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宿舍楼的墙壁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大字赫然在目;然而在墙角,垃圾却溢出了垃圾桶,铺满一地,恶臭扑鼻……
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锤炼其意志,从9月开始,南昌大学在学生宿舍实行自主保洁措施,宿舍的厕所、走廊等公共区域的卫生都交由学生自行打扫。但是,新措施实施不到一周时间,同学们便联名致信校长,反对自主保洁。網络上,南昌大学宿舍楼内垃圾成堆的照片四处传播。
一朵看似美丽的花并没有结出善的果,这是为什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同学说,校领导应该起带头作用,“自主保洁应该从每个人做起,应该把行政楼和教学楼的保洁员也撤掉,由校长和其他领导自行保洁。”
也有同学表示,不是自己不愿意劳动,而是这样的安排影响了上课。该同学说,自己和室友一学期轮到10天打扫,要负责一层楼的走廊和3个厕所的卫生保洁工作,常常因为打扫卫生导致上课迟到。
还有同学质疑,既然入学时已经交了各种费用,为何还要自己打扫卫生?“我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扫厕所的。”
针对成堆的垃圾,校方表示将立即采取措施,日夜加班清运。而面对同学们的联合抵制,校长周创兵则坚持要将自主保洁进行到底。他说:“积极推行学生自主保洁制度,是践行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一项制度改革。”
一时间,关于大学生该不该自主保洁的讨论成为热点。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被提及最多的一句话。有评论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只读书、死读书,还要增强劳动能力。宿舍保洁、校园保洁的劳动强度并不大,对自主保洁的反感和抵制,只体现了娇气。
也有人不认可这种观点。术业有专攻,社会有分工,论保洁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和效率,学生通常及不上保洁员。推行自主保洁,保洁员岂不是都要失业了?
还有人认为,校方应该在需要沟通和妥协的问题上多给学生空间,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
黄彬怡: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抵制自主保洁的理由听来振振有词,实则经不起推敲。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为人处世。热爱劳动,难道不是做人的基本吗?以各种理由推脱自主保洁,甚至在网络上把校长推上风口浪尖,这些都是缺乏广阔胸襟和责任感的表现,难道我们“90后”大学生要以这样的姿态走上社会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旭婕:
人人都应关注身边小事
网络上,南昌大学垃圾成堆、满地狼藉的照片赫然在目,照片下更是充斥着学生们连天的抱怨和哀号。有人说这些大学生娇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样说,正确理解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这句话之所以流传至今,在于教会我们“干大事从小事做起”,不能生硬地将它理解为“干大事从扫地做起”,也不能说大学生反对自主保洁就是不肯干小事,今后也就干不了大事、无所成了。
当然,干大事得从小事做起。我们身边的小事有很多,保持生活学习环境的整洁是其中之一,除此以外还有其他许多小事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诸如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点滴积累、勤于思考、坚持锻炼等,都值得我们关注。
李雨哲:
分工保证效率
现代社会凡事都追求效率,效率的提高在于分工的专业。我们交学费上大学,为的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应该在与专业关系不大、同时又有专人负责的事情上浪费精力与时间。要让大学生学会做家务,让他们在家里自行练习即可。
赵逸凡:
将心比心,管理应更人性化
时代日新月异,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都不该是只读圣贤书的呆子。然而,万丈高楼平地起,人才的培养也没有捷径可走。要通过自主保洁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与其不顾学生的反对强行推行,不如校长身体力行一起参与,这样更有说服力,让人容易接受。
易地而处,将心比心,学校的管理应该遵循人性化原则,关注学生的基本诉求,才能令优秀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才能打造和谐和睦的校园环境。
曹迪玄:从源头提升劳动意识
大学推行自主保洁,我想大概是因为学生缺乏劳动意识。这本该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养成的良好习惯,为何要在大学里反复强调?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家庭教育的不足。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很少分担家务,因此劳动意识非常薄弱。其二,学校教育的忽视。中小学大多强调升学率,把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对学生其他素养的培养,也造成了大学生生活能力低下。因此,增强劳动观念不能只在大学里做文章,更应该从家庭、从中小学教育这两个源头出发去解决问题。
让善意结善果
自主保洁讲方法,这则材料可以用到“年轻人的责任感”“学习的目的”“小事与大事”“如何提高效率”“方法正确事半功倍”等话题的写作中。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学校有一项“值周”制度,轮到“值周”的班级要少上很多课,班里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岗位:仪表端庄的负责接待来宾,体格健壮的到食堂扫地拖地,还有当传达室保安的,当图书管理员的,当实验器材保管员的……值周,成为了我们的课程,也成为了我们的节日。
然而,在南昌大学,自主保洁却成了“灾难”。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我认为在于校方推进实施的方法不佳,要让善意结出善的果,还得有正确的实施方法。如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就不应该简单粗暴地撤走保洁员,下一条命令就完事,而应该把它当成一门课程,得有人动员,讲清楚课程意义,得有人教,让学生学会正确的保洁方法,并且要赋予学生选择的权利,比如说,用招募义工的方式来推动自主保洁。
另外,我还很认同第三位同学的观点。分工,让人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是提高社会效率的方法。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生活小事被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行业,当订餐送饭都可以通过上网购买服务来实现的时候,把保洁交给更专业的人士来做有何不可?对那些反对自主保洁的同学,我们不应该作道德上的批判。
