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分层解题到导入课文
师:这是什么字?
(师课件出示:球)
生:球。
师:我们把它送进田字格。左边是——
生:王字旁。
师:地球爷爷不仅年纪大,而且有一双神奇的手(板书:地球爷爷的手)。这就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故事——著名童话作家阳光爷爷写的《地球爷爷的手》。
【评析:张老师的解题颇具特色,不仅能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还在解题中开始了识字教学。“球”是这一课要求学习的生字,张老师结合解题引导学生认识这个字,其中包括汉字形声知识、字源知识、偏旁名称知识,也有指导书写的成分。】
二、从范讲故事到导读课文
(师借助小猴、小兔手偶讲故事。学生被故事、手偶吸引,听得津津有味。)
师: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这个故事很有趣。
生:这个故事是不是没有讲完?
师:你觉得还有续集?(众笑)看来这个故事把你吸引住了。
生:我也喜欢。这个故事很好玩。
【评析:张老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了故事中,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了铺垫。】
师:是啊,阳光爷爷就是用我们小朋友能听得懂的语言把故事写得又好玩又有趣,赶紧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这个故事在课文最后一个单元,要是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拿起笔在旁边画个笑脸,等会儿故事老师来帮忙。
(生自由读故事3分钟,师巡视,寻找学生疑难之处。)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会学习,读课文时遇到困难会学着做记号求助。来,我们先看第一个同学的求助。(课件出示学生的课本)谁能帮帮他?
生:(读)“一天,他俩在树下玩,跳啊,唱啊,真高兴!”
师:你读得很流利,要是把这个生字读得再肯定一些就更好了。
(师出示生字卡片“俩”,生拼读。)
师:“俩”与“两”的音要区分开来,读“俩”时要注意把韵母ɑ的口型保持长一些。
(生再读)
师:“俩”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两”字,表示两个人的意思。他们两个人,就是——
生:他俩。
师:你们两个就是——
生:你俩。
师:那么“母子俩”就是——
生:妈妈和儿子。
师:对啦!那你和妈妈两个呢?
生:就叫母女俩。
师:真棒!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同学的求助。(课件出示学生的课本)这个句子特别长,我发现不少同学读起来有困难。谁来试一试,争取把这个长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生:(读)“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
师:这句话里藏着一个厉害的词语,它能把句子的前半句和后半句连起来,你猜猜是哪个词?
生:而且。
师:谁再来读读,把前后两个句子读得更连贯些?
(生读句子)
师:这个词啊,不仅能把句子前后连起来,而且还能让后半句的意思比前半句更进一层,就像我们爬楼梯一样。(课件出示)
师:谁再读读,读出更进一步的意思。
(师做手势引导,生读出递进语气。)
【评析:张老师对“而且”这个词的教学很有特色。“而”和“且”是本课要求学习的生字,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单独的词,但在现代汉语中结合成一个双音词才能使用。单音词、双音词都是表示连接的虚词,没有实词那样的含义。张老师着眼于运用,解释说“(而且)不仅能把句子前后连起来,而且还能表示后半句的意思比前半句更进一层,就像我们爬楼梯一样”,接着出示一个楼梯形的图示。对一年级的学生这样解释“而且”的递进性质是多么巧妙啊!】
三、從表演故事到品味语言
师:同学们,我们讲故事不仅要通顺流利,而且还要讲出故事角色的不同的语气。
(师板贴“通顺流利”“角色语气”,并呈递进状。)
师:这个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角色名片:小猴、小兔、猴伯伯、地球爷爷)
师:我发现这个故事有个特点,角色比较多,而且角色之间说了许多话,故事就是随着他们的对话发展下去的。那么,故事中他们都说了什么呢?我们先一起来找找小猴的话。(课件出示语段)小猴对小兔说,“说”字后面有两个小点,这叫——
生:冒号。
(师课件出示:冒号)
师:是的,它在提示我们,小猴要开始说话了,小猴说了什么呢? 生:小兔,我请你吃桃子吧。
师:小猴说的这句话前后有一对双引号,把它说的话引起来了。(课件出示:引号)下面就请小朋友选一个你喜歡的角色,到故事中找一找它说的话。找得快的小朋友可以练一练,读一读。
(生画对话,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读读小猴的话?
