进而理解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厚意韵,传承民族精神文化?这些是所有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一、当前大学语文古文教学的价值
如果说“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固,那么大学语文古文教学则是这种形式的突出表现。因为大学语文古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学作品的解读、赏析,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刻的领会本国语言的历史与发展脉路,更为清晰的认识民族文化的演进与沿革,更为真切的感受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与思想光芒,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本国、本民族语言更为熟练的运用与深入的理解,将成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完成各项社会工作的前提保证,这里就联系到了上文论述的知识以及教育活动的社会价值问题。正是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各类人才不但掌握本专业前沿领域的新知识,同时还要了解以往知识的历史样态和发展沿革,以便对新知识的产生根基与发展轨迹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把握。就语言而论,尤其是本民族语言,其不仅是一门单一的知识、技能,还是各类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得以交流传达、得以增光添彩的重要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赏析与讲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心理范式的再现与解读,是正确领会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诉求的重要渠道。对民族传统语言的把握与深入解读,不但提升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习者对民族的认知深度,对自我的认知深度,这种深度的提升绝非简单的写好文章或找到好工作等浅层的目的所能涵盖的。
二、影响大学语文古文教学的因素
影响大学语文古文教学的因素大体可分为体制和意识两个方面。
首先说体制方面。体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有我们上文提到的考试模式、师资管理、专业课对大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抢占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的体制弊端束缚了包括考评、师资、资金等多种发展因素,造成大学语文古文教学无法实现大踏步的前进,无法及时灵活的调整缺陷和不足。体制影响最明显的弊端就是范围广,涉及的面大,因为在同一种教育体制和操作机制的统领下,同一时期甚至不同时期,各个地方对于古文教育的看法会取得一致,并按照一致的行为规范进行操作。姑且不论这个统一的规范是否正确,仅是这种整齐划一的操作方式就容易出现“南橘北枳”的问题。好在体制弊端的一个特点就是改正容易,只需要在认真调查和审慎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行政指导就可快速更正。并且,由于各地、各校的情况不一,我国对大学语文教育采取各校自主的原则,将权力下放到各校,这样的好处是防止了体制弊端出现后在大范围内的消极影响,但其缺点是各高校各自为政,对于大学语文以及古文教学的相关标准缺乏统一有效的准则,无论是师资配置、课时安排、经费投入等等,都有学校一手决定,易于造成调配失衡和补给不到位。
相对于体制方面的束缚,意识局限似乎更带有根本性。无论是教学者还是学习者,亦或是教育管理者,在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会有一些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冲突,比如教师作为教学执行者,在其教学过程中会延用一些过往的教学手段与知识积累,这种经验性的手段与知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同时也极易成为一种约束,因为在借鉴过往经验的过程中有一个融会贯通的问题,所有对已有经验的借鉴都要涉及到这个问题,而在融会贯通中就会出现易于融汇和不易于融汇两种不同情况,而无论是否易于融汇,教师出于对已有知识的信心,往往会以已有知识遮蔽新知识,由此造成原有经验一直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一种“权威话语”的角色,同时这种“权威话语”的形成还能帮助教师切实减少工作量,从而受到了独有的青睐,这种青睐又称为了对教育教学进步的无形阻碍,止步代替了前行。对于受教育者——学生来说,意识层面的束缚也严重影响着对新知识的吸纳与消化,例如古文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古代的语法规则,有些规则与现代汉语语法有着很大差异,而学习者如果对古代汉语语法了解不深、兴趣不大,同时又对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形成认识成见,这就容易导致对学习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产生抵触心理,学不好,信不过,既缺乏学习的动力又缺乏诚恳的态度,由此也就无法有效开展学习。
