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乡愁就是我想回家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k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接孩子,正赶上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挂牌
  关注林毅夫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我考入全国台联的《台声》杂志任编辑,因工作需要,必须对两岸关系的历史现状及涉及的人物有所了解,就在此时,听说了林毅夫。但只知道有个台湾人,是从金门泅水过来的。我在厦门眺望过金门,知道距离有多远,第一感觉是这人身体一定很棒。
  由于家住北大西墙外,得地利之便,因而我家有了一个超大超棒的“后花园”,有相当一段时间,只要得闲,哪怕是晚间散步,夫妻俩一定要到北大校园里走走,为的是感受中国最高学府的文化氛围,沾一点灵气。后来,有了小女,不到三岁,就把她送到了北大幼儿园的小小班。于是,每天接送,至少要来去两次。
  北大幼儿园的小小班设在校园北部的朗润园,那里曾经是恭亲王的皇家园林,幼儿园这边当时还算齐整,但隔壁一处旧宅邸正在大兴土木。站在不时掉下几粒桑葚的桑树下,我从等待接孩子的北大校工家属口中得知,这里正在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那时,已经从美国学成归来的林毅夫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任职,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他的名字,已经多次出现在我们的《台声》上。
  那时的朗润园附近还是一处幽静的所在,小山上花木扶疏,小桥下鱼戏田莲,池塘里荷花盛开,曲径上落叶婆娑,篱笆上牵牛斗艳,小院里黄柿满枝,冰面上蒹葭苍苍……真的是“四时之景不同”,而我带着女儿“朝而往,暮而归”,自然“乐亦无穷矣”。眼见着一处废旧的宅邸变身为小桥映带,花木扶疏,亭台楼榭,曲径通幽的院落,我每次接送小女时又多了一站必然逗留的处所。那天接孩子,正赶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挂牌,坐在中心对面的水泥预制板上,我给女儿讲台湾人林毅夫的故事。女儿似懂非懂,我知道跟她讲这些确实早了些,但因一个人而在北京大学设立一个研究中心,这个台湾人够牛。我的企羡,溢于言表。
  《台声》杂志社收到林毅夫的《祭母文》
  在《台声》上出现的林毅夫,多是以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两会”或在京台胞参加活动的报道或专访,也有他的几篇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署名文章。在我的印象中,他仅仅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直到那一天,我见到了他的《祭母文》——
  那是1996年的8月,我社收到了林毅夫写来的《祭母文》,他的母亲于7月初去世,因台湾方面的阻挠,他不能回台奔丧,于是写下了这篇祭文。且摘其中三节:
  呜呼!阿母,今日儿远在万里之外呼汝之名,祭汝之灵。阿母于九泉之下,其有知乎?其无知乎?若其有知,应念儿思忱之切,可来梦中相见……
  呜呼!阿母曾记否?吾入小学之第一日,阿母以慈祥之笑容候儿返家,笑问:“上学之日一切安否?可曾触怒师长?”阿母当年音容,犹在眼前。1979年,远行临别之际,阿母以危危之躯,自后院摘木瓜二只,掷儿之手,祭于神前,为儿祈福。当时情景,儿不曾一日或忘。
  ……天涯客居,关山重重,相见无期,儿只能遥望南天,有家而不能归,萱华莫闻,春晖难报。
  该文用骈体写就,全长1300字,可以说,字字血声声泪,若无孝子情怀,若无满腔积郁,若无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断乎难以成就此文。当年我编发校对这篇文章时,几乎每一次都泪流满面,特别是七次“呜呼”,四声唤“阿母”,层层迭进,追忆慈母生前点滴细节,任是铁石心肠之人也难不为之动容。我从心底里欣赏这篇美文,慨叹学经济的林毅夫竟然能写出让学中文的人汗颜的文章。就是当今的大学中文教授,又有几人能写得出如此中规中矩、声情并茂的骈体文章出来!
