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睛”又“吸金” 这些新职业未来前景如何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职业有啥特点?


  通过对近两年国家发布的新职业类别进行整体观察和深入分析发现,新职业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第一,从岗位性质和行业分布来看,新职业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领域。
  大致来说,新职业的类别呈现出3个1/3的分布特点。其中,1/3是与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工程技术类岗位,1/3是与互联网和信息化相关的数字化管理和服务类岗位,另外1/3是与健康养老咨询和服务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类岗位。
  第二,从工作能力构成来看,大部分新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数字化能力。
  与传统职业相比,数字化能力是大多数新职业能力要素的基本构成(经过30多年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由过去的小众化、研究型转变为大众化、应用型)。不管是与区块链、物联网等相关的工程技术类岗位,还是城市管理网格员、互聯网营销师、社群健康助理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等现代服务业类岗位,都或多或少需要一定的数字化能力。
  第三,从工作产出来看,无形性的专业咨询服务成为新职业的普遍性工作内容。
  现代服务业类的新职业同样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如连锁经营管理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新职业,主要是向客户提供专业咨询和专业建议,供客户决策参考。这在客观上也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由传统工业经济向智能制造、服务经济以及知识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
  第四,从工作联系来看,新职业越来越凸显“连接最后一公里”的特点。
  这种连接是指在人与机器、传统IT与影子IT、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商业与道德之间搭建的“最后一公里”的连接网络。其一方面体现为“硬”的物理连接,如区块链、物联网、互联网等行业的新职业,偏重从硬件上建立连接;另一方面表现为“软”的服务连接,如健康照护师、网约配送员等新职业,偏重于建立柔性连接。硬件的物理连接为柔性的服务连接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不仅帮助人们获得了专业产品和服务,也提升了人们的体验度和幸福感。
  第五,从需求规模来看,新职业的未来市场需求非常大。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阿里钉钉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未来5年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预计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近150万、物联网安装调试员近500万、无人机驾驶员近100万、电子竞技员近200万、电子竞技运营师近150万、农业经理人近150万、人工智能人才近500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近130万、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运维员均达到125万、数字化管理师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才缺口近千万。
  第六,从从业人群来看,“90后”“00后”是新职业的主流人群。
  在年龄维度上,“80后”“90后”是新职业的主力军,占比达83%。新职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新职业,另一类是更新职业。—方面,“职业自由”成为年轻人追求的工作方式,其掌握多种职业技能,可以选择的职业超过两种以上,具有自主择业主动权。另一方面,全新职业的出现与“90后”“00后”“网生代”的成长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从出生开始,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90后”“00后”都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二、新职业带来哪些影响?


  第一,有利于新职业的从业者实现个体价值。
  社会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伴随着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而分工的细化能够实现社会细分需求或者特定群体需求的满足。劳动分工不断细化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之间的动态平衡,使得每个人逐步迎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原本在过去市场规模和社会需求限制下无法实现的劳动分工细化,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得以实现,进而产生一系列新职业,并通过新职业的充分就业实现个人价值。
  第二,有利于新职业的服务对象实现客户价值。
  新职业的出现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细分需求、具体需求和特殊需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必然是多元性的,而且往往带有高质量、个性化、精准性、情感性等精神层面满足的内涵。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说,新职业提供的技术或服务能够直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帮助其增强生活体验,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
  2020年1月13日,阿里巴巴公布,2019年阿里巴巴经济体诞生了超过100种新职业。新消费领域诞生的新职业最多,高品质消费需求催生了海鲜饲养员、水果猎人、大米经纪人等新职业;服务消费领域也诞生了服务体验师、情感工程师、垃圾分类师、负能量回收员等。这些新职业的出现源自对消费需求的创造性满足,新消费的形式新、产品新、服务新,职业也是新的。假以时日,这些小趋势的新职业未尝不会成为新职业目录的一部分。随着新职业目录的不断充实,更多的社会消费新需求将得到满足,人们的幸福感也会逐渐增强。
  第三,新职业能够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新职业的出现本质上是能够为社会各行各业赋能的,通过推动各行各业的逐渐进步,实现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是新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利器。如上所述,新职业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连接,这个连接的共同点是,处于各行各业的企业端一头连接着企业之外的消费者,一头连接着企业之内的生产者,发挥好“端”的角色是有效匹配和协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键所在。对企业端来说,新职业提供的技术或服务能够创造价值,间接满足人们对更高质量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比如,在农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猛,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的人员需求旺盛,农业经理人应运而生。农业经理人可以通过科技和互联网为农业赋能,一方面,有效发挥农田潜力,把农民从繁琐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实现农产品直接对接市场,减少中间流通的时间和成本。由此可知,新职业的发展为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能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新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新职业有着光明的前景。但这一前景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需要相关各方的持续努力。
  事实上,新职业的出现和发展必然会给国家治理带来一些挑战。应对这些挑战,既需要新职业从业者有着明确的预期和准备,也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从政策、制度等各方面进行有效治理。可以说,这些相关主体的

