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球技术动作对于大学生在排球比赛过程中获得进攻的优势和占据最佳防守位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一部分排球运动员或爱好者为了取得快速进步仅对有球技术进行了大量练习,而忽略了无球技术,这就阻碍了排球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为此,通过对无球技术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训练中无球技术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改正、总结训练方法,对大学生排球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排球在学校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排球;无球技术;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16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体育俨然已经成为人们互相交流的一种手段。“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世界杯中国女排的夺冠让更多的人受到了鼓舞,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的成功问鼎使得更多的国人重新对中国排球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并因此爱上了排球运动。排球以无身体对抗,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敢拼的精神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然而一些技术的止步不升阻碍了这项运动的发展,教师或教练员应该给学生贯彻正确的排球技术动作以及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教师或教练员只重视有球技术,而忽略了有球技术的基础——无球技术,这就导致了排球运动员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很难再取得突破。因此对无球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在排球运动竞赛中,无球技术动作约占 70%以上,在比赛中占有重要地位。统计显示,一场比赛中,无球技术超过有球技术占用比赛时间的 18.89%以上。所以,应重视学生的无球技术动作训练,使他们较好地掌握无球技术并灵活运用,从而提高有球技术的有效发挥。
2 无球技术动作
无球技术是指在排球运动、竞赛中,根据排球运动规律及技术的表现来为有球技术的有效发挥奠定基础的各种触球前的徒手技术。无球技术动作主要包括:排球技术的前期准备姿势及五大技术的前期运动过程、移动和跳跃等。
在黄汉生主编的“球类运动—排球”一书中提到,准备姿势和移动是排球基本技术内容之一,又称为无球技术,是在比赛中用得最多、影响技术效果最大的技术。
3 无球技术问题分析
通过大量的文献以及自身的亲身经历发现大学生排球训练课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3.1 接发球或防守时准备姿势不标准
排球中接球前做好准备姿势是防守的基本功,接发球或防守时准备姿势不到位,对制动脚的控制能力缺乏,导致一传不稳定,从而引起连锁反应;普通训练和比赛训练中学生重心普遍偏高,因此在防守较低的球时显得格外吃力。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无球技术的不够重视,认为自己移动够快但往往在场上时不能保持足够的专注导致判断缓慢,加之缺乏准备姿势直接影响了接球的质量。因此在平常训练中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无球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
3.2 对球的运行轨迹判断不准确
在防守时,对于球的运行轨迹进行判断是做好防守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判断来球的运行轨迹直接决定了能否接到球和能否接到到位的球,防守中准确地判断来球的方向才能够迅速地移动到位进行有球动作技术。如果不能准确的判断出来球的方向,将很难把握接球的最好时机,同时影响自己的移动速度,使得自己不能做出正确的技术动作,养成错误动作的习惯,最终的结果是眼看着球从身边落下或者触手出界。
3.3 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的衔接不流畅
无球技术与有球技术的衔接是指在准备接球前的移动到准备姿势再到触球及触球后的保护动作。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衔接的不流畅主要体现在:1防守时移动不到位后的随意接球,错误的动作不单单造成接不到球的后果,很可能因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2进攻时对上步节奏把握不到位,从而经常出现助跑和起跳发生断接等现象。对于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腿部力量薄弱,身体协调能力不足而引起的。
4 无球技术的训练
理解了无球技术的重要性和发现了无球技术的问题之后将根据问题进行合理的训练,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目的。
4.1 思想意识的培养
在训练和教学中,学生应该被灌输无球技术的重要性,合理安排理论课的教学和无球技术的理论概念,让学生从一开始就重视无球意识的培养。多看比赛、训练视频和观摩高年级学长的训练,理解排球的运动规律,掌握无球技术的理论知识,从而加强练习,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寻找自身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和不足反馈到理论中去,从而达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进而培养合理运用无球技术的能力。
4.2 无球技术与有球技术的衔接