生:小兔,我请你吃桃子吧。
师:谁能读得更热情些?
(生读)
师:听出来了,小猴是在热情邀请小兔呢!我们接着往下读。
生:爸爸,请您给我们摘几个桃子,好吗?
师:小猴真有礼貌,它在请求爸爸帮忙呢!
生:猴伯伯,谢谢您!
师:真是有礼貌的小兔,你读出了感叹号里的热情。
生:别谢我,这是地球爷爷帮的忙。
师:讲故事的高手就要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你读得真像猴伯伯,要是带上微笑读,会更像,因为猴伯伯是笑着说的。
(生再读)
生: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
师: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小猴的奇怪。看你,眉头都皱起来了。
生:是呀,地球爷爷是怎么帮忙的呢?他又没有手。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讲故事的高手。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故事中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原来,故事中角色的语气是这些词在帮忙啊!(课件出示语气词)其实我们上学期就学过这些表示语气的词,看——
(师课件出示一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
师:读读看,你读出了什么语气?
(生读,并读出了疑问语气。)
师:它们不仅可以表示问的语气,在故事中还可以强调不同的语气,表达言外之意,引起听故事人的注意。接下来,我们合作来讲讲这部分故事吧。
(师生合作,师示范分角色读故事,生四人小组合作练讲故事。)
【评析:这个教学环节可以说是本课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朗读指导层层推进,由读得熟练到读得流畅,再到读出不同的语气,最后由朗读故事过渡到讲述故事、分角色表演故事。这个教学过程,把作者书面上的文字变成了学生口头上的话语,使学生既熟悉了故事,又训练了语言,成效显著。此教学环节的成功源于教师对教材语言特色的充分理解和运用。《地球爷爷的手》语言通俗易懂、活泼明快,对话中使用了多个语气词,充满童心童趣,教师的教学恰好满足了学生喜欢在朗读、复述和表演中展示自己才能的愿望。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进行了语文运用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了冒号、引号和四个常用语气词的用法。】
四、从拓展思维到运用表述
师: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让地球爷爷出场了,那谁来读读地球爷爷的话?不仅要读得通顺流利,而且还要读出地球爷爷的语气。
(生读)
师:读着读着,你们发现地球爷爷的手就是——
生:地心引力。
师:“引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呢?我们来看看古代人写的“引”字,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心引力” 。(课件出示甲骨文“引”字)这是古人写的“引”字,看看它像什么?
生:左边是一张弓,右边是一个站立的人。
师:对,这个人正在用力拉弓。我们也来拉一下弓,像你们这样的动作,在古代就叫“引弓”。(生纷纷作引弓动作)引弓力气越大,箭就射得越远,我来试试你的力气。(生咬牙切齿作引弓状)哇,这个小男子汉力气好大,把我都拉过去了。同学们,地球爷爷的身体内部就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力,像一只手一样把地球表面的——(指课前板画)
生:大树、高山、河流、动物……
师:这双有力的大手把地球表面所有的东西都牢牢地拉住、吸引住了,这就是——
生:地心引力。
师:谁再来读读地球爷爷的话,读出他很大很大的力气。
(生读句子)
师:地球爷爷的手除了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还有哪些神奇的作用呢?(课件出示下雨、下雪、落叶、瀑布等图片)
生:地球爷爷的手能让雨点掉下来。
生:地球爷爷的手能让雪花在空中飞舞。
生:地球爷爷的手能让水珠从叶子上滑下来。
生:地球爷爷的手还能让瀑布从悬崖上冲下来。
师:是呀,就像我们坐过山车一样。原来地球爷爷的手还有许多许多神奇的作用,怪不得阳光爷爷用了省略号来表示。你看,加上自己的想象,可以把故事讲得更有意思吧!(板书:展开想象)下课后,把这个故事加上你的想象讲给爸爸妈妈听。
师:地球爷爷的手有那么大的神奇力量,同学们还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地心引力的太空,会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二年级的时候,让我们到《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评析:“看不见的地心引力”是这篇科学童话的知识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师用一个像人拉弓射箭、引而不发的甲骨文“引”字,让这个难点迎刃而解。可见教师掌握一些汉字知识在教学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似乎还有可以利用的语言训练机会,如地球爷爷“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可以让学生对比这两句话:“能让桃子掉下来”“能把成熟的桃子摘下来”;再如“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可以提问:“这一组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把地球爷爷想说的话说出来吗?”】
