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送宗伯乔白岩序》是王阳明写的一篇赠文,文章通过问答体的书写方式,融叙事、议论、抒情等手法于一体,提出了“学贵正”“学贵专”“学贵精”的观点。全文文笔流畅,寓意深刻,是王阳明为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当代工匠精神培育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送宗伯乔白岩序》 为学思想 工匠精神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绍兴府余姚人,明弘治十二年进士,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历任刑部、兵部主事、左佥都御史等职位,巡抚南赣,总督两广,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做到了“真三不朽”的人物,梁启超评价:“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其伟大,军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勋业。”a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作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开创了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事实上,除了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等身份外,王阳明还有另一个身份往往被人遗忘,那就是他作为文学家在文学史上也具有一席之地,据门人黄绾撰写的《阳明先生行状》记载,王阳明二十七八岁时,就“与太原乔宇,广信汪俊,河南李梦阳、何景明,姑苏顾璘、徐祯卿,山东边贡诸公以才名争驰骋,学古诗文。”b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都属于明朝文坛精英“前七子”的人物,在文学界赫赫有名,足见王阳明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虽然他后来把重心转向了儒家圣人学说的探索,但其在文学上的成就仍然值得称道,在其现存作品中,诗歌、散文、辞赋占的篇幅至少有一半以上,且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选编的《古文观止》中,王阳明有三篇文章入选,它们分别是《稽山书院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除此以外,王阳明许多作品也很值得学习,这其中就包括《送宗伯乔白岩序》。
古代文人送别有写赠文的习俗,这种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多赞颂勉励之辞。王阳明也写了不少赠文,《送宗伯乔白岩序》就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篇,这篇文章写于正德六年辛未(1511),王阳明时年四十岁,在京城任职。经过龙场悟道,他的心学思想已经诞生,并快速传播开来。这篇赠序的主人公乔白岩,名乔宇(1464—1531),字希大,号白岩山人,太原乐平(今山西昔阳)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任户部左侍郎、右侍郎,拜南京礼部尚书,后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等。1511年,乔宇将要到南京担任吏部尚书(大宗伯),走前专门找王阳明谈论学问。二人同朝为官,都是进士出身,皆属品格高洁之士,又有共同的话题,因此相谈甚欢。在这篇文章中,王阳明围绕为学之道阐述了“学贵专”“学贵精”“学贵正”的观点,整篇文章文笔流畅,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时至今日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原文内容如下:
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阳明子曰:“学贵专。”
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
阳明子曰:“学贵精。”
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焉。研众史,核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浸入于汉魏,学贵精战!”
阳明子曰:“学贵正。”
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
阳明子曰:“可哉!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唯精唯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
先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
阳明子曰:“岂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年九十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耄而弃予。’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
这篇赠文以对话体展开,语言流畅,文笔简洁,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说理层层递进,总结出为学应注意的“专”“精”“正”的问题。
首先,学贵专。乔白岩说他小时候学下棋废寝忘食,所以进步神速,一年称霸乡里,三年全城第一。王阳明其实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年轻时学习兵法也很投入,不分昼夜和场合,甚至参加宴会时也用果核排兵布阵,正是这种专注和投入,使他深谙兵法之道,打起仗来神出鬼没。他们二人的经历都說明专心、专注对学习的重要性。究其原因,专注不仅影响人的思考深度,也影响人的洞察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兴趣太广泛,心思太分散,就会导致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对所学习的内容不能深入钻研。相反,如果能专注在一点上,就如同光的聚焦效应,当一束光被集中在一个点上,就会产生极大的杀伤力。成功的人往往具有异于常人的洞察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节,如鲁班发明锯子、蔡伦改进造纸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历史上这些重大发明或发现都是当事人专注的结果。因此,学贵专非常重要,是一个人技艺进步的秘诀。
其次,学贵精。乔白岩通过自己学习文词的经历证明精在于深入,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的人就是行家,就是大师。中央电视台曾经连续推出《大国工匠》系列片,介绍各行各业的技艺高手和工匠大师,如中国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中国一汽车集团公司铸造公司模具钳工高级技师李凯军、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等,他们做的工种也许都很平凡,但却因为其精湛的技艺获得大国工匠的美誉。还有被誉为日本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一辈子只做寿司,但因为敬业和精湛的手艺,他的寿司享誉全球。因此,任何一个行业,如果能做到精益求精,不断突破极限,就是了不起的人才,就值得被人尊敬。
