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旅游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兴起,能否开设为大学公选课的问题渐渐提上日程。针对现行大学公选课建设中所存在的以上问题,国内有些学者提出大学公选课应进行创新,实施多样化。根据对湖南工学院经济贸易系开设旅游文化学为公选课目前的现状分析,认为开设旅游文化学为公选课是必然性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公选课;课程体系设置;湖南工学院;旅游文化学课程
旅游是一种对于文化的体验与认知的过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活动吸引游人的魅力所在。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游山玩水,而是更多地投入异地,体验别样的奇情异趣,领会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导向,即确定旅游地文化主格调或旅游文化开发方向,重点是确定旅游地的文化属性和审美价值。2003年湖南工学院经济贸易系就已开始“旅游文化学”的野外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效果、教学特色上,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1.地方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学”公选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中国的素质教育已建立的公选课程体系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外语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及科学文化通识教育[1],但文科与理科始终存在着鸿沟,彼此缺少联系。各大院校文理渗透课程少,因而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怀特海说过:“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而没有技术教育就没有人文教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博学多才和术精艺巧的人
。”[3]旅游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它有着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涉及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资源学、建筑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各类文理课程。2008年3月份我们对湖南工学院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会计学和市场营销三个专业的1225名本专生进行了一次针对全院公选课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对公选课的选择目的、选择因素、选课方式、课程体系、考核方式、教学效果及公共课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158份。调查报告显示,100%的人认为公选课需要改革,59%的在校生对所开设的公选课总体评价不满意。一方面,对公选课不感兴趣的人占了学生总人数的一大半;另一方面,100%的被调查者希望增加实践性课程。其中的原因,一是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二是课程设置文理分割。三是教学方法落后。四是教材跟不上时代。五是选修课的比例偏低。[4]六是与国外旅游文化学教材相比,国内教材的质量不管在内容还是出版印刷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国内旅游文化学教材,从内容来看,形象的图表资料明显较少,特别是彩色版教材凤毛麟角,印刷与纸张质量也相对较差。而国外旅游文化学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印刷和纸张质量好,内容图文并茂,特别是配有大量的彩色图表,教学素材丰富,非常形象生动。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国外旅游文化相关教材,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们普遍觉得,这一系列的文化教材不仅立体感强,而且为他们带来了旅游文化学科领域研究最前沿的观点。湖南工学院经济管理系开设旅游文化学为公选课以来,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中100%认为选修旅游文化是学有所值,学有所长。大多数选修者都认可教学有相当好的效果,对将来的旅游和工作给出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
2.开设旅游文化学为公共选修课的必然性
2.1大学生旅游的兴起。上世纪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旅游的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长知识。中国古代旅游多属少数人的消遣活动,游者范围主要有帝王、贵族、官僚、地主等人及其附庸士大夫阶层。平民百姓仅在佳庆节日到近地出游,如踏青、赶庙会等。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成为当代中国的旅游群体中特别活跃的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20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5],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2.2大学生文化的需求。文化的基本功能就是培育人。从起源说,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性的对象化;从功能上说,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6]高层次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主要依靠文化积淀。文化,文化,根本在化。这个化就是内化、融合、升华、超越,把正确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灵魂里。现在的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校园和社会能为他们提供展示各种才能的舞台。一旦遇到挫折,他们也时常会困扰为什么而活,怎样活着。没有坚实的文化积累、开阔的文化视野、丰厚的文化素养,即便有足够的聪明,也不是大聪明,也不是大智慧。只有高技能,没有文化底蕴,充其量是人手,不是人才,生存尚可,发展乏力。他们活着需要支撑生命的东西,他们发展需要鼓励依据的东西,归根到底,需要寻找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现在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有三,第一是优秀文化,第二是经典哲学,第三是人类的基本价值理念。
2.3大学生与旅游文化。而旅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文化亦可以促进旅游。旅游是什么?是生活;文化是什么?也是生活。生活,就是旅游文化的核心生命力。脱离了生活,旅游产品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7]旅游文化只有与大学生活息息相通,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旅游文化学主要研究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文化在旅游中的具体表现与运用、以及旅游文化的相关理论、文化在旅游中运用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对旅游文化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能帮住大学生在以后的人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持续观,世界上的事物均处于永远的发展之中,人类应自觉地把后代发展的可能性作为当代发展的必要因素和前提来对待,把后代的权益和当代的权益融为一体去运作,从而造福无穷。文化具有继承性,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人类对旅游文化行使继承权的同时,也有保护和发展它的义务。
3.为非旅游大学生生开设旅游文化学公选课的思考
3.1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近年来我们在学生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上主要注意三个结合和一个互换。(1)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在讲授建筑文化的欣赏,对一些重要的知识、概念做出阐述之后,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把各类古建筑及相关的建筑文化通过电子媒介演示,让学生置身于该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亦可帮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里,对建筑文化有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和立体的感受,这能增加学生对酒文化的兴趣,并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2)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在讲授旅游企业文化后,为学生树立企业大学的观念,利用课余时间去走访衡阳的各大饭店,一方面是去看饭店的布置、风格、服务,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去了解衡阳各大饭店的个性化服务、市场营销等情况,并且通过调查做一份包含现状和提高措施的报告。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系统化与层次化的结合。由于非旅游学生对于旅游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相对较慢,所以在系统学习旅游文化课程的同时,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要遵循一定的层次递进。第一层基本技能培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技能。如旅游企业里的铺台布、餐巾折花、托盘、斟酒、中餐摆台、前厅预订、前厅接待、前厅投诉等等。第二层管理能力培训,主要培养学生对涉及旅游企业管理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处理。如菜单的设计、旅游市场问卷调查的设计、分析,餐厅布局的设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数据分析与决策。第三层创新决策能力的培训,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后,从旅游文化的角度,进行独立的创新与决策。如微型项目的设计,旅游企业或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旅游创业设计等。[8]
