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的公民意识,是指初中生作为社会小公民形成的、对自身身份与行为的认知和态度。它包括主体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法律规则意识、社会认同意识和国家意识等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的服从,更多地注重责任和义务教育。而公民意识教育则力图摆脱这种局限性,强调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为基础,在体会真实的公民生活中理解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因此,公民意识教育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它可以从小事入手,于细微处见精神,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在此意义上,初中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1],也是中学品德、社会学科教学之魂。
一、 初中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分析
初中生的公民意识按照从自我到他者,再到社会的层次,可分为公民主体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法律维权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社会认同意识和国家意识6项。将此理论分析作为初中生公民意识调查问卷的编制依据,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征询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和建议之后,我们编制了《初中生“公民意识”调查问卷》,并采取抽样分层方式,选取了杭州三所不同性质初中学校的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52份,问卷有效率为92%。样本分析结果如下:
(一) 初中生公民主体意识较强,民主参与意识较高
从学生对公民内涵的理解程度来看,有67.8%的学生基本理解或完全理解,其中,74%的初三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对公民概念有清晰的把握度,比初一、初二学生有明显优势,相差近12个百分点。从对自身作为公民身份的认知来看,有76.7%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公民身份意识自觉程度较高。从对学习自主性和选择权被尊重的认知来看,学生感受到的来自家长、老师的尊重程度超过70%,这说明初中生对自身的选择权、自主权等公民主体权利的认识比较高,主体意识也较高。
调查显示,初中生对一些能够体现自身能力、水平和关系切身利益的活动,具有较高的参与意识。在参与班干部选举方面,“积极参与”或“偶尔参与”的共占58.7%,不参与但关注选举过程的也占36%;在参与学校管理、制度修订等方面,“积极参与”的占31.2%,“偶尔参与”的占25.5%,不参与也不关注的仅占6%。对于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学生也同样表现了较高的参与热情,其中积极参与的占31.6%,偶尔参与的超过了37%,只有8.9%的少数学生表示没有兴趣也不会关注学校社团。关于选举社区主任,学生乐于或比较乐于参与其中,并向父母提供意见的占62.5%,没有兴趣、也不关注的仅仅占约9.2%。
此外,我们还发现,更多的学生对离“切身利益”更远的民主权利更有兴趣,其关注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社区选举参与或提供意见—学校社团参与—学校管理与制度修订参与—班干部选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作为国家小公民的初中学生,其民主的参与(关注)意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二)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但认识与行为均有待提高
公德意识,即公民在公共场所必须遵守的公共道德、约定的认识及所表现出的行为。整体上看,初中生具备较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关注自己的公众形象,有一定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调查显示,在防护和自我隔离预防病毒传播方面,超过84%的学生认为应该采取自我隔离的方式预防传染,但还是有15.5%的学生对之持无所谓的态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对朋友、对他人责任意识的欠缺。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能主动让座这一良好公德行为,虽然超过90%的学生非常认同,但亦有4.5%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主动让座。在对抄袭作业行为的态度方面,将近80%的学生认为不应该抄袭他人作业,但20%的学生对此持无所谓或者可以抄袭的观点。在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只有50%多的学生不会采取从众心理,坚持遵守交通规则,体现个人的社会公德。从行为层面上看,我们确实经常看到:穿着初中校服的学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乱丢垃圾,乱闯红灯,游览时损坏文物古迹、践踏花草树木等。
(三) 初中生具有积极的法律维权意识,乐于学习法律
调查统计发现,当学生的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有50.2%的学生选择了积极维权,但当维权出现麻烦时,也有近30%的学生会退缩或自认倒霉。初中生对学校开展法律知识的学习比较喜欢,超过80%的学生认为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的法律知识对自身有较大帮助。
(四) 初中生有较高的社会认同意识,但对社会公平的认同略低
从学生对改革开放、社会建设成果的认可度来看,完全认同的占59.6%,比较认同的占30%,两者相加高达89.6%。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来看,学生基本持比较乐观态度,有65%的学生对和谐社会建设信心较足,但也有近35%的学生认为这只是一个口号而缺乏信心。初中生们认为最突出的社会不公平是社会地位上的不公,占44.4%;其次是经济上的不公,占23.5%;认为文化教育影响社会公平的占16.6%;认为其他因素影响社会公平的占15.2%。
(五) 初中生具有很高的国家意识,认同共产党的领导
调查显示,初中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同度很高,分别有92.7%和93.4%的学生对此表示认同。对于中国政府应对自然灾害、政治冲突、集中力量举办国际大事的能力,初中生的认同度都超过了90%。当然,仍有极小部分学生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持不认同或者很不认同的态度。这在我们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也常常有所体现。比如,在进行国情教育的时候,总有个别学生会有不屑的神情,嘴里嘀咕“老师又给我们‘洗脑’呢”。
