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作是生活的记载,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为此,我引导学生把习作与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地习作,让充满生活气息的习作,伴随着他们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习作 生活化 观察 实践 需求表达
习作是生活的记载,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基于这种理念,近年来,我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让习作回归生活,使其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痛的这一教学难点,达到了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观察发现 习作生活化
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话,习作之源将丰盈而不枯竭。令我们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缺少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对周围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写起文章来脑中空空如洗也。针对这一现状,我大胆地进行了创新教学,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去描绘生活。
如:春天来了,我便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变化,去聆听鸟儿婉转的歌声,并引导学生用笔去描绘自己从生活中获取的信息。
文1:“我漫步在澄碧湖,发现湖岸边的柳树枝条变绿了,一根根细长的枝条上冒出了一个个淡绿色的芽儿……”
文2:“晚饭后,我和妈妈来到澄碧湖散步,呀,澄碧湖的景色真美!你瞧,岸边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一阵微风拂过,如同千万条丝绦在随风舞蹈。哦,这是在欢迎春天的来到……”
这两个句子是学生观察了大自然之后,对生活的观察发现的描写,生活气息极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孩子们是用具有个性化的眼光去观察,用具有个性化的耳朵去聆听。生活中的发现具有个性化,写出来的东西定然是具有个性化的。学生观察同一事物,感受体会不同,写出来的东西也就不一样。我们不难发现,文2的作者就不是停留在看到的表层现象上,他从柳枝的生长特征上获取了“春天的来到”这一信息。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表层现象去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即——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经常不断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目的有顺序地认真细致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二、实践体验 习作生活化
1. 把生活请进课堂
联想生活:在教学中,把学生的生活请进课堂里来,这样便能让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作者的生活体验,在碰撞中内化,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体验。如: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我先让学生说说对“了不起”一词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假如故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样做?”此时,学生头脑中不再是之前的那肤浅的认识“就是比别人棒,做得好。”他们的理解已加深了,“了不起是一种信任,是一种责任”。
表演生活: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体验,发挥想象力,编课本剧表演或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学《穷人》一文时,让学生编课本剧表演,学生回味生活中的“忐忑不安”“熬”的情感体验来揣摩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体会人物的品质,继而接着安排练笔“桑娜一家以后的生活如何?”
2. 让课堂走向生活
让文本生活化:学生把从文中体验到的情感带到生活中去,用之去感悟生活中与之相似的“人、物、情、景”(即生活大回炉),从而加深情感体验。如:学了《秋天的怀念》一文,学生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我便引导学生把这种“情”带到生活中去体验,去观察自己的妈妈是怎样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在《妈妈的爱》中写道:“……习习的凉风驱走了我身上的炎热,我望着妈妈,感受到妈妈的爱就如同这阵阵清凉的风。”小作者由此及彼,把学文时体验到的情感融进了现实生活中。
让“实践活动”生活化:从现行教材来看,每一册课本中都有两则“实践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便打破以往的做法,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让“实践活动”真正生活化。
如:在《我们与周围环境》的实践活动中,我便引导学生去观察调查,并要求学生根据“实践活动”的任务,用心去感悟能表明事物本质的东西。这一活动的开展时间达半个月之久,为后面《积累运用》中的习作——《我们与环境》积累了素材。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作文在学生笔下流淌:《罗曼的病情调查》《社区的空中“炸弹”》《小河变脸了》……
让学生亲历生活,获得生活体验,将生活的素材转化为习作的内容,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了,学生在作文中真情实感的流露也正是生活作文的本质所在。
三、需求表达 习作生活化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样。是的,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需要作文:临时有事写张留言条,生病了写张请假条……作文跟生活多么的密切!因此,生活需求使作文充满了生活韵味。
如:在落实“学习运用方位词进行有顺序的介绍和说明”这一教学要求时,我便设计了“我为老师引路”的小练笔。创设情景:学生画线路图,并提出要求:一定要交代清楚沿途要经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有什么明显的特征等,否则,老师可就要迷路了。
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这次习作转化为出于现实生活表达的需要,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寻求表达的语言,产生强烈的练笔需求,这种似是而非却有意的生活作文教学,可谓是妙不可言。