3.2旅游文化学公共课的考核方式。针对公选课学生专业、自然班级呈现分散性的特点,公选课考核方式主要采取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课程成绩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75%,考试成绩占25%。这种考核方式突出了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对平时成绩的评定,加强对学生的严格考勤、严格考核,强化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的第一责任人意识。这里考核既可以是使用论文、调查报告、讨论总结、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代替或部分代替出卷考试,也可以是在出卷内容上有所更新,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3.3教学效果的评估。在近三年学生评教中,旅游文化学根据湖南工学院“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在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专业水平、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方面综合得分均超过90分,平均分为94.8分,受到学生一致好评。通过对学生进行多种教学指标的反馈调查,学生普遍对旅游文化课程的学习非常感兴趣,最受到学生欢迎和肯定的是以文化旅游资源调查和分类分级这一基本技术路线为主线,逐一展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理和应用,重点讲述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策略和思路,并力求以图解的方式取代繁琐的描述,且主要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非常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问与答,学会质疑的科学思维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云思考,不生搬硬套,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岚. 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文化素质教育[EB/OL].[2007-11-19]. http://www.jyb.com.cn/cm/jycm/beijing/zgjyb/6b/t20071119_126302.htm
[2]孔钢城,雷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质量问题浅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8:107-113
[3]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129
[4]赵卫平.新建本科高校发展战略探析:存在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7.7:3-4
[5]张俊.关于当今大学生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EB/OL] [2007-08-14]http://tieba.baidu.com/f?kz=344210511
[6]李魏.旅游与文化互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6:116-118
[7]王大悟.旅游文化之当代解读[J].旅游科学,2007.8:19~23
[7]卢海霞,谢世川.对设计性与综合性的旅游实验项目的开发探讨.经济师[J].2007.3:87-88
(作者通讯地址:湖南工学院教务处 湖南 衡阳421002)
关键词:公选课;课程体系设置;湖南工学院;旅游文化学课程
旅游是一种对于文化的体验与认知的过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活动吸引游人的魅力所在。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游山玩水,而是更多地投入异地,体验别样的奇情异趣,领会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导向,即确定旅游地文化主格调或旅游文化开发方向,重点是确定旅游地的文化属性和审美价值。2003年湖南工学院经济贸易系就已开始“旅游文化学”的野外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效果、教学特色上,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1.地方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学”公选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中国的素质教育已建立的公选课程体系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外语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及科学文化通识教育[1],但文科与理科始终存在着鸿沟,彼此缺少联系。各大院校文理渗透课程少,因而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怀特海说过:“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而没有技术教育就没有人文教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博学多才和术精艺巧的人
。”[3]旅游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它有着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涉及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资源学、建筑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各类文理课程。2008年3月份我们对湖南工学院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会计学和市场营销三个专业的1225名本专生进行了一次针对全院公选课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对公选课的选择目的、选择因素、选课方式、课程体系、考核方式、教学效果及公共课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158份。调查报告显示,100%的人认为公选课需要改革,59%的在校生对所开设的公选课总体评价不满意。一方面,对公选课不感兴趣的人占了学生总人数的一大半;另一方面,100%的被调查者希望增加实践性课程。其中的原因,一是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二是课程设置文理分割。三是教学方法落后。四是教材跟不上时代。五是选修课的比例偏低。[4]六是与国外旅游文化学教材相比,国内教材的质量不管在内容还是出版印刷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国内旅游文化学教材,从内容来看,形象的图表资料明显较少,特别是彩色版教材凤毛麟角,印刷与纸张质量也相对较差。而国外旅游文化学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印刷和纸张质量好,内容图文并茂,特别是配有大量的彩色图表,教学素材丰富,非常形象生动。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国外旅游文化相关教材,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们普遍觉得,这一系列的文化教材不仅立体感强,而且为他们带来了旅游文化学科领域研究最前沿的观点。湖南工学院经济管理系开设旅游文化学为公选课以来,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中100%认为选修旅游文化是学有所值,学有所长。大多数选修者都认可教学有相当好的效果,对将来的旅游和工作给出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
2.开设旅游文化学为公共选修课的必然性
