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春节前夕,在北京的中华总工会大厦礼堂里,由教育部主办的“2006~2007年度教育好新闻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我采写的通讯《一个国贫县为何热衷争创示范高中——对河南省民权县高级中学“放假事件”的调查与思考》(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18日一版倒头题)获通讯类一等奖,并且是中国教育报获得此项奖励仅有的两个作者之一,也是中国教育报驻地记者站唯一获此殊荣的记者。以下谈谈我采写这篇通讯的体会。
了解事件的背景是新闻采写的前提
首先,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让事实说话。因为新闻报道是事实的报道,必须要有新鲜、重要而又有说服力的事实。采写这篇通讯的背景是:2007年下半年,河南省几乎所有的市、县,从政府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在忙着一件大事,那就是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
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是个什么样的工程?从大处说,一所公办高中,经过了市级、省级两个标准的示范性高中创建活动并且达标之后,一般来说,其硬件、软件建设不但达到了省级规定的优质学校标准,而且在当地已经属于顶尖级的高级中学了。一所学校达到这样的标准之后,基本上就摆脱了前些年那种校长既要抓教学、更要抓建设,甚至于把大量精力投放在抓校建的“攻关”之中的局面。
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相当长一个时间段内,在许多地方,所谓的“人民教育由‘人民办’转为‘政府办’”,实际上只是指义务教育阶段,而对于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则要看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和重视程度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经济条件好、政府重视的市县,率先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优质高中,于是便出现了一批占地数百亩、投资过亿元的“明星高中”。有的地方则是政府“给政策”,比方说土地优惠,然后就是准许学校适当调高收费标准等,想有作为的校长,便创造性地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建起了前些年想都不敢想的豪华学校。果然,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便趋之若鹜地把学生送到这些“看起来简直就是准大学”的高中就读。他们的观点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读高中,多交点学费值得!
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招生时的旱涝不均现象:有的学校需要老师到各初中“挖”学生,而有的学校则是家长不惜带着大把大把现钞为孩子找“好学校”。这时候,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过不了“示范性”这一关,就预示着学校地位的下降,生源质量的下降,最终的结局便可想而知了。于是,“砸锅卖铁也要过了示范性高中验收这一关”便成了许多校长的“豪言壮语”。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便成了许多学校的唯一选择。这就是我采写这篇通讯的背景。
报道真实、素材扎实是新闻采写的基础
采写这篇通讯的缘由是2007年1月13日,中国教育报记者部给我打电话,说据媒体报道,民权县高中在验收省级示范性高中时弄虚作假,把一年级学生放假,让二、三年级学生“分流”到一年级的教室,使原本接近百人的班级“被压缩”为70人左右,以应对验收组的检查。因为按照规定,班额超过规定的人数是要一票否决的。我的任务是采访、核实相关问题,尤其是要发挥我们专业报纸的“主流声音”,找出示范性高中创建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我知道,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因为作为专业媒体,既不能人云亦云、跟着起哄,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触及问题的焦点,绕着矛盾走。
无论如何,首先占有第一手材料是最重要的。
于是,当天中午,我就约到了正在郑州汇报创建示范性高中的民权县教育局局长张玉河,下午两点我们一起到民权采访。200公里的路途中,我采访了张局长一路。车到民权时,我已经大致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当天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在民权县高中,当天下午、晚上和第二天上午的三个时间段,我分别召开了高中领导班子、部分中层干部和相关教师、部分家长、学生代表等几个座谈会,采访人数达50多人。之后,我又采访了民权县委县政府领导、商丘市教育局领导等相关部门的同志,了解到民权县高中所谓的在班额问题上的弄虚作假,远不是某些社会媒体报道的那么简单,也绝不是个别现象,它折射出来的社会性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文章中涉及的学校经费问题、教师编制问题、学生择校问题、校与校之间的不良竞争问题等,都触及了当时高中教育当中的敏感话题和尖锐问题。
采访之后,我用了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就写好了这篇通讯,第三天就见报了。后来得知,这篇通讯受到了报社领导和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当时主管基础教育的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同志还亲自写了批示,发在教育部内参上,使国家在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上及时做了相应的调整与完善。如果说,我写的这篇通讯还有一些价值的话,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在抓住了一个国家、社会都普遍关注的大问题的前提下,占有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而这些材料又是带有普遍性的典型材料。
抓住特色、个性鲜明是新闻报道的魅力所在
新闻中的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应当是事实决定观点,记者应当通过事实表达观点,要依靠事实本身的力量,使读者自然而然地接受观点并从中得出结论。有些新闻可以夹叙夹议,但也要以充分的事实作基础,而不可用议论代替事实或者对事实加以任意提高。是否善于在新闻中让事实说话,是衡量新闻记者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
让事实说话,是我采写这篇通讯的首要指导思想。怎样能使文章抓住特色,怎样使文章个性鲜明,这便涉及我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感受了——好新闻是用“心”做出来的。
其实,采写这篇文章之前、之后的很长时间内,一个问题曾经长期萦绕在我的心头:无论是采访工作当中,还是亲朋好友交谈之际,常常会听到或者是感受到社会上不少人在诘问我们的教育,指责我们的教育不公平。比如说上学难、比如说收费高、比如说择校热。而当我们深入学校采访时却又发现,无论是优质学校还是薄弱学校的校长们,抑或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局长们,可以说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向记者倾诉。难就难在我们的校长和局长们,没有一个是不想或不愿把自己的教育办好。之所以出现“优质”和“薄弱”的两个极端,都有盘根错节的内外部原因。如果说,外部环境很好,校长、局长没有把内部协调好而导致教育落后的话,那么完全应该一撤了之。问题是许多校长、局长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处理外部环境上,可还是得不到实实在在的支持。试问,你纵有天大的本领,能把教育搞上去吗?