五、从生字复现到书写指导
师:故事里,地球爷爷用地心引力帮小猴、小兔摘桃子,我们也用自己的能力来摘摘桃子吧!(课件复现新词:而且、刚才、引力、摘下、踢球、伯伯、你俩)
(生开小火车读)
师:树上还剩俩桃子,它们长得特别像,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俩区分开来?(课件出示:跳、桃)
生:木字旁的是“桃”,足字旁的是“跳”。
师:这两个字的右边部分都念 “兆”,我们一起来书空。
(师指导笔顺,先中间再两边。)
师:当“兆”字和左边的偏旁在一起时,往往会发生变化。
(师指导左右部件穿插)
(生练习,师讲评。)
【评析】
张幼琴老师执教的《地球爷爷的手》这一课,朴实、扎实而富有活力,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首先,张老师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努力探索着低年级科普童话教学如何践行学习语言文字语用的理念。科普知识是科普童话教学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张老师没有为避“教教材”之嫌而忽视教材内容的理解,而是把理解教材内容作为“用教材教”的基础,以阅读指导为主线,把识字、学词、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融入其中,实现了科普知识学习与语文学习的完美结合。
培养阅读兴趣是低年级童话故事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观这堂课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张老师是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陪伴学生读完了这个童话故事,以一颗未泯的童心感染着学生,让他们喜欢上这个科普童话故事,以至有的学生还想再看到故事的“续集”。
张老师注重语言文字知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她凭着语文教师的慧眼在教材中发现适合低年级教学的语文知识点,并在教学中顺理成章地付诸实施,如“而且”的连接作用,语气词“啊、呢、吗、吧”的表达作用,还有“引”字的字源、形义知识等。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山东济南师范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师:这是什么字?
(师课件出示:球)
生:球。
师:我们把它送进田字格。左边是——
生:王字旁。
师:地球爷爷不仅年纪大,而且有一双神奇的手(板书:地球爷爷的手)。这就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故事——著名童话作家阳光爷爷写的《地球爷爷的手》。
【评析:张老师的解题颇具特色,不仅能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还在解题中开始了识字教学。“球”是这一课要求学习的生字,张老师结合解题引导学生认识这个字,其中包括汉字形声知识、字源知识、偏旁名称知识,也有指导书写的成分。】
二、从范讲故事到导读课文
(师借助小猴、小兔手偶讲故事。学生被故事、手偶吸引,听得津津有味。)
师: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这个故事很有趣。
生:这个故事是不是没有讲完?
师:你觉得还有续集?(众笑)看来这个故事把你吸引住了。
生:我也喜欢。这个故事很好玩。
【评析:张老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了故事中,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了铺垫。】
师:是啊,阳光爷爷就是用我们小朋友能听得懂的语言把故事写得又好玩又有趣,赶紧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这个故事在课文最后一个单元,要是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拿起笔在旁边画个笑脸,等会儿故事老师来帮忙。
(生自由读故事3分钟,师巡视,寻找学生疑难之处。)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会学习,读课文时遇到困难会学着做记号求助。来,我们先看第一个同学的求助。(课件出示学生的课本)谁能帮帮他?
生:(读)“一天,他俩在树下玩,跳啊,唱啊,真高兴!”
师:你读得很流利,要是把这个生字读得再肯定一些就更好了。
(师出示生字卡片“俩”,生拼读。)
师:“俩”与“两”的音要区分开来,读“俩”时要注意把韵母ɑ的口型保持长一些。
(生再读)
师:“俩”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两”字,表示两个人的意思。他们两个人,就是——
生:他俩。
师:你们两个就是——
生:你俩。
师:那么“母子俩”就是——
生:妈妈和儿子。
师:对啦!那你和妈妈两个呢?