2.1大学生旅游的兴起。上世纪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旅游的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长知识。中国古代旅游多属少数人的消遣活动,游者范围主要有帝王、贵族、官僚、地主等人及其附庸士大夫阶层。平民百姓仅在佳庆节日到近地出游,如踏青、赶庙会等。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成为当代中国的旅游群体中特别活跃的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20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5],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2.2大学生文化的需求。文化的基本功能就是培育人。从起源说,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性的对象化;从功能上说,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6]高层次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主要依靠文化积淀。文化,文化,根本在化。这个化就是内化、融合、升华、超越,把正确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灵魂里。现在的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校园和社会能为他们提供展示各种才能的舞台。一旦遇到挫折,他们也时常会困扰为什么而活,怎样活着。没有坚实的文化积累、开阔的文化视野、丰厚的文化素养,即便有足够的聪明,也不是大聪明,也不是大智慧。只有高技能,没有文化底蕴,充其量是人手,不是人才,生存尚可,发展乏力。他们活着需要支撑生命的东西,他们发展需要鼓励依据的东西,归根到底,需要寻找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现在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有三,第一是优秀文化,第二是经典哲学,第三是人类的基本价值理念。
2.3大学生与旅游文化。而旅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文化亦可以促进旅游。旅游是什么?是生活;文化是什么?也是生活。生活,就是旅游文化的核心生命力。脱离了生活,旅游产品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7]旅游文化只有与大学生活息息相通,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旅游文化学主要研究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文化在旅游中的具体表现与运用、以及旅游文化的相关理论、文化在旅游中运用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对旅游文化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能帮住大学生在以后的人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持续观,世界上的事物均处于永远的发展之中,人类应自觉地把后代发展的可能性作为当代发展的必要因素和前提来对待,把后代的权益和当代的权益融为一体去运作,从而造福无穷。文化具有继承性,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人类对旅游文化行使继承权的同时,也有保护和发展它的义务。
3.为非旅游大学生生开设旅游文化学公选课的思考
3.1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近年来我们在学生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上主要注意三个结合和一个互换。(1)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在讲授建筑文化的欣赏,对一些重要的知识、概念做出阐述之后,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把各类古建筑及相关的建筑文化通过电子媒介演示,让学生置身于该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亦可帮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里,对建筑文化有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和立体的感受,这能增加学生对酒文化的兴趣,并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2)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在讲授旅游企业文化后,为学生树立企业大学的观念,利用课余时间去走访衡阳的各大饭店,一方面是去看饭店的布置、风格、服务,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去了解衡阳各大饭店的个性化服务、市场营销等情况,并且通过调查做一份包含现状和提高措施的报告。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系统化与层次化的结合。由于非旅游学生对于旅游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相对较慢,所以在系统学习旅游文化课程的同时,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要遵循一定的层次递进。第一层基本技能培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技能。如旅游企业里的铺台布、餐巾折花、托盘、斟酒、中餐摆台、前厅预订、前厅接待、前厅投诉等等。第二层管理能力培训,主要培养学生对涉及旅游企业管理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处理。如菜单的设计、旅游市场问卷调查的设计、分析,餐厅布局的设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数据分析与决策。第三层创新决策能力的培训,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后,从旅游文化的角度,进行独立的创新与决策。如微型项目的设计,旅游企业或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旅游创业设计等。[8]
3.2旅游文化学公共课的考核方式。针对公选课学生专业、自然班级呈现分散性的特点,公选课考核方式主要采取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课程成绩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75%,考试成绩占25%。这种考核方式突出了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对平时成绩的评定,加强对学生的严格考勤、严格考核,强化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的第一责任人意识。这里考核既可以是使用论文、调查报告、讨论总结、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代替或部分代替出卷考试,也可以是在出卷内容上有所更新,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3.3教学效果的评估。在近三年学生评教中,旅游文化学根据湖南工学院“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在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专业水平、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方面综合得分均超过90分,平均分为94.8分,受到学生一致好评。通过对学生进行多种教学指标的反馈调查,学生普遍对旅游文化课程的学习非常感兴趣,最受到学生欢迎和肯定的是以文化旅游资源调查和分类分级这一基本技术路线为主线,逐一展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理和应用,重点讲述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策略和思路,并力求以图解的方式取代繁琐的描述,且主要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非常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问与答,学会质疑的科学思维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云思考,不生搬硬套,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岚. 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文化素质教育[EB/OL].[2007-11-19]. http://www.jyb.com.cn/cm/jycm/beijing/zgjyb/6b/t20071119_126302.htm
[2]孔钢城,雷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质量问题浅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8:107-113
[3]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129
[4]赵卫平.新建本科高校发展战略探析:存在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7.7:3-4
[5]张俊.关于当今大学生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EB/OL] [2007-08-14]http://tieba.baidu.com/f?kz=344210511
[6]李魏.旅游与文化互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6:116-118
[7]王大悟.旅游文化之当代解读[J].旅游科学,2007.8:19~23
[7]卢海霞,谢世川.对设计性与综合性的旅游实验项目的开发探讨.经济师[J].2007.3:87-88
(作者通讯地址:湖南工学院教务处 湖南 衡阳4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