以上的思想和看法,便决定了我要“为教育鼓与呼”的鲜明观点。
我在文章结尾前有这么一段话: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告诉记者,创建优质学校,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是必备的软“硬件”,但我们市一级政府没有编制权,更受职称等名额的限制,这些限制常常使我们在“争创一流”的活动中欲罢不忍、欲上不能,进而演变为欲哭无泪。
在文章的结尾,我是这么写的:
记者发现,这位副市长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不仅仅是高中阶段,甚至在中小学阶段,本该像正常的肌体新陈代谢那样的新教师补进,在一些地方竟然实现不了。一名乡中心学校校长曾经悄悄地告诉记者,在他们这个拥有70多万人口、6000多名教师、十多万名中小学生的县里,已经连续5年没有通过正常渠道新增一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了。他担忧地告诉记者,若干年后,他们那里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后果必将凸显。而县里不敢分配大学生的原因简单而又实际——经费紧张。
我认为,我是在用自己的“心”来采写这篇通讯的。无论是“副市长”的话,还是“一位校长”的话,在这里究竟是哪一个“他”说出来的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这是许多抓教育的副市长和千百个校长的心声,也是记者的由衷感受,是作为一个教育专业报记者发自内心的呐喊。
(作者为教育时报社副总编辑)
编校:赵 亮
了解事件的背景是新闻采写的前提
首先,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让事实说话。因为新闻报道是事实的报道,必须要有新鲜、重要而又有说服力的事实。采写这篇通讯的背景是:2007年下半年,河南省几乎所有的市、县,从政府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在忙着一件大事,那就是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
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是个什么样的工程?从大处说,一所公办高中,经过了市级、省级两个标准的示范性高中创建活动并且达标之后,一般来说,其硬件、软件建设不但达到了省级规定的优质学校标准,而且在当地已经属于顶尖级的高级中学了。一所学校达到这样的标准之后,基本上就摆脱了前些年那种校长既要抓教学、更要抓建设,甚至于把大量精力投放在抓校建的“攻关”之中的局面。
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相当长一个时间段内,在许多地方,所谓的“人民教育由‘人民办’转为‘政府办’”,实际上只是指义务教育阶段,而对于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则要看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和重视程度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经济条件好、政府重视的市县,率先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优质高中,于是便出现了一批占地数百亩、投资过亿元的“明星高中”。有的地方则是政府“给政策”,比方说土地优惠,然后就是准许学校适当调高收费标准等,想有作为的校长,便创造性地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建起了前些年想都不敢想的豪华学校。果然,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便趋之若鹜地把学生送到这些“看起来简直就是准大学”的高中就读。他们的观点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读高中,多交点学费值得!
