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6-0186-02
【摘要】该文围绕《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从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融会计职业道德于会计基础教学;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教好基础会计,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学习兴趣;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教学环节
《会计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财务管理学生学习会计的第一门课程。学习《会计基础》能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会计专业各门课程和相关管理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会计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政策性和技术操作性。要教好这门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1 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学院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性财务管理及会计人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其他会计课程的前提和基础;要通过对会计产生、发展的概况及最新动态的介绍,了解会计发展的前景;通过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等功能的发挥,揭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会计专业往届毕业的校友在现场工作的业绩介绍,展示会计就业的美好前景;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2 融会计职业道德于会计基础课程教学
教学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会计基础教学必须使学生由浅入深的把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为胜任会计工作奠定基础,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仅仅注重学生业务素质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要在教学中渗透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学生能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理想,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意识,陶冶高尚的会计职业情操。要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学法、懂法、遵纪守法,培养学生细致、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成为业务上精通,政治上放心的会计人才。
3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作为《会计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应具备较深厚的会计理论功底;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应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应具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充满爱心的工作热情。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是案例教学法。会计基础教学中大部分是理论知识,如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等,较难理解。这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如在讲授复式记账法时,先列举一个现实生活中贴近学生身边的案例进行说明:如同学李明家中,春季给麦田施肥时,从经销化肥的邻居家购入化肥三袋,每袋售价60元,买价180元,因暂时资金短缺化肥款暂欠。这是一项能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经济业务。一方面使李明家中的“化肥”增加了180元,另一方面使“应付货款”增加了180元。从而引申出复式记账法的概念。这样使得学生对复式记账法更容易理解和把握。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演示教学法。在讲授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各章节时,可以采用实物演示法。可将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带到课堂上给学生进行课堂演示。如原始凭证可以给学生演示真实的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借款单、差旅费报销单、支票等,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在讲解会计核算程序,会计科目间的相互联系时还可以采用挂图演示法或者利用板书用“T”型账户和箭头演示的方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是归纳教学法。在讲授企业主要经营过程业务处理时,可采用归纳法。如从银行提取库存现金业务,可简称为“提现”;销售产品,货款尚未收到,可简称为“赊销”;购入一批材料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可简称为“赊购”等,通过提炼、归纳使学生更容易掌握。
3.2 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首先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然后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期末对账、结账,并编制会计报表。要使学生掌握好这些基本技能,不仅要让学生熟悉各种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格式、种类和填制、登记及编制方法,还应直观地演示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的过程。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的操作过程会受到限制,而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就能够将授课的内容通过语言、文字、图标、现场录像等多种形式,以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法直接传送给学生。将课堂上难以演示的操作过程,通过多媒体连续的演示出来,能直观、生动、形象的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各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优势。
4 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必须狠抓教学的基本环节。作为任课教师,首先要认真备课。课前必须根据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虑、精心准备,深刻领会教材体系和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认真写出教案或教学课件,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其次,精心组织授课。要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环节,做好上节内容复习,引出本节讲授内容。应强化重点、难点的讲解、引导、启发、提问,应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互动。本节课结束前应进行简单的小节归纳。再次,坚持课后辅导。教师应利用晚自习等课后时间对学生进行热情、耐心的辅导,及时准确地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认真批改作业。作业是强化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作业的布置、批改,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及时的指导。
5 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實际操作能力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若只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所以,对该课程的教学应特别注意课堂实训,会计模拟实训,现场教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理论性和实践性教学的交替进行来搞好会计基础的教学工作。
5.1 重视课堂实训环节:对于课堂实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提出的实训项目,精心的设计实训资料,准备实训所需要的凭证、账簿、报表等,引导学生严格按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操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操作能力。在会计基础中理论与实践操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会计理论上讲:某企业办公室李刚预借差旅费800元,用现金支付。对这笔经济业务,学生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而实际操作中,则是李刚持一张经有关领导批准的“借款单”到财务部门要求借款,会计人员根据“借款单”编制“付款凭证”,由出纳根据付款凭证给李刚支付现金。只有学生实际完成了这个实训项目,才能理解经济业务与借款单、会计分录与记账凭证的内在联系,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5.2 强化模拟实训:会计基础模拟实训,则是指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会计基础》课程后,按人才培养计划和实训大纲的要求,专门组织的一次两至三周的会计基础实训。这种实训资料接近于现场资料,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保证实训的效果,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制定会计基础模拟实训计划,配备专职实训指导教师,明确责任,准备各种实训资料。二是认真组织实训过程。要严格按照实训计划和操作程序进行实训。包括根据所给资料建立新帐,登记有关账户期初余额;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月末对账、结账及试算平衡;最后编制会计报表。三是加强对会计基础实训的管理、考核,使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会计基础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会计职业判断意识的初步建立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总之,《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会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应充分认识会计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邹德琪.《基础会计学》的教学方法应当改进.财会通讯,2004年第8期
[2] 邵瑞庆.会计学原理教学的若干思考.财会通讯,2007年第8期
[3] 裘益政.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财会通讯,2008年第7期