新职业分类


  有机互动影响着新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一,注重对新职业的规范和监管。新职业的出现意味着社会消费新需求的满足,但社会需求的满足应当建立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出现的所有就业形式并不都是合法合理的,因此需要对新职业进行规范和监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统计局通过对现在和未来新的就业创业群体的整体把握和认知,把社会中出现较多的还没有被正式称为职业的工作进行识别、评价、分类以及规范,将新职业纳入国家专业部门的职业目录,就是对新职业规范的一种有效尝试。对新职业的规范意味着为新职业正名,真正把新职业合法化,提高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以及公信力。
  对新职业的规范有形式规范和内在规范两个方面。除了把新职业纳入职业分类目录的形式规范外,还要注重对新职业的从业资格、工作标准、工作条件等的内在规范,要规定一定的资格条件和行为标准,保证从业者行为的合法。对新职业的内在规范,使得新职业的从业者能够及时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是新职业出现的根基,也是保障新职业将来更好发展的关键。
  第二,提供服务和环境,为新职业发展赋能。既要规范和监管新职业的发展,又要提供为新职业发展赋能的各种服务和容错纠错的就业环境,切实帮助新职业从业者解决困难。具体来说,就是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实行与传统从业者同等的待遇和政策。
  比如,上海推出的关于新职业从业者的人才政策,便是一种大胆尝试和探索。在上海市崇明区发布的2020年第一批特殊人才引進落户公示名单中,电商直播领域的李佳琦便在列。为进一步推动直播电商新经济、新业态创新发展,杭州市余杭区政府公布了12条“直播电商”支持政策,明确提出具有行业引领力、影响力的直播电商人才可通过联席认定,按最高B类人才享受相关政策。可以说,随着新经济和新业态的发展,对人才的认定标准也在不断更新。新职业从业者中的优秀人才能够落户大城市,这是地方政府对新职业从业者的进一步接纳,也是对新经济、新职业的明确认可。
  目前,新职业的发布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名称、职业定义、工作内容等,还没有涵盖职业技能标准以及管理体系。由此可知,新职业的发布只是职业建设的开始,其持续发展还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等相关机构的共同推动。
  第三,引导新职业从业者加强自律。一是,新职业具备广泛的连接性特点,不论是物理层面的硬件连接,还是服务方面的人际连接,都与大数据和特定人群有着密切联系。新职业从业者掌握着比较多的个人隐私信息,如果缺乏自律,互联网的易传播性就会加大人们的隐私泄露风险。二是,从事服务行业的新职业从业者往往拥有较多的粉丝,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一方面,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新职业从业者,应通过新职业弘扬正能量,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和健康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形成新职业从业者的行业自律。
  总之,新职业的出现和发展满足了社会消费新需求,具有引领就业趋势、重塑教育体系、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社会越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合作的节点就越多,新职业诞生的几率就越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新职业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职业将朝着高价值、数字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因此,对于个人来说,一方面要聚焦自己的专业领域,提高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具备较高的敏锐性,注重对新经济和新业态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保持与新职业迅速连接的能力。
  摘自《人民论坛》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被害人参与问题都是刑事诉讼关注的重点问题。《刑事诉讼法》于2012年确立的刑事和解制度,使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空间得到了极大扩张。在刑事和解制度中,被害人的参与程度极高,在整个制度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入刑事诉讼的视野,其与刑事和解制度的衔接问题就成为学界探讨的重点。从被害人的角度来看,由于两种制度在价值取向和制度设计上存在差异,被害人参与在发挥作用、程序开启以及参与程度三个方面同样存在不同。因此,从被害人参与的角度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刑事和解制度的衔接,就必须对不
1948年,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陈云同志的领导下,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培养干部的工作悄然进行。1948年5月12日,辽北省政府主席阎宝航遵照陈云同志的指示,在刚刚解放60天的四平市组建了我党东北地区的第一所干部学校,即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前身——辽北学院。
炎炎夏日悄然来临,小编特此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夏日必備消暑清单,为你扫去夏日里的酷热,清凉一整夏。
1.问题提出在2019版人教A版教材中,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是安排在必修第一册预备知识的第二章第一节,而在原人教A版教材中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是安排在必修5的第三章第一节,那么新教材为什么要把它前置呢?其合理性何在?在原人教A版教材中,没有给出等式的基本性质,只是零散地给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且仅给出不等式可乘性的证明,对不等式的常用性质是通过思考给出的,而人教A版新教材首先给出等式的基本性质,然后再类比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依托青岛地铁富水裂隙岩体注浆堵水实际工程案例,开展注浆材料适用性现场试验,研究了0.2 L·min-1·m-1及0.01 L·min-1·m-1两种检查孔出水量标准要求下普通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超细水泥浆液的适用性,提出了与不同标准要求相匹配的富水裂隙岩体堵水注浆材料建议,通过钻孔电视、实际开挖验证等手段验证了注浆材料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单纯采用普通水泥浆液难以满足无水作业要求(钻孔出水量不超过0.01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