二、 在品德、社会课中培育学生公民意识的策略
公民意识教育是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探索。因此,初中品德与社会学科必须在初中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发挥积极的引导。
(一) 提高品德、社会课教师自身的公民意识水平
品德与社会课堂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势必要求作为公民意识教育主力军的品德、社会课教师有优良的公民意识水平、精湛的教育教学技巧。由于公民意识是主体参与意识、权利责任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的集合,这就要求公民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以主体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因此,参与公民意识教育的教师,必须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主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规范地指导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保障公民意识教育在正确的轨道上行进。[2]
然而,2008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德育向公民教育转型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对81所中小学公民教育现状进行的调研显示,“师资队伍不足”是困扰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首要因素,占了调查学校总数的59%。[3]笔者对杭州市某区13所中学的品德、社会学科教师的调查也发现,有15.8%的教师是语文、数学、外语或其他学科转行的,有14%的教师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本学科的教学,有53%的教师常常因为知识储蓄不足而遭遇教学尴尬。这说明教师的公民意识、专业素养的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品德、社会课教师的培训,让他们成为具有公民主体意识的现代公民,这样才能在教学和生活中体现现代公民生活的理念和行为,对学生产生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4]
(二) 发挥品德、社会课增进学生政治热情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主要通过品德与社会课进行,它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渠道。面对学生有相对较高公民意识的情况,品德、社会课教师更应该将学生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认同维护和发展好,引导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教育。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加强公民教育的深度,不能使公民教育出现泛政治化、泛道德化、泛社会化以及空洞化等现象。比如,在讲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内容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史实数据资料是很难有说服力的。生活在当前条件下的初中学生,认识毕竟有些肤浅,体悟也不够深刻,有时看问题比较感性。因此,中学品德、社会课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来渗透,促进学生参与政治的能力,使他们能负责地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并通过参与、思考来宣扬自己的理性批判。比如,在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中学生眼中的祖国”“党在我心中”“爱我祖国”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征文活动与知识竞赛。学生喜闻乐见活动的课堂延伸、寓教于乐的方式,更能增强学生对党、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政治热情。
(三) 在品德、社会教学内容中整合公民意识教育
初中品德、社会学科中有很多公民意识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民主意识、公德意识、法制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等。品德、社会课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不仅要整合、充实公民意识的内容,而且还应该努力把公民的知识内化为公民的意识、外化为行为,使之具有坚定的权利意识、理性的批判精神、积极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精神。
一是深化公德意识。尽管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我们的公德水平还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应该把公德教育纳入公民教育的体系中。二是加强法律意识。初中的品德、社会课没有特别强调法律与公民的密切关系,没有把培养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当成一项重要任务。但我们可以在教学时增加《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的教育、了解和把握自身作为消费者的权益及保护办法,促进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法律意识,在学习法律的同时,学会维权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三是引导学生理性批判。品德、社会课之所以实效性不强,原因之一在于教师缺乏思考和批判意识,常常照本宣科,说教过多。要使学生具有公民意识,首先要求教师能将鲜活的生活实例融入课堂,并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辨。如在《知识就是力量》一课教学时,教师在课题后面添加一个大大的“?”,并在设疑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一则“北大学子炕头上串糖葫芦”的案例。学生经过讨论,自然分析出“北大学子找不到工作的种种原因”,同时通过“出谋划策”等教学环节,让学生领悟知识并不直接等同于力量,而是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力量。四是融入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走出校门,四处走访调查,不仅能拓宽视野,而且在参与策划、组织的整个过程中,试着与人协商、合作解决各种问题,能深层次地接触他们从未有机会接触的领域。研究性学习不断地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断地让学生体验到探索自然、探索科学所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作为主体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使自身的公民素养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多样化的唤醒、激发。