生活中处处皆文章。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体验生活,去表达生活,学生定然会在生活中快乐地习作,飘逸着生活气息的习作,将伴随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习作 生活化 观察 实践 需求表达
习作是生活的记载,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基于这种理念,近年来,我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让习作回归生活,使其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痛的这一教学难点,达到了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观察发现 习作生活化
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话,习作之源将丰盈而不枯竭。令我们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缺少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对周围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写起文章来脑中空空如洗也。针对这一现状,我大胆地进行了创新教学,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去描绘生活。
如:春天来了,我便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变化,去聆听鸟儿婉转的歌声,并引导学生用笔去描绘自己从生活中获取的信息。
文1:“我漫步在澄碧湖,发现湖岸边的柳树枝条变绿了,一根根细长的枝条上冒出了一个个淡绿色的芽儿……”
文2:“晚饭后,我和妈妈来到澄碧湖散步,呀,澄碧湖的景色真美!你瞧,岸边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一阵微风拂过,如同千万条丝绦在随风舞蹈。哦,这是在欢迎春天的来到……”
这两个句子是学生观察了大自然之后,对生活的观察发现的描写,生活气息极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孩子们是用具有个性化的眼光去观察,用具有个性化的耳朵去聆听。生活中的发现具有个性化,写出来的东西定然是具有个性化的。学生观察同一事物,感受体会不同,写出来的东西也就不一样。我们不难发现,文2的作者就不是停留在看到的表层现象上,他从柳枝的生长特征上获取了“春天的来到”这一信息。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表层现象去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即——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经常不断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目的有顺序地认真细致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二、实践体验 习作生活化
1. 把生活请进课堂
联想生活:在教学中,把学生的生活请进课堂里来,这样便能让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作者的生活体验,在碰撞中内化,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体验。如: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我先让学生说说对“了不起”一词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假如故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样做?”此时,学生头脑中不再是之前的那肤浅的认识“就是比别人棒,做得好。”他们的理解已加深了,“了不起是一种信任,是一种责任”。
表演生活: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体验,发挥想象力,编课本剧表演或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学《穷人》一文时,让学生编课本剧表演,学生回味生活中的“忐忑不安”“熬”的情感体验来揣摩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体会人物的品质,继而接着安排练笔“桑娜一家以后的生活如何?”
2. 让课堂走向生活
让文本生活化:学生把从文中体验到的情感带到生活中去,用之去感悟生活中与之相似的“人、物、情、景”(即生活大回炉),从而加深情感体验。如:学了《秋天的怀念》一文,学生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我便引导学生把这种“情”带到生活中去体验,去观察自己的妈妈是怎样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在《妈妈的爱》中写道:“……习习的凉风驱走了我身上的炎热,我望着妈妈,感受到妈妈的爱就如同这阵阵清凉的风。”小作者由此及彼,把学文时体验到的情感融进了现实生活中。
让“实践活动”生活化:从现行教材来看,每一册课本中都有两则“实践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便打破以往的做法,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让“实践活动”真正生活化。
如:在《我们与周围环境》的实践活动中,我便引导学生去观察调查,并要求学生根据“实践活动”的任务,用心去感悟能表明事物本质的东西。这一活动的开展时间达半个月之久,为后面《积累运用》中的习作——《我们与环境》积累了素材。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作文在学生笔下流淌:《罗曼的病情调查》《社区的空中“炸弹”》《小河变脸了》……
让学生亲历生活,获得生活体验,将生活的素材转化为习作的内容,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了,学生在作文中真情实感的流露也正是生活作文的本质所在。
三、需求表达 习作生活化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样。是的,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需要作文:临时有事写张留言条,生病了写张请假条……作文跟生活多么的密切!因此,生活需求使作文充满了生活韵味。
如:在落实“学习运用方位词进行有顺序的介绍和说明”这一教学要求时,我便设计了“我为老师引路”的小练笔。创设情景:学生画线路图,并提出要求:一定要交代清楚沿途要经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有什么明显的特征等,否则,老师可就要迷路了。
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这次习作转化为出于现实生活表达的需要,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寻求表达的语言,产生强烈的练笔需求,这种似是而非却有意的生活作文教学,可谓是妙不可言。
生活中处处皆文章。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体验生活,去表达生活,学生定然会在生活中快乐地习作,飘逸着生活气息的习作,将伴随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