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3种不同浓度肝素钠封管液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选择需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40 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 80 例,分为A、B、C组,分别采用肝素稀释液50 U/ml,肝素稀释液25 U/ml,肝素稀释液12.5 U/ml作为封管液,对三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发生率、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C 组的平均留置时间短于A组,A组的平均留置时间短于 B组,而三组堵管发生率的比较, B组比A组略高,而 C 组则明显比 B 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肝素稀释液25 U /ml作封管液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较好,适合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小儿; 肝素封管液; 效果
静脉输液是儿科住院患儿治疗的主要途径,由于患儿易哭、活动频繁,采用普通头皮针进行输液,易造成患儿血管破裂,针头脱出,导致液体渗漏。而且反复多次穿刺加重了患儿痛苦及恐惧,极易破坏浅静脉[1],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及患儿是否舒适及舒适的程度是留置针是否成功及能否被推广的标准和前提条件,而封管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重要环节。曹忆妹等[2]研究发现,普通外科住院患者选用生理液水10 ml封管,堵管率达 47%。为降低堵管率,肝素常被作为一种抗凝剂来使用,对患者来说能起到延长留置管使用时间,还能避免血液凝固,在临床上也被常规使用,用来对留置针进行封管[3]。为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合并症,笔者采用了三种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对小儿留置针的封管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10 年 1 月- 2010 年 12 月住院且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 240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142 例,女 98 例。年龄3个月~7岁,随机分成三组,每组 80 例。A、B、C 组分别取肝素稀释液50 U/ml,肝素稀释液25 U /ml,肝素稀释液12.5 U/ml,2 ml 封管,三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一般病情、血管状况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 套管针为24GA。固定敷料为6 cm×7 cm无菌透明贴。
1.2.2 穿刺部位 穿刺血管一般要较粗直、弹性好,穿刺操作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规范进行,以避免感染。婴幼儿可选择易于穿刺及固定的头皮静脉,如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前静脉,不影响睡眠姿势且患儿手不易抓脱。年长儿可以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必要时可用合适型号的弹力绷带固定穿刺部位。
1.2.3 封管方法 输液完毕后,分别采用肝素稀释液50 U/ml,肝素稀释液25 U/ml,肝素稀释液12.5 U/ml作为A、B、C 组的封管液进行封管,封管时要采取正压,具体在输液完毕后用一次性的容积为5 ml的注射器回抽封管液,再到患儿床前分开头皮针和输液器,连接注射器和头皮针,将2 ml 被抽取的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在60 s 内匀速封管,推注完毕将头皮针拔出。用双手在靠近Y接口端处将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小夹夹上,边夹边拉向留置针近端方向以保持留置针管内正常的压力,起到较好的封管效果。等到次日输液时,对肝素帽要进行常规消毒,再把输液器针头完全插入肝素帽内,为了防止脱掉要用胶布固定,把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小夹子打开,同时还要打开调节器进行输液,根据患儿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调节器来调整输液的速度。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三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还要注意观察三组堵管、渗液及穿刺部位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 三组封管时间均没有超过12~18 h,通管后重新应用,输液通畅,能相当于第 1 天的最大输注速度,说明通管效果好,上述情况可以视为通畅;回抽不见血,阻力较大,留置针拔出后能看到凝血视为堵管。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采用 字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 组的平均留置时间短于A组,A组的平均留置时间短于 B组,而三组堵管发生率的比较, B组比A组略高,而 C 组则明显比 B 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应用静脉留置针对患儿进行输液治疗在儿科已经很普遍,这也是儿科中给患儿用药较好的办法,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但患儿外周静脉血管壁较薄且管径较小,而且对留置针也不便进行必要包扎或固定,否则会造成血流速度变慢,使血栓的发生率增高,影响留置针的正常使用时间,恰当地选择一定浓度的封管液是保证留置针输液通畅的关键,它能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还能有效防止合并症发生。肝素液具有抗凝作用,可吸附血管内壁负电荷,降低血液黏稠度,维护良好的血液循环,延长留置时间[4-5]。特别是对于危急病情或酸中毒、心衰等特殊病情患儿,他们的局部循环不畅、血液黏度较高,更需要使用肝素盐水液封管,这比使用生理盐水封管的效果会更好。肝素封管液封管采用什么样的浓度,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观点。本研究中笔者使用三种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对小儿留置针进行封管,通过分析对比发现,25 U/ml浓度的封管液组进行封管留置时间较其他两组要长,肝素稀释液12.5 U/ml的封管液组更易出现堵管现象,同时还发现,三组肝素钠封管液封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肝素稀释液25 U/ml作为封管液效果效果较好,相对延长了留置时间,减少封管次数,适合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江月贞,陈飞飞,黄美珠,等.头皮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2,24(4):126.
[2] 曹忆妹,陈妙娟,王九花,等 . 浅静脉穿刺留置针封管液的临床观察 [J]. 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714-715.