(四) 在品德、社会教育中运用多种方式引导、转化学生的负面认识
由于初中生在心理上正处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教育的关键期。在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时,我们不宜采取传统的灌输说教方法,而应采取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引导、转化学生的负面认知。
面对学生对社会和学校教育不公平的认识,品德、社会课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学生过激心理和行为的产生。这部分对社会公平有负面认识的学生,尽管所占比例很低,但仍需要教师尤其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引导。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逆反与抗拒的心理尤为突出,我们应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将公开的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综合社会实践、课前演讲、小法庭辩论会、隐性渗透教育等结合起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因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将开放性和人性化教育引入课堂。生动的讲课、鲜活的案例有助于学生对社会不公平、社会维权难等负面认知的顺利转化。
总之,初中生应具有公民主体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法律维权意识、社会认同意识和国家意识,其公民意识的发展对于巩固和发展现代民主、法制的国家制度,保障和谐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作用。而初中品德、社会学科作为培育初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理应发挥它的主渠道作用。当然,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培育除了依托品德、社会学科教育外,还仰仗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关注,只有校内外多方教育力量在时空上保持一致、方向上保持同一性、内容上保持互补性,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真正有效地提高初中生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1] 蔡晓良 吴智灵. 论公民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思想教育研究,2010(17).
[2] 鞠文灿. 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
[3] 梁金霞. 当前中小学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中小学校长,2009(5).
[4] 鞠文灿. 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
一、 初中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分析
初中生的公民意识按照从自我到他者,再到社会的层次,可分为公民主体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法律维权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社会认同意识和国家意识6项。将此理论分析作为初中生公民意识调查问卷的编制依据,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征询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和建议之后,我们编制了《初中生“公民意识”调查问卷》,并采取抽样分层方式,选取了杭州三所不同性质初中学校的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52份,问卷有效率为92%。样本分析结果如下:
(一) 初中生公民主体意识较强,民主参与意识较高
从学生对公民内涵的理解程度来看,有67.8%的学生基本理解或完全理解,其中,74%的初三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对公民概念有清晰的把握度,比初一、初二学生有明显优势,相差近12个百分点。从对自身作为公民身份的认知来看,有76.7%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公民身份意识自觉程度较高。从对学习自主性和选择权被尊重的认知来看,学生感受到的来自家长、老师的尊重程度超过70%,这说明初中生对自身的选择权、自主权等公民主体权利的认识比较高,主体意识也较高。
调查显示,初中生对一些能够体现自身能力、水平和关系切身利益的活动,具有较高的参与意识。在参与班干部选举方面,“积极参与”或“偶尔参与”的共占58.7%,不参与但关注选举过程的也占36%;在参与学校管理、制度修订等方面,“积极参与”的占31.2%,“偶尔参与”的占25.5%,不参与也不关注的仅占6%。对于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学生也同样表现了较高的参与热情,其中积极参与的占31.6%,偶尔参与的超过了37%,只有8.9%的少数学生表示没有兴趣也不会关注学校社团。关于选举社区主任,学生乐于或比较乐于参与其中,并向父母提供意见的占62.5%,没有兴趣、也不关注的仅仅占约9.2%。
此外,我们还发现,更多的学生对离“切身利益”更远的民主权利更有兴趣,其关注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社区选举参与或提供意见—学校社团参与—学校管理与制度修订参与—班干部选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作为国家小公民的初中学生,其民主的参与(关注)意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二)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但认识与行为均有待提高
