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如何求真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to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健康传播领域有两个新闻人物值得记住,一个是张悟本,一个是李一,他们被媒体塑造为“养生大师”,又在媒体的一片讨伐声中倒下。反观包装“大师”的过程,媒体的宣传也有缺乏理性与科学精神之处。我们把缺乏理性与科学精神并且误导公众的健康传播称为“伪健康传播”。
  近30年来,人们对健康信息的渴求造就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健康传播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逐渐成熟起来,但“伪健康传播”也夹杂其中、时隐时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梳理一下这个过程,有许多教训可供借鉴。
  “伪健康传播”有如下特征:一是打着科学的旗号传播伪科学;二是貌似传播健康、实则以商业利益为目的;三是运用了专业的媒体策划和推广手段。“伪健康传播”直接损害的是人们的生命安全,间接损害的是媒体的公信力。
  媒体包装出的“大师”
  张悟本和李一即是“伪健康传播”塑造的“养生大师”。张悟本没有受过严格的医学教育,也没有行医资格,但在报纸、杂志、电视、书籍的宣传中,他是可以给人治病的“良医”。包装张悟本的是有着丰富经验和媒体资源的出版界人士,张悟本能够迅速成名,得益于一个豪华包装团队和雄厚的资金支持。李一的成名亦得到媒体人士的支持,他倡导的是道教养生,但他的许多特异功能被揭穿。这样的“伪健康传播”使得很多媒体丧失了真实性这个最重要的底线,他们对所传播的信息没有尽到核实责任。本来具有很高公信力的新闻媒体,因此沦为商业运作的工具。
  向前追溯10年,可以发现,“伪健康传播”塑造了不少“养生大师”。比如“排毒教父”林光常、“健康教母”马悦凌、“太医传人”刘弘章等。这些“养生大师”虽身份、职业各不相同,但他们均以健康传播为幌子,在各类媒体中传播一些真伪参半的养生观点。成功的媒体策划和推广手段将这些原本很普通的人点化为“专家”、“大师”、“神医”。此类“伪健康传播”的特点是“貌似科学”。从总体上看,他们传播的医学观点似乎言之成理,但细节上漏洞百出,有些观点甚至是危害健康的。这样的观点之所以能得到传播,源于“从众”心理,媒体从业人员只是盲目跟热点,而没有能力对其观点作出判断和取舍。这暴露出媒体从业者普遍存在科学素养的不足。
  再向前追溯30年,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期达到高峰的伪气功热潮从种种特征看,也是典型的“伪健康传播”。气功本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但在当年那场遍及全国的群众性气功习练热潮中,伪气功师也夹杂其中。那些伪气功师本没有什么特殊能力,但被有意神化为能呼风唤雨、千里以外治病的“大师”。有人打着研究气功的旗号,打着著名高等学府和研究所的招牌,大肆宣扬迷信与伪科学。在当时,一些缺乏对照、重复性差、未经双盲准则和统计误差校正的实验数据,可以极不科学、极不严肃地通过报纸和书刊渲染为“历史性的重大发现”。伪气功热潮持续了大约20年,是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伪健康传播”事件。此阶段的“伪健康传播”虽然没像现在这样有浓重的“商业味”,也不像现在这样以商业公司的形式来运作,但也无意识地运用了多种传播手段。那时,多数群众还不了解,这种“伪健康传播”的策划者也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当时,确有许多人从中渔利。
  纵观近30年来包装“大师”的方法还可以看出,他們的成名首先发端于有关他们的书籍或电视节目的畅销和热播。张悟本写的书是《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写李一的书是《世上是不是有神仙》;马悦凌写的书是《不生病的智慧》(系列丛书);刘弘章写的书是《刘太医谈养生》(系列丛书);林光常写的书是《无毒一身轻》;写胡万林的书是《发现黄帝内经》。
  本来,在图书进入市场流通之前,质量由出版社负责,但商业化迫使部分出版社放弃了自身作为把关人的职责。此类欠缺科学性的健康类图书能够出版、发行意味着出版社“三审”把关的职责落空。而在图书畅销的同时,报纸、电视也参与其中,进一步把这些人神化。直至最后,几乎所有媒体都参与到了造势的巨大声浪中。
  书籍本是公信力最高的媒介之一,普通读者没有意识到此类书籍其实与商业广告无异。甚至其他媒介的从业者也没有这种辨识力,只是盲从报道。这种“跟风”的做法,暴露出媒体选题把关人科学精神的缺失,他们不能在一片喧嚣声中,独立作出理性的判断。而经历过“伪健康传播”洗礼的读者,对所有媒介的公信力产生普遍质疑。
  健康传播的几个技术性问题
  媒体如何传播健康、如何规避“伪健康传播”,这既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是一个职业道德层面的问题,本文仅从技术层面探讨。
  面对专业性较强的科学问题如何作出正确判断?媒体通常有三种做法:一是平衡各方观点进行报道;二是寻找权威专家给出结论;三是实证。