生:就叫母女俩。
师:真棒!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同学的求助。(课件出示学生的课本)这个句子特别长,我发现不少同学读起来有困难。谁来试一试,争取把这个长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生:(读)“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
师:这句话里藏着一个厉害的词语,它能把句子的前半句和后半句连起来,你猜猜是哪个词?
生:而且。
师:谁再来读读,把前后两个句子读得更连贯些?
(生读句子)
师:这个词啊,不仅能把句子前后连起来,而且还能让后半句的意思比前半句更进一层,就像我们爬楼梯一样。(课件出示)
师:谁再读读,读出更进一步的意思。
(师做手势引导,生读出递进语气。)
【评析:张老师对“而且”这个词的教学很有特色。“而”和“且”是本课要求学习的生字,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单独的词,但在现代汉语中结合成一个双音词才能使用。单音词、双音词都是表示连接的虚词,没有实词那样的含义。张老师着眼于运用,解释说“(而且)不仅能把句子前后连起来,而且还能表示后半句的意思比前半句更进一层,就像我们爬楼梯一样”,接着出示一个楼梯形的图示。对一年级的学生这样解释“而且”的递进性质是多么巧妙啊!】
三、從表演故事到品味语言
师:同学们,我们讲故事不仅要通顺流利,而且还要讲出故事角色的不同的语气。
(师板贴“通顺流利”“角色语气”,并呈递进状。)
师:这个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角色名片:小猴、小兔、猴伯伯、地球爷爷)
师:我发现这个故事有个特点,角色比较多,而且角色之间说了许多话,故事就是随着他们的对话发展下去的。那么,故事中他们都说了什么呢?我们先一起来找找小猴的话。(课件出示语段)小猴对小兔说,“说”字后面有两个小点,这叫——
生:冒号。
(师课件出示:冒号)
师:是的,它在提示我们,小猴要开始说话了,小猴说了什么呢? 生:小兔,我请你吃桃子吧。
师:小猴说的这句话前后有一对双引号,把它说的话引起来了。(课件出示:引号)下面就请小朋友选一个你喜歡的角色,到故事中找一找它说的话。找得快的小朋友可以练一练,读一读。
(生画对话,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读读小猴的话?
生:小兔,我请你吃桃子吧。
师:谁能读得更热情些?
(生读)
师:听出来了,小猴是在热情邀请小兔呢!我们接着往下读。
生:爸爸,请您给我们摘几个桃子,好吗?
师:小猴真有礼貌,它在请求爸爸帮忙呢!
生:猴伯伯,谢谢您!
师:真是有礼貌的小兔,你读出了感叹号里的热情。
生:别谢我,这是地球爷爷帮的忙。
师:讲故事的高手就要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你读得真像猴伯伯,要是带上微笑读,会更像,因为猴伯伯是笑着说的。
(生再读)
生: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
师: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小猴的奇怪。看你,眉头都皱起来了。
生:是呀,地球爷爷是怎么帮忙的呢?他又没有手。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讲故事的高手。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故事中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原来,故事中角色的语气是这些词在帮忙啊!(课件出示语气词)其实我们上学期就学过这些表示语气的词,看——
(师课件出示一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
师:读读看,你读出了什么语气?
(生读,并读出了疑问语气。)
师:它们不仅可以表示问的语气,在故事中还可以强调不同的语气,表达言外之意,引起听故事人的注意。接下来,我们合作来讲讲这部分故事吧。
(师生合作,师示范分角色读故事,生四人小组合作练讲故事。)
【评析:这个教学环节可以说是本课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朗读指导层层推进,由读得熟练到读得流畅,再到读出不同的语气,最后由朗读故事过渡到讲述故事、分角色表演故事。这个教学过程,把作者书面上的文字变成了学生口头上的话语,使学生既熟悉了故事,又训练了语言,成效显著。此教学环节的成功源于教师对教材语言特色的充分理解和运用。《地球爷爷的手》语言通俗易懂、活泼明快,对话中使用了多个语气词,充满童心童趣,教师的教学恰好满足了学生喜欢在朗读、复述和表演中展示自己才能的愿望。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进行了语文运用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了冒号、引号和四个常用语气词的用法。】
四、从拓展思维到运用表述
师: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让地球爷爷出场了,那谁来读读地球爷爷的话?不仅要读得通顺流利,而且还要读出地球爷爷的语气。
(生读)
师:读着读着,你们发现地球爷爷的手就是——
生:地心引力。
师:“引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呢?我们来看看古代人写的“引”字,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心引力” 。(课件出示甲骨文“引”字)这是古人写的“引”字,看看它像什么?
