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是以异质建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高效课堂下的“四环节”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成员互助合作达到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落实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呼唤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到来。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水平、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目标。从高效课堂开始出现以来,我校一直注重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从起初对高效课堂的迷茫、困惑、观望到如今已形成一定教学模式的雏形,即高效课堂下的“四环节”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变教为学,变教师为导师”的新理念。
一、现阶段高效课堂下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小组合作学习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和合作目的,导致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知道老师要求自己做什么,教师也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组织合作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二是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教师只是为了自己的课堂有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三是学习小组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小组成员在进行相互推诿,没有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或是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支配整个小组的讨论,其他学生默不作声,无真正的讨论。真正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应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教师提炼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分小组去研究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小组间交流研究结果—教师引导得出正确的数学结论。
2、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分组策略、到任务选择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以保证合作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上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合作学习低效或无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的监控,恰当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否则合作学习的实效也会受影响。在合作学习后,教师应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有效评价,然而在评价中教师往往注重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忽视对小组各成员活动的评价,这不利于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二、优化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
1、明确职责,共同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明确职责共同参与,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组内成员不仅要认同小组合作的共同目标,还要自觉地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还要帮助别人完成任务,从而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例如,活动课“寻找历史”,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学生们着手开始忙起来。他们有的访问老人;有的查看历史影片或幻灯片;有的跑图书馆等,忙的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动性都被调动起来,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经过组与组的交换后,学生们还把收集到的相关历史图片,在班上组织了一次历史图片小展览,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延续。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教师应提高自身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水平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设计出难易适中并具有合作价值的任务,并准确地将任务传达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切忌模棱两可。要精选问题,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教师要将合作任务以尽量清晰准确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要让学生真正清楚他们即将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目前有人提出人小组比较适合我国人多、空间小的教室现状,4人小组除不用走动外,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初期的最佳组合人数,既两两相对,又便于四人集中交流。
3、给出合适问题
在一节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运用在整个系统当中,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教师的讲解、示范、提炼或概括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等相结合起来,因此,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只有根据这节课的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较好地发挥其作用。研究表明,数学教学中只有适时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三、结语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了运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新知,学会了观察、概括、发现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合作精神,最重要的是他们收获了成功的快乐,也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地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在充分肯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
参考文献
[1]杨赐秀.高效课堂下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5:217-219.
[2]陈萍霞,田伟,李宗义,田晓红,杜念军.高效课堂下的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以《分饼》为例[J].考试周刊,2013,95:53.
[3]王新员.浅析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3.
[4]张晓玲.合作学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6:70-73.
[5]王迎新.小组互助合作提高学习效率[J].安徽教育,2006,09:32-33.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水平、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目标。从高效课堂开始出现以来,我校一直注重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从起初对高效课堂的迷茫、困惑、观望到如今已形成一定教学模式的雏形,即高效课堂下的“四环节”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变教为学,变教师为导师”的新理念。
一、现阶段高效课堂下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小组合作学习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和合作目的,导致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知道老师要求自己做什么,教师也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组织合作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二是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教师只是为了自己的课堂有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三是学习小组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小组成员在进行相互推诿,没有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或是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支配整个小组的讨论,其他学生默不作声,无真正的讨论。真正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应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教师提炼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分小组去研究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小组间交流研究结果—教师引导得出正确的数学结论。
2、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分组策略、到任务选择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以保证合作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上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合作学习低效或无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的监控,恰当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否则合作学习的实效也会受影响。在合作学习后,教师应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有效评价,然而在评价中教师往往注重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忽视对小组各成员活动的评价,这不利于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二、优化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
1、明确职责,共同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明确职责共同参与,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组内成员不仅要认同小组合作的共同目标,还要自觉地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还要帮助别人完成任务,从而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例如,活动课“寻找历史”,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学生们着手开始忙起来。他们有的访问老人;有的查看历史影片或幻灯片;有的跑图书馆等,忙的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动性都被调动起来,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经过组与组的交换后,学生们还把收集到的相关历史图片,在班上组织了一次历史图片小展览,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延续。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教师应提高自身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水平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设计出难易适中并具有合作价值的任务,并准确地将任务传达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切忌模棱两可。要精选问题,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教师要将合作任务以尽量清晰准确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要让学生真正清楚他们即将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目前有人提出人小组比较适合我国人多、空间小的教室现状,4人小组除不用走动外,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初期的最佳组合人数,既两两相对,又便于四人集中交流。
3、给出合适问题
在一节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运用在整个系统当中,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教师的讲解、示范、提炼或概括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等相结合起来,因此,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只有根据这节课的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较好地发挥其作用。研究表明,数学教学中只有适时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三、结语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了运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新知,学会了观察、概括、发现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合作精神,最重要的是他们收获了成功的快乐,也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地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在充分肯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
参考文献
[1]杨赐秀.高效课堂下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5:217-219.
[2]陈萍霞,田伟,李宗义,田晓红,杜念军.高效课堂下的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以《分饼》为例[J].考试周刊,2013,95:53.
[3]王新员.浅析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3.
[4]张晓玲.合作学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6:70-73.
[5]王迎新.小组互助合作提高学习效率[J].安徽教育,2006,0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