关键词:《送宗伯乔白岩序》 为学思想 工匠精神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绍兴府余姚人,明弘治十二年进士,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历任刑部、兵部主事、左佥都御史等职位,巡抚南赣,总督两广,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做到了“真三不朽”的人物,梁启超评价:“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其伟大,军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勋业。”a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作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开创了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事实上,除了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等身份外,王阳明还有另一个身份往往被人遗忘,那就是他作为文学家在文学史上也具有一席之地,据门人黄绾撰写的《阳明先生行状》记载,王阳明二十七八岁时,就“与太原乔宇,广信汪俊,河南李梦阳、何景明,姑苏顾璘、徐祯卿,山东边贡诸公以才名争驰骋,学古诗文。”b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都属于明朝文坛精英“前七子”的人物,在文学界赫赫有名,足见王阳明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虽然他后来把重心转向了儒家圣人学说的探索,但其在文学上的成就仍然值得称道,在其现存作品中,诗歌、散文、辞赋占的篇幅至少有一半以上,且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选编的《古文观止》中,王阳明有三篇文章入选,它们分别是《稽山书院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除此以外,王阳明许多作品也很值得学习,这其中就包括《送宗伯乔白岩序》。
古代文人送别有写赠文的习俗,这种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多赞颂勉励之辞。王阳明也写了不少赠文,《送宗伯乔白岩序》就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篇,这篇文章写于正德六年辛未(1511),王阳明时年四十岁,在京城任职。经过龙场悟道,他的心学思想已经诞生,并快速传播开来。这篇赠序的主人公乔白岩,名乔宇(1464—1531),字希大,号白岩山人,太原乐平(今山西昔阳)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任户部左侍郎、右侍郎,拜南京礼部尚书,后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等。1511年,乔宇将要到南京担任吏部尚书(大宗伯),走前专门找王阳明谈论学问。二人同朝为官,都是进士出身,皆属品格高洁之士,又有共同的话题,因此相谈甚欢。在这篇文章中,王阳明围绕为学之道阐述了“学贵专”“学贵精”“学贵正”的观点,整篇文章文笔流畅,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时至今日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原文内容如下:
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阳明子曰:“学贵专。”
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
阳明子曰:“学贵精。”
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焉。研众史,核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浸入于汉魏,学贵精战!”
阳明子曰:“学贵正。”
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
阳明子曰:“可哉!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唯精唯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
先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
阳明子曰:“岂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年九十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耄而弃予。’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
这篇赠文以对话体展开,语言流畅,文笔简洁,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说理层层递进,总结出为学应注意的“专”“精”“正”的问题。
首先,学贵专。乔白岩说他小时候学下棋废寝忘食,所以进步神速,一年称霸乡里,三年全城第一。王阳明其实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年轻时学习兵法也很投入,不分昼夜和场合,甚至参加宴会时也用果核排兵布阵,正是这种专注和投入,使他深谙兵法之道,打起仗来神出鬼没。他们二人的经历都說明专心、专注对学习的重要性。究其原因,专注不仅影响人的思考深度,也影响人的洞察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兴趣太广泛,心思太分散,就会导致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对所学习的内容不能深入钻研。相反,如果能专注在一点上,就如同光的聚焦效应,当一束光被集中在一个点上,就会产生极大的杀伤力。成功的人往往具有异于常人的洞察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节,如鲁班发明锯子、蔡伦改进造纸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历史上这些重大发明或发现都是当事人专注的结果。因此,学贵专非常重要,是一个人技艺进步的秘诀。
其次,学贵精。乔白岩通过自己学习文词的经历证明精在于深入,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的人就是行家,就是大师。中央电视台曾经连续推出《大国工匠》系列片,介绍各行各业的技艺高手和工匠大师,如中国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中国一汽车集团公司铸造公司模具钳工高级技师李凯军、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等,他们做的工种也许都很平凡,但却因为其精湛的技艺获得大国工匠的美誉。还有被誉为日本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一辈子只做寿司,但因为敬业和精湛的手艺,他的寿司享誉全球。因此,任何一个行业,如果能做到精益求精,不断突破极限,就是了不起的人才,就值得被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