学军中学 杨凯锋
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锤炼其意志,从9月开始,南昌大学在学生宿舍实行自主保洁措施,宿舍的厕所、走廊等公共区域的卫生都交由学生自行打扫。但是,新措施实施不到一周时间,同学们便联名致信校长,反对自主保洁。網络上,南昌大学宿舍楼内垃圾成堆的照片四处传播。
一朵看似美丽的花并没有结出善的果,这是为什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同学说,校领导应该起带头作用,“自主保洁应该从每个人做起,应该把行政楼和教学楼的保洁员也撤掉,由校长和其他领导自行保洁。”
也有同学表示,不是自己不愿意劳动,而是这样的安排影响了上课。该同学说,自己和室友一学期轮到10天打扫,要负责一层楼的走廊和3个厕所的卫生保洁工作,常常因为打扫卫生导致上课迟到。
还有同学质疑,既然入学时已经交了各种费用,为何还要自己打扫卫生?“我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扫厕所的。”
针对成堆的垃圾,校方表示将立即采取措施,日夜加班清运。而面对同学们的联合抵制,校长周创兵则坚持要将自主保洁进行到底。他说:“积极推行学生自主保洁制度,是践行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一项制度改革。”
一时间,关于大学生该不该自主保洁的讨论成为热点。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被提及最多的一句话。有评论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只读书、死读书,还要增强劳动能力。宿舍保洁、校园保洁的劳动强度并不大,对自主保洁的反感和抵制,只体现了娇气。
也有人不认可这种观点。术业有专攻,社会有分工,论保洁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和效率,学生通常及不上保洁员。推行自主保洁,保洁员岂不是都要失业了?
还有人认为,校方应该在需要沟通和妥协的问题上多给学生空间,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
黄彬怡: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抵制自主保洁的理由听来振振有词,实则经不起推敲。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为人处世。热爱劳动,难道不是做人的基本吗?以各种理由推脱自主保洁,甚至在网络上把校长推上风口浪尖,这些都是缺乏广阔胸襟和责任感的表现,难道我们“90后”大学生要以这样的姿态走上社会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旭婕:
人人都应关注身边小事
网络上,南昌大学垃圾成堆、满地狼藉的照片赫然在目,照片下更是充斥着学生们连天的抱怨和哀号。有人说这些大学生娇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样说,正确理解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这句话之所以流传至今,在于教会我们“干大事从小事做起”,不能生硬地将它理解为“干大事从扫地做起”,也不能说大学生反对自主保洁就是不肯干小事,今后也就干不了大事、无所成了。
当然,干大事得从小事做起。我们身边的小事有很多,保持生活学习环境的整洁是其中之一,除此以外还有其他许多小事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诸如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点滴积累、勤于思考、坚持锻炼等,都值得我们关注。
李雨哲:
分工保证效率
现代社会凡事都追求效率,效率的提高在于分工的专业。我们交学费上大学,为的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应该在与专业关系不大、同时又有专人负责的事情上浪费精力与时间。要让大学生学会做家务,让他们在家里自行练习即可。
赵逸凡:
将心比心,管理应更人性化
时代日新月异,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都不该是只读圣贤书的呆子。然而,万丈高楼平地起,人才的培养也没有捷径可走。要通过自主保洁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与其不顾学生的反对强行推行,不如校长身体力行一起参与,这样更有说服力,让人容易接受。
易地而处,将心比心,学校的管理应该遵循人性化原则,关注学生的基本诉求,才能令优秀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才能打造和谐和睦的校园环境。
曹迪玄:从源头提升劳动意识
大学推行自主保洁,我想大概是因为学生缺乏劳动意识。这本该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养成的良好习惯,为何要在大学里反复强调?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家庭教育的不足。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很少分担家务,因此劳动意识非常薄弱。其二,学校教育的忽视。中小学大多强调升学率,把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对学生其他素养的培养,也造成了大学生生活能力低下。因此,增强劳动观念不能只在大学里做文章,更应该从家庭、从中小学教育这两个源头出发去解决问题。
让善意结善果
自主保洁讲方法,这则材料可以用到“年轻人的责任感”“学习的目的”“小事与大事”“如何提高效率”“方法正确事半功倍”等话题的写作中。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学校有一项“值周”制度,轮到“值周”的班级要少上很多课,班里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岗位:仪表端庄的负责接待来宾,体格健壮的到食堂扫地拖地,还有当传达室保安的,当图书管理员的,当实验器材保管员的……值周,成为了我们的课程,也成为了我们的节日。
然而,在南昌大学,自主保洁却成了“灾难”。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我认为在于校方推进实施的方法不佳,要让善意结出善的果,还得有正确的实施方法。如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就不应该简单粗暴地撤走保洁员,下一条命令就完事,而应该把它当成一门课程,得有人动员,讲清楚课程意义,得有人教,让学生学会正确的保洁方法,并且要赋予学生选择的权利,比如说,用招募义工的方式来推动自主保洁。
另外,我还很认同第三位同学的观点。分工,让人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是提高社会效率的方法。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生活小事被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行业,当订餐送饭都可以通过上网购买服务来实现的时候,把保洁交给更专业的人士来做有何不可?对那些反对自主保洁的同学,我们不应该作道德上的批判。
学军中学 杨凯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