在比赛中,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交替发生,两者的衔接非常紧密,赛场的形势瞬息万变,而想要从无球技术快速变化到有球技术,需要具备高能力的战术意识和充分的准备,然后随着球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无球到有球的动作。把握好时机的选择,是无球技术与有球技术衔接的重要保障。比如三号位副攻短平快球,四号位主攻“夹塞”打三号位半高球,需要佯攻的队员充分把握好时间,节奏,球的运行轨迹和落点,从而完成有效的进攻。防守端的无球队员应该准确地判断对方球的路线的落点,身体的移动放在来球之前,而不是来球之后。在训练中更应该结合队友的位置和对方扣球的动作提前判断球的路线从而移动到位,而且应该多模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迅速的移动练习从而使无球队员能够形成“潜意识”的无球技术。
4.3 无球技术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无球技术的练习,要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及排球各技术的特点,从比赛场上和排球运动的实际情况出发,让运动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徒手练习、移动和跳跃练习等。
对于刚参加训练的学生来讲,步法练习应集中在一段时间专门进行,运用“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中的“从严”、“大强度、大运动量”进行运动刺激,强化队员掌握。而对于有排球基础的老队员来讲,更多的进行灵活性和机动性的训练,例如小碎步的移动,移动中的垫球等。
当训练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通过实战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训练,例如队员取一、五号位的来回移动接对面二、四号位的高点扣直线、斜线的球和吊球。通过这种训练,排除场上一些多余的、错误的无球动作出现,从而使运动员熟练掌握合理的动作、位置及有效的移动路线,以此来巩固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的衔接能力。
5 结语
在大学的排球比赛中,高年级的学生明显比低年级的学生取得的胜利更多。主要是高年级的学生一方面对球的接触时间更多,准备姿势更加标准,另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对排球比赛有更深刻的理解,球路更熟悉,对球的把握能力更强。高年级学生有更好的判断,对球的飞行路线判断准确,能够提前移动找到相对较好的触球位置,这样接的球稳定性更高,为比赛的胜利增添了筹码。由此可见在低年级排球教学中应该给予排球无球意识的培养、准备姿势的标准化、判断球落点的空间感以更多的关注。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排球整体技术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无球技术作为排球运动的重要技术,其掌握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排球水平的高低。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排球运动员更应该注重无球技术的能力,在平时的训练和课堂中,应该把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同步进行,而无球技术的训练安排要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方法有多种多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形成灵活多变,积极主动的全方位运动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德龙,张宝华,崔小良,潘宏伟.浅谈排球的无球技术及训练[J].运动,2010(05):10-11.
[2] 黄汉生.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排球;无球技术;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16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体育俨然已经成为人们互相交流的一种手段。“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世界杯中国女排的夺冠让更多的人受到了鼓舞,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的成功问鼎使得更多的国人重新对中国排球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并因此爱上了排球运动。排球以无身体对抗,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敢拼的精神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然而一些技术的止步不升阻碍了这项运动的发展,教师或教练员应该给学生贯彻正确的排球技术动作以及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教师或教练员只重视有球技术,而忽略了有球技术的基础——无球技术,这就导致了排球运动员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很难再取得突破。因此对无球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在排球运动竞赛中,无球技术动作约占 70%以上,在比赛中占有重要地位。统计显示,一场比赛中,无球技术超过有球技术占用比赛时间的 18.89%以上。所以,应重视学生的无球技术动作训练,使他们较好地掌握无球技术并灵活运用,从而提高有球技术的有效发挥。
2 无球技术动作
无球技术是指在排球运动、竞赛中,根据排球运动规律及技术的表现来为有球技术的有效发挥奠定基础的各种触球前的徒手技术。无球技术动作主要包括:排球技术的前期准备姿势及五大技术的前期运动过程、移动和跳跃等。
在黄汉生主编的“球类运动—排球”一书中提到,准备姿势和移动是排球基本技术内容之一,又称为无球技术,是在比赛中用得最多、影响技术效果最大的技术。
3 无球技术问题分析
通过大量的文献以及自身的亲身经历发现大学生排球训练课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3.1 接发球或防守时准备姿势不标准
排球中接球前做好准备姿势是防守的基本功,接发球或防守时准备姿势不到位,对制动脚的控制能力缺乏,导致一传不稳定,从而引起连锁反应;普通训练和比赛训练中学生重心普遍偏高,因此在防守较低的球时显得格外吃力。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无球技术的不够重视,认为自己移动够快但往往在场上时不能保持足够的专注导致判断缓慢,加之缺乏准备姿势直接影响了接球的质量。因此在平常训练中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无球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