对学生而言,意识局限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自我角色的认识局限。学生由高中升入大学,进入了全新的教育平台,科目设置及教学内容都会有很大变化,而就语文教学来说则并无明显变化,这从大学语文课本及课堂授课的实际情况便可证明。在这种看似“新瓶装旧酒”的转变中,学生并没有及时转变自我角色,还是以一种为应试做准备的态度来学习语文。而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主动权的改变,在中学,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老师手中,似乎老师不来上课,课程就无法正常进行;而在大学中则不一样,大学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老师只是适时进行点拨指导。这种主动权的更迭,相应的需要参与各方做好准备,以便能够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所以学生要及时转变对自身地位的看法,接稳、接好主动权,及时、合理的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而对于学生自我角色转变的认识局限,教师也是负有相应责任的,因为教师作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理应在学生学习的方案制定、角色确认、疑难解答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作用常常被人为的简单化了,比如大多数学校刚刚开设大学语文课时,老师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书目,包括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名著、优秀教材及理论书刊等等,但教师的指导多数也到此为止,剩下的诸如阅读安排、解读要领等更具技巧性的知识传授则通常做得并不到位,结果造成学生的无所适从,难以及时转变自身在学习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三、大学语文古文教学策略
1.拓宽历史视野,力求好学深思
由于历史岁月久远,许多事件真假难辨,教材中可设疑的内容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拓宽大学生的视野,甚至可以辑录互相矛盾的观点,.以作品争鸣、作品综述、研究综述等形式去“深化”教学内容,让大学生听到不同的声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甚至提倡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能透过一层看问题,这是与过去中小学语文截然不同的。
以《谏逐客书》为例,传统看法来源于司马迁《李斯列传》中的记载——秦王政因为韩国实施“疲秦之计”怂恿秦国修建郑国渠的缘故,愤怒之余,打算把所有非秦的客卿一律驱逐,楚国的李斯亦在其中,于是有了《谏逐客书》。然而,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却指出“文信侯免相,出就国,秦王下逐客令”(文信侯即吕不韦)。这两个背景,究竟怎么分辨真伪?以时间来分析,《资治通鉴》记载郑国渠的完成是在前246年,“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往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日:‘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乃使卒为之”。由此可知,秦王政知晓郑国为“疲秦”而来时,想杀之泄恨,但郑国的话却打动了他,当时关中地区属于盐碱地,对于农作物的发展相当不利,如能完成这条三百余里渠道的话,将会大大增加秦国粮食的生产产量与运输便利,因此决定不杀郑国,要他继续完成这项工程,郑国渠完成后,“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史记·河渠书》)。若真下“一切逐客”之令,独留郑国留秦不合乎情理。因此《剑桥中国史·秦汉篇》,否定逐客令与郑国渠的关系,且认为司马迁之说牵强附会。从时间看,李斯上《谏逐客书》是在前237年,和郑国渠的完成时间相比差了整整9年。然而司马迁的说法也不能轻易否定,郑国渠事件,可算是逐客令的远因。《史记·秦本记》中也点出逐客令于吕缪事件后发生。史载吕不韦“尊为相国,号称仲父”,缪毒“矫王御玺及太后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两人都并非秦人,为乱朝政已久,此时赢政刚刚掌权,逐客势在必行。因此,逐客令的导火线是吕不韦和缪毒事件。在对比以上历史资料时,大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做学问的心得——“做学问要不疑处有疑”,敢于怀疑权威、质疑权威。不管读书做学问,或者道德修养、做人处世,都要深入求证,不能胡乱相信传闻。正如学者南怀瑾所说:“因为一个真正立心做学问的人,实在永远没有空闲的时间。尤其是毕生求证‘内明’之学的人,必须把一生一世,全部的身心精力,投入好学深思的领域中,然后才可能有冲破时空,摆脱身心束缚的自由。”
2.探讨方法
刘勰言:“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穷”。古文的写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只把它当成一些生僻拗口词句的连缀。教师应从中心、题材、布局谋篇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其一,古文的中心一般在文中非常明确,粗读一下,便可认定。但由于字词句的难度大、费时多,往往会忽视中心。如果等全篇翻译完毕,往往只能留少量的时间点一下中心,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有的却是满脑子的“之乎者也”。因此,教师首先应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去把握全文的中心,然后以此为纲,讲解全文,学生自然会感到开阔和轻松了。教师围绕中心来串通全文,便能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对文言字句的释义也是大有帮助的。一些学生对文言字句的解释,前后矛盾,甚至笑话百出,很大程度上都与忽视中心有关。其二,古文中的题材,都是些古人古事,或简或繁,往往成为学生明确中心,弄清语言含义和表达作用的障碍。对此,教师一般应先介绍背景材料和课文题材,然后再讲授作者选材的用意和语言的表达,引导学生分析出文章主题。其三,探讨作者的布局谋篇是培养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散文名篇中的精巧构思,段落的衔接过渡、互为呼应、多种表达方式的相融、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都是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强调的。