公德意识,即公民在公共场所必须遵守的公共道德、约定的认识及所表现出的行为。整体上看,初中生具备较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关注自己的公众形象,有一定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调查显示,在防护和自我隔离预防病毒传播方面,超过84%的学生认为应该采取自我隔离的方式预防传染,但还是有15.5%的学生对之持无所谓的态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对朋友、对他人责任意识的欠缺。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能主动让座这一良好公德行为,虽然超过90%的学生非常认同,但亦有4.5%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主动让座。在对抄袭作业行为的态度方面,将近80%的学生认为不应该抄袭他人作业,但20%的学生对此持无所谓或者可以抄袭的观点。在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只有50%多的学生不会采取从众心理,坚持遵守交通规则,体现个人的社会公德。从行为层面上看,我们确实经常看到:穿着初中校服的学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乱丢垃圾,乱闯红灯,游览时损坏文物古迹、践踏花草树木等。
(三) 初中生具有积极的法律维权意识,乐于学习法律
调查统计发现,当学生的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有50.2%的学生选择了积极维权,但当维权出现麻烦时,也有近30%的学生会退缩或自认倒霉。初中生对学校开展法律知识的学习比较喜欢,超过80%的学生认为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的法律知识对自身有较大帮助。
(四) 初中生有较高的社会认同意识,但对社会公平的认同略低
从学生对改革开放、社会建设成果的认可度来看,完全认同的占59.6%,比较认同的占30%,两者相加高达89.6%。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来看,学生基本持比较乐观态度,有65%的学生对和谐社会建设信心较足,但也有近35%的学生认为这只是一个口号而缺乏信心。初中生们认为最突出的社会不公平是社会地位上的不公,占44.4%;其次是经济上的不公,占23.5%;认为文化教育影响社会公平的占16.6%;认为其他因素影响社会公平的占15.2%。
(五) 初中生具有很高的国家意识,认同共产党的领导
调查显示,初中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同度很高,分别有92.7%和93.4%的学生对此表示认同。对于中国政府应对自然灾害、政治冲突、集中力量举办国际大事的能力,初中生的认同度都超过了90%。当然,仍有极小部分学生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持不认同或者很不认同的态度。这在我们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也常常有所体现。比如,在进行国情教育的时候,总有个别学生会有不屑的神情,嘴里嘀咕“老师又给我们‘洗脑’呢”。
二、 在品德、社会课中培育学生公民意识的策略
公民意识教育是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探索。因此,初中品德与社会学科必须在初中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发挥积极的引导。
(一) 提高品德、社会课教师自身的公民意识水平
品德与社会课堂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势必要求作为公民意识教育主力军的品德、社会课教师有优良的公民意识水平、精湛的教育教学技巧。由于公民意识是主体参与意识、权利责任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的集合,这就要求公民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以主体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因此,参与公民意识教育的教师,必须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主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规范地指导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保障公民意识教育在正确的轨道上行进。[2]
然而,2008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德育向公民教育转型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对81所中小学公民教育现状进行的调研显示,“师资队伍不足”是困扰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首要因素,占了调查学校总数的59%。[3]笔者对杭州市某区13所中学的品德、社会学科教师的调查也发现,有15.8%的教师是语文、数学、外语或其他学科转行的,有14%的教师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本学科的教学,有53%的教师常常因为知识储蓄不足而遭遇教学尴尬。这说明教师的公民意识、专业素养的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品德、社会课教师的培训,让他们成为具有公民主体意识的现代公民,这样才能在教学和生活中体现现代公民生活的理念和行为,对学生产生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4]
(二) 发挥品德、社会课增进学生政治热情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主要通过品德与社会课进行,它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渠道。面对学生有相对较高公民意识的情况,品德、社会课教师更应该将学生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认同维护和发展好,引导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教育。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加强公民教育的深度,不能使公民教育出现泛政治化、泛道德化、泛社会化以及空洞化等现象。比如,在讲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内容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史实数据资料是很难有说服力的。生活在当前条件下的初中学生,认识毕竟有些肤浅,体悟也不够深刻,有时看问题比较感性。因此,中学品德、社会课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来渗透,促进学生参与政治的能力,使他们能负责地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并通过参与、思考来宣扬自己的理性批判。比如,在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中学生眼中的祖国”“党在我心中”“爱我祖国”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征文活动与知识竞赛。学生喜闻乐见活动的课堂延伸、寓教于乐的方式,更能增强学生对党、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政治热情。
