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刘兼认为,在人才培养规格发生了变化的今天,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如何创新管理、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师生,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符合课改理念的管理运行机制
⒈准确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类生存面临困难、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实施的。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追求的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和人的潜能的开发;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倡导的是个性化的发展、全新的发展思路。管理要为教师松绑,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发展的环境;把学校管理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帮助师生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主创新的机制上来。
⒉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
⑴不断调整管理的决策和措施,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化组织。
⑵将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追条件上,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强调合作与交流。要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示范性的案例。教师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差异,要帮助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发展。
二、形成适宜师生成长的自主发展机制
⒈提高学校办学声誉,构建发展的硬环境
学校只有注重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不断增强科研意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健康发展;学校只有注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师生发展,学校发展才有原动力,也才能充满活力。那些不顾学校健康发展、不顾教师学生成长而一味追求升学率的发展一定是畸形发展。
同时,学校应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努力探求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使全体教职工形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这是搞好学校工作的保证。
⒉营建教师发展环境,着力锻炼发展教师
⑴从课堂管理入手。学校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管理,注重多种形式的帮扶,务必形成一个同伴互助、专家引领、随机督导的开放的课堂环境,让教师们自觉地将自己的课堂变成艺术的殿堂,在活动中享受学习、享受教育、享受成功、享受发展。
⑵从教科工作着眼。在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已成共识的今天,我们只有从狠抓教育科研工作着眼,锻炼我们的教师,才能构建人才资源发展的最佳环境,也才能形成教科、教研、电教、信息发展相沟通的业务指导网络,营建有利于教师发展环境。
⒊拓展学生成长空间,让学习环境更加优化
⑴积极建设最佳的学习环境。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我们一定要利用现有的条件,建设展示自身特色和文化底蕴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注重教学设备设施建设,形成最基本的符合课改要求及教师学生成长的设备和条件;同时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让教师享受先进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思想,扩大师生的信息源、信息量,实现开放的教学环境。
⑵努力拓展最大的发展空间。学校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营造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成长,而且在学校创设的人文环境中成长。
三、建立激励师生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制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论、评价方法与手段及评价体系的变革。因此,我们务必建立激励师生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此,我们的评价必须关注教师成绩,关注教师进步,关注教师成长,关注教师发展。
与此相同步,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也要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并注重评价方法和角度的多元化。
一、构建符合课改理念的管理运行机制
⒈准确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类生存面临困难、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实施的。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追求的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和人的潜能的开发;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倡导的是个性化的发展、全新的发展思路。管理要为教师松绑,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发展的环境;把学校管理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帮助师生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主创新的机制上来。
⒉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
⑴不断调整管理的决策和措施,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化组织。
⑵将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追条件上,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强调合作与交流。要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示范性的案例。教师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差异,要帮助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发展。
二、形成适宜师生成长的自主发展机制
⒈提高学校办学声誉,构建发展的硬环境
学校只有注重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不断增强科研意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健康发展;学校只有注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师生发展,学校发展才有原动力,也才能充满活力。那些不顾学校健康发展、不顾教师学生成长而一味追求升学率的发展一定是畸形发展。
同时,学校应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努力探求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使全体教职工形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这是搞好学校工作的保证。
⒉营建教师发展环境,着力锻炼发展教师
⑴从课堂管理入手。学校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管理,注重多种形式的帮扶,务必形成一个同伴互助、专家引领、随机督导的开放的课堂环境,让教师们自觉地将自己的课堂变成艺术的殿堂,在活动中享受学习、享受教育、享受成功、享受发展。
⑵从教科工作着眼。在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已成共识的今天,我们只有从狠抓教育科研工作着眼,锻炼我们的教师,才能构建人才资源发展的最佳环境,也才能形成教科、教研、电教、信息发展相沟通的业务指导网络,营建有利于教师发展环境。
⒊拓展学生成长空间,让学习环境更加优化
⑴积极建设最佳的学习环境。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我们一定要利用现有的条件,建设展示自身特色和文化底蕴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注重教学设备设施建设,形成最基本的符合课改要求及教师学生成长的设备和条件;同时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让教师享受先进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思想,扩大师生的信息源、信息量,实现开放的教学环境。
⑵努力拓展最大的发展空间。学校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营造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成长,而且在学校创设的人文环境中成长。
三、建立激励师生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制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论、评价方法与手段及评价体系的变革。因此,我们务必建立激励师生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此,我们的评价必须关注教师成绩,关注教师进步,关注教师成长,关注教师发展。
与此相同步,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也要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并注重评价方法和角度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