  林毅夫的这篇《祭母文》发表在当年的《台声》第10期。那时,每期《台声》有3000多份发往海外,有1100多份可以直接寄到岛内。记得该文发表曾引起很大反响,有读者来信表达同情;也有读者从岛内,从林毅夫的宜兰老家打来电话,说准备串联呼吁台湾当局,出于起码的人道,准许林毅夫返台。
  六年之后父亲去世,林毅夫仍然是有家难归
  不觉6年过去,到了2002年5月,岛内又传来林毅夫父亲过世的消息。当时,林毅夫正在美国旧金山参加一项国际经济学术研讨会。面对记者的镜头,他潸然泪下。悲痛之余,林毅夫向台湾有关方面提出赴台奔丧的申请,但各种杂音再次泛起,把本来很单纯的一次祭奠活动弄得雾霭重重。林毅夫最终不得不放弃,由妻子陈云英代为奔丧。
  6月,从美国回京的林毅夫在北大朗润园布设了灵堂,祭奠亡父。当时我已经是《台声》的负责人,马上派了两位记者前去采访。那天的朗润园,庄严肃穆,灵堂上高挂着其父林火树的照片,两边是林毅夫亲撰的挽联:“烟雨凄迷,恨彼苍无理,插翅不能扶灵輴,空向南天仰精舍;恩波浩荡,悲子职有亏,泣血难以释腷臆,但从梦境觉音容。”灵堂右前方还设置了网络投影屏幕,透过互联网连线同步播放远在台湾家乡的灵堂前举行亡父告别仪式的实况。据说当时林毅夫在屏幕中看到父亲的灵位,以及台湾的亲人时泪流不止,数次痛哭失声,长跪不起。
  同年的第7期《台声》,在报道此事的同时,编发了林毅夫的《祭父文》。同样的凄婉感伤,无尽的哀思和遗憾寄托文中,读之再次令人唏嘘。
  文章发表后,我要送一些杂志过去。那是一个晚饭后,我携妻子女儿一起散步到朗润园,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朱红色的大门虚掩,院里上房和两侧的厢房有几盏灯还亮着,不知哪一间是林毅夫的办公室。一位学生模样的人出来接过了杂志,说代为转交,我们不便打扰,就转身离去。其实那时没见面也好,见了面,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两篇祭文,奠定了林毅夫在我心中的地位,我甚至相信,如果不是搞经济,林毅夫可以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因之还想到通识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如此的缺位,从高中开始就分科分班教学,文言文教学的比重明显不足,因而使得不少大学理科生,竟然不会写论文;不少文科大学生竟然读不懂古文。相较于林毅夫这样的一专多能,有关方面真应该认真反思。   林毅夫的返乡问题竟然成了显学
  再后来,林毅夫的名声越来越大;他是中央政府倚重的经济决策智囊,是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参与者起草人,对中国的经济决策,特别是农村经济和国企改革等领域的政策,极具影响力。2008年,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成为首位在世界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如此高职位的中国人。
  但就是这样一位当之无愧的“台湾之光”人物,却依旧有家归不得。曾几何时,林毅夫的返乡问题竟然成了显学。多年来,两岸间不少专家学者政治人物知名人士都曾撰写文章发表评论,为此而辩论不休,而林毅夫的返乡路仍在云烟飘渺中。现如今,于一般民众而言,两岸间的往来已无任何障碍,可唯独一个台湾籍的林毅夫,却有乡归不得,令人遗憾之余竟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惑。
  去年清明前后,林毅夫返乡问题又被舆论吵得沸沸扬扬,台湾上层又传出聒噪之声。笔者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文章《清明,想起了林毅夫的两篇祭文》。我认为:“单从文学的角度看,这两篇祭文也写得文辞优美,中规中矩,可圈可点;更兼隔海哀诉,情深意切,千回百转,荡气回肠,真的是当今难得一见的骈体祭文,称之为当代祭文的范本都不为过。”在文末我还写道:“笔者虽欣赏美文,但亦懂得蚌病成珠的道理。人说国家不幸诗人幸,但我们也不能为了欣赏美文,为了让诗人成名,而人为设置障碍,使人伦遭劫,悲剧延展。我真不愿见到林毅夫先生今天再写出一篇《祭祖文》出来。”该文有幸被中国台湾网放在显要位置好几天,有不少读者都看到了。
  与林毅夫面对面,感受他的特别乡愁
  今年4月初,台湾著名律师许文彬先生率团赴河南郑州参加祭奠黄帝的大典。途经北京时,全国台联党组书记梁国扬宴请老朋友,特意让我们请来林毅夫夫妇会面。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林毅夫。席间我得便向他们夫妇提到了《台声》,提到了那两篇祭文,提到了去年我写的那篇文章,提到了在他们隔壁上幼儿园的小姑娘如今也在北大读研究生了。《台声》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他们为我高兴,陈云英给我留了她的邮箱,让我把文章传给她。不久,我收到了她的回复:“很感谢您对毅夫和我的关心和支持。人生有许多事并不是自己可以把握的。还是希望毅夫在有生之年能够回去宜兰探望家人,祭拜父母。”
  不久,笔者有幸又见到了林毅夫。那是在北京饭店的金色大厅,全国台联的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举行报告会,请林毅夫和著名学者、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给来自海峡两岸的一千多名青年学生作报告。两位堪称“台湾之光”的“毅夫”,报告自然妙语连珠精彩超群,大厅里掌声笑声时而响起。林毅夫风采依旧,但眉宇间更多了些沧桑。报告会后的互动环节,两位报告人逐一回答学生的提问。提给林毅夫的最后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大陆改革发展与台湾经济的关系,另一个问题则是:“请问林毅夫先生,您怎么解释乡愁?”林毅夫用较多的时间回答了第一问,在回答第二问时,他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至于问我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我想回家。”说完,笑了笑,但笑得勉强,笑得苦涩,笑得让台下懂他的我直想落泪。