3.评论思想
评论思想,就是培养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阅读古文的能力,它有助于文章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这对于大学生阅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大有益处的。我认为教师主要可从褒贬人物、采集名言、扬弃糟粕三个方面入手。其一,褒贬人物。人物,总是体现着作者的爱憎情感。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充当一个!翻译官”,还要通过褒贬人物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古代文学作品中优秀人物的高尚人格,民族气节,奋斗精神等等,都是有血有肉和可歌可泣的,这也正是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材料。同时,注重善恶与美丑的辨析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对历史人物的评析,既可让学生领悟人物的成败得失,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风云变幻。其二,采集名言。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联系实际,摘录其中的名言警句,感悟名言深刻的哲理和古代文人的睿智。同时,也应鼓励学生敢于运用,推陈出新。其三,扬弃糟粕。古文中的糟粕是历史的局限性和作者的观念偏颇的产物。对于作者的思想局限,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同时指导学生加以评述。
古文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一个“用”字,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名家们是怎样妙用字词,造句行文的,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之“用”。借古为今“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古文的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张锋.硕士论文《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王建平.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第89页到第93页.
[4]孙冰红.论社会发展与西方大学理念的擅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4期/2006年7月,139-142页.
一、当前大学语文古文教学的价值
如果说“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固,那么大学语文古文教学则是这种形式的突出表现。因为大学语文古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学作品的解读、赏析,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刻的领会本国语言的历史与发展脉路,更为清晰的认识民族文化的演进与沿革,更为真切的感受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与思想光芒,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本国、本民族语言更为熟练的运用与深入的理解,将成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完成各项社会工作的前提保证,这里就联系到了上文论述的知识以及教育活动的社会价值问题。正是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各类人才不但掌握本专业前沿领域的新知识,同时还要了解以往知识的历史样态和发展沿革,以便对新知识的产生根基与发展轨迹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把握。就语言而论,尤其是本民族语言,其不仅是一门单一的知识、技能,还是各类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得以交流传达、得以增光添彩的重要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赏析与讲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心理范式的再现与解读,是正确领会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诉求的重要渠道。对民族传统语言的把握与深入解读,不但提升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习者对民族的认知深度,对自我的认知深度,这种深度的提升绝非简单的写好文章或找到好工作等浅层的目的所能涵盖的。
二、影响大学语文古文教学的因素
影响大学语文古文教学的因素大体可分为体制和意识两个方面。