(三) 在品德、社会教学内容中整合公民意识教育
初中品德、社会学科中有很多公民意识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民主意识、公德意识、法制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等。品德、社会课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不仅要整合、充实公民意识的内容,而且还应该努力把公民的知识内化为公民的意识、外化为行为,使之具有坚定的权利意识、理性的批判精神、积极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精神。
一是深化公德意识。尽管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我们的公德水平还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应该把公德教育纳入公民教育的体系中。二是加强法律意识。初中的品德、社会课没有特别强调法律与公民的密切关系,没有把培养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当成一项重要任务。但我们可以在教学时增加《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的教育、了解和把握自身作为消费者的权益及保护办法,促进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法律意识,在学习法律的同时,学会维权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三是引导学生理性批判。品德、社会课之所以实效性不强,原因之一在于教师缺乏思考和批判意识,常常照本宣科,说教过多。要使学生具有公民意识,首先要求教师能将鲜活的生活实例融入课堂,并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辨。如在《知识就是力量》一课教学时,教师在课题后面添加一个大大的“?”,并在设疑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一则“北大学子炕头上串糖葫芦”的案例。学生经过讨论,自然分析出“北大学子找不到工作的种种原因”,同时通过“出谋划策”等教学环节,让学生领悟知识并不直接等同于力量,而是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力量。四是融入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走出校门,四处走访调查,不仅能拓宽视野,而且在参与策划、组织的整个过程中,试着与人协商、合作解决各种问题,能深层次地接触他们从未有机会接触的领域。研究性学习不断地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断地让学生体验到探索自然、探索科学所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作为主体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使自身的公民素养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多样化的唤醒、激发。
(四) 在品德、社会教育中运用多种方式引导、转化学生的负面认识
由于初中生在心理上正处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教育的关键期。在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时,我们不宜采取传统的灌输说教方法,而应采取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引导、转化学生的负面认知。
面对学生对社会和学校教育不公平的认识,品德、社会课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学生过激心理和行为的产生。这部分对社会公平有负面认识的学生,尽管所占比例很低,但仍需要教师尤其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引导。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逆反与抗拒的心理尤为突出,我们应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将公开的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综合社会实践、课前演讲、小法庭辩论会、隐性渗透教育等结合起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因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将开放性和人性化教育引入课堂。生动的讲课、鲜活的案例有助于学生对社会不公平、社会维权难等负面认知的顺利转化。
总之,初中生应具有公民主体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法律维权意识、社会认同意识和国家意识,其公民意识的发展对于巩固和发展现代民主、法制的国家制度,保障和谐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作用。而初中品德、社会学科作为培育初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理应发挥它的主渠道作用。当然,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培育除了依托品德、社会学科教育外,还仰仗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关注,只有校内外多方教育力量在时空上保持一致、方向上保持同一性、内容上保持互补性,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真正有效地提高初中生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1] 蔡晓良 吴智灵. 论公民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思想教育研究,2010(17).
[2] 鞠文灿. 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
[3] 梁金霞. 当前中小学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中小学校长,2009(5).
[4] 鞠文灿. 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