  所谓“平衡”,就是给争论的各方都有一个说话的机会,把各方观点摆出,让读者自行作出判断。但这种做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科学争论的双方往往不是势均力敌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并不适用于科学领域。
  同样,把求证的希望寄托于某一个权威专家也不妥。由于学术分科越来越细,权威专家对自己本领域的问题非常熟悉,但对其他领域的问题并不能作出十拿九稳的判断。伪气功兴盛期间,正是因为一批权威科学家的支持(他们对气功并不真正了解),媒体在信仰权威和从众心理的支配下,才纷纷做出报道。
  此外,权威专家也可能出于某些动机,只讲出事实的某些方面,不愿讲出真相的全部。这样的权威专家,有可能成为商业公司的“代言人”。近年来,许多商业公司在其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常常请一些权威专家,请他们发表言论以求得公信力,在这种情况下,权威专家的立场应受到怀疑。而商业公司的公关人员将新闻通稿传给记者作为报道参考,记者投入的采访时间不足,没有时间阅读论文,没有时间向更多的科学家求证,越来越多地依赖现成的新闻通稿,这就很难避免公关人员的态度左右媒体立场,媒体对科学事实的判断力因此而被削弱。
  再说“实证”。所谓“实证”,就是亲眼见到、亲耳听到。这种“眼见为实”的求证,有时观察到的其实是假象。比如,伪气功大行其道时,李一和众多“大师”演示的许多特异功能其实就是魔术。当我们的眼睛分辨不出幻觉、错觉、人为和自然的假象的时候,仅凭亲眼所见就相信,是非常容易上当受骗的。由于媒体记者缺乏科学素养,他们往往分辨不出表演和实验之间的区别,即不懂怎样采取严格的科研设计手段来排除与实验无关的各种因素,也没有能力发现表演者如何弄虚作假。
  “同行评议制度”的启示
  真实是新闻传播的生命,面对科学问题如何求真,这也是健康传播的一个核心课题。传统的新闻技术手段不足以胜任这个任务,能否让科学共同体来帮助作出决定呢,在科学界实行了350多年的同行评议制度,也许可以给媒体一些启发。
  同行评议制度起源于英国。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为了保证文章质量,决定在刊发文章前,先交给信得过的人士审稿,没有问题方可出版。这个同行评议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成为所有科学期刊共同遵守的原则。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有130万篇论文通过了同行评议制度的考验,才被发表在各种学术期刊上。
  具体说,当编辑部收到一篇论文后,相关编辑会根据文章内容,选择2~3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审稿,通常情况下,论文作者不知审稿人的身份,审稿人也不知道作者到底是谁,这就是所谓的“双盲同行评议”。审稿人审完后,将个人意见反馈给编辑供其参考,发表与否的权力完全属于编辑。
  科学界的这种做法是针对学术活动的,对于快节奏、求时效、跟热点的新闻媒体来说,也许没有那么长的等待时间,不过,这种审稿机制是可以借鉴的,新闻媒体也可以召集各领域专家组成顾问团,对于重大选题的判断,向顾问团咨询,这是可以做到的。
  在健康传播中,媒体的核心任务是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以怀疑精神,谨慎求证事实,最终做出科学的报道。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伪健康”传播误导公众,也能避免“集体追捧”和“集体棒杀”的闹剧再次出现。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也出现过类似的伪健康信息传播泛滥的局面,美国政府和民众也经历过这个去伪存真、乱而思治、恢复健康传播本来面目的过程。结束乱局,归功于相关系列立法和公众科学精神的建立。我们相信,通过媒体以及公众科学素养的逐渐提高,我们的健康传播也能够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路世才:《医用气功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
  2.杨再华:《伪健康传播与公民媒介素养》,《新闻记者》,2005(4)。
  (作者单位:大河健康报社)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责任”这个话題老生常谈,越是这样的文章就越难写,2005年,《人民日报》曾刊发署名“任仲平”的大型评论《论责任》,为第六论写作提供了一个思路。如何结合河南实际特别是领导方式转变谈责任,而不是泛泛而谈就责任说责任,成为第六论的重点和难点。  轮流修改集体讨论  经过讨论,小组决定先由评论工作室夏远望拿初稿,然后依次由陈学桦、张华君、高李丽修改,这样经历四稿打磨,最后集体完成第五稿。  分析消化各類
期刊
“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东西’,你看不见,摸不着,却处处受制于它……它,就是规律。”  ——这是我们的文章第一稿到第五稿的开头。  “历史总是以其固有的律动,激荡着未来。2011年新年的中原大地,新潮涌动,号角声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顺时而动,乘势而上,一切按客观规律办,才能无往而不胜。”  ——这是我们的文章第六稿到第十二稿的开头。  这种变化,绝非简单地在行文造句上的推翻重来,其
期刊