3.2 对球的运行轨迹判断不准确
在防守时,对于球的运行轨迹进行判断是做好防守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判断来球的运行轨迹直接决定了能否接到球和能否接到到位的球,防守中准确地判断来球的方向才能够迅速地移动到位进行有球动作技术。如果不能准确的判断出来球的方向,将很难把握接球的最好时机,同时影响自己的移动速度,使得自己不能做出正确的技术动作,养成错误动作的习惯,最终的结果是眼看着球从身边落下或者触手出界。
3.3 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的衔接不流畅
无球技术与有球技术的衔接是指在准备接球前的移动到准备姿势再到触球及触球后的保护动作。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衔接的不流畅主要体现在:1防守时移动不到位后的随意接球,错误的动作不单单造成接不到球的后果,很可能因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2进攻时对上步节奏把握不到位,从而经常出现助跑和起跳发生断接等现象。对于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腿部力量薄弱,身体协调能力不足而引起的。
4 无球技术的训练
理解了无球技术的重要性和发现了无球技术的问题之后将根据问题进行合理的训练,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目的。
4.1 思想意识的培养
在训练和教学中,学生应该被灌输无球技术的重要性,合理安排理论课的教学和无球技术的理论概念,让学生从一开始就重视无球意识的培养。多看比赛、训练视频和观摩高年级学长的训练,理解排球的运动规律,掌握无球技术的理论知识,从而加强练习,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寻找自身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和不足反馈到理论中去,从而达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进而培养合理运用无球技术的能力。
4.2 无球技术与有球技术的衔接
在比赛中,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交替发生,两者的衔接非常紧密,赛场的形势瞬息万变,而想要从无球技术快速变化到有球技术,需要具备高能力的战术意识和充分的准备,然后随着球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无球到有球的动作。把握好时机的选择,是无球技术与有球技术衔接的重要保障。比如三号位副攻短平快球,四号位主攻“夹塞”打三号位半高球,需要佯攻的队员充分把握好时间,节奏,球的运行轨迹和落点,从而完成有效的进攻。防守端的无球队员应该准确地判断对方球的路线的落点,身体的移动放在来球之前,而不是来球之后。在训练中更应该结合队友的位置和对方扣球的动作提前判断球的路线从而移动到位,而且应该多模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迅速的移动练习从而使无球队员能够形成“潜意识”的无球技术。
4.3 无球技术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无球技术的练习,要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及排球各技术的特点,从比赛场上和排球运动的实际情况出发,让运动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徒手练习、移动和跳跃练习等。
对于刚参加训练的学生来讲,步法练习应集中在一段时间专门进行,运用“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中的“从严”、“大强度、大运动量”进行运动刺激,强化队员掌握。而对于有排球基础的老队员来讲,更多的进行灵活性和机动性的训练,例如小碎步的移动,移动中的垫球等。
当训练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通过实战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训练,例如队员取一、五号位的来回移动接对面二、四号位的高点扣直线、斜线的球和吊球。通过这种训练,排除场上一些多余的、错误的无球动作出现,从而使运动员熟练掌握合理的动作、位置及有效的移动路线,以此来巩固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的衔接能力。
5 结语
在大学的排球比赛中,高年级的学生明显比低年级的学生取得的胜利更多。主要是高年级的学生一方面对球的接触时间更多,准备姿势更加标准,另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对排球比赛有更深刻的理解,球路更熟悉,对球的把握能力更强。高年级学生有更好的判断,对球的飞行路线判断准确,能够提前移动找到相对较好的触球位置,这样接的球稳定性更高,为比赛的胜利增添了筹码。由此可见在低年级排球教学中应该给予排球无球意识的培养、准备姿势的标准化、判断球落点的空间感以更多的关注。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排球整体技术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无球技术作为排球运动的重要技术,其掌握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排球水平的高低。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排球运动员更应该注重无球技术的能力,在平时的训练和课堂中,应该把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同步进行,而无球技术的训练安排要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方法有多种多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形成灵活多变,积极主动的全方位运动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德龙,张宝华,崔小良,潘宏伟.浅谈排球的无球技术及训练[J].运动,2010(05):10-11.
[2] 黄汉生.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