首先说体制方面。体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有我们上文提到的考试模式、师资管理、专业课对大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抢占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的体制弊端束缚了包括考评、师资、资金等多种发展因素,造成大学语文古文教学无法实现大踏步的前进,无法及时灵活的调整缺陷和不足。体制影响最明显的弊端就是范围广,涉及的面大,因为在同一种教育体制和操作机制的统领下,同一时期甚至不同时期,各个地方对于古文教育的看法会取得一致,并按照一致的行为规范进行操作。姑且不论这个统一的规范是否正确,仅是这种整齐划一的操作方式就容易出现“南橘北枳”的问题。好在体制弊端的一个特点就是改正容易,只需要在认真调查和审慎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行政指导就可快速更正。并且,由于各地、各校的情况不一,我国对大学语文教育采取各校自主的原则,将权力下放到各校,这样的好处是防止了体制弊端出现后在大范围内的消极影响,但其缺点是各高校各自为政,对于大学语文以及古文教学的相关标准缺乏统一有效的准则,无论是师资配置、课时安排、经费投入等等,都有学校一手决定,易于造成调配失衡和补给不到位。
相对于体制方面的束缚,意识局限似乎更带有根本性。无论是教学者还是学习者,亦或是教育管理者,在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会有一些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冲突,比如教师作为教学执行者,在其教学过程中会延用一些过往的教学手段与知识积累,这种经验性的手段与知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同时也极易成为一种约束,因为在借鉴过往经验的过程中有一个融会贯通的问题,所有对已有经验的借鉴都要涉及到这个问题,而在融会贯通中就会出现易于融汇和不易于融汇两种不同情况,而无论是否易于融汇,教师出于对已有知识的信心,往往会以已有知识遮蔽新知识,由此造成原有经验一直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一种“权威话语”的角色,同时这种“权威话语”的形成还能帮助教师切实减少工作量,从而受到了独有的青睐,这种青睐又称为了对教育教学进步的无形阻碍,止步代替了前行。对于受教育者——学生来说,意识层面的束缚也严重影响着对新知识的吸纳与消化,例如古文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古代的语法规则,有些规则与现代汉语语法有着很大差异,而学习者如果对古代汉语语法了解不深、兴趣不大,同时又对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形成认识成见,这就容易导致对学习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产生抵触心理,学不好,信不过,既缺乏学习的动力又缺乏诚恳的态度,由此也就无法有效开展学习。
对学生而言,意识局限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自我角色的认识局限。学生由高中升入大学,进入了全新的教育平台,科目设置及教学内容都会有很大变化,而就语文教学来说则并无明显变化,这从大学语文课本及课堂授课的实际情况便可证明。在这种看似“新瓶装旧酒”的转变中,学生并没有及时转变自我角色,还是以一种为应试做准备的态度来学习语文。而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主动权的改变,在中学,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老师手中,似乎老师不来上课,课程就无法正常进行;而在大学中则不一样,大学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老师只是适时进行点拨指导。这种主动权的更迭,相应的需要参与各方做好准备,以便能够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所以学生要及时转变对自身地位的看法,接稳、接好主动权,及时、合理的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而对于学生自我角色转变的认识局限,教师也是负有相应责任的,因为教师作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理应在学生学习的方案制定、角色确认、疑难解答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作用常常被人为的简单化了,比如大多数学校刚刚开设大学语文课时,老师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书目,包括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名著、优秀教材及理论书刊等等,但教师的指导多数也到此为止,剩下的诸如阅读安排、解读要领等更具技巧性的知识传授则通常做得并不到位,结果造成学生的无所适从,难以及时转变自身在学习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三、大学语文古文教学策略
1.拓宽历史视野,力求好学深思
由于历史岁月久远,许多事件真假难辨,教材中可设疑的内容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拓宽大学生的视野,甚至可以辑录互相矛盾的观点,.以作品争鸣、作品综述、研究综述等形式去“深化”教学内容,让大学生听到不同的声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甚至提倡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能透过一层看问题,这是与过去中小学语文截然不同的。
以《谏逐客书》为例,传统看法来源于司马迁《李斯列传》中的记载——秦王政因为韩国实施“疲秦之计”怂恿秦国修建郑国渠的缘故,愤怒之余,打算把所有非秦的客卿一律驱逐,楚国的李斯亦在其中,于是有了《谏逐客书》。然而,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却指出“文信侯免相,出就国,秦王下逐客令”(文信侯即吕不韦)。这两个背景,究竟怎么分辨真伪?以时间来分析,《资治通鉴》记载郑国渠的完成是在前246年,“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往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日:‘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乃使卒为之”。