  当天回到家,林毅夫的那句话始终萦绕耳迹,我竟然夜不能寐,于是起身伏案,写成了以上这篇文字。
  (摘自《北京青年报》)
其他文献
我说过,我是在故乡被流放的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被流放,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但在我们现代社会,即使每个人都待在自己的故乡,过去生活的世界也完全不见了。  我们重建了一个新的中国,但是当我们生活在现代化之中的时候,我们感到空虚失落,我们发现自己依然割舍不掉对故乡的怀念,我们发现自己非常需要过去那种能够使我们的生命感到充实的经验。  “汉语是我最后的故乡,朋友是我最后的故乡”  我在上世纪80年代写诗
期刊
有位在深圳工作的朋友讲了一个离奇而真实的故事。他同事家在昆明,春节前两日才能返乡。他订不到2300元的直飞机票,也买不到传说中可以网购的火车票,毅然选择曲线返乡,订了深圳飞曼谷的特价机票,以及曼谷到昆明的8折票,加起来2200元。  返乡的念头根植于春节合家团圆的传统习俗之中,根植于人们最珍贵的回忆与情感之中。无论如何艰难,外出的人们还是要踏上回家之路。  为了生存,我们早早成人,离开家乡,来到大
期刊
很多人觉得我是花瓶,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力。  我有自己的底子,而这些底子长久以来被大多数人忽略了。我凭借自己的实力考进中戏导演系,刚入学就做了职业模特;大学期间,还学了表演、播音、美术,获得了羽毛球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我演过电视剧、话剧,做过话剧编导;我拿过很多奖,虽然不是什么国际大奖,但这些奖项印证着我一步步的脚印。  《色戒》在成就我的同时,也轻易将我此前的成绩轻轻抹去。我的过往无人提及,仿佛
期刊
“逃离北上广”“退居二线”“回老家去”开始成为不少历经千辛万苦“挤”进大都市的年轻人热议的焦点话题。在网民评出的10个最想逃离城市榜单中,上海、北京、广州毫无争议地排名前三。人满为患、房子太贵、娶不到老婆、压力太大、焦虑失眠、漂泊感……各种逃离理由勾勒出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再不走,我要一辈子打光棍了。”网友的吐槽流露出对大都市的迷茫和失望。  然而,真要退守到三四线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则会在发
期刊
上午9点开门,用餐高峰期后才能顾得上吃饭,回到他在北京租的“家”,常常要晚上11点以后了。  上午9点,这家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上的云南米线店照例开门迎客了。10平方米左右的厨房里,刘硕和厨师小马正忙着洗菜、择菜,为中午用餐高峰期做准备。  11点多,来店里吃饭的人多了起来,6张桌子几乎全部客满。外卖电话也接连响起,刘硕要忙着招呼顾客点餐、收银,还要抽空去附近办公楼里送外卖,每分钟都过得像打仗一
期刊
由于从小受到父母在外闯荡的影响,7岁那年,他便有了自己的理想:“我要远离父母,到陌生的城市去读书、去闯荡。”然而,直到16岁,他的这一理想并没能真正实现。  初中毕业后,他成了首钢铸造车间的一名工人,虽然对这个职业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不过,他的“不安分”却开始显现出来。或许是喜好,抑或是为了改变命运吧,那段时间,只要和文艺沾上边的,他逮到什么就学什么。比如什么指挥班、朗诵班、诗歌班等等他都会去报名
期刊
父亲是三代单传,刚落草几天,爷爷就从山神庙旁请回一株小皂荚树,用红绒线系着,扛着它走了一天山路,夜暮四合才到家。进了家门,爷爷来不及喘一口气,就直奔西厢房拿把锄头,在院落里靠墙的地方挖坑种树。夜里,爷爷对奶奶说:“长命树请回来了,以后这就是娃的命根子,好好善待它。”  对于这棵命根子树,父亲比任何人都钟爱,每天早上的第一泡童子尿总是洒在它的脚边。那树也争气,没过多少年就开始挂果了。每到收获季节,就
期刊
请将左肩的日子,换到右肩  累了,放在地上  看看天  再看一眼路的尽头  两间低矮的草房  一只倦鸟飞过  点亮了灯  还是从前的河湾  如今只剩下名字  翻遍河床的沙砾  还是没能找到半滴鸟鸣  老人捻着记忆  坐在藤椅上  念叨着不一样的天空  不肯走出那些辉煌的岁月  巴掌大的小村  施展不开留守儿童的游戏  把老人的唠叨扔在屋里  跑到村外,望着远方的爹娘  放牧着自己,即将脱缰的童年 
期刊
山道弯弯。母亲挑着担子进城赶集,重重的担子,担在母亲的肩膀上,扁担被压得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  那还是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也就六、七岁吧。我撒着欢儿跑在母亲前面,跑得很快,恨不得一步跨进县城。  崎岖的山道上,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鹿,一路上蹦蹦跳跳。心里甜甜地想着,赶了集,母亲就会给我买一根棒棒糖,那个棒棒糖可真好吃啊。  不知不觉,我走到旁边的岔道上去了,却还浑然不知,继续往前欢快地跳跃着
期刊
似乎一瞬间,乡愁,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集体病症。  事实上,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还乡;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已非故乡;故乡愈难回,乡愁,便越深。  乡愁情结的背后,是安全感的丧失。  心理学理论认为,归属的需要,即融入某些社会团体的社会需求,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我是哪里人?我的家在哪儿?我的身份是什么?当人们问自己这些,正是出于归属感的需要。这也是为什么,即使远走天涯,人们依然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