【摘要】该文围绕《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从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融会计职业道德于会计基础教学;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教好基础会计,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学习兴趣;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教学环节
《会计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财务管理学生学习会计的第一门课程。学习《会计基础》能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会计专业各门课程和相关管理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会计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政策性和技术操作性。要教好这门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1 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学院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性财务管理及会计人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其他会计课程的前提和基础;要通过对会计产生、发展的概况及最新动态的介绍,了解会计发展的前景;通过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等功能的发挥,揭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会计专业往届毕业的校友在现场工作的业绩介绍,展示会计就业的美好前景;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2 融会计职业道德于会计基础课程教学
教学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会计基础教学必须使学生由浅入深的把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为胜任会计工作奠定基础,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仅仅注重学生业务素质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要在教学中渗透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学生能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理想,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意识,陶冶高尚的会计职业情操。要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学法、懂法、遵纪守法,培养学生细致、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成为业务上精通,政治上放心的会计人才。
3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作为《会计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应具备较深厚的会计理论功底;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应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应具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充满爱心的工作热情。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是案例教学法。会计基础教学中大部分是理论知识,如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等,较难理解。这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如在讲授复式记账法时,先列举一个现实生活中贴近学生身边的案例进行说明:如同学李明家中,春季给麦田施肥时,从经销化肥的邻居家购入化肥三袋,每袋售价60元,买价180元,因暂时资金短缺化肥款暂欠。这是一项能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经济业务。一方面使李明家中的“化肥”增加了180元,另一方面使“应付货款”增加了180元。从而引申出复式记账法的概念。这样使得学生对复式记账法更容易理解和把握。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演示教学法。在讲授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各章节时,可以采用实物演示法。可将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带到课堂上给学生进行课堂演示。如原始凭证可以给学生演示真实的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借款单、差旅费报销单、支票等,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在讲解会计核算程序,会计科目间的相互联系时还可以采用挂图演示法或者利用板书用“T”型账户和箭头演示的方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是归纳教学法。在讲授企业主要经营过程业务处理时,可采用归纳法。如从银行提取库存现金业务,可简称为“提现”;销售产品,货款尚未收到,可简称为“赊销”;购入一批材料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可简称为“赊购”等,通过提炼、归纳使学生更容易掌握。
3.2 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首先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然后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期末对账、结账,并编制会计报表。要使学生掌握好这些基本技能,不仅要让学生熟悉各种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格式、种类和填制、登记及编制方法,还应直观地演示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的过程。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的操作过程会受到限制,而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就能够将授课的内容通过语言、文字、图标、现场录像等多种形式,以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法直接传送给学生。将课堂上难以演示的操作过程,通过多媒体连续的演示出来,能直观、生动、形象的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各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优势。
4 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必须狠抓教学的基本环节。作为任课教师,首先要认真备课。课前必须根据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虑、精心准备,深刻领会教材体系和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认真写出教案或教学课件,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其次,精心组织授课。要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环节,做好上节内容复习,引出本节讲授内容。应强化重点、难点的讲解、引导、启发、提问,应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互动。本节课结束前应进行简单的小节归纳。再次,坚持课后辅导。教师应利用晚自习等课后时间对学生进行热情、耐心的辅导,及时准确地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认真批改作业。作业是强化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作业的布置、批改,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及时的指导。
5 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實际操作能力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若只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所以,对该课程的教学应特别注意课堂实训,会计模拟实训,现场教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理论性和实践性教学的交替进行来搞好会计基础的教学工作。
5.1 重视课堂实训环节:对于课堂实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提出的实训项目,精心的设计实训资料,准备实训所需要的凭证、账簿、报表等,引导学生严格按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操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操作能力。在会计基础中理论与实践操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会计理论上讲:某企业办公室李刚预借差旅费800元,用现金支付。对这笔经济业务,学生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而实际操作中,则是李刚持一张经有关领导批准的“借款单”到财务部门要求借款,会计人员根据“借款单”编制“付款凭证”,由出纳根据付款凭证给李刚支付现金。只有学生实际完成了这个实训项目,才能理解经济业务与借款单、会计分录与记账凭证的内在联系,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5.2 强化模拟实训:会计基础模拟实训,则是指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会计基础》课程后,按人才培养计划和实训大纲的要求,专门组织的一次两至三周的会计基础实训。这种实训资料接近于现场资料,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保证实训的效果,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制定会计基础模拟实训计划,配备专职实训指导教师,明确责任,准备各种实训资料。二是认真组织实训过程。要严格按照实训计划和操作程序进行实训。包括根据所给资料建立新帐,登记有关账户期初余额;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月末对账、结账及试算平衡;最后编制会计报表。三是加强对会计基础实训的管理、考核,使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会计基础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会计职业判断意识的初步建立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总之,《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会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应充分认识会计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邹德琪.《基础会计学》的教学方法应当改进.财会通讯,2004年第8期
[2] 邵瑞庆.会计学原理教学的若干思考.财会通讯,2007年第8期
[3] 裘益政.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财会通讯,2008年第7期