由此可知,秦王政知晓郑国为“疲秦”而来时,想杀之泄恨,但郑国的话却打动了他,当时关中地区属于盐碱地,对于农作物的发展相当不利,如能完成这条三百余里渠道的话,将会大大增加秦国粮食的生产产量与运输便利,因此决定不杀郑国,要他继续完成这项工程,郑国渠完成后,“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史记·河渠书》)。若真下“一切逐客”之令,独留郑国留秦不合乎情理。因此《剑桥中国史·秦汉篇》,否定逐客令与郑国渠的关系,且认为司马迁之说牵强附会。从时间看,李斯上《谏逐客书》是在前237年,和郑国渠的完成时间相比差了整整9年。然而司马迁的说法也不能轻易否定,郑国渠事件,可算是逐客令的远因。《史记·秦本记》中也点出逐客令于吕缪事件后发生。史载吕不韦“尊为相国,号称仲父”,缪毒“矫王御玺及太后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两人都并非秦人,为乱朝政已久,此时赢政刚刚掌权,逐客势在必行。因此,逐客令的导火线是吕不韦和缪毒事件。在对比以上历史资料时,大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做学问的心得——“做学问要不疑处有疑”,敢于怀疑权威、质疑权威。不管读书做学问,或者道德修养、做人处世,都要深入求证,不能胡乱相信传闻。正如学者南怀瑾所说:“因为一个真正立心做学问的人,实在永远没有空闲的时间。尤其是毕生求证‘内明’之学的人,必须把一生一世,全部的身心精力,投入好学深思的领域中,然后才可能有冲破时空,摆脱身心束缚的自由。”
2.探讨方法
刘勰言:“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穷”。古文的写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只把它当成一些生僻拗口词句的连缀。教师应从中心、题材、布局谋篇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其一,古文的中心一般在文中非常明确,粗读一下,便可认定。但由于字词句的难度大、费时多,往往会忽视中心。如果等全篇翻译完毕,往往只能留少量的时间点一下中心,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有的却是满脑子的“之乎者也”。因此,教师首先应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去把握全文的中心,然后以此为纲,讲解全文,学生自然会感到开阔和轻松了。教师围绕中心来串通全文,便能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对文言字句的释义也是大有帮助的。一些学生对文言字句的解释,前后矛盾,甚至笑话百出,很大程度上都与忽视中心有关。其二,古文中的题材,都是些古人古事,或简或繁,往往成为学生明确中心,弄清语言含义和表达作用的障碍。对此,教师一般应先介绍背景材料和课文题材,然后再讲授作者选材的用意和语言的表达,引导学生分析出文章主题。其三,探讨作者的布局谋篇是培养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散文名篇中的精巧构思,段落的衔接过渡、互为呼应、多种表达方式的相融、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都是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强调的。
3.评论思想
评论思想,就是培养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阅读古文的能力,它有助于文章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这对于大学生阅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大有益处的。我认为教师主要可从褒贬人物、采集名言、扬弃糟粕三个方面入手。其一,褒贬人物。人物,总是体现着作者的爱憎情感。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充当一个!翻译官”,还要通过褒贬人物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古代文学作品中优秀人物的高尚人格,民族气节,奋斗精神等等,都是有血有肉和可歌可泣的,这也正是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材料。同时,注重善恶与美丑的辨析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对历史人物的评析,既可让学生领悟人物的成败得失,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风云变幻。其二,采集名言。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联系实际,摘录其中的名言警句,感悟名言深刻的哲理和古代文人的睿智。同时,也应鼓励学生敢于运用,推陈出新。其三,扬弃糟粕。古文中的糟粕是历史的局限性和作者的观念偏颇的产物。对于作者的思想局限,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同时指导学生加以评述。
古文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一个“用”字,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名家们是怎样妙用字词,造句行文的,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之“用”。借古为今“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古文的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张锋.硕士论文《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王建平.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第89页到第93页.
[4]孙冰红.论社会发展与西方大学理念的擅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4期/2006年7月,139-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