[3] 周自新,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M].第2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297.
[4] 饶庆华,姚丽珍,刘林凡,等.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效果的对比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7):496-497.
[5] 王琳.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7):72-73.
(收稿日期:2012-10-11) (本文编辑:车艳)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小儿; 肝素封管液; 效果
静脉输液是儿科住院患儿治疗的主要途径,由于患儿易哭、活动频繁,采用普通头皮针进行输液,易造成患儿血管破裂,针头脱出,导致液体渗漏。而且反复多次穿刺加重了患儿痛苦及恐惧,极易破坏浅静脉[1],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及患儿是否舒适及舒适的程度是留置针是否成功及能否被推广的标准和前提条件,而封管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重要环节。曹忆妹等[2]研究发现,普通外科住院患者选用生理液水10 ml封管,堵管率达 47%。为降低堵管率,肝素常被作为一种抗凝剂来使用,对患者来说能起到延长留置管使用时间,还能避免血液凝固,在临床上也被常规使用,用来对留置针进行封管[3]。为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合并症,笔者采用了三种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对小儿留置针的封管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10 年 1 月- 2010 年 12 月住院且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 240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142 例,女 98 例。年龄3个月~7岁,随机分成三组,每组 80 例。A、B、C 组分别取肝素稀释液50 U/ml,肝素稀释液25 U /ml,肝素稀释液12.5 U/ml,2 ml 封管,三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一般病情、血管状况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 套管针为24GA。固定敷料为6 cm×7 cm无菌透明贴。
1.2.2 穿刺部位 穿刺血管一般要较粗直、弹性好,穿刺操作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规范进行,以避免感染。婴幼儿可选择易于穿刺及固定的头皮静脉,如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前静脉,不影响睡眠姿势且患儿手不易抓脱。年长儿可以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必要时可用合适型号的弹力绷带固定穿刺部位。
1.2.3 封管方法 输液完毕后,分别采用肝素稀释液50 U/ml,肝素稀释液25 U/ml,肝素稀释液12.5 U/ml作为A、B、C 组的封管液进行封管,封管时要采取正压,具体在输液完毕后用一次性的容积为5 ml的注射器回抽封管液,再到患儿床前分开头皮针和输液器,连接注射器和头皮针,将2 ml 被抽取的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在60 s 内匀速封管,推注完毕将头皮针拔出。用双手在靠近Y接口端处将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小夹夹上,边夹边拉向留置针近端方向以保持留置针管内正常的压力,起到较好的封管效果。等到次日输液时,对肝素帽要进行常规消毒,再把输液器针头完全插入肝素帽内,为了防止脱掉要用胶布固定,把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小夹子打开,同时还要打开调节器进行输液,根据患儿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调节器来调整输液的速度。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三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还要注意观察三组堵管、渗液及穿刺部位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 三组封管时间均没有超过12~18 h,通管后重新应用,输液通畅,能相当于第 1 天的最大输注速度,说明通管效果好,上述情况可以视为通畅;回抽不见血,阻力较大,留置针拔出后能看到凝血视为堵管。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采用 字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 组的平均留置时间短于A组,A组的平均留置时间短于 B组,而三组堵管发生率的比较, B组比A组略高,而 C 组则明显比 B 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应用静脉留置针对患儿进行输液治疗在儿科已经很普遍,这也是儿科中给患儿用药较好的办法,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但患儿外周静脉血管壁较薄且管径较小,而且对留置针也不便进行必要包扎或固定,否则会造成血流速度变慢,使血栓的发生率增高,影响留置针的正常使用时间,恰当地选择一定浓度的封管液是保证留置针输液通畅的关键,它能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还能有效防止合并症发生。肝素液具有抗凝作用,可吸附血管内壁负电荷,降低血液黏稠度,维护良好的血液循环,延长留置时间[4-5]。特别是对于危急病情或酸中毒、心衰等特殊病情患儿,他们的局部循环不畅、血液黏度较高,更需要使用肝素盐水液封管,这比使用生理盐水封管的效果会更好。肝素封管液封管采用什么样的浓度,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观点。本研究中笔者使用三种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对小儿留置针进行封管,通过分析对比发现,25 U/ml浓度的封管液组进行封管留置时间较其他两组要长,肝素稀释液12.5 U/ml的封管液组更易出现堵管现象,同时还发现,三组肝素钠封管液封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肝素稀释液25 U/ml作为封管液效果效果较好,相对延长了留置时间,减少封管次数,适合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江月贞,陈飞飞,黄美珠,等.头皮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2,24(4):126.
[2] 曹忆妹,陈妙娟,王九花,等 . 浅静脉穿刺留置针封管液的临床观察 [J]. 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714-715.
[3] 周自新,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M].第2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297.
[4] 饶庆华,姚丽珍,刘林凡,等.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效果的对比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7):496-497.
[5] 王琳.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7):72-73.
(收稿日期:2012-10-11) (本文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