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招生时的旱涝不均现象:有的学校需要老师到各初中“挖”学生,而有的学校则是家长不惜带着大把大把现钞为孩子找“好学校”。这时候,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过不了“示范性”这一关,就预示着学校地位的下降,生源质量的下降,最终的结局便可想而知了。于是,“砸锅卖铁也要过了示范性高中验收这一关”便成了许多校长的“豪言壮语”。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便成了许多学校的唯一选择。这就是我采写这篇通讯的背景。
报道真实、素材扎实是新闻采写的基础
采写这篇通讯的缘由是2007年1月13日,中国教育报记者部给我打电话,说据媒体报道,民权县高中在验收省级示范性高中时弄虚作假,把一年级学生放假,让二、三年级学生“分流”到一年级的教室,使原本接近百人的班级“被压缩”为70人左右,以应对验收组的检查。因为按照规定,班额超过规定的人数是要一票否决的。我的任务是采访、核实相关问题,尤其是要发挥我们专业报纸的“主流声音”,找出示范性高中创建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我知道,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因为作为专业媒体,既不能人云亦云、跟着起哄,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触及问题的焦点,绕着矛盾走。
无论如何,首先占有第一手材料是最重要的。
于是,当天中午,我就约到了正在郑州汇报创建示范性高中的民权县教育局局长张玉河,下午两点我们一起到民权采访。200公里的路途中,我采访了张局长一路。车到民权时,我已经大致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当天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在民权县高中,当天下午、晚上和第二天上午的三个时间段,我分别召开了高中领导班子、部分中层干部和相关教师、部分家长、学生代表等几个座谈会,采访人数达50多人。之后,我又采访了民权县委县政府领导、商丘市教育局领导等相关部门的同志,了解到民权县高中所谓的在班额问题上的弄虚作假,远不是某些社会媒体报道的那么简单,也绝不是个别现象,它折射出来的社会性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文章中涉及的学校经费问题、教师编制问题、学生择校问题、校与校之间的不良竞争问题等,都触及了当时高中教育当中的敏感话题和尖锐问题。
采访之后,我用了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就写好了这篇通讯,第三天就见报了。后来得知,这篇通讯受到了报社领导和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当时主管基础教育的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同志还亲自写了批示,发在教育部内参上,使国家在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上及时做了相应的调整与完善。如果说,我写的这篇通讯还有一些价值的话,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在抓住了一个国家、社会都普遍关注的大问题的前提下,占有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而这些材料又是带有普遍性的典型材料。
抓住特色、个性鲜明是新闻报道的魅力所在
新闻中的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应当是事实决定观点,记者应当通过事实表达观点,要依靠事实本身的力量,使读者自然而然地接受观点并从中得出结论。有些新闻可以夹叙夹议,但也要以充分的事实作基础,而不可用议论代替事实或者对事实加以任意提高。是否善于在新闻中让事实说话,是衡量新闻记者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
让事实说话,是我采写这篇通讯的首要指导思想。怎样能使文章抓住特色,怎样使文章个性鲜明,这便涉及我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感受了——好新闻是用“心”做出来的。
其实,采写这篇文章之前、之后的很长时间内,一个问题曾经长期萦绕在我的心头:无论是采访工作当中,还是亲朋好友交谈之际,常常会听到或者是感受到社会上不少人在诘问我们的教育,指责我们的教育不公平。比如说上学难、比如说收费高、比如说择校热。而当我们深入学校采访时却又发现,无论是优质学校还是薄弱学校的校长们,抑或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局长们,可以说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向记者倾诉。难就难在我们的校长和局长们,没有一个是不想或不愿把自己的教育办好。之所以出现“优质”和“薄弱”的两个极端,都有盘根错节的内外部原因。如果说,外部环境很好,校长、局长没有把内部协调好而导致教育落后的话,那么完全应该一撤了之。问题是许多校长、局长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处理外部环境上,可还是得不到实实在在的支持。试问,你纵有天大的本领,能把教育搞上去吗?
以上的思想和看法,便决定了我要“为教育鼓与呼”的鲜明观点。
我在文章结尾前有这么一段话: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告诉记者,创建优质学校,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是必备的软“硬件”,但我们市一级政府没有编制权,更受职称等名额的限制,这些限制常常使我们在“争创一流”的活动中欲罢不忍、欲上不能,进而演变为欲哭无泪。
在文章的结尾,我是这么写的:
记者发现,这位副市长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不仅仅是高中阶段,甚至在中小学阶段,本该像正常的肌体新陈代谢那样的新教师补进,在一些地方竟然实现不了。一名乡中心学校校长曾经悄悄地告诉记者,在他们这个拥有70多万人口、6000多名教师、十多万名中小学生的县里,已经连续5年没有通过正常渠道新增一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了。他担忧地告诉记者,若干年后,他们那里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后果必将凸显。而县里不敢分配大学生的原因简单而又实际——经费紧张。
我认为,我是在用自己的“心”来采写这篇通讯的。无论是“副市长”的话,还是“一位校长”的话,在这里究竟是哪一个“他”说出来的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这是许多抓教育的副市长和千百个校长的心声,也是记者的由衷感受,是作为一个教育专业报记者发自内心的呐喊。
(作者为教育时报社副总编辑)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