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教学叫有效教学,单位时间内高效、高质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叫有效课堂。在新课改有效推进的今天,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努力创设高效数学课堂、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当代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培养师生良好情感、恰到好处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优化预习设计、关注学情四个方面,阐述了数学学科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数学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99-01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就是用真诚去赢得学生的信任,用师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用耐心去期待每个学生的进步。由于数学比较抽象,部分孩子的学习效率不是很高。此时,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对学困生要特别照顾,多鼓励他们上黑板板演,提问时只要他们举手,一定要给机会做展示,哪怕回答错误也要及时给予启发引导,千万不能讽刺挖苦,更不可以体罚学生。
记得有一年我担任初三把关教师时新接了两个班,曾遇到过一名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非常强的学生。我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这孩子的初二的数学成绩考的很低。后来从孩子口中得知上初二时曾经有一次因为没及时交作业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面讽刺挖苦他,从那以后这孩子最不喜欢上的就是数学课,成绩下滑非常严重。了解他的情况后,我利用一个学期对他进行补差,上课多关注他,这孩子进步非常快,在中考一模中数学成绩考了全班最高分,着实让我欣慰。
二、优化预习设计,实现数学有效教学
预习的目的主要是为新课的顺利推进扫清障碍,让学生先自主感知教材,初步处理加工。科学合理的预习设计可有效节省讲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学科的预习设计在不同的课型侧重点应有所区别,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预习题单。学生通过完成设计得科学有价值的预习题单,借助恰当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新知识,就能很快找到知识的衔接点、重点、难点、疑点,当然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知识的学习永远是用已知来解释未知,有的学生没有在听课前通过预习准备好需要的旧知识,导致听课效果较差,而有的学生预习得很好,就不会出现这种被动的局面。
如在教《分数混合运算》时,首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已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运算中把整数变成了分数。其次,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这四种计算方法也已经学过了。因此,教材大部分知识内容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是可以完全掌握,课堂上教师只需要重点讲解一下运算中如何进行一次性约分。这样,教师就不必面面俱到地传授内容,节省了“讲”的时间,增加了“练”的时间,就能取得精讲多练的效果。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但能对所学知识当堂消化,而且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个体得到发挥、发展。
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促使学生主动求知,从而大大提高听课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每位学生在学习之中,乃至于今后的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所必需的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多媒体集图像、文字、音频、视频于一体,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声形并茂、生动有趣,从而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能更准确生动地感知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高效数学课堂。
四、多关注学情,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对学生的学情未做研究或分析不够,就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
新课教学,将学生引入预设的陷阱中,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情绪和感受。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给的并不是每位学生真正需要的,这样的教学又怎么会有效?要知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的,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能。
很多教育名家都提到过因材施教,每个班里有40多位“材料”,他们各有不同,施教的方法肯定不能完全一样,课讲完了,有的“材料”没听懂,课下就得补差;有的“材料”品质好,消化能力强,课上全都掌握了,却没吃饱,你就得额外给他安排一些能力提升任务,这就是培优。
如:有的教师利用课间及时找学生改错,再根据学生的学困点及时调整备课,学生成绩提升很快。有的老师备课时考虑教材多,考虑学生少,上课时以教授为主,考虑学生课堂反应少,甚至完全依赖于集体备课,不会根据所带班级学情及时做出调整,这样就会出现有的老师感觉自己根据教材已经把课备得很完美了,但学生成绩却不理想。我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备学情上,备课和备学情不能是两张皮,要很好地结合才行。
总之,在今后教学中,我将继续潜心做好有效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充分关注学情,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益,为创设更加有效、焕发生命活力的数学教学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数学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99-01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就是用真诚去赢得学生的信任,用师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用耐心去期待每个学生的进步。由于数学比较抽象,部分孩子的学习效率不是很高。此时,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对学困生要特别照顾,多鼓励他们上黑板板演,提问时只要他们举手,一定要给机会做展示,哪怕回答错误也要及时给予启发引导,千万不能讽刺挖苦,更不可以体罚学生。
记得有一年我担任初三把关教师时新接了两个班,曾遇到过一名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非常强的学生。我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这孩子的初二的数学成绩考的很低。后来从孩子口中得知上初二时曾经有一次因为没及时交作业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面讽刺挖苦他,从那以后这孩子最不喜欢上的就是数学课,成绩下滑非常严重。了解他的情况后,我利用一个学期对他进行补差,上课多关注他,这孩子进步非常快,在中考一模中数学成绩考了全班最高分,着实让我欣慰。
二、优化预习设计,实现数学有效教学
预习的目的主要是为新课的顺利推进扫清障碍,让学生先自主感知教材,初步处理加工。科学合理的预习设计可有效节省讲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学科的预习设计在不同的课型侧重点应有所区别,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预习题单。学生通过完成设计得科学有价值的预习题单,借助恰当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新知识,就能很快找到知识的衔接点、重点、难点、疑点,当然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知识的学习永远是用已知来解释未知,有的学生没有在听课前通过预习准备好需要的旧知识,导致听课效果较差,而有的学生预习得很好,就不会出现这种被动的局面。
如在教《分数混合运算》时,首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已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运算中把整数变成了分数。其次,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这四种计算方法也已经学过了。因此,教材大部分知识内容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是可以完全掌握,课堂上教师只需要重点讲解一下运算中如何进行一次性约分。这样,教师就不必面面俱到地传授内容,节省了“讲”的时间,增加了“练”的时间,就能取得精讲多练的效果。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但能对所学知识当堂消化,而且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个体得到发挥、发展。
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促使学生主动求知,从而大大提高听课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每位学生在学习之中,乃至于今后的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所必需的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多媒体集图像、文字、音频、视频于一体,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声形并茂、生动有趣,从而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能更准确生动地感知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高效数学课堂。
四、多关注学情,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对学生的学情未做研究或分析不够,就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
新课教学,将学生引入预设的陷阱中,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情绪和感受。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给的并不是每位学生真正需要的,这样的教学又怎么会有效?要知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的,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能。
很多教育名家都提到过因材施教,每个班里有40多位“材料”,他们各有不同,施教的方法肯定不能完全一样,课讲完了,有的“材料”没听懂,课下就得补差;有的“材料”品质好,消化能力强,课上全都掌握了,却没吃饱,你就得额外给他安排一些能力提升任务,这就是培优。
如:有的教师利用课间及时找学生改错,再根据学生的学困点及时调整备课,学生成绩提升很快。有的老师备课时考虑教材多,考虑学生少,上课时以教授为主,考虑学生课堂反应少,甚至完全依赖于集体备课,不会根据所带班级学情及时做出调整,这样就会出现有的老师感觉自己根据教材已经把课备得很完美了,但学生成绩却不理想。我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备学情上,备课和备学情不能是两张皮,要很好地结合才行。
总之,在今后教学中,我将继续潜心做好有效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充分关注学情,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益,为创设更加有效、焕发生命活力的数学教学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