生:左边是一张弓,右边是一个站立的人。
师:对,这个人正在用力拉弓。我们也来拉一下弓,像你们这样的动作,在古代就叫“引弓”。(生纷纷作引弓动作)引弓力气越大,箭就射得越远,我来试试你的力气。(生咬牙切齿作引弓状)哇,这个小男子汉力气好大,把我都拉过去了。同学们,地球爷爷的身体内部就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力,像一只手一样把地球表面的——(指课前板画)
生:大树、高山、河流、动物……
师:这双有力的大手把地球表面所有的东西都牢牢地拉住、吸引住了,这就是——
生:地心引力。
师:谁再来读读地球爷爷的话,读出他很大很大的力气。
(生读句子)
师:地球爷爷的手除了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还有哪些神奇的作用呢?(课件出示下雨、下雪、落叶、瀑布等图片)
生:地球爷爷的手能让雨点掉下来。
生:地球爷爷的手能让雪花在空中飞舞。
生:地球爷爷的手能让水珠从叶子上滑下来。
生:地球爷爷的手还能让瀑布从悬崖上冲下来。
师:是呀,就像我们坐过山车一样。原来地球爷爷的手还有许多许多神奇的作用,怪不得阳光爷爷用了省略号来表示。你看,加上自己的想象,可以把故事讲得更有意思吧!(板书:展开想象)下课后,把这个故事加上你的想象讲给爸爸妈妈听。
师:地球爷爷的手有那么大的神奇力量,同学们还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地心引力的太空,会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二年级的时候,让我们到《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评析:“看不见的地心引力”是这篇科学童话的知识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师用一个像人拉弓射箭、引而不发的甲骨文“引”字,让这个难点迎刃而解。可见教师掌握一些汉字知识在教学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似乎还有可以利用的语言训练机会,如地球爷爷“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可以让学生对比这两句话:“能让桃子掉下来”“能把成熟的桃子摘下来”;再如“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可以提问:“这一组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把地球爷爷想说的话说出来吗?”】
五、从生字复现到书写指导
师:故事里,地球爷爷用地心引力帮小猴、小兔摘桃子,我们也用自己的能力来摘摘桃子吧!(课件复现新词:而且、刚才、引力、摘下、踢球、伯伯、你俩)
(生开小火车读)
师:树上还剩俩桃子,它们长得特别像,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俩区分开来?(课件出示:跳、桃)
生:木字旁的是“桃”,足字旁的是“跳”。
师:这两个字的右边部分都念 “兆”,我们一起来书空。
(师指导笔顺,先中间再两边。)
师:当“兆”字和左边的偏旁在一起时,往往会发生变化。
(师指导左右部件穿插)
(生练习,师讲评。)
【评析】
张幼琴老师执教的《地球爷爷的手》这一课,朴实、扎实而富有活力,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首先,张老师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努力探索着低年级科普童话教学如何践行学习语言文字语用的理念。科普知识是科普童话教学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张老师没有为避“教教材”之嫌而忽视教材内容的理解,而是把理解教材内容作为“用教材教”的基础,以阅读指导为主线,把识字、学词、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融入其中,实现了科普知识学习与语文学习的完美结合。
培养阅读兴趣是低年级童话故事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观这堂课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张老师是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陪伴学生读完了这个童话故事,以一颗未泯的童心感染着学生,让他们喜欢上这个科普童话故事,以至有的学生还想再看到故事的“续集”。
张老师注重语言文字知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她凭着语文教师的慧眼在教材中发现适合低年级教学的语文知识点,并在教学中顺理成章地付诸实施,如“而且”的连接作用,语气词“啊、呢、吗、吧”的表达作用,还有“引”字的字源、形义知识等。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山东济南师范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