典型宣传难,是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新闻“四难”之一,也是党报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典型宣传难在何处?简言之,就是报道的典型人物信不过、学不来、立不久。结果是,典型人物如同流星,倏忽而过,没有真正起到动员群众、引导群众、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作用。为破解这一难题,从2006年4月开始,《平顶山日报》开始了“好人报道”,通过报道“好人”这一典型人物群体,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
期刊
用短短的10多天时间,写出一篇“何平文章”,时间紧任务重,就好像“淬火”,让我们一下子达到了新境界。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工作能力上,我们都实现了飞跃。  思想认识不断提高  “创新”不是新话题,但关于领导方式创新却少有可借鉴的表述。讨论时,我们发现有几个问题是不得不解决的:  一是创新和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最初的题目是《创新就是生产力》,如何说明创新和生产力的关系十分不易。  二是创新和领导方
期刊
领导视察调研活动是地市党报的重要内容,既包括本市领导活动,又有上级领导来调研视察工作。做好此类报道,能够更好地服务读者,贴近群众,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对于地市级党报,更是不惜拿出足够版面来做领导活动的报道。然而,这类新闻总是得不到读者甚至是领导的满意。对于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的探索,他人之述多矣,本文着重以《南阳日报》为例,从领导视察调研活动入手,探索地市党报如何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领导活动新闻。 
期刊
广播电视是高投入、重装备、新科技的朝阳行业,其自身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身的高投入;而投入的来源,则又主要依赖于其自身的广告创收。自上世纪90年代始,借助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各级的高度重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很快,城市广播电视台经历了高速增长时期。但近年来,由于央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省级卫视、省级人民广播电台主体地位的日益凸显,影响力日渐扩大,城市台本地的广告份额被中央、省级媒体一步步蚕食,城市台的
期刊
笔者1994年大学毕业到新华社工作,转眼间,从事新闻工作已将近17年。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到一个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在业内小有影响的高级记者,其间经历了数不清的酸甜苦辣。这其中既有挖出独家新闻的喜悦,也有采访失败的苦恼。  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者说,有什么样性格特点的人,更适合从事新闻工作?回顾自己业务成长的经历,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除了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
期刊
“‘九论’是总论,这是卢展工书记亲自点的题,作为前八论的集大成者,九论更应该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要有国际眼光、世界视野”。在布置任务时,朱夏炎社长、常法武总编辑和王亚明副总编辑就开门见山,对九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讨论:理清思路 打牢基础  对于写作小组来说,第九论就是要以更高的站位,更深的理性思考,更丰富的逻辑表达,集中完整地阐释“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个命题当中的几个关键
期刊
摘要:信息数字化时代,多媒体出版日新月异,竞争加剧。随着三大改革的推进,对教辅出版媒体操作者或教辅类报刊编辑人员尤其是青年编辑的要求日益提高,新媒体下教辅类报刊的青年编辑必须从细节做起,具备一定的基本功。青年编辑一定要强化宗旨意识,全面、正确、深刻地理解和贯彻报刊宗旨,寻找到编辑工作的明确方向和具体路径;要精心编辑、加工稿件,做到精编辑、深加工;要重视校对质量,掌握一定的校对方法、技巧和重点。  
期刊
一则案例  在电视上曾看到这样一个事件:过节时分大家都忙着坐车回家,候车室内有两个男人(我们姑且称之为甲某、乙某)也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等候。这时甲某要求乙某帮他看会儿包。可是甲某还没回来,就要到乙某坐车的时间了,没有办法,乙某只好一边拿着自己和甲某的包一起过安检一边焦急地张望甲某是否归来。就在过安检的时候,发现乙某帮甲某照看的包内携带了10公斤的毒品(携带了10公斤的毒品按照我国刑法可以最高处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